創造3萬億市值,黃仁勳的40條商業思考


圖源:公開影片截圖

這位頂著灰白頭髮,可以穿著黑皮衣演講,也可以換上東北大花扭秧歌,把公司logo紋在身上的硬漢大叔,無疑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CEO。
黃仁勳創立的英偉達,到底有多牛?全球三大晶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AMD三者市值加起來還不到英偉達的一半。
隨著ChatGPT颳起的AI旋風,人工智慧的浪潮在各個國家分流,沒人知道人工智慧公司能否成功,但可以確定的是,每一簇浪花背後都需要黃仁勳的算力。
就在今年6月6日,英偉達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超過蘋果,成為市值僅次於微軟的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黃仁勳的身家也因此飆升到1000億美元以上,躋身全球富豪榜TOP15。
近幾年來,自動駕駛、元宇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風口,黃仁勳都撞上了,精準得就像每次風口都為他而來。
轉瞬間,黃仁勳已經成為網友口中的“地表最強男人”。英偉達現在的野心也並不是做淘金時代賣鏟子的,而是要做電氣時代的發電廠。
而這些成就,不僅是時代產物,更是黃仁勳個人夢想的產物。從掃廁所的“問題少年”到連鎖餐廳的洗碗工,再到美國工程院院士,以及現在的科技圈“教父”……60年的彪悍人生,現在看來絕非偶然。
我們翻閱了黃仁勳多年來的公開演講、媒體採訪以及相關資料,梳理出黃仁勳的40條商業思考,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來 源 | 中信書院(ID:citicbook)
編 輯 | 三  昧
創業之路
再重來一次,我不會創辦英偉達
001.初創公司就是一家總是快倒閉的公司,創業者只需要專注三件事:賺錢、省錢、籌錢,現金為王。在創業初期,我總是在不斷地籌集資金。
002.創業30多年,我學到了很多,有一種超能力叫“無知”。不管這件事有多難,相信萬事皆有可能。面對所有難題,我的第一反應總是,這能有多難。
003.創立一家公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基本原則開始,始終根據第一原則去思考。這個行業是怎樣的?你想創造什麼?無論是建立公司、創造產品,還是建立組織,都必須回到最佳化的目標是什麼。
004.作為一個公司,一個工程團隊,一個創新者,你必須知道:我並不需要一夜之間改變世界,我會用接下來的50年改變世界。我不要一晚上做出一個殺手級產品,我只需要一個能贏的產品,贏的目的是,再來一局。
005.投資未來和現在的可持續性並不衝突。對於所有初創公司和所有公司的CEO來說,挑戰在於找到一種方法,能夠以自己所信仰的核心信念為基礎,這就是公司的目的所在,一部分是信念,一部分是技能。
006.我們其實只專注於兩件事,它們就像彼此的鏡子。一件是顯著的成本節約,一件是顯著的能力提升,這兩種能力在經濟充滿挑戰的今天更有價值。
007.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開創前所未有的事業,也就是“零億美元市場”,這些事業可能極具挑戰性,但一旦成功,將產生巨大的價值。一個零億美元的市場意味著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人嘗試過,因此充滿了無限可能。
008.你必須始終牢記核心,你相信什麼?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一項項確認。我們應該去做那些“如果我們不做就會出問題”的事情。你必須說服自己:如果我不做,這件事就做不成。這會賦予你使命感。
009.如果你想成功,我會鼓勵你培養對失敗的容忍度。關鍵在於我們需要持續評估事物的合理性,若決策錯誤立刻改變主意,我稱之為“誠實的思考方式”。很多人聲稱CEO永遠正確,在我看來這毫無意義,完全違背了創新型公司的基本原則。戰略性的撤退、犧牲、放棄才是成功的核心,並且非常關鍵。
010.你可以忽悠一個精彩的面試,你也可能會把面試搞砸,但你無法逃避自己的過去,所以要把自己的過去幹好。
011.偉大的運動員和偉大的企業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能力忘記最後一刻、最後一分、最後一次倒地、最後一場比賽。你只需要讓過去成為過去,這就是堅持下去的大智慧。
012.如果當下讓我再選一次的話,我不會選擇創業。首先,我不確定會創辦什麼樣的公司,其次,創業比我預想的要難一百萬倍。如果早知道其中的痛苦和煎熬以及人性的脆弱,意識到要忍受的挑戰、尷尬和羞恥,我想沒有一個正常人會選擇創辦一家公司。這也許就是創業者的超能力。
013.你可以用很多詞來形容我,但“堅韌”必須排在首位。我認為我的一大優勢是期望值很低,期望值很高的人通常韌性很低。不幸的是,韌性在成功中很重要。我不知道如何教你們,除了讓痛苦發生在你們身上。
014.偉大不是智力,偉大來自於性格。聰明人需要經歷痛苦才能打造出這樣的性格。
015.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第一,你如何選擇,去做那些世界上從未有人做過的事,一件事如果很難做到,自然就阻止了大部分人嘗試;第二,選擇你註定要做的事,綜合考慮你的個性、特長、身邊的人等因素;第三,你無比熱愛那件事,如果不熱愛,所有的痛苦和折磨就無法忍受。
016.如果分享一條簡短的人生建議,我會建議大家擁有一個核心信念。每天都發自內心地檢視目標,竭盡全力追求,持之以恆地追求。和你愛的人一起,攜手踏上正途。
經營之道

