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四座城市,創業風格有何不同

從“權力局”北京到“搞錢場”深圳,從“現金流”廣州到“流量池”杭州,四城創業基因一次說透:懂政策、拼速度、控現金、玩演算法,你選哪座城,就選了哪條賽道、哪種代價。
———— / BEGIN / ————
今天聊聊創業的城市。
在中國創業版圖上,北上廣深杭五城不僅是經濟引擎,更是五種商業文明的熔爐。
當北京創業者在政策與人脈的棋局中運籌帷幄,深圳的冒險家用“兩小時產業圈”跑贏時間,廣州的生意人用現金流編織“悶聲發大財”的網路,杭州的流量玩家則把認知變現玩到極致。
我昨天剛見了一位朋友,從杭州來廣州工作。我們聊了很多杭州和廣州的工作風格、創業風格。
我之前的十幾年,在北京、深圳、廣州三地呆過。工作過,也創業過。這幾個城市的創業風格其實差別很大。
創業本身是一個“追勢”和“借勢”的過程,逆勢而為99%是難有成果的。那麼,“勢”在哪裡?如何保護這個“勢”的氛圍?這些的落腳點都是城市。
作為出生在東北的人,我深刻理解“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道理。所以大部分東北人工作也好,創業也罷,都是在外地。
從職場到創業,無論你的業務是否是創新,創新程度有多大,這個轉變本身都是一種創新。對於創新而言,一個良好的支援度高的創新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我對於四座城的直觀感受

那麼,北京、深圳、廣州、杭州這四座城對於創業創新來講怎麼樣呢?
我們先不提冰冷的資料,我先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其實圍繞幾組關鍵詞:
  • 北京:權力型資本
  • 深圳:來了就搞錢
  • 廣州:現金流外貿
  • 杭州:流量操盤地
在北京,你看那些南方少有的雄偉的建築就能知道,這些機構大部分是央企、國企、大型集團與網際網路大廠。
所以,權力、圈子在北京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多生意合作,是基於關係。(在能力不拉胯的情況下)北京創業成本據我瞭解也是這四座城裡最高的,無論是房租水電等硬開支,還是員工成本。適合壟斷型行業,適合大企業,適合投融資型創業。
在深圳,當你剛來的第一天,就能感受到這裡開放和快節奏的氛圍。深圳市加速資本驅動,務實高效是這座城市的標籤。如果是夏天,還有悶熱的氛圍。但深圳辦事效率很快,公共服務力度和效率是我認為高於北京和廣州的。創業成本也低於北京。我之前看到的資料,深圳是創業機構最多的城市。適合各類一人公司、初創公司、中小型公司。
在廣州,這裡生活成本、創業成本比北京和深圳更低,更加務實。當然這裡的小作坊也比較多,夫妻店、個體戶等。如果要和本地客戶打交道,這裡講廣東話比較多,所以語言是一關。另外悶熱和溼熱程度高於深圳,市容街道也沒有深圳那麼新。但是廣州煙火氣比較濃,小吃很多,也很好吃。特別適合外貿型的一人公司、初創公司、中小型企業。
在杭州,我沒有親身長期呆過。我聽很多杭州創業的朋友說,以及我的內容同行說,這裡很卷。但是卷現在已經成為常態,杭州雖然卷,但是創業氛圍好,簡潔高效,有事說事,不繞圈子。政府支援力度也比較大。
杭州的兩座網際網路大廠:阿里和網易,在創業氛圍上還是起到了很大幫助,網際網路人出來創業,基本都是偏平化。但是杭州,由於兩極分化:大廠+創業公司,加上環境下行,所以找工作比較難,普遍單休,普遍要降薪。特別適合搞流量型別的一人公司、初創公司。

四城交鋒:創業基因的終極對決

下面我們看看客觀資料:2025年《全球創業生態系統報告》揭曉答案:北京首次躋身全球前五,與波士頓並列;深圳、杭州、廣州分列第17、23、35位。
在北京創業,本質是“做局”的藝術。這裡不講“多快好省”,只講“你懂不懂我是誰”——懂體制語言、懂政策邊界、懂資源排程,才有入局資格
我們來看看,資料印證下的北京權力濃度:
  • 獨角獸企業115家,總估值5949億美元,佔全國總量28.1%,7年新增37家上市企業中硬科技佔比超71%;
  • 2024年新晉23家獨角獸,13家來自通用AI、細胞治療、商業航天等“國家級賽道”,其中9家僅用3年突破10億美元估值;
  • 風險投資總額640億美元(2020-2024年),超全球均值12.3倍,政府引導基金已投出140億元。
北京贏在“國家敘事能力”,卻困於資源依賴;深圳勝在“野蠻生長效率”,但受制基礎研究短板;廣州強在“供應鏈話語權”,弱於品牌溢價;杭州精於“流量操盤術”,失於實體經濟根基。
圍繞核心優勢、代表產業、資本型別、成長速度、成本壓力,我們看看4座城市的總體情況:
圖: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四城的創業基因  (袁振繪製)

選擇城市,就是選擇創業DNA

  • 北京教你“做局”,
  • 深圳逼你“狂奔”,
  • 廣州告訴你“活著才有輸出”,
  • 杭州讓你相信“演算法即權力”。
當95後用腳投票奔向深圳(吸引力第一),當北京獨角獸用5949億估值定義硬科技高度,當廣州老闆用日均10萬場直播重寫“廣貨出海”,當杭州主播用“上鍊接”重構消費邏輯——每座城都在問創業者:你願意為哪種成功支付代價?
時過境遷,真正的答案早已不在中關村咖啡館的政企合作方案裡,不在華強北電梯間的零件樣品中,不在十三行凌晨的直播燈光下,不在西溪園區飛漲的GMV資料裡。
唯一確定的是:選錯城池,再鋒利的劍也會捲刃。
———— / E N D / ————
本文來自公眾號:袁振YuanZhen  作者:袁振
👇 想要第一時間瞭解行業動態、面試技巧、商業知識等等等?加入產品經理進化營,跟優秀的產品人一起交流成長!
———— / 推薦閱讀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