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財聞匯
路透社調查97起消費者投訴發現,部分中國車企透過“提前投保”的方式虛增銷量,該現象近年來在業內愈加常見,涉及包括比亞迪、大眾、豐田、別克在內的多家中外車企。
多起投訴稱,消費者在購車後發現車輛此前已被經銷商以他人名義投保。有經銷商直言此舉是為衝刺月度銷售指標。
被提及的企業除哪吒和極氪外,還包括理想、長安、吉利、一汽大眾等品牌。多數車輛在正式銷售前即被計入“已售”,業內稱之為“零公里二手車”。
針對相關指控,大眾中國表示將調查投訴,並強調不會透過保險方式提升銷量。上汽通用稱公司銷售資料以交付為準。比亞迪、吉利等未回應採訪請求。
此外,路透查閱的法院資訊顯示,自2023年以來,已有消費者因經銷商隱瞞“預投保”行為提起訴訟,部分案件判決消費者勝訴並獲得賠償。業內人士指出,該做法可能誤導行業對實際市場需求的判斷,並在產能調配上帶來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