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去年6月,當時任總統喬‧拜登在戴維營總統度假地閉門備戰與挑戰者川普之間關鍵的首場辯論時,他的一位高階顧問注意到情況不太對勁。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儘管拜登幾十年來一直是個極具政治熱情的人,但他對川普在競選活動中如何攻擊他幾乎毫不知情。據拜登前白宮辦公廳主任、負責其辯論準備工作的羅恩‧克萊恩(Ron Klain)回憶,有一次,拜登中斷了辯論準備,“蹣跚地走出門口去游泳池”,在那裡他“倒在躺椅上睡著了”。
當時81歲的拜登是美國曆史上最年長的總統,他似乎對有關其國內政策的討論感到“困惑”。克萊恩“感到震驚的是他竟如此脫離美國政治現實”。
這一描述出自記者克里斯‧惠普爾(Chris Whipple)於今年1月出版的新書《未知:川普如何打敗拜登、賀錦麗與歷史上最混亂選戰中的種種不利》(Uncharted: How Trump Beat Biden, Harris and the Odds in the Wildest Campaign in History)。這是幾本關於2024年總統大選的新書之一,其中至少部分涉及了一個如今成為評估拜登政治遺產核心的問題:拜登在擔任總統期間的精神狀態究竟如何?
瞭解拜登本人以及其幕僚的決策過程,已成為民主黨人的緊迫任務。他們當前正在目睹川普第二任期的程序,正如他們在競選期間所警告的那樣,混亂、報復以及權力擴張輪番上演。
克萊恩的觀察如果當時向公眾披露,將具有重要價值。但他和拜登團隊的其他成員堅持稱,無論拜登在公開場合表現如何不濟,在幕後依然頭腦清晰、精力充沛。
去年6月初,在辯論前的三週,《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首次詳細披露拜登健康狀況下滑在華盛頓引發的擔憂。該報道招致白宮、拜登盟友及左翼媒體評論員的強烈反彈,他們質疑《華爾街日報》訊息來源的動機,但沒有關注報道內容本身。
現在人們知道,至少一些拜登的支持者私下裡也對他的情況感到擔憂。6月27日與川普的辯論中,拜登表現失常,這讓除了少數最親密顧問之外的所有人都認為他不再適合競選連任。拜登在接下來的三週試圖向外界證明辯論只是一個偶發的“糟糕夜晚”,但其最終在7月21日宣佈退出總統競選。
正如惠普爾的著作那樣,喬納森·艾倫(Jonathan Allen)和艾米·帕恩斯(Amie Parnes)合著的《鬥爭:白宮最激烈之戰內幕》(Fight: Inside the Wildest Battle for the White House)一書,也對兩黨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的競選活動給予了大量關注,其中包括賀錦麗在接替拜登成為民主黨提名人後的競選過程。下月即將出版的《原罪:拜登總統的衰退、掩蓋以及他災難性的再次參選決定》(Original Sin: President Biden's Decline, Its Cover-Up and His Disastrous Choice to Run Again),由CNN主持人傑克·塔珀(Jake Tapper)與Axios記者亞歷克斯·湯普森(Alex Thompson)合著,將更集中地聚焦拜登所引發的風波。
艾倫和帕恩斯指出,早在2020年總統選舉期間,拜登的助手就儘量避免安排他在晚上出席活動。正如惠普爾所說,拜登核心圈子中的一些人承認,當時的疫情限制措施讓拜登得以大部分時間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家中地下室裡“避開公眾視線”。幾年後,在2023年7月為國會議員舉辦的一場野餐會上,拜登竟然認不出眾議員埃裡克·斯沃韋爾(Eric Swalwell)——他是拜登在2020年民主黨初選中的競爭對手之一。艾倫和帕恩斯寫道,斯沃韋爾不得不提及一些個人細節來提醒拜登他是誰。
2021年9月,在白宮西翼與國會議員的會議上,拜登突然偏離話題,開始講述自己擔任參議員時期的故事。艾倫和帕恩斯寫道,部分與會者將這段離題的長篇大論視為“他正在失去掌控力的證據”。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拜登一貫的冗長表達風格罷了。對白宮來說,這種對總統行為的不同解讀,為其日後否認已經變得無法忽視的問題提供了餘地。
大金主們則更早就察覺到了拜登競選連任之路可能面臨的問題。在2023年6月的一場紐約籌款活動上,拜登由投資銀行家兼民主黨捐款人布萊爾·埃弗隆(Blair Effron)介紹登場。出席者回憶稱,拜登的演講言語含糊,身體還“突然僵住了一下”。一位賓客告訴艾倫和帕恩斯,這一幕讓人不禁懷疑拜登是否“還有能力參與總統競選”。《華爾街日報》去年7月也報道稱,大約在同一時期,拜登在另一場籌款活動中甚至一時想不起“退伍軍人”這個詞。
對拜登神智狀況的擔憂在2024年急劇加劇,民主黨高層人物開始私下向白宮高階官員表達他們的憂慮。2024年3月,拜登在白宮主持聖帕特里克節活動時,曾擔任奧巴馬總統幕僚長的威廉·戴利(William Daley)震驚地發現,拜登竟需要使用提詞器才能與賓客交談。
“他們怎麼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戴利在接受惠普爾採訪時這樣質疑。他隨後將擔憂轉達給奧巴馬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湯姆·多尼隆(Tom Donilon),其弟邁克·多尼隆(Mike Donilon)是拜登最親密的顧問之一。湯姆告訴戴利,他的弟弟從未與拜登談過不連任的可能性。
