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頭條,都是一個丟臉的中國留學生

轉載自 / 穀雨星球
昨天晚上照例開啟新聞軟體,瞬間被嚇到,各大媒體都報道了一箇中國留學生令人髮指的案件:
UCL中國留學生、博士鄒某,涉嫌下藥強姦多名女性,受害者可能多達50名。
英國警方稱:「這個男人可能是我們這個國家見過的最猖獗的性侵犯者之一」。
瞬間,這個新聞也像是一枚核彈,炸得所有人瞠目結舌。
我看了細節,頓時覺得噁心想吐,縱使作為一名罪案劇愛好者,也沒看過如此令人膽寒的犯罪。

■警方的海報,希望受害者們站出來指控他

英國史上最猖狂的性犯罪之一

據報道,鄒某來自廣東東莞市,生長在一個富裕家庭,負擔得起在英國讀完本科、碩士和博士的費用。
2017年9月,他從中國來到英國,就讀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並在2019年到2021年在中國學生眾多的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碩士學位,之後機械工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根據外媒整理的時間線,鄒某從2022年就開始實施了強/奸行為:
2022年4月,他在約會APP認識了一位女子,共進晚餐後他強迫女子喝酒喝到吐,然後在宿舍強姦了她。
2023年5月,一名與鄒某學數學的女子在朋友聚會遇到了他,和他一起去公寓,他一直鼓勵她喝酒,並將她拖行到臥室侵犯。事後二人發了簡訊,鄒某承認「這是錯的」。

三天後,該女子報警,並在社交媒體找到了另一名受害者。

2024年1月,警方前往鄒某公寓逮捕了他。報警女子表示「我沒有力氣反抗他。我甚至不記得這一切是什麼時候結束的,因為我昏過去了」。
2024年1月27日,UCL將鄒某停學。
2025年1月,27歲的鄒某因為「被控向10名女性下藥並強/奸」,而在倫敦市中心刑事法庭接受審判。
1月29日,BBC就報道過這件事,只不過當時正值春節,並沒有擴散得太廣。直到昨天(3月6日),媒體曝光了鄒某案件的大量細節,才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
全世界的華人才剛剛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人,在大洋彼岸實施瞭如此嚴重的犯罪。

他面臨的全部35項指控長達一大串:包括11項強姦罪、3項偷窺罪、12項持有極端色情作品罪、1項非法監禁罪和 8 項持有管制藥品意圖供應罪。

鄒某當庭選擇了「否認」,聲稱影片中的女性「同意角色扮演。」
然而控方指出:
「他會與女性見面,用毒品或酒精使她們昏迷,一旦她們受到飲料或毒品的嚴重影響,他就會強姦她們」。
而且,控方還向陪審團放了幾段錄影,都是鄒某對強姦罪行的「紀念品」,這樣他就可以在閒暇時間觀看這些影片,即「這些被他弄得失去知覺、完全聽從他意志的女人進行性犯罪。」
■1月警方逮捕鄒某時的錄影
隨著證物和證據的披露,大量令人無法直視的細節曝出。
在位於倫敦昂貴的公寓中,每月房租超過4000英鎊,警方發現了隱藏攝像頭,他的電子裝置裡面有1277個影片,目前能證實至少有一些是鄒某拍攝的,發生地在英國和中國,內容是他犯罪的場景。
還發現了一個衣櫃,裡面裝滿了酒精、搖頭丸和一種工業化學品,人體會將其轉化為「約會強/奸」藥物 GHB。
他有一個吸量管,可以仔細測量這種危險液體的劑量,並聲稱他每個月與五名不同的女性發生關係,並服用藥物。
他不認為這些行為是強/奸,「這些女性是自願的,是她們幫助他實現強姦幻想,以換取金錢和禮物」。
直到警方恢復了影片裡的聲音,才發現有受害者明顯受到毒品和酒精影響,並乞求他停下來。
■鄒某下藥的液體
此外,更加駭人的證據出現了——
像很多連環殺手一樣,鄒某還會收集受害者的「戰利品」,裡面有珠寶、衣物、飾品,鄒某還狡辯稱這些是「失物招領」。
■令人心碎的證物
目前,身為英國居民的鄒某,已被認定在兩個大洲對10名女性實施了11起強姦。
警方表示,他們擔心他可能還強姦了多達50名女性,因此也在呼籲潛在受害者站出來,讓鄒某得到應有懲罰。
英國皇家檢察署的賽拉·派克表示,「為這些不知名的女性受害者伸張正義非常重要。我決心繼續前進,不會因為無法識別她們的身份而放棄」。
■這次的公訴人凱瑟琳·法雷利,是倫敦最多次數代表皇家檢察署出庭嚴重性犯罪和有組織跨國性犯罪庭審的大律師,足以見得此案的分量

