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夥,靠玩抽象營銷破圈海外市場

如果你經常刷ins,大機率被一個莫名其妙的小夥問候過:
What's up homie, it's Tony!
這個自稱Tony的小夥,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沒有任何猶豫,毫不含糊地開始向你介紹起LED燈牌的相關知識,以及他家提供全球發貨、三年質保,買了他家LED標識,你的業務流量就打開了,品牌認知度就提升了,客戶忠誠度就夯實了。
堪比stand up comedy演員的流暢貫口,各種地道的口音模仿,與homie背後,上世紀村鎮手工業小作坊的生產場景,掛著“成品1區”的作業區吊牌,以及牆上拉著的紅底黃字“生產安全”的條幅,形成了一種魔幻的反差感,但也散發出如九龍城寨一般的吸引力。

Tony homie的影片給人一種九龍城寨時空交錯的迷亂感

當你數次滑走Tony的影片,但又宿命一般再次刷到時,你終於認真看了幾段,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可能察覺到僅僅是中國面孔+英文貫口推銷+LED燈牌小眾品類的組合仍然不夠爆,Tony的影片逐漸開始抽象起來。
從甩臀舞到米老鼠,從蝙蝠俠到擎天柱,從sexy police到Quagmire,各種cos可謂是形神兼備;
大鵝口音、三哥口音、西西里口音、Chinglish,各種口音也能拿捏到位;英語、西語、日語、韓語,各國語言隨意切換自如。
輕鬆拿捏
我不禁陷入沉思,情況已經差到這種程度,像Tony這樣的高階人才需要下沉到南方小作坊解決就業了嗎?
深入調查後卻發現這是一個成人達己的故事。
Tony所在的LC Sign(立晨標識)確實是一家,不含貶義的,小作坊。註冊資金100萬元,位於廣州市白雲區,其股東為自然人馮渡100%持股。屬於比較典型的江浙、兩廣一帶小老闆開的小工廠。
企查查檢索結果
從立晨標識的官網、linkedin(是的他還有linkedin賬號)、ins上看,LC Sign的海外客群,主要也是一些做小生意的小b和自己買LED標識做裝飾的個人c端使用者。
雖然供給側和需求側都沒啥高大上的,但LC Sign的官網和各種海外社媒做的可謂用心。
官網產品展示,清爽的亞馬遜風格
官網提供DIY工具,定製專屬LED標識
LC Sign的Linkedin賬號和Ins賬號;對於一個賣LED標識的中國廠商,Ins有將近200萬粉絲,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一邊是Tony作為LC Sign的流量入口在Ins上玩兒抽象,另一邊是紮紮實實的產品、服務和商務基本盤,哦對了,當然還有我國這類業務的傳統藝能,價效比優勢。這樣的組合拳砸到老外臉上,能不蒙麼?
線上下,Tony和LC Sign團隊也是國際標準商務範,去年他們參加了在奧蘭多舉辦的行業展會。
來自LC Sign官方Instagram賬號
許多Ins使用者表示,Tony的影片是他們唯一會看的廣告,另一些人則說,自己真的不需要LED標識,但Tony的影片看多了,真的想買一塊。
你可能會疑惑,這些cosplay、口音模仿的影片怎麼會對外國朋友有這麼大的魔力,這種影片不是遍地都是嗎?
Tony的抽象沒有止步於此,他的影片從簡單地模仿,到輕微地冒犯一些亞文化族群,到十分冒犯一些亞文化族群,從單純地抽象,上升到了在我看來一種跨文化比較和社會批評的視角。
比如這段模仿和致敬著名網梗“Why are you gay?”的影片:
Tony版“Why are you gay?”
這個梗來源於2012年烏干達電視欄目Morning Breeze的採訪,主持人Simon Kaggwa Njala邀約烏干達著名的LGBT平權人士Pepe Julian Onziema討論LGBT群體在烏干達的現狀。
在這次採訪中,主持人開場說道:我們今天邀請到了Pepe Julian Onziema先生,我應該叫你先生嗎?早上好,你為什麼是gay?
Pepe Julian Onziema回應道:誰說我是gay了?主持人停頓了幾秒鐘說:你是gay。
原影片直到2019年在油管上被網友二創後火了,成為LGBT圈裡圈外自嘲或開玩笑的梗。所謂現實永遠比虛構更加魔幻,油管網友評價,給SNL一百萬年也創作不出來這麼絕絕子的段子。
烏干達電視臺節目Morning Breeze採訪Pepe Julian Onziema
Tony這段影片中,一個Ins美女說“我是我男朋友的第一個黑人女友”,Tony立刻隔空回應道:你如果是黑人,那我也是黑人,接著坐下來扮演主持人Njala,採訪並未出現在畫面中的Pepe Julian Onziema,用“Why are you gay?”抖響包袱。
比如這段:
I'm pround to be black
在一個"openly black"的ins網友說“我驕傲我是黑人”的影片片段後,Tony隔空回覆“我驕傲我是特朗普”。
在另一個影片中,一位重量級ins美女在鏡頭前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身體,說我很胖,我也很性感:
扮成特朗普的Tony一臉不屑地一言不發,鏡頭一轉,開始密不通風地輸出LED標識牌的賣點。
另一個影片裡,一個trans“小姐姐”,成為女人第62天,非常開心:
鏡頭切換,Tony瘋狂地對著小姐姐輸出LED燈牌銷售話術,只不過每句話都要稱呼小姐姐為sir,sir,sir叫個不停。
我只能說,真的6。海外市場2C營銷這個板塊,我願稱Tony為角度和內容的王者。

