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之外,韓國人的陰招

2025年1月23日,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大部分中國人在準備過年,棋迷們如往常一樣關注著LG 杯的賽程。
然而,一則令人震驚的訊息傳來:
中國棋手柯潔退賽了!
相關話題迅速攀升至熱搜,無數人心中滿是驚訝與不解。
畢竟,柯潔作為當今中國棋壇的領軍人物,在賽場上向來以勇猛無畏、鬥志昂揚著稱,怎麼突然就退賽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韓國人在棋盤之外的陰招,太令人噁心了。
一、骯髒的比賽
讓我們覆盤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次比賽是第 29 屆 LG 杯世界圍棋棋王戰,由韓國《朝鮮日報》主辦,LG 集團贊助。
2024 年 4 月 9 日,中國代表選拔賽在衢州開賽。
柯潔憑藉精湛的棋藝,在選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到韓國征戰 LG 杯的資格。
在隨後幾個月一路殺到決賽,對戰他的老對手卞相壹。
2025年1月,LG 杯決賽三番棋正式開啟。
三番,也就是三天三場比賽,誰贏下其中兩場就是冠軍。
首盤比賽中,柯潔狀態神勇,佈局精妙,中盤發力,最終成功擊敗卞相壹。
以 1 比 0 的比分取得了決賽的開門紅。
然而,第二盤比賽卻風雲突變,成為了整個事件的轉折點。
本來,這一局柯潔的形勢很好,勝率很高。
眼看柯潔就要贏了,突然裁判柳在成才中斷比賽,判定柯潔犯規,罰了柯潔2目。
為啥要罰2目呢?
因為根據韓國的規則,提子之後必須將棋子放在盤蓋上再按鍾。
否則第一次罰2目,第二次直接判負。
說實話,這屬於日韓流行的規則,但在圍棋發源地中國並沒有這樣的規則。
幾十年的習慣,哪能說改就改?
如果你一開始就設定這個規則,讓中國選手提前適應,也不是不行。
但問題在於,去年5月,在韓國光州的16強比賽中,並沒有這個規則。
去年9月的8強賽彙總,也沒有這個規則。
然後突然在去年11月8日,主辦方突然更新了這個規則。
這就好比你參加一個電競比賽,比到一半,突然規定你必須用中指和無名指來操控滑鼠,因為主辦方都是用中指和無名指來操控滑鼠的!
你要是敢用食指操控一下,就算輸!
提子是不是放在棋盒蓋上,棋局有影響麼?
毫無影響!
但一次罰兩目、兩次判負的處罰的嚴重處罰,你就說這麼搞是不是為了整人吧!
其實柯潔也算是涵養好,被罰了2目後繼續比賽。
然後過了一會,柯潔又一次犯了同樣的失誤。
而且這次他是先拍的計時鐘,後放回的提子,順序出現了錯誤。
名場面來了,他的對手卞相壹顯然看到了柯潔這一舉動,但又不敢說。
等到柯潔下完一手就去接水喝的時候,卞相壹扭扭捏捏地召喚裁判把柯潔舉報了。

舉報的確是棋手的權利,但他那個姿態吧?
怎麼看都很猥瑣。
這樣一來,柯潔被判負,雙方打成一比一平局。
柯潔以這種方式被判負實在有點憋屈。
不過沒辦法,誰讓這是韓國人主辦的比賽呢?
要想繼續比賽,就只能忍。
23日,最關鍵的一場決勝局來了。
決勝局場面一度焦灼,雙方來到160手時,因為柯潔下得快,還剩97分鐘富餘,而卞相壹思考時間長,僅剩45分鐘思考時間。
局面雖然是卞相壹佔優,但是因為涉及卞相壹大龍生死的複雜局面,卞相壹要贏下來還是很不容易的。
這也是卞相壹長考20分鐘卻遲遲未能落子的根本原因。
這個時候裁判的騷操作來了,說柯潔五手之前犯規了,要封盤。
你要封盤,可以,但要在柯潔犯規的時候封盤啊!
此刻正在卞相壹思考時間,盤封了,卞相壹的思考可是不會停的!
這不是白白給卞相壹送思考時間麼?
甚至不排除暫停後會有教練組幫助用AI跑結果,然後偷偷告訴卞相壹。
對此,柯潔憤怒地抗議:
“你不能暫停,他還在思考啊這個棋。真不能這麼幹。你怎麼能這麼幹。每次都這樣,怎麼能用他的時間呢!”
“他落完子之後再找我啊,怎麼能用他的時間封盤呢?
一盤我就忍了,對手落完子再和我說這個事兒啊。
我受夠了。”
交涉無果,憤怒的柯潔站起來穿衣服,走人,棄賽了!
