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時間5月14日,BBYer收到了2枚2025 Fall的M7 offer:
-
MIT Sloan MBA offer (R3輪錄取)
-
HBS MBA offer (R2輪waitlist轉正)
祝賀大家!
本週初,Wharton也release了新的一批decision,留到summer waitlist上的小夥伴也請不要放棄!

一些Basics:
兩位均是美本,本科畢業至今4年,標化考試成績均低於中國錄取人平均分,申請時均在大陸工作。
MIT Admit同學 | 在印尼暴雨的網球場上收到了MIT的資訊
來自諮詢行業,11月底GMAT出分,R2倉促申請折戟,在R3輪的頑強堅持下斬獲包括Tuck、Darden和MIT Sloan在內的數枚offer。
HBS Admit同學 | 瘋狂出差的半夜收到“Yes”小時後先早起趕航班
來自諮詢+Nonprofit的背景,兩段工作之間有超過3個月的gap,2024-25申請季只在R2輪申請了1所學校,獲得waitlist後轉正。

至此,2024-25申請季R2輪的4枚哈佛商學院HBS MBA面試,實現了100%成功上岸(R2輪結果請戳此處)!而向來連R2輪都“坑位”很少的MIT Sloan,也在R3輪向這位“奇蹟少女”丟擲了橄欖枝。

娟總:
我的老臉都樂開了花了!確實我覺得你MIT的文書質量絕對是這幾個學校裡寫得最好的,面試也survive了最tough的大姨,實至名歸了!
說實話之前(的小20年裡)從來沒有過R3能進MIT的,甚至MIT R2都很難進了。你整個申請過程表現出的韌性,勇氣,耐力都非常非常讓我欽佩。
你不僅是我輔導的在單位時間內提交學校數量最高的學生~~~而且每一個你都有動腦筋和迭代,“專注+不計代價”,是你能贏的關鍵!
以下是來自學員對娟總的回應:
“我確實是認準了我要什麼、我要做什麼,就有一頭扎進去做到底的力氣和手段。你們也問了我很多好的問題,我很享受深度思考的過程。
“你倆一起打碎重建我的career goal+娟總幫我抓interview裡每個故事的重點該表現什麼,塑造出哪都能拿得出手的strong stoires。我覺得這是我R2失敗與R3成功的最重要的兩個區別“
奶奶:
敢於在R3輪申請MIT,並且在R2輪巨大的挫敗感中完成,是非常有有勇氣的!
除了勇氣,還需要看到可能性、和顧問有一起面對困境的信任關係、以及有之前對自己的認知積累,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到現在4個HBS面試都拿到結果啦,那絕對不是偶然!是對於面試這件事本質的理解,以及整個申請過程中的有效積累,最後才能達成的。
最後,我們控制不了競爭、也無法知道誰在和我們競爭,但是我們可以完全地掌控自己。


James:
在BeBeyond超過20年了,看到的更多的是,99%的人對於被HBS WL是不抱任何希望,即使努力也是做做樣子罷了(Lahua補充:這位HBS Admit完全不是這樣的!)可以想象他們在心態、思考和行為模式上,應該都和學校很契合,才讓學校願意在seats不充裕的情況下仍然給到錄取。
Jinbo:
HBS的waitlist轉正,2010年有一位BeBeyond學員、第二次參加MBA Workshop之後拿到過。這位同學是純大陸背景、英語不是那麼流利,在面試了HBS以後被放入waitlist、兩週後又被學校倒追(follow)主動給到了第二次面試,二面之後立刻獲得了錄取。
另外,在HBS之前還有R3輪的時候,也有一位學員在R3輪拿到過HBS的面試。其實在R2輪已經拿到了沃頓的offer、但是工作太忙完全沒有記在心上、面試被問到“是否還申請了別的學校、為什麼R3輪才申請HBS”時撒了一個不經意的謊,導致當場被拒。

寫在最後
小編也算是見證歷史的人了!昨晚興奮得睡不著覺。
兩位admits其實在真實的生活中,都有不為人知的struggles、也並不是一直頑強。更具體的就不多透露,期待在他們後續能夠親自和大家分享。
2024-25申請季,基本落下帷幕了,從“哈佛修改文書題目”開始、到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再到比以往都要不確定的R3輪……這一年彷彿經歷了過去的三年,商學院和商科教育的變化之廣泛和深刻前所未有。本季度稍後和大家做專題分享,敬請期待。
隨著HBS和CBS都錄取發放了新一輪2025-26申請季的Deadline,我們希望和你一起共創,在“一年比一年難”的申請季再創奇蹟!掃碼可預約諮詢。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