你可能認為Tony的爆火是來自於洋人對國人“審醜趣味”的自古偏好,是對於一個能說流利外語的中國人在鏡頭前做滑稽表演的好奇,那你想得淺了朋友。
如果只是這樣,Tony不會火到今天的地步,也不會有持續的話題熱度。
類似的也有hello boss的東北太空艙大姐:
“散裝英語”強攻海外市場的賽道其實已經挺擁擠了。而Tony能夠在這個賽道獨樹一幟的原因,並非他英語說的更地道,而是他可能有意無意地抓住了這個時代的本質:割裂。
話語權是割裂的,渠道是割裂的,注意力是割裂的,更關鍵的是,人的價值觀是極度割裂的。
有支援某價值觀的,就必然有反對該價值觀的,然後就會有雖然反對該價值觀,但也反對那些反對該價值觀的反對方式的,大家擰在一起,扭作一團。
國內外皆是如此,如果我們的記憶不那麼短暫,尚能記得楊笠“普信男”和京東代言翻車事件。
不清楚京東在此事件後的業務資料變化如何,明面上我們看到很多“普信男”受到了深深的冒犯,發誓不再使用京東app購買任何東西,買了的還要退貨,退會員,但你看不到的是這一波有多少“女拳師”在京東上增量下單。
京東雖然立刻和楊笠解約了,但是他們自營品牌反手請了這麼一位老師代言:
有言在先,我並不認識這位老師
你就很難講,這到底是在討好男性客群,還是對他們的進一步侮辱。
但是有割裂,就有對抗,就有流量。
Tony感受到了美國社會的割裂,堅定地站在將Trump第二次推上臺的紅脖子和普通人右派價值觀大營裡,藉著ins上牛鬼蛇神們的流量基盤,狠狠地吃了一波次生流量。
ins上有不少人給Tony的作品打分排名,列出自己最愛的前幾名:
油管上有人做Tony影片的觀看反應影片:
甚至破圈吸引到部分媒體的採訪:
thatsmags對Tony的採訪
在很多行業和大企業經營業績疲軟,不知道該怎樣開拓海外市場,被一些海外華人騙子中介耍的團團轉的時候,一家位於廣州城中村的作坊式企業,在ins上靠Tony homie的影片,楔入割裂的美國社會肌理,瘋狂地爆著金幣。

