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還記得之前給大家講的“美國關曉彤”Blake Lively口碑翻車事件嗎?(叫她美國關曉彤是因為腿都長得不合理。

結果現在又反轉了。前因後果大致是:去年8月,Blake Lively主演的新片《愛情,到此為止》上映,眼尖的觀眾發現她和導演兼男主Justin Baldoni不和。


他倆從來不一起上節目,也不在電影的宣傳活動上同框,就連電影海報都只有Blake Lively一個人。


在宣傳電影時兩人的口徑也完全不一致。Blake Lively在宣傳電影的時候,完全把它當成一部浪漫愛情電影來推薦。

她不光見縫插針地宣傳自己的美髮產品,還號召大家“叫上你的好朋友,穿上你的花衣服,去看這部電影吧。”



But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其實是關於家暴的……相比之下,導演兼男主Justin Baldoni就表現得有深度又得體,在所有的採訪裡都認真探討了家暴這個主題。


一時之間,輿論很快就站在了男主這一方。一向以美國甜心形象示人的Blake Lively也因此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裡的第一次口碑大翻車。

說到這兒,你是不是也覺得Blake
Lively多少有點犯傻,怎麼在家暴這樣嚴肅的問題上開玩笑?別急著站隊,因為驚天大反轉立馬就來了。
Lively多少有點犯傻,怎麼在家暴這樣嚴肅的問題上開玩笑?別急著站隊,因為驚天大反轉立馬就來了。

12月20日,Blake Lively正式向加州民權部門提交了一份長達79頁的投訴,《紐約時報》也對此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

在檔案中,她聲稱Justin Baldoni不光在片場對她做出了不恰當的性騷擾行為,而且還僱傭了公關公司對她進行有目的性的抹黑。

《紐約時報》的文章更是揭露了,Justin Baldoni僱傭的公關正是當年Johnny Depp和Amber Heard的那場輿論大戰中Johnny Depp所僱傭的公關。

But again,僅僅十一天之後,Justin Baldoni一方就做出了反擊:他把《紐約時報》給告了,並索賠2.5億美金(約等於18.16億人民幣)。

Justin Baldoni不光對Blake Lively方的每一項指控都做出了詳細的回應,還公開了大量的簡訊來證明Blake Lively一方對他們的聊天記錄進行了篡改。

現在吃瓜真的不能太快站隊。這一通連環反轉,讓一樁簡單的娛樂八卦變成了價值十幾個小目標的羅生門事件,感覺雙方都底氣十足,想要奮戰到底的樣子。

要不,我把雙方的呈堂證供儘量客觀公正地給大家夥兒梳理一下,大家看完之後在評論區告訴我,這次的抓馬事件,你站誰?


先來看一下Blake
Lively一方的說法吧。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她之所以會和導演Baldoni產生矛盾是因為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Baldoni一直對她進行性騷擾。
Lively一方的說法吧。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她之所以會和導演Baldoni產生矛盾是因為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Baldoni一直對她進行性騷擾。


在長達79頁的投訴裡,她仔細列舉了Justin Baldoni的許多不當行為,比如Baldoni故意讓她在電影裡穿著過分性感的造型,還曾經對她進行身材羞辱。

在拍攝過程中他不光即興加入了親吻戲,還一直想要在電影里加入更多的親密戲份。


在拍攝親密戲份的時候,Baldoni有過分熱情的行為,而且拍攝現場並沒有親密戲協調員。(在2017年的 #MeToo 運動之後,為了讓演員感覺安全自在,電影拍攝現場通常都會安排一名親密戲協調員。)

Lively聲稱,Baldoni和製片人Heath會當著她的面談論自己的性生活,在她上半身赤裸的時候走進她的更衣間,並且試圖強迫Lively分享她的性生活細節。


Lively還說,她前陣子的口碑大翻車,完全是Baldoni一方有預謀、有組織的抹黑造成的。


Baldoni在宣傳電影的時候反覆提及家暴話題,就是為了佔據輿論高地,這樣一來如果Lively決定曝出他的不當行為,公眾也會站在他的那一方。


Lively方提供了很多簡訊來佐證這一點。Baldoni的一位公關,在給危機管理專家Melissa Nathan(幫Johnny Depp打贏Amber Heard誹謗案的那位)的簡訊中寫道:“他想要感覺到她被埋葬。”


而Melissa Nathan回覆道:“你知道我們能埋葬任何人。”於是她立刻提出了僱傭水軍開啟社交媒體抹黑行動的建議,並強調:“所有這一切都是查不到源頭的。”

看了《紐約時報》的報道,我想:要是連Blake Lively這樣有名有勢的一線女演員都要被迫忍受性騷擾和有組織抹黑的話,娛樂圈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黑暗?


