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海邊這個“隱形殺手”已奪命多人!暑期遊玩必看

暑假來臨,海邊度假成為很多人的首選。陽光、沙灘、海浪,確實讓人心馳神往。但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安全問題絕不能忽視!
老育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案例:一對情侶在海口看完演唱會後,前往海南萬寧遊玩。然而,7月4日傍晚,男生陳某在海灘玩水時不幸失蹤……原本美好的旅行,卻成了永遠的遺憾。

圖源網路
直到7月6日下午,在石梅灣海邊,有人發現了一具屍體。經過確認,正是失蹤兩天的男生陳某,經法醫檢查確認溺亡。原來,他是被海浪衝走後溺亡了,推測可能是遭遇了可怕的離岸流

圖源微博@新聞晨報
該事件在網上引發了關於“離岸流”的討論,近年來因離岸流引發的事故並不罕見
2018年就有一對8歲的雙胞胎,在沙灘遊玩時溺水身亡。

圖源微博@宜昌網警巡查執法
“事發地點在萬達公館對面的海灘,當地人都知道這裡暗流多。從衛星圖上看,有明顯的沙槽現象,很可能會有離岸流,但由於是小朋友發生事故,除了離岸流外還有很多其他可能。”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副研究員張堯博士6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統計,離岸流已成為繼風暴潮、海浪之後,給人們濱海旅遊造成危害的另一大海洋災害。大約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引起的,每年國內外有成百上千人死於離岸流溺水。

圖源微博@人民日報
離岸流為什麼這麼厲害?如何識別離岸流?萬一遇到又如何自救呢?
別急,老育的這份自保指南快收藏

01
“隱形殺手”——離岸流
離岸流是什麼?
離岸流又叫裂流,是在海浪和水底地形共同作用下,海浪經波浪區向海洋中流動的一股射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

由於離岸流流速極快,而且表面平靜,不易發覺只需幾秒鐘,他就能將岸邊的游泳者帶到外海區域,危險性極大,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

圖源:中國應急管理
離岸流是如何形成的?
離岸流主要是當海浪衝擊向海岸時,因為遇到阻礙(陸地)而潰散,而大量的海水必須尋找回到海里的途徑,但由於收到後續海浪的推擠,這些海水初期會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移動,最後匯聚成一道或數道的強大水流退回海中,以上過程迴圈發生行程離岸流。

圖源微博@人民日報
在某些情況下,退水流會產生足夠大的向後壓力,產生強勁的水流突破沙洲的某個部位,水池中的水就會迅速透過這個出口流出。就像一個被堵上的水池,迅速拔掉塞子一樣。
離岸流有多危險?
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

  1. 任何天氣條件下都有可能發生;
  2. 會出現在多種型別的海灘上;
  3. 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深陷其中才會發覺。
2021年8月15日,17名遊客在福建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江口村附近海灘,被捲入海中。其中1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這次事故或也與離岸流關係密切,救援時正值海水漲潮,一浪高過一浪,海水回撤時人很容易被帶進海里。

任何天氣條件、多種型別的海灘上,都可能會出現離岸流。夏季大浪退潮時,尤為高發。
如何辨別離岸流?
它們一般:
1.沒有浪花:離岸流表面看起來沒有波浪,同周邊的浪湧相比很安靜。
2.離海岸30-40m:離岸流一般存在於離海岸線30-40米附近的位置,出現地點的海底比兩邊較低。

圖源:廣州科普
3.顏色較深:離岸流是較深層的水流,大部分顏色比較深。且離岸流往往攜帶大量泥沙,水色與周圍相比會偏黃。

圖源微博@上海水上消防
02
遇到離岸流,如何自救?
典型離岸流的流速大約是2米/秒,超過一般人的泳速。由於離岸流的流速很快,流幅狹窄,不只是一般的戲水者,甚至連救生員在受訓時也常常被其拉向外海。

1.不要慌張,保持冷靜。“離岸流”只會把人帶離海岸,不會把人捲到海底。吸足氣,人體就會漂浮了。

圖源:廣州科普
2.遇到離岸流強勁時不要選擇與大自然對抗,不要嘗試逆流游回岸邊,而是保持鎮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尋求救援
3.不要嘗試逆流而返,要朝著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橫向遊離

圖源:中國應急管理
03
夏日防溺水小課堂
《2022中國青少年防溺水大資料報告》指出,南部沿海包括廣州市、海口市、三亞市等城市,是最常發生溺水事件的地區。河道為近5年溺水高發地,且溺亡率高達91.6%,12-16歲的青少年佔據近四成
7月5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安陸市解放山大壩,一孩童掉進河裡被水沖走。影片顯示,孩子掉入水中不斷掙扎,旁邊一男子也在水中嘗試營救。參與打撈的安陸市藍天救援隊隊員表示,孩子已於7時50分左右打撈上岸,已不幸死亡。

圖源微博@澎湃新聞
夏天想帶小朋友出門玩水的話,這些溺水防護知識快快收好!

溺水防護“五不要”
  1. 不要讓小朋友獨自下水游泳,不要帶小孩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2. 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就算自己會游泳,有救援經驗,也不要盲目下水救援。
  3. 不要讓小朋友花式入水,防止嗆水窒息。
  4. 不要在水裡吃東西喝飲料,避免被嗆。
  5. 不要放任小孩在水中,尤其是深水區域嬉戲打鬧。在郊外的水域還需要注意水底下的暗流、石頭、水草等。

這些認知誤區要避開
游泳圈、充氣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護孩子?
——錯!沒有任何裝置可以代替成人監護。
溺水者一定會拼命拍水或大喊,能被及時發現?
——錯!很多溺水都是悄無聲息發生的,而且發生得非常迅速。
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錯!嗆水、抽筋、過度疲勞等都可能導致會游泳的人溺水。

嚴防溺水!嚴防溺水!嚴防溺水!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各位家長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關注,
提高防範意識,減少安全隱患!
感謝你讀到最後,點個“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看。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