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想發財?有錢人到底有何“吸金特性”?最新Nature子刊:富人普遍比普通人更願承擔風險、外向、開放、盡責,同時神經質水平更低

“錢來,錢來,錢從四面八方來”、
“願秋風知我意,賜我十億人民幣”、
“桃花可以不開,但發財樹必須要開”……
如果要問千萬打工人心中最熱切的呼喚是什麼,那無疑是——發財!無論是為了實現夢想、改善生活,還是為了在社會中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話語權,財富似乎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財富的積累並非偶然,它背後隱藏著諸多因素,其中,人格特質可能是一個關鍵的“隱形翅膀”。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億萬富豪們,他們的性格和普通人到底有什麼不同?是他們天生就具備某種“吸金特性”,還是後天的財富積累塑造了他們的性格?這些問題不僅引發了大眾的好奇,也吸引了學者們的關注。
近日,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旗下《人文與社會科學通訊》上就發表了一項關於百萬富豪性格特徵的最新研究。研究發現,許多百萬富翁特別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往往比一般人更能承受風險,且情緒穩定、開放、外向和盡責。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有趣的文章是個怎麼回事~
實驗物件與流程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於德國社會經濟面板(SOEP)和其新增的高財富樣本(SOEP-P)。SOEP是一個長期跟蹤德國居民的大型社會調查專案,而SOEP-P則專門針對高財富人群進行了補充調查。研究物件包括普通人群(23,721人)和至少擁有100萬歐元個人淨資產的富人(1,125人)。這些富人中,有517人是透過創業和自我奮鬥積累財富的“白手起家者”,136人是透過繼承、婚姻等方式獲得財富的“繼承者”,其餘為“混合/未明確”群體。
研究流程包括對參與者進行人格特質的測量,主要基於“大五人格模型”(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和盡責性)以及風險偏好。這些特質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估,參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相關陳述進行打分。此外,研究還收集了參與者的社會人口學資訊,如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以便在分析中進行控制。

圖1:本研究的資料組成,左側是SOEP和SOEP-P的淨財富核心密度圖,右側是富人人口的組成,包括相關的百萬富翁亞群(繼承人和白手起家者)以及剩餘的百萬富翁亞群

有錢人到底厲害在哪裡?
研究結果揭示了一些令人驚訝又意料之內的發現。結果顯示:富人總體上比普通人更願意承擔風險、更外向、更開放、更盡責,同時神經質水平更低。這些特質使他們在面對經濟決策時更願意承擔風險,同時在社交和創新方面更具優勢。例如,富人在風險偏好上的得分比普通人高出約63%(Cohen's D = 0.63),說明他們在投資和創業等活動中更傾向於冒險。

圖2:富人和非富人的每種人格特質的核密度圖

看到這裡,或有小夥伴會提問:富人也有很多種,他們都有這種特性嗎?這不,研究者也想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們便透過將富人們分為“白手起家”者和“繼承者”兩類進行深入的討論。
進一步分析發現,白手起家的富人在人格特質上與繼承財富的富人存在顯著不同。白手起家的富人更接近“理想富人特質”,他們在風險偏好、開放性和盡責性上得分更高,且神經質水平更低。相比之下,繼承者的特質與普通人更為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現得不如白手起家者突出。例如,白手起家的富人在風險偏好上的得分比繼承者高出約16%(Cohen's D = 0.50),這說明他們在財富積累過程中可能受到人格特質的顯著影響。

圖3:標準化特質量表上的逐特質人格概況。A是富人和非富人的標準化人格特質的平均值,B是白手起家的富人、繼承人和混合/未指定群體的人格特質平均值,C是非白手起家的富人、繼承人和混合/未指定群體的人格特質平均值

那性格對於財富積累到底有沒有助力呢?
研究結果回答了這一疑問:人格特質不僅與財富積累有關,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財富的規模!經調查分析,研究者發現,白手起家的富人中,那些人格特質更接近“理想富人特質”的人往往擁有更多的財富。這說明,人格特質可以透過影響個體的決策和行為,進而促進財富的積累。
小結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有錢人與普通人之間確實存在人格特質上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白手起家的富豪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他們的高風險偏好、開放性、外向性、盡責性以及低神經質水平,助力了其財富的不斷積累。
不過,本研究的研究人員也指出,儘管研究是基於大規模、具有代表性的資料,但研究設計為橫斷面,無法完全確定人格特質與財富積累之間的因果關係。
但不管怎麼說,這項研究也是幫助了我們更好地理解富人的人格特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角度:在無法天降人民幣的情況下,腳踏實地做人做事時,並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開放心態和責任感。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下一個有錢人就是你呢!
參考文獻:
Leckelt, M., König, J., Richter, D. et al.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self-made and inherited millionaires. Humanit Soc Sci Commun 9, 94 (2022). https://doi.org/10.1057/s41599-022-01099-3
撰文|Flyer
編輯 | lcc
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精彩推薦: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