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齡還未成年就喜提勞斯萊斯,不出意外又成了熱搜。
不少小姑娘在評論區開著玩笑,“現在去買一杯霸王茶姬,然後倒掉。”
“媽,姐姐在英國那邊過的怎麼樣會不會冷,要不要送我過去陪陪她?”
雖然看似有點誇張追捧,但總歸聽得出來是善意的玩鬧。
這玩笑背後是李湘對王詩齡愛、財不吝嗇的羨慕,也是真心希望這世界上的女孩都能像王詩齡一樣幸福的嚮往。
我也一直覺得大家也都是在玩梗,直到我發現這樣一條評論。
有人在評論區追問李湘,“湘姐,你罵過你女兒嗎?你贊同現在的蒙氏教育嗎?贊同溫柔且堅定嗎…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娃才好。”
李湘並沒有作答,當有其他人來探討,“只有你能託底才能複製她的教育模式”。
當時這個媽媽的回覆是,“也沒想要複製,就想知道她有沒有罵過她的女兒,就罵這一點。”
甚至當有人回覆她,“你信李湘有用嗎?你不是她沒有她的財力性格以及對孩子教育上的認知。”並推薦她看看兒童教育學書籍的時候,她的反應也是:
從她的字裡行間不難看出,新手媽媽,不懂教育,想把孩子教育得頂頂好,但現實往往和期望相悖。
她迫切的渴求能在外界定義的“成功媽媽”李湘這裡取到真經。
痴纏程度幾乎到了,好像李湘回答她了,她就有信心能把孩子培養成功一樣。
說實話,很震驚,作為一個媽媽我當然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但用明星當樣板,不解其意就照搬用到自己孩子身上,還是太過武斷。
其實講到這裡我突然有個疑惑,為什麼會有人死死盯住李湘,非要套得她的育兒心得?
近幾年關於王詩齡優秀的傳聞越來越多,隨便把她的名字放到搜尋引擎裡,相關的詞條關鍵詞都是:
但比起誇她個人優秀,我其實有個比較私人的看法:王詩齡的優秀是媒體刻畫出來的。
可以說她生活幸福,物質和愛確實不缺,但她到底優秀不優秀不是靠這個定義。
不得不承認,人的成長髮展路徑,基因決定了80%的可能性。
王詩齡為什麼能年紀小小就有畫作傍身,是因為她爺爺是著名畫家王暉。
基因傳承就是這麼神奇,王詩齡從出生那一刻,她的骨血裡就有這種作畫基因的延續。
而且同一圈層,她的繪畫資源也是頂級的,李湘和王嶽倫就曾帶著王詩齡去拜訪過曾梵志老師。
曾梵志是國內頂級畫家,他曾經創作出《最後的晚餐》以快兩億港元的價格售出。
如此基因再加上同圈層特有的撫育資源,王詩齡能習得技能再正常不過。
她的核心在於財力、物力和愛的多重給予,而非單薄而狹隘的某一項。
而這樣的眼闊和性格也決定了她也不大可能會成為為了讓孩子成功而動輒打罵的家長。
王詩齡的優勢也正在於她有數不完的資源和享用不盡的愛。
誰都知道打罵孩子是下下策,但如果孩子調皮搗蛋,不學無術,再三叮嚀下還不知悔改,還要奉行愛的教育嗎?
李湘有給王詩齡託底的底氣,王詩齡可以在李湘能力範圍內隨意試錯,這件事不適合她也沒關係,大不了再多花幾年時間,多用一點銀子,總能選到適合她也讓她開心的方向。
王詩齡的未來,不止一條路,她當然需要學習,但李湘並不會把重壓給她當成必須完成的使命。
孩子總要長大,總要面對社會總要參加工作,你不努力你不學習難道能靠家裡一輩子嗎?