撕下高學歷的遮羞布

在無數起像鄒這樣的事件中,這些施暴者還有一個共性:
他們善於用精英背景做偽裝,事發後,他們的高學歷背景也成為了自辯的法寶和擋箭牌:我沒有做什麼啊,都是她們看上了我的條件,自願的。
高學歷就等同於好人品嗎?
在一個追捧名校的教育大環境下,這是很多人的濾鏡,然而能拿到高學歷只能證明能玩轉考試升學這套規則罷了。
打著高學歷的性傷害事件在名校中並不罕見,雖然不如鄒這麼變態,但造成的傷害也是實打實的。
在英國一個舉報性騷擾、性侵害和性羞辱的網站Everyone's Invited上,有著幾萬條相關匿名分享,涉及英國各大名校如牛津、UCL、LES等。涉及的學校名單,多達3000餘所。
當我跟在英美讀大學的孩子們聊起來這些事時,她們說道:
類似的事情真的不少,恐怖如斯的故事天天在發生。
美國大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幾年前的一項調查發現,27.2%的大四女生表示,她們在酒精或藥物導致的無力反抗的情況下,或者在受迫的情況下,在大學裡經歷了某種非自願的性接觸。
這項調查規模非常大,涵蓋了27所高校的15萬人,除了普林斯頓外的所有常青藤盟校都參與了,而且本科生在受迫或無力反抗的情況下遭受性騷擾的比例很高:
耶魯34.6%、哈佛29.2%、以及知名公校密歇根大學34.3%。
當年的耶魯校長表示,調查結果令人深深擔憂,並將採取大量舉措來解決這個問題。
2020年初,包括哈佛在內的美國32所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聯盟的AAU也進行了一項調查:
資料顯示進入大學後,不少學生會經歷不恰當的肢體接觸,武力/語言強迫的身體接觸等等。
而且,從2015年到2019年,參與調查的21所學校裡,透過身體或無法同意的非性接觸事件有所增加,其中大學女性比例提高了3%,達到了26.4%。
不久後,康奈爾校報在2021年12月釋出了一份報告:接受調查的44%學生報告基於性/性別的騷擾或傷害,最高發人群是大學本科女性和男性。
哈佛大學曾在2020年發起一項針對8000多名學生的調查,本科女生報告了最多起的性騷擾,每項佔比都在1/5至1/4之間。
騷擾的場合大多位於校園內,包括學校的社交活動、餐廳、社團、戶外活動等,其中性騷擾最常發生的地方在宿舍裡。

「三分之一」

而當事件發生後,他們也會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去「威脅」、「勸誡」甚至是抹黑女孩,已經屢見不鮮。
在自媒體「故事FM」裡,有這樣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來自斯坦福政治學的羅博士,會先用知識淵博的形象展開溫柔攻勢,贏得女性信任,並營造專一的形象,安排約會和送禮物,再擇機與女性發生關係。
而她們都不知道的是,羅博士同時可以與多名女性保持男女朋友關係,一旦被發現出軌就展開PUA,從精神上傷害對方。
其中有一個女孩,在不自願的情況下被羅某侵犯,事後舉報了他,女孩的男友也氣不過打了他。卻被羅博士揪住這一點不放,並將女孩送進了美國監獄。
■罕見的雙方對簿公堂,羅博士也在這期裡做了回應
每當遇到這種事時,很多人都會怪罪女孩本身,怪她們「不守婦道」,惹壞人盯上。這當然就是一派胡言,受害者從來不應該被苛責,這反倒是對她們的一種「馴化」。
哪怕真的活成了「道德俠」們被要求的樣子,專挑「乖小孩」下手的人更多了。之前的前車之鑑已經太多了。
更令人心碎的是,上大學也並沒有大幅降低減少女孩遭遇性傷害的比例。
關注大學性犯罪的智庫RAINN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13%的學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經歷過強姦或性侵犯。其中,26.4%的本科女生和6.8%的本科男生經歷過強姦或性侵犯。
還有一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
  • 18-24歲大學男性比沒上大學的同齡男性遭遇性傷害的可能性高出了78%;


  • 同年齡大學女孩比沒上大學的女孩遭遇性傷害的可能性僅低了20%!
而從絕對數量來看,根據BestColleges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美大學校園共報告了11,582起性犯罪案件,而從2015年到2021年期間,案件增加了23%。
不過,這仍然是大大少於實際發生的數字。美國大學協會的調查發現,即便是在最嚴重的性騷擾中,將近四分之三的受害人不會向大學報告。
更令人心碎的是,尤其是對於出國留學的女孩們來說,曾有人在遭遇後卻很困惑,懷疑是不是自己太過敏感而導致的不舒服,或者「是否西方交往禮儀就是如此,是自己不瞭解西方文化導致的大驚小怪?」
這些藏在心裡的疼,卻是自己時常會拿出去咀嚼,一遍一遍凌遲自己的傷害。
在性傷害案件中,最重要的量刑原則就是「性同意權」。
但在只有雙方的私密場合裡,若施暴者一口咬定受害者是自願的,究竟要如何證明自己的不自願呢?

這也是當前困住受害者一張最緊的網。


最近上映一部電影《初步舉證》,在豆瓣拿下了9.6分高分,獲得了全球最高舞臺劇獎,也聚集於此。
女主演泰莎是一名倫敦律師,工作能力優秀,卻在一次跟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同事的約會中被性侵了。
身為一名熟知法律的從業人員,她也曾經為不少性侵案件做過辯護,卻在這件事後陷入了嚴重的創傷:
報警後,也要一遍一遍講述自己被傷害的故事,回憶細節,當對方一口咬定她是「自願」,甚至是主動的時候,她難以自證和辯駁,她也深刻理解了為什麼這類案子向來難以勝訴。
「我們處理的方式錯了,一直在拷問受害者。」
工作中,她還面對著來自同事的閒言碎語和指指點點:對方是一個好人,肯定是她勾引了對方,想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電影一直出現一個詞「三分之一」,有著兩種指代意義:
在劍橋法學院,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無法畢業;在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遭遇過性傷害。
在電影的結尾,泰莎指著螢幕外的我們,發出了帶著哭腔的嘶吼:
「看看你的左邊,看看你的右邊,我們三個人中就有一個。」
-END-

可怕!北美29歲華人投行女精英被伴侶殺害!行兇前剛因涉嫌死亡威脅罪被保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