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媽媽調侃自家娃錄斯坦福靠“燒對香”!公開履歷後,網友直呼太牛……

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學生,背景都什麼樣?
每年放榜季,都有同學和家長在社交平臺曬Offer。去年一位被斯坦福錄取的學生家長,開玩笑地表示自己兒子能被錄取主要靠運氣,燒對香比啥都成,讓棕櫚君印象非常深刻!
但看看下方曬出的錄取履歷——
左右滑動檢視斯坦福錄取履歷
校內成績和標化考試都接近完美:GPA 4.0/4.67,15門AP,出分10門均5分,SAT1590。
活動非常豐富,而且很多都是9年級就開始的:四年校內古典學俱樂部(最後是主席),四年校內Certamen team,10-11年級三年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校隊,9-10年級兩年數學校隊,以及有音樂、拉丁語、STEM夏令營等多項校內外活動。
還在10年級、11年級拿了很多榮譽和獎項。比如Collegaiate Certamen Invitational  HPYSM第一名,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某單項第2名……
如此“硬核”的成績、活動和獎項履歷,光靠“燒對香”可不行,這位同學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是老生常談的——
提前做好規劃!
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同學有很多活動都是9年級就參與進去的,一做就是高中四年,最終成為leader,深度肯定是夠的。
而且,他的目標很清晰,初中拉丁語和西班牙語都學的非常好,但高中提出要放棄西班牙語專攻拉丁語;數學也拿到過一些獎,但10年級提出要退出數學隊,把更多時間花到古典學學習。
最終,在10年級、11年級圍繞拉丁和古典學兩個方向積累大部分的重磅獎項和榮譽
成功的方式千千萬,但成功的思路殊途同歸。可以說這位學生是“牛娃”,運氣不錯,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正是多年如一日的穩紮穩打,讓他拿到了斯坦福的入場券。
“別人家的孩子”谷愛凌是早規劃的典型代表!她在採訪中表示自己6歲就知道想上斯坦福,5年級開始就知道自己高中想上哪個學校。
這一點在棕櫚學員身上也有所體現。以今年申請季為例,杜克、哥大錄取的學生是G9開始輔導的,哈佛、MIT、加州理工、西北、JHU、芝大、康奈爾等Top 30錄取的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是G10加入的
經驗告訴我們,孩子的最佳規劃開始時間8年級下學期準備升9年級的這個節點,這樣可以為孩子的整個高中生涯做一套完整、系統的規劃
G9開始探索學術興趣、活動,為學術主線、個人特色主線做設計;
G10決定大方向:專業定位、大學定位、個人特色標籤是什麼;
G11已經很難改變,能“逆天改命”的少又少;
G12能做的更有限,只能基於現有材料昇華。
如果錯過關鍵時間節點,更要抓緊。因為美國高校不會管你準備的過程多緊迫多艱辛,它們看的是最後呈現的結果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但要早規劃,還要規劃到點子上。申請這件事,不怕少做了些什麼,怕的是做的事情都沒有踩準。
那麼,高中幾年到底如何佈局,才能成功進入藤校&美本Top 30名校?
棕櫚一直以來堅持不僅要把道理講清楚,更要提供能落到實處的建議。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口碑超好”棕櫚首席導師梁銳老師北京時間3月14日週五晚8點來——
想成功爬藤,進美本前30
高中幾年如何“佈局”?
如果處於9—11年級的你,正苦惱如何更好的為美本申請做準備,一定不要錯過這場講座!
掃碼新增Leah學姐,
回覆“30”即可報名進群!

主講內容 
北京時間3月14日週五晚8點
Part 1 Top 30學術準備
1,Top 10 VS Top 30,GPA&標化達到多少才穩妥?
2,高中年級排名如何影響美本申請?
3,藤校&Top20對高中選課有哪些硬性要求?
4,高中GPA管理與提升技巧。
Part 2 Top 30活動策略
1,競賽/社團/科研/個性化活動等,不同年級的優先順序?
2,如何把興趣變成學術主線活動?
3,高中生做活動的常見誤區;
4,藤校/Top 30錄取學生活動履歷分析。
主講導師 
報名方式 
北京時間3月14日週五晚8點
掃碼新增Leah學姐,
回覆“30”即可報名進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