在這裡,我們要給柯潔點一個大大的贊。
第一局是實力,第二局是風度,第三局是骨氣。
柯潔無愧中國國手之稱!
可韓國方面呢?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直接宣佈卞相壹獲勝。
就這樣,卞相壹在0勝的情況下,拿到了冠軍。
目前,仍有不少人在給韓國人洗地,說什麼規則就是規則,是規則就要遵守云云。
但問題在於,這種洗地,都無法解釋幾個問題:
為什麼在LG杯開始的時候韓國棋院不指定新規則,偏偏在柯潔與卞相壹決賽之前的2024年12月制定出這個新規則?
為什麼第三局裁判不在第五手的時候封盤,非要在160手,且是關鍵時刻卞相壹長考難以決斷的時候封盤?
二個問題加起來,還不明顯麼?
主辦方明顯不想讓柯潔贏啊!
千方百計要陰掉柯潔!
至於所謂的規則,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那麼,主辦方為啥要陰掉柯潔呢?
這種事情,不是砸牌子麼?
這就要從當前國際圍棋界的局勢說起了。
因為圍棋主要是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日韓之間流行,所以世界級圍棋賽事,也基本是由這三個國家主辦。
目前,全球 9 個世界級圍棋賽中,7 個由中國人舉辦,2 個(LG 杯和三星杯)由韓國人舉辦。
日本人哪裡去了?
日本也不是沒辦過,此前也曾舉辦豐田杯、富士通杯等高額獎金賽事。
但問題在於,中國人太厲害了,日本人根本下不贏!
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我花錢辦比賽,難道是為了看中國人滅日本人威風的嗎?
索性不辦了!
這個問題,同樣出現在韓國人身上,單純下棋,真的下不過中國人啊!
比如,韓國人辦的三星杯,2023 年八強有 5 箇中國人,且冠亞軍都是中國人。
2024 年八強僅 1 個韓國人,四強全是中國人 。
這種成績,讓掏錢的韓國財閥很不爽,放出話來:再拿不了冠軍,以後贊助就沒了!
這一下子,韓國棋院可就急眼了。
為啥?
因為韓國棋院作為一個民間組織,完全靠企業贊助生存。
贊助的渠道,就是韓國企業掏錢辦比賽,然後韓國棋院能拿到25%的贊助資金作為管理費。
此外,選手的獎金,也要“自願”捐出三分之一,給韓國發展圍棋事業(其實還是棋院拿去用)。
這樣一來,本屆LG杯就成了關乎韓國棋院生死的關鍵一戰了。
本來吧,這一屆LG杯韓國人信心滿滿的。
8強賽中只有2名中國選手,四強賽中只有1名中國選手(柯潔),以三對一,勝算很大。
但沒想到,柯潔此次比賽狀態神勇,此前五戰全勝。
而且從歷史戰績來看,卞相壹與柯潔最近幾年對局卞相壹全敗!
若韓國方面不干預,後續局勢對韓國棋院非常不利。
所以,韓國棋院為了保住 LG 杯冠軍,在盤內無法獲勝的情況下選擇盤外操作,為柯潔定製了規則,成功陰掉了柯潔。
飛馳人生中有句話,可以很貼切地評論這件事:
“我是尊重規則,但規則特麼的得公平啊!”
二、陰損的韓國體育
說實話,在韓國發生這種事情,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韓國人的“競技精神”,已經早就世界聞名了。
而且這種“競技精神”,已經滲透到了韓國的方方面面。
但凡有個比賽,韓國人都要使盤外招。
比如圍棋界,隨便扒一下,黑歷史就一大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韓國“棋王”曹薰鉉。
曹薰鉉留學日本,回國後發現自己在日本學的那一套似乎不咋管用,於是只能靠歪門邪道取勝。
他的最經典陰人手段就是唱歌,在對方思考的時候干擾對方思路。
1994年第五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上,曹薰鉉對陣依田紀基。
曹薰鉉一個勁地唱歌,關鍵是唱的賊難聽,坐在旁邊根本就是一種折磨,沒法好好思考。
依田不堪其擾,窩了一肚子火的依田向裁判組申訴。
裁判組以“規則沒有禁止選手不可以哼小曲”為由不予處理,最終依田含恨落敗。
除了唱歌,曹薰鉉居然還會生化攻擊。
1999年首屆春蘭杯圍棋賽,在和中國棋手周鶴洋比賽時,曹薰鉉居然脫下了鞋襪,然後把襪子放到了棋盤邊上。
結果年輕的中國棋手(周鶴洋)被燻得捏住鼻子,不能呼吸,哪還能正常思考?
