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類BBC紀錄片鉅作:《獵捕》TheHunt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對於紀錄片愛好者來說,追BBC(英國廣播公司)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的紀錄片是人生一大樂事。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境界,而及其超級精彩的畫面即使定格,也是一幅攝影佳作,更重要的是對英語學習也很有幫助。

BBC紀錄片

獵捕
The Hunt
BBC出品,自然類紀錄片鉅作。
共7集,單集片長60分鐘。
豆瓣評分高達9.8

視效堪比《阿凡達》,配樂直逼《加勒比海盜》。
凡是看過的人,都會喊出這兩個字——
震撼!
從畫面來看,每一幀都美如畫——
北極。

冬天來臨時白雪飄飄

極端天氣下自然形成的冰雕

夏天來臨,冰雪初融

海洋。

成群的飛魚躍出海面
蔚藍的海洋中,海豚劃出優美的弧線
森林。

陽光透過樹葉,好似佛光普照

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北方針葉林

大場景美到讓人窒息,細節方面,照樣精彩絕倫。
拍變色龍。

眼睛

爪子

它潛伏在河中,等待飢渴的牛羚。
牛羚們一齊下河喝水,似乎沒意識到潛伏的危險。

就在你為牛羚擔心時,河中冒出了一隻……
河馬。

虛驚一場。
這個小插曲瞬間化解了之前營造的緊張感。
可就在你放鬆的一小會兒,尼羅鱷從水中一躍而起,咬住了牛羚的脖子。

帶給你更大的刺激。
這種手法不就是電影裡常用的嗎?
緊張,鬆一下,再緊張。

機智的北極熊從冰下游到最靠近海豹的一個冰洞,打算趁其不備給它致命一擊。
片中甚至出現了模擬北極熊在冰下主觀視角的鏡頭。

你以為北極熊會得逞?
不,它越遊越遠了……
最初,距離不過幾米。

然後就遠在天邊了……

……原來北極熊裡,也有2貨的存在啊!
蠢萌的情節,配上輕快活潑的BGM
這種人性化的小插曲,跟單純反映動物習性的紀錄片相比,更加珍貴。
鏡頭語言,也很有大片質感。
森林中逆光鏡頭的運用不僅美,而且營造出一種靜謐幽深的氛圍。

航拍鏡頭展現獵捕行為,大氣磅礴,彷彿給觀眾開了上帝視角。

非洲野犬獵捕牛羚,時速達40英里每小時

延遲攝影表現暴風雨來臨之際的天空。

給人風雲莫測的即視感。

森林由綠變黃

光線由白天變黑夜

注意牆上的影子

接著人被殺。

不直接拍殺戮鏡頭,而是用影子來表現。

同樣不直接拍,而是從樹葉底下拍。
怎麼樣,是不是看起來更驚人?
真正難拍的,還是藍鯨獵捕這一集。
攝製組歷時兩年……對,兩年……才終於拍到了藍鯨進食的影像。
當時,兩名攝影師潛入水下。
驚險的一幕發生得非常快——藍鯨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就在攝影師腳下。

它一張口就吞掉了成群的磷蝦。

兩個攝影師不得不緊急規避。

海面快艇上的人一看藍鯨出現,也嚇到了。

之後還興奮地打賭:“我賭他拍到了,他一定拍到了!”

而攝影師剛剛鯨口脫險,顯然也被嚇得不輕。

但他們當時沒有立刻浮上水面,而是選擇……繼續拍。
我想“好了,它走了”,我們覺得“還挺驚險”
於是我打算再拍一次磷蝦群
果然,它張開大口,又來了一次

要不,就沒有我們看到的那些畫面了。
事後,這兩個“不要命的人”表示:
毫無疑問,這絕對是我見過最驚險、最精彩的場面
我依然……依然無法從剛目睹的場面中緩過神來

這種拿命換的畫面,絕壁是讓人永生難忘的經歷。
說到這我就好奇了:這麼不要命的團隊,之前幹了啥?
順手查了一下——原來,《獵捕》團隊曾經製作過《地球脈動》《藍色星球》等紀錄片。

都是高得嚇人的分數!
一起來欣賞吧~

往期精彩回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