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最賺錢的中國AI公司,藏不住了!

導語
憑藉強大的出海基因,崑崙萬維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海外業務收入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今日免費下載:2025中國AI發展分析報告
來源:侃見財經
全球AI浪潮強勢來襲,商業化爆發“奇點”臨近。
4月28日晚間,崑崙萬維(300418.SZ)釋出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中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6%。整體毛利率高達69%,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
侃見財經翻看這份財報,最直觀的感受是:崑崙萬維“All in AGI與AIGC”的戰略決心愈發堅定,且一系列最新資料印證了公司“AI商業化拐點”已經出現。
財報顯示,崑崙萬維各條AI業務線的商業化正在加速落地。截至一季度末,AI音樂年化流水收入ARR達到約1200萬美元(月流水收入約100萬美元);短劇平臺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ARR達到約1.2億美元(月流水收入約1000萬美元);AI社交應用 Linky單月最高收入突破100萬美元,月活躍使用者達到300萬,成為海外收入增長速度最快的中國AI應用之一。
這一系列資料向外界傳遞的訊號是,崑崙萬維正在加速AI商業化程序,且AI出海戰略也迎來了收穫期。
今年一季度,崑崙萬維全球化戰略成效顯著,實現海外業務收入達16.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6%,海外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94%,國際化佈局進一步深化。
可以預見的是,憑藉強大的出海基因,崑崙萬維未來將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海外業務收入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
01
AI算力晶片重大突破
站在當前時點,全球AI大規模商業化程序正在提速,從AGI行業角度來看當下依然處於研發投入期,崑崙萬維也不例外,要想保持競爭力,其研發投入規模大機率將繼續保持在高位。
2024年年報顯示,崑崙萬維2024年的研發費用達15.4億元,同比增長59.5%,創出歷史最高紀錄。2025年一季度,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全力推動AI算力晶片、大模型及應用的研發迭代工作,研發費用達4.3億元,同比增長23%。

在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的同時,崑崙萬維的研發轉率正在大幅提升。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AI算力晶片研發迎來了重大收穫。
2023年,崑崙萬維透過增資方式控股AI算力晶片企業——北京艾捷科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算力基礎設施—大模型演算法—AI應用”全產業鏈佈局。艾捷科芯集合了來自晶片研發、積體電路、 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頂尖專家與學者,專注於 AI 算力晶片的開發工作。
2025年一季報顯示,目前,艾捷科芯攻克多項核心技術難關,整體研發進度已經過半,向實現量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時,為了支撐AI晶片研發的高強度需求,崑崙萬維大力擴充了研發團隊。截至一季度末,艾捷科芯員工數量已經接近200名,涵蓋了晶片設計、演算法研發、系統整合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才。
另外,侃見財經瞭解到,艾捷科芯的AI晶片預計年內實現流片。
由此可見,崑崙萬維的AI算力晶片業務的研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未來大機率將繼續向實現“中國芯,崑崙造”的目標穩步前進。
崑崙萬維也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研發力度,為實現晶片技術的自主可控貢獻力量。
AI晶片、自主可控、大規模高強度研發投入……這一系列舉動,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
在全球貿易局勢愈發緊張的背景下,晶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未來潛在的替代空間巨大。
海通國際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國產AI晶片產業正迎來商業化程序全面提速的關鍵階段。在自主可控產業鏈持續突破與下游應用場景快速擴張的雙重驅動下,晶片板塊已步入高景氣發展週期。
當前,國產AI晶片企業營收規模突破百億大關,標誌著技術成熟度顯著提升與市場需求加速放量。在政策端對半導體自主可控的戰略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晶片板塊作為AI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組成部分,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崑崙萬維在AI算力晶片的投入也給自身AI戰略增添了一層安全墊。基於AI算力晶片的最新進展,市場對崑崙萬維的估值或將重新定價。
02
All in AI,
崑崙萬維的決心
作為中國領先的AI科技公司,崑崙萬維早在2023年年初便提出了“All in AGI與AIGC”的戰略,是最早加入“AI大戰”的玩家之一,透過持續研發投入,現已完成“算力基礎設施—大模型演算法—AI應用”全產業鏈佈局,並構建起了由AI大模型、AI搜尋、AI遊戲、AI音樂、AI 社交、AI短劇組成的多元AI業務矩陣。
在最新披露的財報中,崑崙萬維向外界展示了各條AI業務線的最新進展。在一系列領先技術的加碼下,崑崙萬維的AGI戰略版圖愈發清晰。
崑崙萬維在一季報中預告,公司將於2025年5月中旬在海外發布全球首款生產力場景通用Agent平臺Skywork.ai,深度聚焦個人生產力場景,解決通用Agent“通而不精”的痛點。
據介紹,該產品以高頻使用場景為核心,構建由五大專家級AI Agent組成的智慧體系,分別針對專業文件、資料表格、簡報、播客及網頁內容進行深度最佳化。每個Agent均透過專項模型訓練與元件強化,在輸出內容的專業深度、細 節顆粒度及視覺化呈現上形成差異化優勢,並配備對標 OpenAI 同級研究質量的深度研究模組(deep research)作為底層支撐。
崑崙萬維AI應用矩陣的基座無疑是,其領先的AI大模型。
財報顯示,2025年1月6日,天工4.0 o1版和4o版同步上線,並全量登陸天工網頁端和 App端。天工4.0 o1作為國內首款具備中文邏輯推理能力的模型,透過自研三階段訓練方案實現全方位最佳化。新模型在數學(GSM8k、MATH)、程式碼(HumanEval、LiveCodeBench)及邏輯推理(私有評估集)等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在實際應用中也展示了結構化輸出與自我驗證能力,驗證了其可靠性。

