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日暴漲102%,這家色譜行業龍頭憑什麼?

昨日,國產液相色譜系統龍頭漢邦科技在科創板成功IPO。上市首日,漢邦科技以48.23元收盤,單日暴漲102.461%,總市值達40.57億元。
漢邦科技的核心業務為研發、生產小分子與大分子藥物液相色譜系統,為製藥、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分離純化裝備、耗材、應用技術服務及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該市場長期被海外企業所掌控,直至近年才有國內企業站穩腳跟。
破局的關鍵在於核心技術的攻克。27年耕耘,漢邦科技逐步突破了色譜分離純化中的種種技術難題,實現了樣品從克級、十克級、百克級到千克級的分離純化線性放大,並將相關產品、技術應用於抗體、重組蛋白、疫苗、胰島素、多肽、造影劑、抗生素等藥物和天然產物的研發和生產。
此外,漢邦科技還在繼續開展色譜填料/層析介質的研發,計劃建設色譜填料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強化“裝置+耗材+服務”模式的盈利能力,開拓新的收入曲線。
得益於上述優勢,漢邦科技在經濟下行期亦實現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4年間,漢邦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4.8億元、6.1億元和6.9億元;歸母淨利潤3855.96萬元、5149.75萬元、7933.82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 19.75%,歸母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為43.44%。
招股書顯示,漢邦科技本次IPO募得資金將用於產能的擴大,投資於年產1000臺液相色譜系列分離裝備生產專案、色譜分離裝備研發中心建設專案、年產2000臺(套)實驗室色譜分離純化儀器生產專案等。
對於整個醫療行業而言,漢邦科技的崛起有其獨特意義。由於國內高階製藥裝備起步相對較晚,國內藥物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需要的製備色譜/層析系統等核心生產裝置長期依賴進口,裝置採購和維護成本居高不下, 直接影響了醫藥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如今又面臨逆全球化危機,中國醫療製造行業需要漢邦科技等上游核心儀器廠商儘快完成技術攻關與零部件自產,保證藥械製造體系能在相對安全的供應鏈環境下穩步發展,最終突破行業的能力上限。
01
兩大優勢加持,漢邦科技拿下第一市佔率
拆解漢邦科技的破局之道,大致可歸因為技術破局和提早佈局兩個要素。
一臺液相色譜儀包含的零部件超過3000個,均是精細部件。要完成系統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各個精巧部件之間的配合度。譬如,液相色譜儀內部的管道極細,研發者要避免液體在管壁上拉扯滯留,因而需在管道兩側施加壓強差驅動液體流動。要保證這一系統的正常執行,必須在材料與工藝上下功夫,保證管壁的韌性。
此外,液相色譜儀的一致性量產也是國內企業必須攻克的難題。只有對每個零部件每一個環節進行精細工藝下的不斷調整與不斷修正,才能確保整體效能的卓越與穩定。
因此,漢邦科技歷經數年形成的技術壁壘,是其攻克市場並持續佔有市場的關鍵所在。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2023 年我國液相色譜裝置(包含生產級和實驗室級)總規模超過 27 億元人民幣,其中安捷倫佔比最高,為23.2%,漢邦科技憑藉在生產級液相色譜分離裝置市場的快速增長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 12.7%,已將沃特世、賽默飛、島津等海外品牌甩在了後面。
中國液相色譜裝置(化學藥)市場主要競爭者市場份額(2023年)
進一步拆分漢邦科技的管線可切割為小分子藥物分離純化裝置和大分子藥物分離純化裝置。兩項業務是漢邦科技當下的支柱,2024年上半年合計收入總計65400.41萬元,貢獻了總營收94.6%的比率。
漢邦科技支柱業務營業收入情況(資料來源:招股書)
生產級小分子裝置是漢邦科技近兩年增速最快的業務。2022年—2024年間均保持了超過40%的增速。
此類裝置的增長動能主要來自GLP-1類多肽藥物的產能擴張需求。相關資料顯示,全球GLP-1類藥物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突破900億美元,國內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等品種進入臨床後期階段,帶動了漢邦科技裝置採購需求激增。
據悉,漢邦科技的CS-Prep系列工業製備液相色譜系統已應用於甘李藥業、凱萊英等企業產線,2023年多肽藥物相關裝置收入佔比達59.8%。
2023年中國生產級小分子液相色譜系統市場主要競爭者市場份額
生產級大分子裝置方面,丹納赫旗下的Cytiva、Pall等品牌產品由於技術水平高、發展起步早,擁有上游和下游生產全流程裝置佈局以及培養基/耗材/填料等個性化配套產品,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均佔據領先地位,突破較為困難。
此外,受制藥及CXO企業預期回撥、投入降低的影響,2023 年市場相比 2022 年生產級大分子裝置市場中的層析系統整體市場(約佔總市場70%)價格略有下降、客戶訂單有所減少,整體市場規模略有下滑。
招股書資料顯示,漢邦科技近三年雖然在生產級大分子層析系統市場中的份額變化有限,但營收維持著超過20%的增速,未來仍有突圍之機。

