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最火的韓劇當屬《現在撥打的電話》。
中韓兩國無數網友熱烈討論,每週盼著它更新。

不過,最近好看的劇可不止它一個。
由迪士尼+出品,根據姜草
漫畫改編的一部新劇,評分已經飆到了「小電話」之上。
豆瓣8.5,感覺還有潛力上升。

目前8集已經全部出完,魚叔刷了之後,恨不得哭溼一包紙巾。
為何如此?
咱們現在就來看看這部——
《照明商店》
조명가게


其實這部劇的故事本身,就已經讓魚叔抱有巨大期待了。
原因有三。
其一,姜草的神級原作。
《照明商店》是姜草的代表作之一。
9.1的高分,僅次於那部描繪老年人愛情的催淚神作《我愛你》。

而由《我愛你》改編的同名韓國電影,也是擁有高達9.0的豆瓣評分。
細膩的表達,動人的故事以及精彩的表演,也讓這部電影成為許多人心中的人生電影。


另一部漫畫《超異能族》在改編成電視劇後,不僅在豆瓣創造了8.9的年度高分,還是迪士尼去年最成功的劇集。

這次,同樣在他的親手編劇下,依然令人期待。
其二,故事題材吸引人。
《照明商店》是姜草最擅長的驚悚靈異題材。
這間名叫「照明商店」的店鋪,表面上是一家賣燈泡的商店,但實際上做的卻是「生死生意」。

每一個到這家店的顧客,感覺都有些不尋常之處。
像是指甲長在手指肚上的反甲女。

像是眼珠子不受控制亂動的警察。

而照明商店坐落的社群也充滿了怪事。
有一個男孩每天深夜都會出現在這裡。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心中祈禱自己能夠趕快走出這條漆黑陰森的巷子。
可他卻好像永遠走不出這條巷子。

而且,他還總碰到一個從家裡出不去的女作家。
並驚恐地發現,女作家背後的陰影中站著一個低著頭的長髮女人,十分可怖。

在姜草擅長的多線、閃回、視角切換等敘事手法中,驚悚的氛圍呼之欲出。
但不要害怕,因為姜草的故事從來就不會是單純型別。
反轉也是他作品中常客。
所以,只要你往前多看一眼就會發現,這個驚悚故事的底色竟然無比催淚。

其三,內地翻拍的同名電影翻車了。
《照明商店》其實是中韓兩國「一本兩拍」的作品。
去年,內地拍攝的電影版先行上映。
可惜,最後只交出了一個6.2分的結果。

對原作劇情的魔改與刪減,懸浮空洞的硬煽情,導致觀眾不肯買賬。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前作,魚叔就更加期待韓國這次「原湯化原食」的成果究竟如何。
而且,這次的陣容也很有看點。
導演是《超異能族》中「老師」的飾演者金熙元,演而優則導。
主演則包括了朱智勳、樸寶英、李姃垠、金雪炫……
顏值、演技通通有保障。


必須承認,還得是原作者本人出馬才行。
別的不說,單就那個細思極恐的氛圍就拿捏得十分到位。

雖說是驚悚靈異題材,但是劇中並沒有選擇用一些血淋淋的畫面來達到衝擊的效果。
反而是一些很容易被忽略掉的細節,當你猛然意識到後,就會毛骨悚然。
就像前文提到的反甲女。
她總是拖著一個大大的皮箱走來走去。
走過之處,血滴滴落。

除此之外,她還會被人看見在電影院、寺廟、工作室等地方縫著什麼東西。
雖然被縫之物總是被遮擋住,但她手中針線帶著血跡,再聯想她拖著的那個滴血的箱子。
裡面究竟放著的是什麼,也不敢再深想了。

不過,正如前文所言,姜草最大的特點就是風格雜糅。
常常在鋪滿天馬行空奇幻元素的同時,展開對現實題材的書寫。
也能在大開的腦洞中,傳達最細膩真摯且感人的情感。
就像《超異能族》看似是在講一個超級英雄的故事,但事實卻是透過解構超英題材來講述小人物的現實故事。

在《照明商店》中,往往最恐怖的情節反轉而來就是最動人的地方。
因為這是一個包裹在恐怖驚悚外殼之下關於愛的動人故事。
照明商店的「生死生意」也只是一種表象,它並不是拿錢買命,而是考驗意志與生命的交換。
這裡,其實是一個靈魂的中轉站。
店中一個個燈泡,代表了現實世界中處於瀕死狀態的人。
他們大多數都是遭遇意外的昏迷不醒的人。

