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媽的文章,寫了一個她欣賞的“小孩兒哥”

大家週二好,今天發我媽最近寫的一篇小文,分享的是一位好友的“小孩兒哥”兒子小T同學的故事。在這個雞娃盛行的年代,未滿17歲的小T實屬非傳統好孩子一枚。他的校內成績並不拔尖,也從不刻意卷排名,卻有一身的實力本領和可愛純粹的好品質。當然,這也得歸功於小T父母鬆弛、有智慧的育兒引導。我先不在這開頭囉嗦了,大家可以直接往下讀我媽的文字。
對,也藉此推送感謝每一位仔細學習了《反雞娃親子教育課》的朋友。這套課程由我媽和我一起創作錄製,從親子兩代人的角度無保留分享了我們母子倆在親子教育方面的故事經歷和方法建議,全面覆蓋廣大家長朋友共同關心、急需解決的各類育兒痛點問題,總共40節精錄課程+電子版學習講義,可以反覆學習不過期。五星好評率接近100%,謝謝大家的喜歡。推薦給「學長LEO」的家長讀者和孩子們,非常適合親子兩代人一起聽。快過年了,希望儘量多的家長和孩子能擺脫雞娃困擾,快快樂樂共同成長。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
即可開始學習
本文作者
LEO媽媽 · 李老師(Karen)
60+歲大齡文藝女青年
前大學老師+老媒體人
曾翻譯多本英文著作
救助流浪動物多年
最近,和好友相聚,她的寶貝兒子小T也一同來看望我這個老阿姨。一年多沒見,小T的個頭兒竄過了一米八,高大帥氣的雛形已經顯現。親熱的交談間,我發現未滿17歲的小T依然是那個溫厚、熨貼、鬆弛、快樂的少年。她媽媽半調侃半憐愛地說:“光長個子,考試成績不見漲”。聞聽此言,小T微微一哂,不做任何解釋,更無羞赧之色。這種反應在我意料之中。小T一直是個不顯山露水的學生,成績並不突出,但是在如今以分數論成敗的大氣壓之下,人家小小年紀,始終保持自己的態度,不卑不亢,頗為淡定。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時下流行的詞:“小孩兒哥”,用來形容小T,再貼切不過。
這位“小孩兒哥”成績不拔尖,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外歷史,動漫遊戲,無不涉獵。喜愛音樂,極有繪畫天賦。滿腦子創意和想法。最近,又迷上了架空文學,見到Leo哥哥,迫不及待地講起了他正在構思的一個架空劇的劇本。稚氣未脫的臉上滿是認真和莊重。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心生感佩。
不過,小T給我印象最深的特質是他從小就很能共情,願意幫助別人。我跟他媽媽是多年的至友,聽到好多小T的暖心舉動,經常是不勝感慨。舉幾個例子吧。媽媽發燒了,剛上小學的小T就懂得給媽媽物理降溫,還拿來血壓計給她量血壓。表姐生了娃,他榮升舅舅,就主動從自己攢的壓歲錢裡拿出1000元,當作賀禮。他把鈔票捧在手心裡,親吻了一下,說:“再見了,1千元。”一下拿出這麼多錢,他自己有點不捨,但仍然慷慨地分享出去。他的爸爸是建築師,工作非常辛苦,壓力巨大。小學三年級的小T看在眼裡,明在心頭,便琢磨著如何替爸爸分憂。他發揮繪畫才能,畫了一套連環畫,找來合作的同學列印裝訂。然後利用課餘時間,在地鐵站口,擺攤售賣。還自己製作冰棒兒,在同學們中間推銷。從描寫古代戰事的小說裡獲得靈感,用吸管和一次性筷子製作迷你版投石器,吸引了大量同學前來購買。幾經努力,他終於賺得了人生第一小桶金。給姐姐幾十元,讓她給小貓買罐頭。剩餘的悉數交給爸爸,囑咐他拿去給工人付工資。實際上,小T的“資助” 數額微乎其微,但他的這份替父親分憂的心難能可貴。由於做小生意,小T的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不知情的父母自然是嚴加批評,小T竟然不做任何解釋,和盤接下父母的訓教。小小年紀,竟有這份定力,讓人佩服。
我曾在親子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一節中,分享過小T的故事,用來闡述年幼的孩子也有生意頭腦和經商天賦。小T無疑具有相當好的財商。但除此之外,我們不難發現,他做生意的起心動念以及執行的過程裡蘊含著共情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行動力,顯示出慷慨和主見,這些素質其實許多孩子都具有,只可惜不是被忽略就是被埋沒,得不到及時和充分的鼓勵,因為學業成績被過度關注,覆蓋了其他好素養的培育。
我曾問小T的媽媽:“小T天賦那麼好,為什麼不逼一逼他,督促他進入尖子生的行列?” T媽很實誠地說:“沒想過讓孩子成為尖子生,更不忍心逼孩子。小T有他的長處。愛動腦筋,解決問題很有辦法。樂於助人,很善良,而且情緒穩定,是個溫和的孩子。我和他爸都挺滿意。” 我為T媽T爸的智慧點贊。他們真正抓住了育兒的重點,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壓抑它們,以換取成績拔尖。成績固然重要,但塑造孩子的品格、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以及情緒穩定性更加關鍵。雖然T媽一再謙虛,說只不過是順其自然,但她的方式讓我看到一種更健康、更長遠的育兒觀。
最近讀了一位家長的自述。這是位“雞娃”成功的父親。為了兒子能夠在白熱化的學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遙遙領先,他辭去了工作,專職培養兒子,妻子則負責賺錢養家。在他的精心規劃下,兒子在奧數、程式設計、英語等競賽中表現不俗,並順利透過多項等級考試,成為妥妥的學霸。本該心滿意足的父親,卻隱隱有些鬱悶,因為他發現,兒子只把他當作車伕、廚子、傭人和陪練,把母親當作一個提款機,變得功利和精緻利己。參加慈善活動,也僅僅出於申請藤校的需要,無法真正共情。這位父親很無奈,這是他始料未及的結果。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深刻的反差。片面追求成績排位、競賽名次的教育方式,或許能培養出無往不利的考試機器,卻未必能培育出完整的人。成績好不代表素質全面和修為好,一個實用利己、缺乏人文關懷的人,很難駕馭好人生的航船。
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不僅僅存在於學業成就中,也會出現在課本以外的地方,而家長的認可和鼓勵則是促其生根發芽的沃土。小T的父母懂得欣賞孩子的獨特之處,給予他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綻放才華、施展愛心,使他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每個孩子都如同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蘊含著無數種可能性。父母的責任不是將他們強行打磨成某種特定的標準形狀,而是去發現、欣賞並保護他們的獨特光芒。分數的高低可能影響一時的機遇,卻不能決定孩子長久的未來。
小T,這位溫厚鬆弛的“小孩兒哥”,或許不會成為頂尖學者,但他那份對人對事的關切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智慧,是立足於社會所必備的軟實力。希望這些好品質伴隨小T一生,助他獲得長遠的發展可能,並帶給他幸福圓滿的生活。我相信,這位“小孩兒哥”終將在自己的事業領域發揮才幹,成長為一個成熟穩重、運籌帷幄、受人信賴和尊敬的人。
親子快樂共成長

Karen & Le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