這個時候拋開問題只去談孩子打不打得,罵不罵得未免太短視。
其實如果瞭解李湘的成長史就會發現,她教育王詩齡其實用的就是她當年成功的路徑。
父親是軍人出身,母親從商,曾任某汽車行業集團高管。
這種組合至少能看到李湘的家庭,一不缺錢,二是高知。
所以李湘的起點雖然不及現在的王詩齡,但在當時那個年代已經算得上精英子弟。
她的父母也算精心培育這個大女兒,她從小就被送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鋼琴,小提琴,演講……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基因和後天缺一不可,其實李湘還有個小她兩歲的親妹妹。
但是家中父母卻對她總是諸多嚴苛要求,李湘後來成名後曾經提及母親。
“我媽就像繼像繼母一般,對我一點都不好,只鍾愛著妹妹,讓妹妹擁有了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而我的童年總是沉甸甸的。”
另一句則是,“我媽媽對我要求非常高,父母從來不表揚我,如果表揚我,我可能會當場哭出來。”
不知道究竟是有心偏心還是無心栽柳,反正從小被嚴厲教養的李湘不負眾望,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
大二的時候她就憑藉卓越的專業能力,成功獲得了在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實習的機會。
大學畢業,就在父母的勸說下回到了湖南,加入湖南衛視。
但到這為止都還是基因託舉,我更想說的是她的後半截人生。
主持人雖然收入不菲,但想要成為現在的女富婆自然還相去良多。
何炅曾經提到,“她建議我買房,剛買完就限購了,當時真沒有這個概念,也是湘湘教我的,我就跟著她的腳步發家致富。”
要知道當年人均收入不過千,何炅也剛參加工作只能借錢買房。
但和他年紀相差不多的李湘卻已經開始把眼光聚焦在投資房產升值上。
這不大可能會出現在見識低的普通女孩身上,在大多數人都還只活在維持溫飽存點小錢的生活時,李湘已經進入了一下場人生。
這需要有錢,萬一投資失敗至少她有底氣撐著不至於身無分文一敗塗地;
這也需要有見識,投資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需要足夠的見聞才能拿到入場券。
“我女兒未來的朋友將會來自世界各地,她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文化,最終選擇一個她喜歡的地方定居。這是我期望的未來。”
絕對強勢的存在背後是有依託的,李湘的父母曾是她的依託,如今的她也是王詩齡的依託。
但說實話,這種依託雖然難得,卻不是李湘真正不可複製的東西。
她身上真正難以模仿的,是她童年遭受過的對待和她如今對王詩齡的態度。
人性的侷限,是即便上了年紀也無法解決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如果大家注意對比過,會發現不管你年少的時候多麼牴觸成為父母那樣的成年人。
李湘的童年是緊湊高壓的,她沒有得到過誇讚,始終活在父母審視的目光中。
正常情況下,人是會延續父母的教育方式,這不是說不愛孩子。
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你習得了這一種處理事情的方式,你看過你的父母如此對待你。
回看一下,我想大多數人的父母曾經對孩子說過的話,如今也在對自己的孩子說著。
幼小的王詩齡在玩鬧,她在鏡頭下充滿著愛意和欣賞的看向她。
她的童年是不快樂的,是嚴厲的,但她給王詩齡的卻是讚許、認同和鼓勵。
其實李湘曾經在節目訪談中也提到過自己是否會對王詩齡發火。
李湘的回答是,“當時我在長沙,她在北京,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她有幾個作業沒交,我和王詩齡說的時候可能語氣沒那麼好,王詩齡就覺得不夠尊重她。”
只是她很快就收斂了自己的情緒,為自己不由分說斥責道歉,為沒能坐下來耐心聽孩子說話而歉疚。
就只說這一點,就很少有家長能做到,因為面子權威不可犯。
王詩齡的未來,我不用多加揣測都知道一定是光明卻遼闊的。
如果喜歡讀書,她可以把書讀爛,讀到七老八十也不需要為了生計被迫工作;
如果喜歡演戲,何炅早早就說了把她當作乾女兒,如果王詩齡想要加入娛樂圈他會給她資源。
就算她只想做個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李湘應該也並不在意。
王詩齡只要不是作大死,她大機率這輩子什麼都不幹也能衣食無憂快樂長大。
在這樣的環境下,李湘到底是如何教育王詩齡的根本就不重要了。
可能有些家長,譬如開頭提到的媽媽,她也確實初衷是羨慕王詩齡陽光健康可愛大方。
她想要問李湘怎麼教養孩子才能讓孩子被愛而不驕縱,被寵依舊有禮。
可能一開始追求的只是孩子健康就好,但孩子逐漸長大,越來越多的現實問題被堆在眼前。
而是“我都這麼養你了你還不爭氣,我像李湘養王詩齡一樣養你,你怎麼就不如王詩齡?”
而應該更深層次的去探討她行為背後的邏輯和她的成長變化。
其實李湘完全有理由嚴格要求王詩齡,因為她自己就是那麼成長起來的。
這顯然是一條看得見的成功培養方式,但她並沒有這樣做。
從人性說,我們對孩子不好的方式就是我們小時候自己所遭遇的。
比如你對孩子沒有耐心,其實是你小時候沒有被耐心對待過。你對孩子忍不住的暴怒,是因為你小時候,你的父母經常對你暴怒。
而突破的方式是:我們希望自己小時候是怎麼被對待的,就怎樣去對待孩子。
而這一點對王詩齡來說是幸事,對李湘來說未嘗不是一場新的人生領悟呢?
-經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崔老闆,這一世為女人,單程票請好好珍惜。關心自己,不論是心情還是皮膚。我們終將穿江過海,走上通往心智成熟之路。公眾微訊號:VOGOO崔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