結果本來佔優的局面,被曹薰鉉一個妙手翻盤。
賽後曹薰鉉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得意洋洋,大肆吹噓。
曹薰鉉如果只是個人行為,韓國棋院卻是黑歷史一大堆。
1998年,第三屆三星杯決賽,由韓國棋手李昌鎬對戰中國棋手馬曉春。
原定的是1998年11月26日和28日進行前兩局。
馬曉春起初狀態極好,上來就先聲奪人,酣暢淋漓地大勝李昌鎬。
韓國棋院看李昌鎬不在狀態,馬上以亞運會轉播為由推遲了比賽。
把後面的四局安排到1999年的2月,整整拖了3個月,終於等來了馬曉春狀態的低潮期
這個時候李昌鎬狀態也調整好了,才開始與馬曉春對戰。
果不其然,狀態好了的李昌鎬以3:2擊敗馬曉春蟬聯三星杯世界冠軍。
還有一次,第三屆東洋證券杯,李昌鎬對戰林海峰。
本來前三局李昌鎬1:2落後,第四局在韓國主場舉行。
但是在比賽前一天晚上,林海峰下榻的酒店搞消防檢查,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次。
弄得林海峰根本沒睡著覺,異常疲憊,最後1目半的差距被擊敗。
2004 年三星杯預選賽,中國棋手黃奕中與韓國棋手金江根的比賽。
當時,雙方對於棋盤上被提掉的棋子數量陷入爭執。
本來吧,這種爭執很容易判斷,覆盤一下不就得了?
但裁判組卻以難以判斷為由,裁定重賽,讓中國選手功虧一簣。
此外,在體育界,韓國人的“髒”也是世界聞名。
比如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韓國曆史上第一次舉辦奧運會。
整個韓國自信心爆棚,使出各種盤外招幫自己的選手奪冠。
其中最管用的,就是賄賂裁判。
在拳擊比賽中,美國拳擊選手小羅伊·瓊斯,對戰韓國選手樸熙洪。
小羅伊·瓊斯實力強悍,四次拿下拳王頭銜,贏下樸熙洪本身沒有懸念。
但萬萬沒想到,當比賽結果宣佈時,裁判竟然宣佈韓國選手樸熙洪獲勝!
所有人都震驚了,紛紛質疑韓國收買了裁判。
但苦於沒有證據,直到1997年,國際奧委會才把這黑幕給抖了出來。
給小羅伊·瓊斯補了個公平競賽獎。
當然,也有裁判堅守了底線,但遭遇的,卻是韓國人的毆打。
在另一場拳擊比賽中,韓國輕量級拳擊手範忠一屢次犯規,不停用肘、頭撞擊保加利亞選手亞歷山大。
紐西蘭裁判基思·沃克提醒數次無果,最終按照規則直接扣掉了範忠一2分。
最終,亞歷山大以4:1的成績獲得冠軍。
然而,韓國觀眾卻無法接受這一結果。
開始大鬧賽場,衝上比賽臺對裁判沃克進行圍毆。
輸掉比賽的樸永一也加入了毆打裁判的行列。
裁判團一看情況不對,趕緊請求保安援助他們離開現場。
不料韓國保安脫下保安服,聲稱自己是愛國者,也加入了對沃克的攻擊!
就連場館的電工,也斷電掩護暴行。
混亂之中,韓國人竟然用利器砍傷了國際業餘拳擊協會裁判委員會的主席!
後來沃克被打成重傷昏迷。
在國際奧委會的保護下立刻護送回國,原因是有人韓國人揚言要幹掉沃克!
這兩件事,讓全世界第一次見識到了韓國人的無恥。
這件事給給韓國人帶來了什麼教訓?
教訓就是,不收買裁判則已,要收買,就要把所有裁判都收買!
於是,也就有了2002年的名場面:
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韓國人硬生生把足球踢成了“功夫足球”。
柳相鐵一記肘擊直接打破科科的眉角,李天秀腳踢馬爾蒂尼後腦勺。
義大利隊被罰下一人,西班牙隊兩個進球被吹無效!
野蠻卑劣、舉世震驚!
但是裁判呢?
無動於衷!
因為賽後連裁判莫雷諾都承認收了黑錢!

說實話,黑哨哪個國家沒有過?