2023年中國生產級大分子層析系統市場主要競爭者市場份額
再談提早佈局。除了漢邦科技之外,國內亦有大量企業嘗試在分離純化領域中尋求突破,甚至嘗試全部國產化裝置的搭建以及部件的測試。
從長遠來看,這一佈局有望幫助中國醫藥行業在全球市場進一步掌控話語權,規避關稅、封殺等制裁行為,但在短期之內並不是每個生物醫藥企業都願意拿自己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去進行嘗試。
因此,漢邦科技能在當下的分離純化市場中拔得頭籌,離不開其上世紀開始的超前佈局,能有充分時間贏得市場對其技術的肯定。不過,伴隨中國質譜供應鏈的逐漸完善,漢邦科技也需構建新的壁壘,應對來自國內同行的新衝擊。

漢邦科技完整管線

02
境外營收超25%,出海成為上游企業增長新路徑
儘管漢邦科技在招股書的報告期內維持著持續且強健的漲勢,但在當前宏觀環境下,漢邦科技依然面臨潛在危機。
一方面,受生物醫藥下游市場需求調整、國產品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大分子藥物分離純化裝置的銷售價格和毛利率有下降趨勢。若未來下游生物醫藥市場產能擴增需求減弱、行業競爭加劇造成產品銷售價格下滑,或者因原材料價格等因素上漲導致成本上升,漢邦科技主要產品特別是大分子藥物分離純化裝置產品的毛利率有下滑風險,從而影響公司的業績表現。
另一方面,漢邦科技雖在國內生產級小分子液相色譜系統市場持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一,但由於其市場份額已經較高,2023年度達到39.2%,繼續提升市場份額的空間有限,未來可能主要依靠整體市場規模提升驅動公司營業收入增長。
應對上述問題,漢邦科技現有的打法是拓寬產品應用範圍及出海。尤其是在出海這條路徑,漢邦科技2022年—2024年境外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2941.81萬元、8780.44萬元及 17870.22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6.11%、14.20%及25.88%,且呈現逐年快速增長態勢。
據招股書介紹,漢邦科技境內客戶以醫藥研發製造企業為主,而境外客戶中包含製藥產線裝置整合商、稀土生產商等。目前,漢邦科技已擁有印度 INTECH ANALYTICAL INSTRUMENTS、挪威 REETEC AS 等境外客戶,並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擴大出海區域。
03
上游的國產替代,已成為投資市場主旋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將目光轉向藥械上游的核心裝置、核心零部件,與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同行,進而幫助中國高階醫療製造突破瓶頸,實現真真正正的全面國產。
如今漢邦科技的成功,更是證實了醫療製造上游企業有能力在技術角力中突圍,在完成產業全鏈條國產替代的同時,實現公司個體的盈利。
在漢邦科技2012年-2022年的發展中,我們看到了清科、君聯、紅杉等頂級投資機構的身影,亦有東富龍、藥明康德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助力。
漢邦科技融資歷程
期望在未來的發展中能有更多存在資金需要的核心裝置、核心零部件企業能夠得到投資機構的加持,加速國產替代的程序,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如果您認同文章中的觀點、資訊,或想進一步討論,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