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強了!滑鐵盧大學20歲華裔學霸年賺$3.3萬,月花$1500!生活全程開掛

—————-++++++—————-
—————-++++++—————-
溫哥華港灣
(微信ID:bcbaynews)
《麥考林》近日刊出一篇專訪,主角是滑鐵盧大學20歲華裔學生劉同學(Justin Lau,音譯)。他分享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一年靠自己賺下$33,500,每月花費不到$1500,學習、賺錢、戀愛三不誤,堪稱“人生開掛”!
在10年級時親手組裝第一臺電腦後,劉同學便對計算機工程產生了濃厚興趣。如今,他正就讀滑鐵盧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並透過校內著名的帶薪實習專案(Co-op)積累經驗和收入。
滑鐵盧大學的Co-op專案要求學生在四個月的上課學期之間穿插六個實習學期,也意味著暑假也被充分利用,或用於上課,或直接進入職場實習。目前就讀大三的劉同學正在一家軟體工程公司擔任全職實習生,時薪高達34加元。
除了學業和實習,他還經營著個人YouTube頻道“Jlau”,內容聚焦教育資訊,包括滑鐵盧課程體驗、實習求職經驗分享等。憑藉廣告和品牌贊助,他每年可透過頻道額外賺取約1萬加元,合作方包括AI簡歷生成工具與線上課程平臺等。他每週大約花費7到10小時打理頻道內容,學業、賺錢、個人興趣三者兼顧,展現出極強的自律與執行力。

劉同學在採訪中以第一人稱分享了自己的每月開支情況:
房租:$0
我現在在實習期,工作是遠端的,所以住在密西沙加的父母家。我的公司在布蘭普頓,我每月只需去辦公室一次,參加團隊聚餐或桌遊之類的活動。之前我在安省的貝爾維爾做實習,那家公司還幫我報銷了房租。當我在上課學期時,會在滑鐵盧租房,今年我租了一個月租950加元的房間,在實習期間會把房間轉租出去。
雜貨:$500
我媽媽通常負責買菜做飯,照顧我和我爸。不過現在我自己開始賺錢了,所以我也會主動幫忙支付。她有時候會直接用我的信用卡買菜,我每月大概貢獻500加元左右。我覺得能為父母分擔一些很開心。我們主要在亞洲超市買東西,比如 BTrust 和 YuanMing。我最近很喜歡吃海苔和香腸幹,也會讓媽媽給我買點。
外出就餐:$500
我經常在外面吃飯,大概每週三到四次,通常是和朋友或女朋友一起。有時候我們會去麥當勞,比如8加元的 Big Mac 套餐我們倆分著吃。也會去吃拉麵,兩人約40加元。偶爾也去中餐館吃炒飯或餃子,大概30加元。我通常負責買單,但我女朋友會買奶茶,我們每週會喝一次。最近我回滑鐵盧和朋友聚了一下,我們點了披薩,每人只花了5加元。
交通費:$100
我女朋友住在多倫多,我每週會去幾次。我坐密西沙加公交,票價是3.5加元,還能免費轉乘多倫多公交。我們每週大約打一次 Uber,比如趕著去看電影的時候,大概10到15加元。我每月還會回滑鐵盧一次看朋友,坐 GO Bus,大約16加元,週末有優惠票只要8加元。
娛樂:$120
我和女朋友每月會去看兩三次電影,大約花40加元。最近我們看了《女巫前傳》和《It Ends With Us》。我們還喜歡去唱K,一次20加元,每月兩次。我也喜歡密室逃脫,一個月玩一到兩次,每次花27到35加元。
Spotify 訂閱:$7.22
我用的是學生訂閱。我聽很多K-pop、60年代和80年代的老歌,還有像 Taylor Swift、Maroon 5、Coldplay 這樣的流行音樂。
YouTube 影片剪輯:$50
我每月會請一個專業剪輯師朋友幫我剪兩次影片,每次25加元。客戶通常喜歡看起來更精緻的影片。我自己的風格更藝術、創意和搞笑。
毛絨玩具(Squishmallow):$30
我女朋友很喜歡毛絨玩具,我在亞馬遜上買了一個送她。
三腳架:$130
我從 Best Buy 買了一個相機三腳架和128GB的儲存卡,用來拍 YouTube 影片。
每月總花費:$1437.22 加元
在許多大學生還在探索方向、摸索人生節奏的階段,劉同學卻早早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自律與熱愛同行”。他一邊努力提升自我,一邊用自己的能力減輕家庭負擔,不僅活出了精彩,也活出了責任感。
他的故事不僅令人羨慕,更讓人看到,理性規劃與熱情追夢並不衝突。所謂“別人家孩子”的大學生活,其實也不是遙不可及——只要願意努力,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高光路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