Made in China這些年在華為、小米、中芯國際等大哥的崛起下逐漸褪去了低附加值、全靠人口紅利低勞動力成本擠佔市場的標籤,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靠產品本身獲得商業成功。
但在聚光燈很少照到的地方,是仍然為數眾多的傳統意義的“世界工廠”。
因為缺少相關定義和統計口徑,我們很難準確知道所謂“低小散”企業的存量和分佈情況。不過從過去十多年來各省級政府相關工作報告和檔案中,對這類企業的整體情況可管中窺豹。如浙江省自2014年起持續淘汰“低小散”企業(作坊),2016年完成整治超3萬家;廣東省2024年釋出工作方案,明確推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行業落後產能退出:
LC Sign這類LED標識生產企業是否落在此類“落後產能”的定義範疇裡,需要相關部門結合企業具體的經營生產情況來認定。不過從其影片中的生產過程來看:
確實原始了點。
這還是官方油管賬號的營銷介紹影片,在一些帖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和你印象中家裡二叔或者三舅經營的工廠差不多的景象:
但我說這些卻不是為了黑LC Sign,恰恰相反,在如今的形勢下,我從LC Sign和Tony homie的身上感受到一股勃勃朝氣,每當看到Tony,腦海中彷彿響起一首強勁的歌曲。
Young man, there's no need to feel down
I said, young man, pick yourself off the ground
I said, young man, 'cause you're in a new town
There's no need to be unhappy
據報道,Tony老家河南,初中上學的時候數學很差,自知可能這樣高中沒法畢業,就自己決定找了一家主攻英語的學校。Tony畢業後,搞了兩年影片拍攝和剪輯,還搞了兩年相關教學,雖然沒啥有名作品問世,但積累了實操經驗。
終於2022年,命運讓Tony與LC Sign相遇,按Tony的說法,“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要站到鏡頭前面去,去做銷售和國際貿易。”
起初的幾個月,Tony和團隊也沒能找到路子,漲粉很慢,然後突然的一次嘗試他們發現似乎可行。據Tony講,自己一直喜歡單口相聲,喜歡Russell Peters和Jim Jefferies。聽這些人模仿中式英語口音,他不覺得受了冒犯,反而覺得很有趣。
“我想如果他能讓我開懷大笑,那我也能讓別人笑。起初我還擔心人們會感到被冒犯,但是大家似乎能夠接受,於是我們就繼續這麼整下去了”,Tony homie如是說。
LC Sign的氣質和Tony的氣質是同頻的,是具有鮮明海洋性特質的嶺南精神,是從不自怨自艾,是敢於冒險,勇於拼搏創新的精神。是在重重阻力和否定下,我tm就幹了的精神。
這讓我想到了DeepSeek和小米,他們雖然行業高度、技術含量比LC Sign高到不知哪去,但是梁文鋒和雷軍的精神核心,在我看來也是Tony homie的精神核心:我做我自己的事兒,然後我做得很好。
所以我說,年輕人,我們身處一個new town,不必feel down。
梁文鋒沒有頂級N卡,一樣靠著極致的工程最佳化和框架創新訓練出v2、v3、zero、r1;雷軍沒有造車經驗,一年試駕幾百輛競品,供應鏈從頭梳理,一樣造出了su7、su7 ultra,whatever。
我們先輩有手搓衛星的傳統藝能,不要看不起手搓衛星,尤其是今天,更要重視手搓衛星的能力。很多人感覺自己離了某某平臺,某某單位,就活不下去了,就是手搓衛星的能力退化了,丟掉了。
是時候重新審視你所珍視但卻沒啥大用的東西,比如學歷,比如面子;是時候重新面對你所恐懼但充滿機會的未知,比如自由市場,比如換條賽道。
但最終這些也都不重要,英語說的溜不溜不重要,長得好不好看不重要,懂不懂跨文化溝通不重要,懂不懂AI不重要,重要的是幹,幹就完了。
我完全同意Tony,讓我們先把LGBT的問題先放一邊,一起來LGBT:
設計/視覺:Lvv
紐約中央公園豪宅,是全球搖子們心中的庫裡南
國產寵物品牌為什麼能悶聲發大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