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剛落地澳洲就被騙走45萬!女子在南京買金條牽出大騙局!警方提醒“兩頭騙”的全新套路!大家可一定要注意了

留學生剛落地,45萬沒了!

最新騙局“雙頭騙術”曝光!

最近,一條新聞引發網友熱議:南京一女子買金條被攔,背後竟牽出一樁從澳洲蔓延到國內的“連環騙局”!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場騙局的受害人竟是一名剛落地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原以為換張電話卡只是小事一樁,誰料一通“客服電話”竟讓他拱手送出45萬!

一張卡片引發的連環騙局

故事的主人公何某,是一名剛剛踏上澳洲求學旅程的19歲留學生。由於手機欠費停機,他換了張新卡,包裝袋上印著“客服熱線”。他撥了過去,沒想到那一刻,他已經掉入了精心編織的陷阱。
對方自稱是執法機關,語氣嚴厲地告訴他:“你涉嫌洗錢,已經被通緝!”隨後還透過“影片連線”展示偽造的通緝令、外交部公文,甚至還有人穿著制服“現場問話”。年紀輕輕的何某頓時慌了神,擔心留學之路就此斷送,不假思索地按照指示,將父母剛剛轉來的45萬元學費匯出。

南京“買金條”女子竟是“幫兇”?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南京,一家金店裡出現了一位神情緊張的女性顧客。她既不問價格,也不挑款式,徑直要求購買45萬元的金條,而且要當場帶走。這一反常行為引起了店員警覺,迅速報警。
警方趕到後對這位女子郭某展開詢問,結果一問才知道,她拿出的這筆錢,正是何某剛剛匯出的那45萬。而郭某所謂的“購物”,其實是被幕後詐騙團伙安排進行的資金洗白操作。
她也被騙得不輕——“導師”承諾她可以獲得鉅額扶貧款,只需要先“包裝資產”,讓她配合購買黃金。一頭是被騙轉賬的留學生,一頭是被騙洗錢的普通人,這就是詐騙分子的最新手段:雙頭詐騙。

不只是他,還有她

類似的案例並非個案。
我們此前多次報道針對留學生的詐騙:
不久前,澳洲一位華人女生Stella也遭遇了近乎一樣的騙局。她在社交平臺認識了“朋友”,對方提出讓她幫忙買點電腦配件,願意支付酬勞。Stella一開始警惕,但對方直接轉賬上萬元后,她就放下了防備。

事情發展急轉直下,對方突然改口:“不用買配件了,你直接把錢交給一個朋友就行。”於是,Stella就成了跨國洗錢鏈條的一環。更糟的是,她國內的銀行賬戶也被連帶凍結。事後才發現,這筆錢根本不是那位“朋友”的,而是另一個受害者被騙的錢。
騙子透過“調包轉賬”,避開了自己的任何記錄,全程由受害者之間自己“洗”給“洗”走。幕後操盤手反倒成了最乾淨的人。

騙局全面升級,留學生成為重點目標

別以為這些都是老套路。如今的詐騙不僅劇本翻新、演技升級,連“場景搭建”都一條龍服務。高仿視訊通話、虛構外交檔案、統一話術培訓——騙子比你想象得更專業,更難識破。

而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像何某一樣剛到海外的年輕留學生。他們剛踏上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還沒站穩腳跟,就可能被一句“涉嫌犯罪”嚇得繳械投降。
而類似“回國交保釋金”“協助執法調查”“家人出事需要你轉賬”的詐騙藉口,也層出不窮。不僅涉及多個國家,更是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了洗錢鏈條的一環。

結語:不只是防騙,更要自保

留學路上不易,面對誘惑與恐嚇,別怕“多疑”,寧可小心也別輕信。真正的執法機關不會透過電話、影片讓你轉賬,不會讓你“現場交保”,更不會讓你“協助洗錢”。
看似簡單的一個請求,看似可信的一個人,背後可能藏著整個詐騙網路。一次轉賬,不僅可能讓你損失金錢,更有可能捲入刑事案件,甚至斷送前程。
別做幫兇、別做工具人、別做冤大頭。留學生請記住一句話:陌生來電,資訊存疑,冷靜三秒,多問一句,或許就能保住你的錢,更能保住你自己。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 第一時間內容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