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廣度決定一個人的優秀程度,所以他堅持帶孩子出國遊學

哈佛大學的校長曾經說過,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他的優秀程度。從小開始的一種旅程是擴充套件生活的廣度的起點,我喜歡那句話:“ 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but a journey.”
00後未來將從事的工作75%還沒有誕生,該如何培養孩子?以便讓他們在即將到來的智慧時代有一席之地?這是李老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哪怕在當下,出國鍍金和學歷崇拜的時代也已經結束,只靠網際網路就可以積累知識和獲得學位;為什麼還要鼓勵年輕人海外求學?
大概因為,

生活的廣度會決定一個人的優秀程度。當看過廣闊的世界、接觸到不同的人、體驗過各種文化後,對自己才會有更多的認識。才會發現從來不曾注意的興趣,從而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孩子們也會發現過去認為很重要的事,其實並沒有那麼了不起…….

什麼叫生活的廣度?用一句電影臺詞兒回覆:你連世界都沒看過,哪裡來的世界觀..
素材源自搜狐網-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女士的演講實錄。

瞭解整個世界,無疑是每一個旅者內心的動力
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侷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語言只是一種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學習陌生的文化與歷史,他國的人文與生活。
所以,孩子們和我一起品嚐其他國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線和公共標誌;欣賞形式各異的建築;體會種類不同的宗教現象;體驗和陌生人的相處;適應各種氣候狀況;甚至是那裡的空氣中瀰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會聽到孩子們這樣的話,這個和我們那裡不一樣,這個一樣,也總會比較,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好。我們在這樣的比較中睜大了自己的眼睛,擴張了自己的毛孔,也擴充套件了彼此的胸懷。
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寬容,才能更加坦蕩。實際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瞭解世界”的重點。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他們去到不一樣的國家和城市,踏入不一樣的校園,遇見不一樣的人,擁有不一樣的感受,但這段遊學經歷讓每個人來說都同樣難忘,同樣有意義。翻開這些遊學日誌,來看看那些相似卻又不同的遊學經歷,瞭解這段時光對他們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和意義。

遊學日誌
目的地:麥克馬斯特大學
去經歷,去體驗,去成長
小朱同學來自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的大一男生,是一個陽光、活潑、可愛的大男孩。參加了為期三週的麥克馬斯特大學暑期夏令營,並在夏令營結束之後,又到斯隆教育實習了兩週。一個多月異國他鄉的生活,讓他有了很多的收穫。這些收穫,並不僅僅侷限於夏令營中的學習,更多的是身處國外環境之中的切身感受,光憑藉想象是無法體會到的。讓我們從他的描述中,瞭解大學生應該如何透過走出來增加閱歷和見識,並提高自己。

友好and文明

加拿大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個友好和文明的國家。在夏令營正式開始,漫步走在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校道上,每個見面相遇的人都會親切的報以微笑,彷彿人和人遇到本應該如此,讓我也不知不覺的像他們一樣微笑起來。還有第一次到學校食堂點餐的時候,因為有些食物的英語不會讀,那點餐的人就專門從店裡出來。一個個介紹給我們。對於在國內經常遇到那種愛吃不吃的店家的人來說,我是非常感動的。再有食物的買單完全靠個人自覺,你大可拿著食物大搖大擺的走出去,不會有半個人阻攔等等,在國內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這裡卻沒有一個人是這樣做,有時候被人信任也是一種幸福!
收穫
其實到了國外參加夏令營除了語言問題外,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不過也是恰恰有這種環境才能鍛鍊到我們說英語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國內的一直寫英語。這是我非常熱衷能夠改變的一方面。來到夏令營,學會了自己用英語點餐,學會了問路,學會了在國外自己去超市買東西時要怎麼和售貨員交流,學會了怎麼坐Go Bus(當地的一種長途大巴)從學校去多倫多城鎮上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獨特的夏令營去體驗出來的。
之後等到熟悉學校周圍地形的時候,我們查了很多其他加拿大值得去的地方就兩三兩三組隊跑去玩了,在一個外國陌生的地方,幾個人跑出去玩真的很刺激,也真的很鍛鍊我們,不懂得都一路問過來了。
要說這次夏令營收穫最大的其實是友誼,我們相處了21天,一起去上課,一起去體育館健身打球,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一起煮東西一起吃,一起玩,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了。那時候,真希望這21天能無限延長,不希望離別,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到了最後還是要分開的,我們相互擁抱,道了聲再見,心裡卻有濃濃的不捨啊。現在翻著相簿裡平時的照片,看到發生的事情都會忍不住一笑。
斯隆教育每年會有不同的遊學專案

..

更多營地詳情請新增客服微信askshenboshi諮詢,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