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三八婦女節」。
每年這個時候,鴻蒙都會致敬鴻蒙生態中每一位用程式碼書寫夢想、用智慧創造未來的女性開發者。
時常有人好奇,鴻蒙為什麼要這麼做?
無他,因為鴻蒙生態生機勃勃的今天,離不開那些熠熠生輝的女性開發者。
時間,來到2017年。
這一年,康逍鶴第一次接觸到鴻蒙。彼時的HarmonyOS尚未正式釋出,但科技領域已有許多人正在關注和議論它,康逍鶴也不例外。
面對這個全新的國產作業系統,康逍鶴心裡沒底。從自身角度出發,她很樂意看見中國也有一款屬於自己的作業系統,但從技術層面看待,HarmonyOS的架構、API介面、開發工具都與傳統的作業系統有所不同,這將成為人們接觸它的阻礙。
要不要投身鴻蒙,一度成為停留在康逍鶴腦海中的問題。
與康逍鶴有同樣煩惱的,還有南京某高校的教師劉玥。2020年,她因一次線上技術研討會,首次接觸到了HarmonyOS,然後被HarmonyOS分散式的架構設計所吸引,她猛然間產生了一種想深耕鴻蒙生態的衝動。
但冷靜過後,她與康逍鶴一樣,意識到彼時的HarmonyOS的API尚不穩定,開發工具鏈也處於迭代階段,完全是一片待開墾的荒地。
“這樣一個作業系統,值得自己投身其中嗎?”劉玥想。
2024年,珠海某國企的開發者鄭茹娜偶然看到了一則鴻蒙生態訓練營的招募資訊。HarmonyOS“萬物皆可聯”的理念讓她眼前一亮,多年來的設想似乎終於有了落地的機會。
然而,這條路是否真的能走通嗎?
此刻,她仍無從知曉。
但命運的絲線已從康逍鶴、劉玥、鄭茹娜三人接觸到鴻蒙的那一刻,產生了連線。她們未來的工作、生活,都將與之發生碰撞。
最終共同前進,彼此成就。

遍佈荊棘的路
每一次新的嘗試,都無異於在孤寂的荒野中開闢一條新路。
思慮再三後,康逍鶴決定先帶著少量的人力與資金闖入鴻蒙生態。她發現,HarmonyOS作為一個全新的作業系統,雖然潛藏著巨大的機遇,但由於尚未普及,同行者甚少。所以,她決定成為一座橋樑,透過組織開發者社群活動,搭建起鴻蒙與開發者們的交流,以此傳播鴻蒙。
但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伴隨著質疑。
康逍鶴始終記得,在一次技術分享會上,當臺上的講師正熱情洋溢地介紹HarmonyOS的分散式架構、跨裝置協同等創新特性時,臺下某位技術專家卻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現場質疑道:“HarmonyOS雖然聽起來很新穎,但市場上已經有了那麼多成熟的作業系統,它憑什麼能脫穎而出?而且,它的生態構建需要時間和大量開發者支援,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面對他的質疑,彼時的康逍鶴也好、講師也罷,都無法給到強有力的回應。而這樣的聲音,時常發生,以至於康逍鶴組織活動時,只能從趨勢方面去做預測和分享,至於何時才能真正聊技術,她只覺遙遙無期。
除了外界的質疑,還有家人的不理解。因為家中有小孩,康逍鶴作為母親,除了忙工作,還需照顧小孩,但二者的時間實在難以平衡。小孩發燒時,家人便會讓她趕緊放下工作,來陪孩子。

工作中的康逍鶴
每當這時,她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內心備受煎熬,最後只能跟丈夫商量,讓對方多照顧一下。
有一段日子,康逍鶴的信心都開始動搖,不斷在思考鴻蒙的未來,究竟是虛是實。
信心,是在一次偶然中重新拾起。
2018年,她在奶茶館舉辦了一場小型的鴻蒙活動,參會者是華為的嘉賓與各路開發者。她根據過往經驗,只准備了100來把椅子,不曾想,現場竟湧入130人,椅子不夠了。
正當康逍鶴愁眉不展時,華為的嘉賓竟主動站起身,將椅子統統讓給了開發者們,自己則站了一整場活動。
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卻讓康逍鶴重新認識了鴻蒙生態——一個以開發者為中心的環境。
她意識到,參會者們交流技術的那天,不會遙遠。
鄭茹娜最終還是選擇報名參加鴻蒙生態訓練營。她知道,這條路陌生且未知,但如果不嘗試,或許會留下遺憾。
然而,HarmonyOS作為國產作業系統,對她而言仍是一片全新的領域。儘管已在開發行業深耕十餘年,她依然不知該如何入門,也不清楚具體的操作步驟。
直到,她遇見了「堅果派」等HarmonyOS開發者社群。
從那一刻起,一切都變得清晰了。她發現,遇到開發難題時,總能在論壇中找到詳盡的教程;操作過程中遇到瓶頸,只要在評論區留言,便有眾多熱心開發者熱烈回應。
原來,她並不孤單。

