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件事在留學生圈子裡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這事兒發生在香港大學——這所一直以來被視為亞洲頂尖學府的象牙塔,突然因為一場造假風波而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港大不僅在學術上享有盛譽,更是許多國內外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它高居第35位,QS排名更是位列全球第17,可謂名聲在外、金光閃閃。
然而,就是這麼一所“學霸聖地”,卻因為造假醜聞被推上熱搜。而就在今日,這起事件又迎來了最新進展——有人因此被判刑入獄,身份也被公開,令不少人當場倒吸一口冷氣。
1
學歷造假入學闖下大禍
時間回到去年5月,一則帖子在香港本地論壇 LIHKG 上引發熱議。一名即將從香港大學畢業的學生自曝,自己當初是透過一家中介機構偽造成績單申請入學的。
如今,港大突然要求複查所有申請材料,讓他陷入恐慌——因為這一次,學校要求成績單必須由原畢業院校直接寄送,不再接受個人郵寄。

這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一連串調查的引爆點。最初,港大經管學院發現一名碩士生在作業中存在明顯抄襲行為,並且多次表現出學術能力不足,無法跟上課程進度。管理層起了疑心,進一步調查後,開始懷疑這名學生的入學資格本身就有問題。
於是,學校要求他聯絡其本科學校核實成績單,結果對方遲遲提交不了。這一拖,直接拖出了申請造假的真相。
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港大決定全面排查2023年9月入讀的所有研究生,特別是商學院的碩士生。

5月21日,港大正式發聲,承認在複查過程中發現“少數”學生提交了虛假檔案,已向警方報案。港大在宣告中痛斥部分中介機構透過偽造檔案、包裝申請材料,幫助學生“騙過”錄取程式,嚴重損害了學校的學術聲譽,並重申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更勁爆的是,港大商學院院長蔡洪斌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已確認約30名碩士生透過偽造檔案入學,而且全部來自中國大陸。調查仍在繼續,預計最終人數可能高達80至100人。此外,這些偽造檔案均與外國大學有關,所有畢業於香港和中國內地大學的學生的學歷都被確認為真實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警方展開對香港大學招生醜聞的調查過程中,有報道稱已有兩名嫌疑人被逮捕。這兩名嫌疑人均為中國大陸女性,分別為24歲和34歲,均持有往來港澳通行證,在過境時被捕。
根據香港的相關法律,製作、使用和持有虛假文書屬於嚴重犯罪行為,最高可被判處14年監禁。

2
環球小姐被捕
最新訊息顯示,就在5月8日,香港法院宣佈了一項引人注目的判決:一名28歲的內地女子因學歷造假被判入獄。
根據香港司法機構官網的記錄,這名女子名叫李某,她因偽造學歷資訊而被判刑。總的來說就是李某利用偽造的學歷成功進入香港大學,甚至畢業後偽造了自己的成績。

李某的犯罪行為分為兩部分。首先,她在2022年至2024年間,向香港入境處和香港大學謊稱自己曾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並且獲得了語言學學位。李某利用這一虛假的學術背景,成功獲得了香港大學應用語言學文學碩士課程的錄取通知書。
其次,李某在完成學業並從香港大學畢業後,偽造了自己的畢業證書,將自己的成績從“及格”更改為“優異”。

李某早前承認以欺騙手段獲得入學資格及偽造畢業成績兩項罪名。5月8日,沙田裁判法院的鄭紀航法官作出判決,李某被判刑240日。法官指出,李某的行為不僅僅是偽造學歷以便順利入學,更加嚴重的是她偽造畢業成績,試圖在學術界和社會中塑造一個虛假的成功形象。
法院在量刑時考慮了案件的具體情節。法官指出,儘管李某的行為沒有影響到其他學生的入學機會,因為香港大學在當時的相關課程招收人數較少,且此案沒有涉及其他人的資格,但她的行為依然違反了誠信原則,是不可接受的。

法官還指出,李某的行為不僅涉及學術造假,還讓人質疑她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最終,李某的兩項罪行分別以300日監禁為量刑起點,在認罪減刑後,判處240日監禁,其中40日將分期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過程中,李某曾向警方供述稱自己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為獲得入學資格,她曾支付38萬元人民幣給一家中介公司,幫助她辦理港大的入學手續。
而網友的關注點則在於李某的背景。據香港媒體披露,李某不僅僅是一名學生,她還在公眾場合露過面。

報道指出,李某曾參與過“世界環球小姐大賽”,並在深圳獲得了冠軍。她的個人簡歷中還提到,她自幼學習舞蹈、吉他,曾獲得多個比賽獎項,2016年參加藝考並獲得兩個傳媒學院的合格證。
不得不說,你說她這些背景,聽起來多牛,結果呢?原來都是“包裝出來的”。本來可以憑真本事閃閃發光,結果卻選擇了用欺騙來走捷徑。這不,光鮮亮麗的人設終於在現實中崩塌了。
其實,李某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警示牌”:很多人為了得到別人眼中的認可,拼了命去包裝自己,結果可能會發現——包裝得太好,自己反倒成了“盒子”。那些光鮮的外表和炫目的履歷,可能只是別人眼中的泡泡,關鍵是看你內心有沒有真正的實力。
寫在最後
這起案件不僅是對李某個人的懲罰,也為整個學術界敲響了警鐘。在追求學術夢想的路上,任何試圖透過欺騙和偽造獲得成功的行為,最終都會以失敗和法律制裁告終。
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透過真實的努力和誠實的付出,才能在學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END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