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I收購X,馬斯克再造一個千億公司!AI時代的“煉油廠”來了!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資源,誰用得好,就是誰的!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首先,要給大家提個醒,前哨AI小課399的早鳥價優惠僅剩最後一天了,明天就要恢復為499的正常價格了。想用AI提升自己職業能力的朋友,儘快下單購買吧!

接著,來看新聞。
上週五,埃隆·馬斯克表示,他已將旗下社交媒體公司X(原Twitter)出售給了自己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xAI。
對於這場收購,馬斯克強調道,xAI和X的未來緊密相連。其實xAI開發的Grok依賴X的使用者資料進行訓練,而Grok也一直在給X平臺提供服務。此外,兩家公司還共享工程師。所以,二者合併是順理成章的事。
馬斯克將自己的X賣給自己的xAI,看似多此一舉,但我認為,卻揭示了AI時代資料主權正在發生一場轉移。而且,類似的體外AI公司反向併購資料母體的事件還會越來越多,並會重構數字經濟時代的估值體系。
首先,體外AI公司的估值高於母體公司將成為常態。
xAI雖然成立僅一年多,估值卻高達800億美元,目前僅次於OpenAI。xAI的高估值,是馬斯克和人工智慧公司性質共同作用的結果,甚至後者的影響更大。
而X雖然成立時間長達18年,且有5億多月活使用者,但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想象空間,收入利潤不太可能有大幅增長了。
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AI企業的溢價已突破傳統估值體系,缺乏AI敘事但擁有資料的傳統企業的估值反而難有高溢價。
其次,我們認為,這背後表明,資料主權正在從“油田”向“煉油廠”轉移。
一般認知中,往往認為資料就是護城河,資料來源企業(如社交媒體)掌握核心話語權。
但如今情況已發生根本轉變,真正的護城河已變成了資料鍊金術。資料資產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儲存量或擁有者,而是取決於處理能力。當AI公司形成資料閉環處理能力後,資料來源反而會成為“資料油田”,成為被AI公司收購的物件。
就像X積累的使用者和資料,在未與AI結合時,僅是待開發的“原油”。而xAI的Grok模型以及超算中心,才是能將資料轉化為高價值AI服務的“煉油廠”。
此前,X平臺頂多透過智慧化的廣告投放實現收入,天花板清晰可見。但其實,平臺每天產生數億條包含文字、圖片、影片的互動資料,這些內容都是訓練AI模型的優質原料。如果透過xAI的處理,就能催生出富有價值的服務。
例如,由於Grok訓練自X的社交資料,它就具備理解網路熱梗、捕捉情緒波動等特殊能力。若將這種能力用於賦能營銷、客服、金融乃至教育場景,資料價值就能轉化為高質量且個性化的服務。
可以說,Grok讓資料完成了從“原油”到“產品”的蛻變。就像曾經原油只能用來點火把,而經過冶煉後,石油不僅可以變成汽油、煤油,驅動汽車、飛機,還能透過化工合成變成橡膠、塑膠,乃至更高價值的化妝品。
甚至,由於“煉油廠”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資料主權還會進行體外轉移。
3月26日,xAI的Grok還全面登陸了擁有約10億月活使用者的社交平臺Telegram。值得注意的是,xAI並沒有向Telegram支付渠道費,反而透過資料共享協議獲得了Telegram使用者行為資料,堪稱“空手套資料”。這10億使用者變成了xAI的資料來源,來訓練更強的Grok模型。
很明顯,未來幾年內,類似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的發生。
一方面,AI企業可以透過拓展服務獲取使用者資料,進而升級自身AI模型,另一方面,它們還能憑藉效能更優的AI模型鞏固自身地位,提供更優質的智慧服務,獲取高額的收入利潤。
這種看似沒有圈地的模式,卻比社交網路平臺更能掌控AI生態的話語權,也無疑讓像xAI這樣的AI大模型企業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當然,當煉油廠的模式確立後,反手收購油田,以確保源頭的保障,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後,我認為,像馬斯克這樣的“體外創業-估值躍升-收購母體”的方式,有可能成為AI時代的標準劇本,讓擁有優質資料但增長乏力的傳統企業,能巧妙地規避傳統業務轉型的陣痛期。
體外的AI公司,因為有獨家資料接入權,就相當於獲得了數字時代的“石油礦脈”。就像有了X平臺的支援,後來成立的xAI才能夠獲得快速的成長。而對於資料提供方的X平臺,不僅能獲得技術升級支援,還能在AI公司估值達到一定高度時,透過股權置換實現後續的資產增值。這種互利共生關係,合理地重構了資料要素的價值分配方式,實現了皆大歡喜的結果。
當然,這也給傳統企業敲響了警鐘。以往的併購,多是擁有充沛現金流的成熟企業收購初創企業。但xAI收購X,卻告訴了大家,AI時代,沒有正向現金流也沒關係,但缺乏AI相關的想象空間就會遇到大麻煩。
所以,在AI時代,掌控“油田”不重要,懂得精煉並販賣“原油”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擁有資料資源但增長乏力的傳統企業應儘快做出選擇。要麼固守資料孤島,讓估值不斷下滑;要麼體外孵化AI企業,透過賦予資料獨家使用權,來促成AI企業的快速成長,自身則獲得參與AI價值分配的權力,甚至可透過反向收購實現資產的增值。
如果是X內部團隊做AI,遠達不到這麼快的增值,因為最多是用了AI的傳統企業,而體外孵化再反向併購,則是擁有優質資料的AI企業,兩者的想象空間想去甚遠。
這裡也要給希望透過“第二曲線”來拯救自己業務的擁有資料的傳統企業提個醒,資料雖然重要,但如果一味固步自封,把資料攥在自己手裡,使得資料價值不能充分實現,最多也只能是捧著金飯碗要飯而已。
可見,AI浪潮已經洶湧而來,每個企業和個人都要認真思考如何不被時代拋棄,如何抓住時代紅利。最後提個醒,前哨AI小課明天就將恢復原價,想要用AI改變自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全球社交平臺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