右邊是鄭茹娜
在互相的幫襯之下,鄭茹娜消除了陌生感,也邁過了重重荊棘,但她沒有一走了之,而是選擇為後來者躬身鋪路。自2024年10月起,她便一直在CSDN社群分享HarmonyOS應用開發的相關教程與心得,她從最基礎的「認識HarmonyOS與開發工具」「DevEco Studio的安裝與配置」(一款HarmonyOS應用開發工具)開始,透過圖文的形式,為每一位準備學習鴻蒙的開發者,最大程度降低了學習門檻。
鄭茹娜說:我寫的很多教程都是循序漸進的,雖然不像熱門文章那樣吸引流量,但內容紮實,注重實際操作。因為我入門時最需要的就是清晰的步驟,所以更願意分享這種實用性強的內容,讓開發者們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能立即寫出並執行一個完整的程式。
這何嘗不是HarmonyOS開發者之間獨有的凝聚力。

鄭茹娜已更新100餘篇部落格
鄭茹娜遇到的阻礙,劉玥早已想到。
人生中的很長一段時間,劉玥都是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按部就班地教程式語言。她仔細研究鴻蒙後意識到,這片亟待開墾的荒地將會有許多人因為其技術門檻,被攔在外頭。
於是,她決定先行一步,成為一名技術佈道者,幫助人們快速理解鴻蒙。在她看來,這也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2021年左右,劉玥開始嘗試為鴻蒙撰寫教學書籍,她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常常需要連熬幾個通宵。遇到棘手的難題時,甚至需要自己寫程式碼去驗證推理。實在無法解決,便跑去參加線上線下的技術交流答疑會,當面找鴻蒙的工程師請教。

劉玥參加交流會(從右往左數第四位是劉玥)
怎奈,由於早期的HarmonyOS更新迭代較快,幾乎每次發生重大特性的變化時,她諸多書稿都會淪為廢紙。換作他人,或許早已心生退意。劉玥沒有,她性格較真,只要認定了一件事,就必須盡善盡美。
所以哪怕一次次推翻重寫,她也甘願為之。因為,她手中敲打的不僅僅是一串文字,更承載著無數開發者的期望。
時間,不會辜負埋頭堅守的人。
2024年10月22日,經過多年迭代,華為原生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正式釋出。

荒野終成綠洲。
康逍鶴、鄭茹娜、劉玥三位女性開發者,同樣迎來了人生的新篇章。

乘風破浪的船
2024年6月21日,劉玥撰寫的4本關於鴻蒙生態的書籍終於上架。
對於這套書籍,劉玥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她用了三個關鍵詞總結自己這三年的經歷:第一個詞是「敏捷」,因HarmonyOS的更新速度快,她的反應速度、修改速度也必須同頻;第二個詞是「適配」,不同層次的學員需要不同的教程,所以劉玥透過拆分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實戰難度設計,儘可能讓書籍既可以適配0基礎小白,也能滿足有一定經驗的開發者;第三個詞則是「拓荒」,劉玥清楚,鴻蒙生態推廣的過程中,開發工具與案例必不可少,這是吸引開發者的關鍵,然而市面上並沒有,劉玥便決定親自去做。
為此,劉玥對這套書籍的銷量充滿信心。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書籍的暢銷程度竟遠超她的預想,僅7天時間,便登上了某知名電商平臺新書暢銷榜的榜首,讀者遍佈各個群體。有馬來西亞和印尼的華人在書中,看見了鴻蒙的巨大潛力;有已經退休的老者閱讀後,心中升起對國產技術的驕傲之情;還有一些家長看完後,決定讓自家小孩也開始接觸鴻蒙。
看著評論區不斷新增的好評,劉玥無比自豪,她知道,自己的較真,沒有白費。
劉玥興奮時,康逍鶴同樣迎來了接連不斷的驚喜。
康逍鶴尤記得,2024年6月25日,她組織的那場HarmonyOS開發者活動現場,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開發者,人們從天南海北趕赴至北京,只為更瞭解鴻蒙。他們的身上,不再充斥質疑,而是滿懷憧憬與期望。

康逍鶴組織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北京站)
還有一場活動令她印象深刻,原因是現場來了一位年僅11歲的參會者,他在父親的影響下,對鴻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尚處小學的階段,便自學了鴻蒙。會議現場,他面對圍觀的眾人,自信地說道:“我覺得鴻蒙是可以發展起來的!”
嗓音稚嫩,卻鏗鏘有力。
那一刻,康逍鶴知道自己的堅守,沒有被辜負。
豐收的背後,其實是鴻蒙與開發者們的互相成就。鴻蒙的核心是萬物互聯,因此,不同於其他作業系統的開發者主要聚焦於寫出優秀的程式碼,HarmonyOS開發者在此之上,還需要構建起裝置與裝置之間的連線、使用者與裝置之間的連線,實現萬物皆可互聯。
所以,「連線感」是HarmonyOS開發者團隊最鮮明的特徵。他們透過鴻蒙生態,以點成面,牢牢連線在一起,由此創意不息,想象不竭。
鄭茹娜深有體會,身為女性,她擁有豐富細膩的語言表達和敏銳的情感感知能力,這些優勢在鴻蒙世界中被進一步放大,助她催生出了許多不同凡想的創意。未來,她決定透過鴻蒙生態,開發出一些能給使用者帶來無聲陪伴的產品。比如使用者說“我好不開心”時,產品便會透過播放柔和的音樂、舒適的燈光給予安慰等。