崑崙萬維透過自研技術持續迭代“天工”系列大模型,在複雜任務處理、多模態等方面實現多項突破,逐步確立了在國內AI大模型領域的頭部地位。
基於領先的影片生成大模型,崑崙萬維的AI短劇應用也實現了重大突破。
2025年2月18日,公司開源了全球領先的SkyReels-V1影片生成模型與SkyReels-A1表情動作可控演算法,以技術平權理念重塑短劇產業生態。使用者僅需一張肖像與一段驅動影片,即可生成情感飽滿的定製化影片內容,推動製作成本大幅下降。

截至2025年2月末,SkyReels-V1模型在Hugging Face的下載量已接近3萬次,在Github亦收穫逾千星的點贊,廣受好評。
一系列跡象表明,崑崙萬維在大模型自研、開源突破和應用深化等多個方向取得重大進展,持續穩居全球第一梯隊,不止跟跑,更在多條AI細分賽道上實現了領跑。
03
商業化,關鍵的一躍
所有AI技術的突破最終都要落地商業化,AI技術的終極價值在於解決實際問題、創造全新的使用者體驗和商業模式,而這一切的實現最終要依靠將強大的模型能力轉化為觸手可及、富有創意的應用。
崑崙萬維的財報,正在向市場呈現公司AI矩陣的商業化應用最新進展,一系列資料說明,公司正在從AI“投入期”向AI“收穫期”加速演進。
在財報中,崑崙萬維重點提到了幾個關鍵的 ARR (年化流水收入)資料,這是衡量 SaaS 或者訂閱制業務增長潛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具體來看:
短劇平臺DramaWave:年化流水約1.2億美元(月流水約1000萬美元),預計到2025年底能做到3.6億美元,潛在增長率達200%;
AI 音樂平臺 Mureka:年化流水約1200萬美元(月流水約100萬美元);
AI 社交應用 Linky:報告期內單月最高收入也突破了 100 萬美元,月活躍使用者達到300萬。
在AI短劇賽道,崑崙萬維的AI短劇生態已構建起覆蓋全球的“增長飛輪”。
依託公司領先的AI技術,DramaWave全新上線的AI配音功能可實現16種語言轉譯配音。得益於訂閱使用者規模持續增長,平臺收入水平不斷增長,毛利率持續提升。
據第三方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DramaWave累計下載量已突破3000萬次,月活躍使用者量已突破1000萬大關,使用者規模成功躋身行業前五,穩居出海短劇賽道第一梯隊。
目前,DramaWave在以美國、日本及英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市場展現出強勁吸金能力,並形成以印尼、巴西、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增長極。
分析機構認為,AI的即時生成能力使得個性化、互動式的內容分發成為可能,或將徹底改變短劇內容的消費方式,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自2023年以來,全球使用者觀看短劇的時長顯著攀升,至2024年3月,短劇相關App使用者觀看時長在過去一年裡增長了16倍。
TikTok for Business 在其《2024短劇出海營銷白皮書》中預測,短劇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美元,海外月均短劇使用者規模預計達到2-3億。
由此可見,AI短劇商業化的爆發,將為崑崙萬維打開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增量空間。
一系列資料證明崑崙萬維的AI商業化落地,不僅是單點突破,而是已經形成了“多點開花”的生態格局。意味著,崑崙萬維在多個AI細分場景,都找到了商業化的路徑,跑通了商業閉環。
04
出海,最大的確定性
崑崙萬維2024年度財報的另一個關鍵詞無疑是:出海。
在全球AI出海浪潮中,崑崙萬維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技術創新和精準的市場洞察,成功打破出海魔咒,成為海外收入增長最快的中國AI企業。
2024年年報顯示,崑崙萬維的海外收入規模增長至51.5億元,同比增長21.9%,佔總營收的比例達91.0%。

今年以來,崑崙萬維的出海戰略加速推進,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海外業務收入達16.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6%,海外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94%。
截至2025年初,公司業務版圖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月活躍使用者接近4億。
當前業內的共識是,2025年,全球AI應用有望進入從“1到N”的快速發展階段,全球AI商業化爆發程序也在加速。
分析人士認為,海外以其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強的付費能力成為了眾多AI企業的首選,相比國內市場,海外市場消費者對於創造性AI應用產品的付費意願和能力通常更強。
Valuates Reports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AI相關市場總規模將達到16941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萬億元)。由此可見,隨著全球AI大規模商業化程序加速,已經成功出海的AI企業將搶得先機,能夠充分享受時代紅利。
覆盤崑崙萬維過往的財報,不難發現,其出海取得的成功離不開其全球化基因與堅定的開放戰略。
崑崙萬維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出海第一股”,早在2019年,AI便成為了崑崙萬維在全球視野下縱橫四海的新主題。
站在AI商業化應用大爆發前夜,崑崙萬維已經從“AI出海先鋒”轉型為“全球AI競爭弄潮兒”,成為了市場投資機構重點跟蹤研究的 AI 全球化樣本。
推薦閱讀:
1、中國為什麼捧不出自己的山姆
2、代購胖東來,有人賺了幾百萬
3、上海吊牌之王,怒砸100億殺回服裝業
4、代購胖東來,有人賺了幾百萬
5、老乾媽陶華碧不敢退休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