這些瀕死之人來到照明商店,找到屬於自己的燈泡,以此脫離死亡。
但,能否拿到燈泡,亦取決於求生的意志。
這句話,也是醫生常常對家屬所說的話。

可是很多家屬不能理解,已經陷入昏迷的人,哪裡來求生的意志。
而在照明商店中,求生意志很多時候並非僅來自本人,還有他們所愛之人。
像是劇中有一對母女。
她們是關係親密、宛如朋友的母女。

因為一場車禍,母親死亡,女兒昏迷。
於是,兩人都進入了照明商店的世界。
母親知道自己的死已成定局,雖然她捨不得與女兒分離,但女兒還有生的希望。
所以她想盡辦法,每天讓女兒去照明商店買新燈泡。

漸漸地,女兒也察覺到不對勁了。
她發現媽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不開口說話了。
而且明明家裡燈泡沒壞,但媽媽還是讓她買新的。

女兒不知道的是,為了防止面部塌陷,入殮師會在亡者嘴中塞滿棉花。
所以媽媽沒有辦法說話,她只能用破壞燈泡的方式讓女兒到商店抓住自己生的希望。

除了這對母女,還有那個走不出巷子的少年。
他也是車禍的受害者,因為腳被撞歪了,所以一直走不出去。
最後,是一個渾身是水的公交司機,把他帶到了照明商店。

之前,司機明知道剎車有問題,卻為了省事兒依舊載了乘客,最終導致車禍發生。
滿心愧疚的司機,便不停地尋找困在照明商店周圍的受害者,奮力幫他們找到生命之光。

整部劇,正是用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鋪陳開來。
並且,在姜草獨具魅力的敘事風格下,耐心地將情感推向最動人的深處。

其實,魚叔注意到,劇版《照明商店》剛播出時豆瓣只有7分左右。
因為過於尊重原著的多線敘事,起初的劇情讓很多人看得雲裡霧裡。
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不僅觀眾逐漸投入進去,口碑也一路上升。

同時,這次的中韓「一本兩拍」比賽結果,又一次以意料之內的結果而結束。
要說為何會這樣。
除了開篇提到的電影版的魔改與硬煽情這兩個問題之外。
最重要的還是,對愛與死這一主題多面向的討論。

姜草沒有一味讚頌愛的偉大,反而用了一段奇異的愛情來反思愛的殘酷與扭曲。
這就是反甲女的故事。
反甲女皮箱裡裝的是她的男友,縫的也是。
男友也是那輛公交車車禍的受害者之一,而且是受傷最重的一個,幾乎攔腰截斷。
而男友之所以會坐上這輛車,就是為了來見她。

因為不能忍受沒有男友的生活,也不能接受男友因自己而出事,反甲女選擇上吊自殺。
來到這邊世界的反甲女,一遍一遍地將男友肚子縫合起來,希望他能走到照明商店。
她可以為愛而死,也可以為了愛不停地救助男友。

但是她發現,無論兩人相見幾次,男友都認不出來自己。
這裡的其他人不是這樣,媽媽記得女兒,朋友記得朋友,愛人記得愛人。
卻只有她自己,是孤單一人。
這讓反甲女愈發感到痛苦不堪。

好在,經過反甲女的勸說,男友最終去了照明商店。
雖然不是出於自己的意志。
但還是找到了發光的燈泡,回到了現實。


只是,當男友真的走了之後,她依然不甘心。
這種愛慾與痛苦糾纏在一起,漸漸變得扭曲。
更令人傷心的是,男友醒來後還是不記得反甲女。
他把之前留有兩人聊天記錄的手機扔到了江裡,打算重新開始生活。
這時,反甲女變成了一個滿懷怨念的女鬼,在現實中永遠地纏住了男友。

過度的愛,往往會形成一種執念。
有時候,放下執念,也不失為一種愛的表現。
但如果一直抱著執念,只會讓彼此都痛不欲生。

此外,雖然這是一個「向生」的故事,但也毫不避諱對死亡的討論。
劇中有一條非常感人的故事線,就是那個從屋子出不來的女作家。
站在她背後的可怕女人,其實是她的愛人。

愛人其實也只是在想辦法讓女作家能夠找到燈泡活過來。
但最終,女作家將自己的燈泡摔碎,選擇留了下來。
因為在她看來,在沒有愛人的世界醒來,其實是另一種死亡。
劇集並沒有把女作家做選擇的這一段拍得特別煽情,而是用一段輕鬆生活鏡頭來展現,反而讓人更有觸動。

死亡,也不全是可怕的。
就像《入殮師》中那句臺詞一般:
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讚頌愛,卻不是將其視為神明般的存在。
向生,卻不迴避死亡。
我想,這才是這個故事最動人的故事。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