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新作|“微創式”山地設計:東明山森語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東明山森語-竹林 ©陳曦
東明山森語坐落於東明山森林公園內的一片自然森林中,場地有茂密的水杉與毛竹覆蓋。建築群落由1棟接待中心與3類獨棟客房組成。
一臺“微創手術”— 場地  

東明山森語 ©陳曦
穿越漫長的山徑抵達場地,擁抱順流而下的潺潺小溪和高聳如雲的茂密水杉,幾棟殘破的木屋半掩在林地中。面對這樣的場地,設計師堅持原生態和輕介入手法,用建設調整給森林進行一場 “微創式”更新。透過柔化的建築手法,最大限度地保護林地原貌,努力讓設計成果與這片自然山林和諧共生。
沉浸於“森林情境”— 接待中心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接待中心原址的一側緊鄰坡道,另一側則是茂密的杉林景象。新的設計將原有建築改為森語的接待中心,滿足整體服務需求。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重建後的接待中心,延續了原有建築的體量和景觀感受。南側下部開長窗,保留原有對水杉林的視野;北側則將窗改在側上方,這樣既可遮擋坡道,又可將北側山坡上茂密的毛竹林景觀納入室內。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同時上下錯開的開窗可以讓從道路經過的人視線通暢,可以看到室內的景象,甚至可以透過建築看到對面的水杉林,視野更加通透。而在室內,兩側長窗為客人提供了杉林與竹林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視野。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接待中心作為進入森語客房的必經之路,設計希望客人從走向這個建築,到進入後透過再去往客房的過程都沉浸於森林情境之中。在建築的形體設計上,頂端收縮的方式與松果木屋形式遙相呼應,也昭示著客人的下一個目的地。無論建築的室內還是室外,兩側長窗都具有強烈的延續感和指向性,引導客人繼續探索這片密林。
東明山森語-接待中心 ©陳曦
“模組化”多變空間 — 松果小屋  
谷地中的茂密水杉林是客房場地,原有幾棟木屋儲存情況較差,決定對其進行拆除,重新打造杉林主題空間。設計過程中,出於環境保護的訴求,必須避免砍伐杉樹,維持林地現狀。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經過多輪嘗試最終決定採用松果型的空間形式:底部形態內收並做架空處理,讓出地面空間同時也可適應不平整的地形條件,頂部內收與水杉樹向上生長的形式相呼應,中段使用空間垂直處理,保證空間的使用功能。整體建築形態宛如森林中的一枚松果,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在一起。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為了適應多變的水杉林場地,建築單體決定採用模組組合的形式。以六邊型的平面為基礎,拓展出各種方向的可能性,再依據樹木分佈情況,自由組合出多種形式的客房戶型。這種模組化的單元組合模式適應多變的空間條件的同時,高效利用了狹窄的林間空地。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為了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施工對環境的破壞,建築採用裝配式的施工方式。六邊梭形的體塊可拆分為六個尺度相同的立面,透過控制形體的尺寸控制預製構件的尺寸,滿足預製要求。設計採用預製構件的裝配式鋼結構,現場拼裝,減少現場工作量。除了建築主體外,室內空間也進行了標準化設計,依據不同的模組功能定製室內傢俱配置。室內空間在滿足舒適性外,也讓體驗感不失趣味性。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全視野”內外空間 — 杉林小屋  
杉林木屋與松果小屋同樣以杉林為設計場所,是設計師對於茂密林木空間的另一種設計思考。建築形式上與松果小屋同樣採用了吊腳樓的傳統形制,透過抬離地面,儘量小的破壞場地,同時吊腳樓也能更好地通風緩解山地溼氣重等問題,離地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山地蛇蟲等對居住體驗的影響。
東明山森語-杉林 ©陳曦 
建築主體則採用了雙坡屋頂的形式,高聳向上的體量與周邊挺拔的水杉氣質相契合,深色的木紋外立面則在材質和質感上更接近水杉碧色的整體色調。
東明山森語-杉林 ©陳曦 
在略顯緊湊的原始木屋場地中,設計師注重朝向的選擇,讓每一間木屋都有獨享的視野朝向,整體形成組團又彼此互不干擾。室內空間部分,設計師保留了主要空間的整層通高,讓住客能透過天窗感受到陽光與樹影的變化,入口區域則設定了局部二層閣樓,增加了可變空間,為功能拓展留下餘地。
東明山森語-杉林 ©陳曦
內飾面整體採用松木,明亮的木色給人更多居家的溫馨感,同時也與周邊水杉環境更為契合,緊鄰居住空間設定了一方陽臺,結合周邊的天然環境,在這一片天然的環境中,打造一方小小的平臺,輕柔的擁抱大自然。
“現代化”竹譯表皮 — 竹林小屋  
東明山森語-竹林 ©陳曦 
在水杉林的對面是一片茂密的毛竹林,設計將原有的三棟小房子以竹林主題原址重建。考慮到整體的造價限制,建築採用了最簡單的方盒子雙坡頂形式與混凝土結構,形體上沒有做複雜的設計。但是在立面上化用了場地原有的竹元素,設計了編織的竹幕牆立面。同時將鋼架結構外露,為後期竹幕牆形式的變化預留可能性。
東明山森語-竹林 ©陳曦 

結語   
在整體營建過程中,為保證建築完美契合於密林,設計師多次實地勘探,確認每一棵樹的位置,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即時調整方案,做到不動一棵樹,尊重場地最原始的性格,讓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

東明山森語-松果 ©陳曦 
在叢山密林,清泉流水中,在清晨鳥鳴,樹影斑駁中,尋一所遠離塵世的山居,築一方靜謐清心的幽境。希望來到木屋旅社的每一位旅客,都能夠從山野自然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居所。
專案資訊 
專案地點:浙江杭州
建築面積:1300 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0年
完成時間:2024年
建築設計:GLA建築設計
室內設計:VBD 中置華優設計集團
景觀設計:杭州藍綠雙城景觀設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幕牆設計:浙江省武林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單位:杭州東明山森林公園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浙江振豐建設有限公司
建築攝影:陳曦工作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