惠普爾還披露,2024年3月,一位民主黨操盤手在接受拜登競選團隊的高層職位面試時,被告知總統“沒有精力”應對一場全面的競選。“我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拜登的幕僚向他詢問。
這位競選人士親眼見證了拜登的虛弱表現。他告訴惠普爾,“他不提問,都是別人發言,不是他。而且感覺大家都在試圖掩蓋他其實並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2024年5月,戴利再次見到拜登後感到“震驚”,總統的虛弱狀態令他不安。戴利的感受和許多長期認識拜登的人類似:“他還是那麼友好,但已經不是那個拜登了。”惠普爾指出,前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也對拜登的狀態感到不安。在一場頒授總統自由勳章的儀式後,佩洛西對一位朋友說:“他已經不是那個喬·拜登了。”
並非所有人都不願將這些話公開說出。前共和黨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在2024年6月初接受採訪時就直言,拜登“已經不是我多年前認識的那個人”。
戴利和佩洛西都非常擔心,敦促拜登團隊取消原定與川普的辯論。據惠普爾稱,戴利曾警告時任白宮幕僚長傑夫·扎伊恩茨(Jeff Zients):“千萬別去辯論。找個理由,但千萬別辯論。”
據喬納森·艾倫和艾米·帕恩斯稱,佩洛西曾直接對拜登說:“你不能和他同臺。”意識到拜登渴望與川普對決,佩洛西最終表達了有條件的支援。她對拜登說:“只要是發表國情諮文時那個喬·拜登,那就沒問題。”
拜登在2024年3月的國情諮文講話曾讓緊張不安的民主黨人鬆了一口氣:他順利地念完了長篇演講,並與觀眾席上的議員進行了幾次即興互動,沒有出現明顯失誤。
為了更好地掌控這一時刻,拜登團隊做了大量準備。惠普爾披露,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演講前親自指導拜登的肢體語言,告訴他如何把握重點、控制節奏。
儘管如此,拜登團隊仍在積極掩蓋其下滑狀態的現實。一些四十多歲的幕僚甚至聲稱很難跟上總統的節奏。2024年6月,競選發言人阿德里安娜·埃爾羅德(Adrienne Elrod)在電視上力推拜登健康強健的形象,聲稱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敏銳”。
在那場災難性的辯論之後,拜登的幕僚聲稱自己也感到震驚,說辯論準備過程進行得很順利。艾倫和帕恩斯寫道,拜登的家人則急於甩鍋,甚至表示問題在於拜登“準備得過頭了”。但惠普爾指出,事實是辯論準備屢次被提前中止。艾倫和帕恩斯也透露,一個按照CNN辯論舞臺一比一搭建的模擬場地,只被使用過一次。
拜登團隊在其他問題上也含糊其辭。拜登在2020年首次競選總統時表示,自己視自己為連線民主黨下一代領導人的“橋樑”,許多觀察人士據此認為他不會尋求連任。但實際上,拜登從未認真考慮只做一屆總統。拜登的長期顧問特德·考夫曼(Ted Kaufman)告訴惠普爾:“我不記得有過這樣的討論,總統通常是競選連任的。”
拜登團隊也喜歡強調他與巴拉克·奧巴馬之間的友誼,這段關係一直被視為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紐帶之一。然而,事實遠比表面複雜,這些新出版的競選內幕書籍揭示,兩位民主黨總統之間長期存在的緊張關係一直未曾化解。
拜登一直對奧巴馬懷有長久的怨恨,因為在2016年民主黨總統初選期間,奧巴馬出手清場,為希拉里·克林頓掃除競爭對手。拜登當年曾認真考慮參選,當奧巴馬問他“你想如何度過餘生?”時,他感到受到了侮辱。據喬納森·艾倫和艾米·帕恩斯稱,拜登將這句話理解為奧巴馬並不認為他具備參選總統的資格。2024年辯論慘敗之後,奧巴馬再次問他“你的方向是什麼?”這讓拜登再次憤怒。
拜登最終選擇了一條曲折的道路。在宣佈退出連任競選後,其副總統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2024年11月,她被川普壓倒性擊敗。此後,拜登在總統任期最後幾個月情緒低落,包括一次前往南美洲的長途訪問,其間他僅接受隨行記者一個提問。
民主黨人對拜登總統任期鮮少表現出懷舊情緒。他的許多顧問如今在華盛頓尋找新的職業機會,並紛紛設法與這位前總統保持距離。本週拜登發表卸任後首場重大公開演講時,對他的冷淡態度尤為明顯。那是一場付費演講,主題是社會保障,地點是在芝加哥一家酒店三樓昏暗的會議廳內,聽眾是殘障權益倡導組織的人。此前,他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電話推銷員監管規則討論。
拜登在演講中對自己的年齡調侃了幾句,自稱“400年前的聯邦參議員”。他看起來休息得不錯,聲音也比卸任前幾周更加清晰。但在半小時的演講中,他仍有部分內容顯得語無倫次、聲音低沉,甚至結結巴巴。
不久前,拜登低調造訪哈佛大學,探訪了由其前顧問邁克·多尼隆(Mike Donilon)在哈佛政治研究所開設的一門課程。據《哈佛深紅報》報道,拜登在課堂發言時將烏克蘭和伊拉克混淆。
據該校學生報紙報道,拜登還在校園內享用了冰淇淋,不過有一部分掉在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