這些事情發生在Blake Lively的身上,她尚且有足夠的金錢、資源和人脈來進行回擊,如果遭遇這些事情的是不如她成功的女演員,那她會落入怎樣的深淵呢?但就在我對Lively無限同情的時候,Baldoni的回擊來了。


Baldoni方聲稱,Lively對他的性騷擾指控是虛假的,她這麼做的原因一是為了獲得對整部電影的掌控權,二是為了挽回自己跌落谷底的口碑。



而他之所以向《紐約時報》索賠2.5億美金,是因為它沒能恪守 “新聞誠信”,該報 “幾乎完全依賴於Lively未經核實、自作主張的敘述”,卻“無視大量與她的說法相矛盾、暴露她真實動機的證據”。

如果說之前Lively一方公開的證據已經算海量的了,那這一回Baldoni公開的證據只能用鋪天蓋地來形容。這哥們兒有保留聊天記錄的習慣,針對Lively方的每一條指控他都給出了大量詳細的聊天記錄作為回應。

Baldoni公開的簡訊顯示,Lively在餵奶的時候邀請他去自己的保姆車探討臺詞,並非他故意“在她上半身赤裸的時候走進她的更衣間”。

並且Baldoni聲稱Lively對服裝造型擁有極大的自主權。簡訊也顯示,她曾經主動要求選擇一個帽子造型,因為那會更加性感。


至於親密戲協調員,Baldoni聲稱他早就僱傭了一名親密戲協調員並且告知了Lively,但是Lively並沒有想要與之見面的意思。

對於身材羞辱的指控,Baldoni聲稱他只是詢問了Lively的體重,因為在片中有一場戲他要把她抱起來,而他的背部受過傷,所以需要格外當心。

而Lively的丈夫Ryan Reynolds因為這句話當場暴怒,當著一屋子的人對Baldoni吼叫,並威脅要終結他的事業。


有關電影的家暴主題,Baldoni公開的證據顯示,他早在2022年就在和Sony的合約中寫明,這部電影1%的收入將會捐給幫助家暴受害者的慈善機構。因此反家暴並不是他的公關手段,而是他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

Baldoni公開的簡訊不光回應了指控,還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Blake Lively在片場的控制權,已經遠遠超過一個演員應該有的程度。

她不光頻繁修改劇本,而且還要求擁有電影的剪輯權。一旦有任何不和她心意的地方,她就會以“拒絕宣傳電影”要挾。

Baldoni說:“她正式把我踢出局了,音樂、聲效、VFX、一切我都不能干涉。就連電影的首映典禮,也是再三爭取後,Lively才同意他參加的。

說實在的,如果上述指控有一半是真的,就足夠顛覆我心中Queen S的形象了,仗著咖位就欺負人,這不是妥妥的片場武則天嗎?

這個瓜吃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有點暈頭轉向?這兩個人說的好像都有點道理又好像都有點破綻。

面對Blake
Lively這樣的一線女演員,Baldoni這種無人在意的小咖真的敢對她進行體型羞辱嗎?
Lively這樣的一線女演員,Baldoni這種無人在意的小咖真的敢對她進行體型羞辱嗎?


如果沒有Baldoni團隊的操縱,針對Blake
Lively的網路暴力又怎麼會一夜之間發酵呢?
Lively的網路暴力又怎麼會一夜之間發酵呢?

《愛情,到此為止》這部電影本身情節挺簡單的,但是戲外的這些抓馬倒是挺燒腦的。

在吃這種撲朔迷離的瓜時,我覺得家人們還是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扮演那個落井下石的角色。

反正這事兒現在已經要上法庭了,將來在庭審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的細節公開,真相到時候一定會水落石出的。大家覺得誰贏的勝算比較大呢?



文字:tt

往期回顧

點選獲取更多精彩
想常常看我的文章,就去我的主頁標個🌟~
想看會動的我,就關注👇這些影片賬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