鄭茹娜
當一個社群生態的男性開發者與女性開發者共同釋放不同凡想的創意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結果呢?
鴻蒙最清楚。
截至發稿前,鴻蒙生態裝置已超過10億臺,更有超過20000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完成上架。
鴻蒙生態,百花齊放。
而由荒野蛻變至花海,鴻蒙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
康逍鶴驚奇地發現,蛻變後的鴻蒙,竟已覆蓋了自己的生活。某天,一位科技發燒友的朋友主動找上門,對她說:“HarmonyOS的安全性讓我很放心,隱私保護功能做得特別好。”
家中的長輩也因為鴻蒙的易用性、便捷性,得以輕鬆操作智慧手機及各種智慧裝置。科技帶來的福祉,終於可以降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劉玥亦發現,過去的同事們都對鴻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決定投身其中,肩負起技術佈道的責任。就連她讀研階段的老師也鑽研起了鴻蒙的內容,時不時還會問她一些問題。
顯然,鴻蒙的影響力已超出她們的預期。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不同凡想的她
2024年10月17日,鄭茹娜獲得「華為開發者聯盟社群牛人」稱號;2024年12月15日,華為開發者年度盛典,鄭茹娜榮獲「科技女性開發者獎」;2025年2月17日,鄭茹娜摘得「第一期鴻蒙學習資源貢獻者活動二等獎」。

從右往左數,第五位是鄭茹娜
三份突如其來的榮譽,帶給了鄭茹娜意想不到的驚喜。
要知道,很長一段時間,有關開發者的獎臺,向來是被男性所佔據,女性往往被邊緣化。
是因為她們不夠優秀嗎?
顯然不是。
別忘了,“世界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就是一位女性——Ada Lovelace,她早在1842年,便編寫出了歷史上首款電腦程式。
女性獨有的智慧、創造力與韌性,使得她們同樣可以成為最卓越的開發者。譬如,我們能在康逍鶴女士身上看見勇氣與敏銳,能在鄭茹娜女士身上看見智慧與奉獻,能在劉玥女士身上看見專注與堅韌……
所以,女性開發者往往不缺能力,缺的是足夠開放的平臺。
目前,HarmonyOS開發者超過720萬,其中就有諸多不同凡想的女性開發者不斷湧現,她們才華橫溢、光芒萬丈,打破了偏見,也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南昌航空大學的大二學生「周子萌」,便是其一。她參加HarmonyOS極客馬拉松時,完全沒有接觸過鴻蒙。但依然以隊長身份,帶領四位成員從0開始學習HarmonyOS,只用了短短7天時間,便完成了HarmonyOS與航電系統的結合,最終擊敗一眾成熟團隊,奪取了二等獎及最佳創意獎。

中間的女生是周子萌
還有「潮汐」「印象筆記」「句讀」等鴻蒙原生應用市場的APP,女性開發者皆以重要身份,給這些產品帶來了獨到的洞察與設計靈感。「句讀」的女性開發成員牛景欣便坦言:“女性的細膩,讓科技有了溫度。原生鴻蒙的發展,讓溫暖觸手可及。”
毫無疑問,在鴻蒙生態中,女性開發者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作為鴻蒙活動的組織者,康逍鶴能明顯感知到,參加活動的女性開發者越來越多了。在2024年的一場活動中,她陸續有接觸到女性前端開發專家、系統架構師、開源社群的活躍貢獻者……
她們圍坐在一塊兒,交流著技術上的難題,也分享著職業裡的經歷。其中,有一位女性開發者就曾在入職時因性別被質疑能力,最終通過出色的表現才贏得團隊的尊重。
康逍鶴有理由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女性開發者加入到鴻蒙生態的發展中,因為這裡足夠包容,也充滿著凝聚力。

康逍鶴
你希望未來的科技發展成什麼樣?
當劉玥面對這個不設限的問題時,她如此說道:“我希望未來科技的發展能夠更自然地展現人類潛能的共通性——女性和男性在創造力、邏輯思維與技術洞察力上並無本質差異,科技進化的目標應是構建一個讓所有個體都能無差別釋放才華的舞臺。”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願望,但總需要有人走在路上,朝著這個方向逆風而行。
鴻蒙,便是那個逆行者,哪怕前路崎嶇、荊棘遍地,仍義無反顧。
因為它誕生於偏見中,所以理解被排擠的痛楚。鴻蒙願意與所有女性先鋒者,在時代的洪流中,共同踏浪前行,探索科學技術的魅力,凝練女性力量的光輝。
用包容,誕生奇思;
以平等,孕育溫暖;
持團結,締造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