瘋狂管理辦法

沒有計劃、沒有層級、沒有彙報

017.我其實想要一家更小的公司,而不是更大的公司。如果想要一個服從命令的組織,那麼你就把它做成金字塔,但如果你想賦予人們權利,就要儘可能地讓公司扁平化,這樣資訊傳播得更通暢,所有人都像一個人一樣工作。
018.有人說我是他們見過最頑強的CEO,我不太確定這是不是在誇我。但我非常確定,My will to survive exceeds almost everybody else's will to kill me.(我生存的意志超過了幾乎所有人殺死我的意志。)作為一家公司,作為一個企業家,你必須非常渴望成功,程度更甚於你的對手渴望你死掉。
019.一個科技公司的CEO怎麼可能任職這麼長時間?唯一的方式就是保持閱讀、學習、傾聽、關注,創造條件讓優秀的人能夠完成他們的畢生事業。唯一真正讓你學習的態度是保持謙遜。
020.在戰略層面,有三件事不必做:第一,不討論市場份額,市場份額的概念表明有一大群人在做同樣的事,我們不做別人做過的事;第二,不看任何彙報,你看到的彙報並不是元資訊,是被提煉美化過的,不是真實的資訊;第三,不做定期計劃,你應該讓公司基於第一性原理髮展。戰略不是文字,戰略就是行動。
021.賺錢不是信念的問題,賺錢是技能的問題。學會賺錢和有效地管理公司這些都是技能,我花了20年才學會。
022.我們在工程師方面非常挑剔,只會給10%的面試者開offer,其中95%的人會接受offer。我們挑剔的不只是他們的頭腦,還有他們的心,還有他們的勇氣。人們總說英偉達的面試非常嚴苛,那是因為我們在努力選擇我們想要與之共事的人。
023.如果你給我發郵件,並將其命名為“最重要的五件事”,無論是你觀察到了什麼,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這都是重要的資訊,我都會閱讀。換算下來,我每天早上的閱讀量大約有一百本書那麼多,但我每天都會去讀郵件。
024.什麼是好的KPI呢?當我們看KPI時,很多人都會說毛利率,但那不是KPI,那是結果。你應該尋找未來成功的早期指標,而且越早越好,要看到自己正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025.我從來不做長期規劃,5年計劃對技術行業來說實在太荒謬了。現代領導力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如果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會說那是錯的,我改變主意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甚至都不會注意到你在去年已經改變了35次主意。
026.英偉達的領導團隊有60人,每個人都直接向我彙報,這實際上減少了公司內部的大約七層管理層級。我堅信這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公司的管理層級非常重要,我認為員工的貢獻不應來自他擁有的資訊特權。
我不進行一對一會議,我說的每句話都是對所有人說的,我希望打破資訊壁壘和特權。這才是管理團隊存在的目的——賦權,服務其他員工,創造有利條件讓優秀人才願意來為你工作。
027.一個事實是,擁有一個可以完美執行的簡單想法,有時候比擁有一個你的公司無法執行的宏偉想法更好。
028.我經常使用“愛”和“關懷”這兩個詞。之所以頻繁使用這些詞彙,是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它們能夠最準確地表達那種無法用其他詞語描述的情感。這種情感無法用數字衡量,也無法簡單地寫入產品規格書。
未來方向
快進到未來,再回頭看
奔跑吧!不要慢慢走
029.任何一個人,不管你是農民、藝術家、教師,只要你會提問題,你就是一個程式設計師。
030.最強大的技術是那些賦予他人權力的技術。
031.過去30年裡,英偉達的核心領悟就在於:為了讓別人購買我們的產品,我們必須親手開拓這個新市場。這就是為何我們很早就開始佈局自動駕駛、深度學習,以及在很多領域都處於前沿,包括計算藥物設計和發現。
032.我有一套邏輯,叫做“CEO數學”。CEO數學雖不追求極致的精確,但其背後的邏輯是正確的——你購買的加速計算能力越多,節省的成本也就越多。
033.軟體正在吞噬世界,但人工智慧將吞噬軟體。
034.歷史上的算法系統是基於檢索的模型,未來一些資訊的“種子”將成為起點。我們稱之為Prompt提示詞。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正在聊天,我告訴給你們的資訊,很少是檢索所得,大多數是生成的,這就叫做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未來計算機的運算會高度依賴生成,而非基於檢索。
035.英偉達有大約10年的時間一直在投資未來,當時只有計算機圖形一個市場。在10-15年的時間裡,為英偉達提供增長動力的市場根本不存在。
036.對我來說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快進到未來再往回看。你的問題其實和我思考問題的視角完全相反,我不從當前位置向前看,我快進到未來,再往回看。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037.人工智慧不會搶走你的工作,使用人工智慧的人會。儘可能快得擁抱AI,就能保住你的高薪工作。如果你沒有新的想法,被裁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當AI大幅提升了生產力,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了,這時候不會裁員,反而會擴招。
038.在過去10到15年裡,幾乎所有人都告訴你讓孩子學計算機科學至關重要。事實上,情況完全相反,我們的工作是創造計算技術,是任何人都不再需要程式設計,現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程式設計師,技術鴻溝已經完全彌合。未來最複雜的科學領域之一是生命科學,生存與呼吸是如此複雜又如此重要。我認為這是下一個充滿機遇的十字路口,是數字生物學,將生物世界帶入計算機科學的世界。
039.今後5-10年會出現令人興奮的技術,你用中文跟我講話,我用英文跟你講話,你聽到我的聲音是中文的,我聽你的聲音是英文的,這種翻譯是即時的,這種翻譯透過GPU就可以實現的。
040.處在AI的浪潮中,無論是為了食物而奔跑,或不被他人當作食物而奔跑,請像我們一樣全力以赴去追求,奔跑吧,不要慢慢走!
轉自中信書院 作者 三昧
本文由「華爾街俱樂部」推薦,敬請關注公眾號: wallstreetclub
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版權宣告:「華爾街俱樂部」除釋出原創市場投研報告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新增WSCHELP微信聯絡刪除。謝謝授權使用!
關於我們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階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併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掃碼加入華爾街俱樂部&活報告讀者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