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但是真實踐起來,不少人發現“怎麼跟想象的不一樣”?
有人買好機票奔赴遠方,特種兵似得密集打卡了一圈,看過什麼早就忘了,只恨不得馬上回家癱倒在床上。
有人下定決心充實自己,終於翻開買了多年的書,最終卻在手機螢幕中迷失了自我。

《餘命十年》劇照
其實,我們靈魂的愉悅程度,不是取決於走了多少個地方、買了多少本書,而是取決於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有沒有做好準備再出發。
你有沒有試過,換個角度,世界會變成怎樣奇妙的樣子?
當你不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會看到同一緯度下有荒漠有水鄉,同一經度下有白晝有黑夜,同一海拔高度有森林有草甸。
唯有站得更高,整個世界才會不一樣。
如果你已經不滿足於困頓在格子間中,想與更廣闊的世界相遇,三聯×《中國國家地理》發起聯合徵訂,為你提供向外探索世界的勇氣和向內豐盈自我的力量。
▼限時五折,點選瞭解
有了《中國國家地理》,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領略到賀蘭山的遠山如黛,黃河口的半江瑟瑟,喀拉峻的綠草如茵,嶂石巖的日照金山……
在《三聯生活週刊》,即使在一方天地,也能夠前往邊境小城探訪融合的美味,抵達全世界最孤獨的島嶼目睹18世紀晚期的海上叛亂,穿越到明代感受古人的雅趣與享樂……
現在訂閱,只要5折,即可獲得:
① 三聯數字刊會員年卡 388元(過往超1300期+未來1年52期新刊數字刊免費暢讀)
②《中國國家地理》實體雜誌 360元(12期雜誌紙刊包郵到家)
三聯使用者還能領取獨家福利:
③《中國國家地理》2025 年阿克蘇增刊1本(價值 38 元)
有了他們,明天醒來,你的世界就會不一樣。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好在哪?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問題,“有什麼你覺得內容好,至今依然在讀的雜誌?”,高贊答案中,有很多人提到了《中國國家地理》。
作為擁有75年曆史的老牌人文地理雜誌,翻開《中國國家地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枯燥”,而是“震撼”。
閱讀它,有一種“洗眼睛”的快感,彷彿世界上的奇觀都被置於眼前。從荒野絕境、文化遺產到小眾旅行地,每一張圖都讓人驚呼“太美了”。

圖自2023年第12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王然

圖自2013年第10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陳淵
這些代表了國內風光攝影的最高水平的照片,背後是國家地理團隊75年來對極致風景和深度內容的執著追求。
為了一個選題,採編團隊會實地考察上萬公里,為了一張圖片,攝影師通常會爬冰臥雪、風餐露宿。

夏至日,《中國國家地理》攝影師深入北迴歸線附近的天坑,為了捕捉到“夏至時太陽直射北迴歸線”這一現象的直觀證據。圖自2020年第7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向航
但是,如果你因為圖片過於精美,就誤以為這是一本旅遊雜誌或攝影雜誌,那就太低估它了。
它的主辦機構,是有“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之稱的中國科學院。因此,《中國國家地理》一直恪守著“內容為王”的第一宗旨,不但展示美,還要講述美景背後的地理科學和人文內涵。
為了確保權威性和嚴謹性,《中國國家地理》大部分選題由科學家參與制作,極高的選題製作門檻,保證了雜誌中的內容無法被模仿或替代。
那些你無法前往的自然奇觀和嚮往的旅行目的地,考察團隊都會帶你一起抵達。

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國最美的沙漠,其腹地的準吉格德湖受水溫、水量和鹽度等因素的影響,湖水變成了濃郁的玫瑰色。圖自2021年第5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林立鍇

納雍嘎簸雪峰擁有宛如龍脊蜿蜒的“刃脊”,有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氣勢。圖自2023年第5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張翽羽
裡面的新知洞見,不但顛覆認知,還好看到停不下來:
沙塵暴還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
在極旱地區植樹造林並不科學;
倘若沒有青藏高原的隆起,華東、華南地區將是一片荒漠。
……
地形地貌、氣候風俗等課本上常見的知識點,也有全面分析:

圖自2022年第2期《中國國家地理》

蜿蜒曲折的莫日格勒河河道與因“截彎取直”而形成的牛軛湖,共同訴說著河流的發育史。圖自2012年第10期《中國國家地理》,攝影/楊孝
開通聯合會員,《中國國家地理》一年十二期實體雜誌包郵到家。擁有它,等於擁有了——
旅行愛好者的高階秘籍;
有品位家庭的書架必備;
青少年提升知識儲備的錦囊。
▼限時五折,點選購買

為什麼推薦你讀《三聯生活週刊》?
如果你想看新聞報道,又怕網上資訊魚龍混雜,《三聯生活週刊》是你不能錯過的選項。
1995年復刊的《三聯生活週刊》,迄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
作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文化類週刊,《三聯生活週刊》以“一本雜誌和它倡導的生活”為期許,致力於為讀者提供有深度的新聞報道、有嚼頭的文化食糧、有厚度的認知升維。
流量時代的少數派
三聯關注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
“如何在認清婚姻的真相後經營好它?”
“教育改革下,家長如何應對?”
“房價如何波動?”
“雞娃與躺平之外的第三條路,是什麼?”
為你提供看問題的高階視角,助你做出明智的決策。
對於社會重大事件,它給你一種「站得更高」看問題的維度。
那些看似橫空出世的時代大問題,它為你梳理其前世今生,解讀其如何一路走來,透析現象下的本質。
年齡危機、育兒問題、婚姻經營、資產配置問題……這些當代人真實的內外困境,三聯都會鄭重地當作一個研究議題去深挖,以幾萬字的篇幅,幫助讀者全面而理性地找到答案。

當然,在這些深度話題之外,“生活圓桌”“個人問題”欄目還為你提供了一個觀察他人生活的通道。

【三聯數字刊】的“Talk三聯”獨家播客,也是充實零碎時間的優質選擇。

一年52期,可聽、可讀,全家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過往1300+期數字刊,也可免費解鎖。
眾聲喧譁下
不改的初心
有人好奇,三聯為什麼能讓讀者多年追隨、每期必收?這,當然要歸功於這本讀物背後,珍貴的記者團隊。
一支堅持“事實至上”的記者隊伍,是產出過硬內容的保證。

《三聯生活週刊》1200期封面
非新聞從業者可能無法體會,人們安坐家中讀到、聽到的每一個字,每一張照片,每一段音訊影片,背後凝結著多少難以想象的責任、汗水和風險。
唯有新聞背後的不懈努力,才能擁有真相迸發的千鈞之力。三聯一直確信,忠實的記錄必將與歷史的程序同步,亦完全經受得起時間檢視,在幾十年後,仍值得被一遍遍閱讀。



為音樂愛好者呈上
2007 至今的《愛樂》電子刊

為閱讀愛好者呈上
2018 年至今的《讀書》電子刊

▼限時五折,點選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