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改組內閣:一場無人喝彩的權力遊戲

全文1538,圖片4張,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當地時間7月17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批准成立以斯維裡堅科為總理的新內閣。這場看似正常的政府架構調整,在烏克蘭內部人士眼中,更像是一場權力的“鬧劇”。

烏克蘭智庫“立法倡議機構”負責人馬特維延科毫不留情地指出,這根本不是所謂的組建“新政府”,不過是職位的重新洗牌罷了。改組涉及總理、防長、駐美大使等多個關鍵職位,原總理什梅加爾調任防長,防長烏梅羅夫改派美國,第一副總理斯維裡堅科升任總理。
如此的職位輪換,讓人不禁聯想到一場荒誕的“旋轉木馬”遊戲,只是這遊戲的代價,卻是烏克蘭民眾難以承受之重。
表面上,澤連斯基聲稱此次改組是為了增加武器產能以緩解對美武器依賴,釋放國家經濟潛能,並確保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落實。
但實際呢?當澤連斯基宣佈將什梅加爾這位經濟學家調任防長時,前線士兵的不滿情緒如火山般爆發。
在社交平臺上,烏克蘭士兵們紛紛表達憤怒,嘲諷道:“經濟學家來指揮打仗?不如讓廚子開坦克!”
這種“外行領導內行”的人事安排,無疑讓前線本就壓力巨大的烏士兵們心涼半截,士氣遭受重創。
而這場內閣改組,在烏克蘭民眾眼中,更多的是澤連斯基為鞏固自身權力而進行的自私操作。
最新民調顯示,澤連斯基支援率已落後於被外放英國的前總司令扎盧日內。這位曾經被視作“民族英雄”的總統,正遭遇執政以來最嚴峻的信任危機。為了挽回頹勢,鞏固自己岌岌可危的權力,澤連斯基在內閣改組中安插親信,排擠潛在對手,美其名曰“戰時高效決策”,實則是要將權力牢牢攥在手中,根本無視民眾真正的需求。
老百姓要的是什麼?是和平的生活,是麵包與安全感,而不是在權力遊戲中被肆意擺弄。
衝突持續至今,烏克蘭經濟陷入崩潰邊緣,十萬士兵當逃兵,格里夫納匯率跳水般下跌,基輔超市面包價格飆漲三倍,民眾生活苦不堪言。
然而,澤連斯基的內閣改組,並沒有解決這些民生問題,養老金照樣拖欠,難民安置依舊混亂,政府的腐敗案卷宗堆積如山。民眾看到的只是政客們在會議室裡玩著換椅子的遊戲,而自己的生活卻日益艱難,憤怒與不滿如野草般在民間蔓延。
澤連斯基此次改組,很大程度上是迫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日益增長的壓力”。
美國參議院上月吵得不可開交,共和黨直言“不給烏克蘭填無底洞”。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試圖透過改組內閣,派擅長談判的烏梅羅夫前往華盛頓,討好美國,期望能獲得更多軍援,抓住美國這根所謂的“救命稻草”。
然而,他似乎忘了,美國從來不是真正的“救世主”,其對烏克蘭的支援,不過是出於自身政治利益的考量,將烏克蘭當作遏制俄羅斯的棋子罷了。
與此同時,澤連斯基政府的一系列操作,也讓國際社會看清了其本質。歐盟一份洩密的報告指出,2025年烏克蘭的貪腐指數將比之前戰時還要高15%,軍援資金被層層截流。
澤連斯基在內閣改組中的種種表現,更像是一場演給西方看的“鬧劇”,試圖透過換幾個官員、調整一下職位,來變本加厲迎合歐美、換取西方的繼續支援,卻忽略了烏克蘭最根本的問題——和平解決衝突。
他的行為,無疑是將烏克蘭推向更深的深淵。
歐美金主們也早已精明如狐,去年批的援助款還未到位,新承諾也不過是空話連篇,烏克蘭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個逐漸失去利用價值的“棄子”。
因此現實就是,澤連斯基的內閣改組,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它不僅未能解決烏克蘭面臨的困境,反而加劇了國內矛盾,讓民眾對政府徹底失望,在國際上也淪為笑柄。
這場鬧劇何時才能收場,烏克蘭的未來又在何方?或許,只有當烏克蘭領導層真正做出改變的那一刻,答案才會揭曉。
但在此之前,烏克蘭民眾仍將在痛苦與迷茫中掙扎,國家的命運也將繼續飄搖不定。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