但是當著全世界的面在最重要的世界性比賽裡明目張膽的這麼玩,韓國人是獨一份。
最終,韓國隊被送入四強,韓國國內一片歡天喜地,觀看了直播的民眾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此後,韓國足球的名聲徹底壞了。
印有韓國國旗的手紙在世界脫銷,義大利、西班牙足球俱樂部永遠拒絕韓國人加入。
其實,不僅義大利和西班牙,中國也一直是韓國“髒手體育”的受害者。
比如在2008-2009短道速滑世界盃女子1500米決賽上,韓國選手鄭恩珠按住中國隊員周洋的頭盔將她推出賽道,猛烈的撞擊導致她出現腦震盪和頸椎錯位。
2010年短道速滑世錦賽,周洋又被韓國選手帶倒,腳踝被對方的冰刀割傷。
金炳俊也用冰刀劃傷韓佳良,血染賽場。
在平昌冬奧會上,單就短道速滑,韓國隊就犯規了50多次。
以至於2018年平昌冬奧會,加拿大隊員領獎時彎腰“擦臺子”,嘲諷韓國隊髒奪冠。
說實話,韓國人在短道速滑上的手髒已經是公開的了。
或者說各種小動作,本來就是他們訓練的內容之一,也是取勝戰術之一。
中國名將王濛就吐槽過:“他們好像是習慣動作,不用手摸點什麼好像不會滑冰。”
結果韓國人這一套,到了北京冬奧會就不靈了。
中國為了保證比賽公平公正(真的不是針對韓國),搞了一套獵豹系統。
在賽道上裝了43臺高速攝像機,就是警告所有心懷鬼胎的人,不要搞小動作。
結果韓國不信邪,還想故技重施,結果被抓了個正著。
哪兒有疑問,可以調錄影看嘛。
鐵證如山,韓國選手黃大憲、李俊瑞被罰下,無緣決賽。
結果韓國人好像受了天大委屈,群情激憤。
幾乎所有人都站出來表示憤怒,跑到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前示威,撕毀中國的國旗!
還有兩個韓國人無故毆打一名在韓的中國留學生,抓住頭髮就往牆上撞。
韓國體育代表團並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提出申訴。
結果國際滑聯發聲明,駁回韓國隊的申訴。
然後韓國就更受不了了,韓國體育會召開緊急記者會,控訴中國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
但是有意思的事來了,整個記者會,根本沒配翻譯,全程用韓語釋出,現場外國記者一頭霧水。
有外媒記者對此不滿抗議,“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怎麼能讓我聽懂呢?”
屢次提問被無視後他憤而離場。
為啥不配翻譯呢?
說白了,這場記者會的性質本身就是為了安撫韓國國民的,是一場“對內特供版”記者會。
壓根沒指望外國記者把它報道出去。
因為有錄影在那擺著,讓外國人聽懂了,不就更顯得韓國人無恥了?
有人曾經總結說,只要韓國人和“比賽”相遇(不管是啥比賽),都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化學反應。
最終搞成一場不擇手段的鬧劇。
事實上呢?韓國人的無恥,遠遠不止比賽。
比如在產業方面,韓國就幾乎在所有領域給中國使絆子。
我們都知道,韓國資源匱乏,主要就是靠晶片、儲存產品、汽車、液晶面板幾大產業撐起來的。
偏巧,中國發展的也是這些領域。
所以就讓韓國很不爽,使出渾身解數阻礙中國產業發展。
比如液晶面板產業。
咱們都知道,中國液晶面板產業,起步遠遠晚於日韓。
這也導致等中國彩電業開始從CRT向液晶時代過渡的時候,中國根本沒那麼大的液晶面板,只能依賴進口。
本來,中國中國液晶面板三巨頭京東方、上廣電NEC、龍騰光電想透過引進五代線的辦法解決產能問題。
但五代線剛剛引進,韓國那邊全面擴產五代線,液晶面板價格大跌,三家企業陷入困境。
為了保留中國液晶面板業火種,在國家開發銀行、資訊產業部等推動下,計劃把京東方、上廣電NEC以及位於江蘇崑山的龍騰光電3家企業各自旗下的5代線剝離出來。
合併成立合資公司統一運營,成為液晶面板“國家隊”。
在最初的設想裡,三家在合資後,形成新的產業格局: 
京東方生產用於電腦的液晶顯示器,龍騰光電生產用於筆記型電腦的顯示器,上廣電則生產電視用大面積液晶屏(彩電)。
但是這時候,韓國人來攪局了。
LG找到的是龍騰光電,遊說龍騰光電和LG合資建一條7.5代線,主要用以投產液晶面板前端技術。
龍騰光電動心了。
按照原有計劃,龍騰光電只能生產筆記本顯示屏。
但如果能和LG合作,搞成了7.5代線,自己的液晶面板想切多大切多大。
電腦、筆記本、電視機都能把握在自己手裡,那就意味著龍騰光電會成為中國液晶面板業的主宰者。
畢竟,大家都是辦企業的,誰不願意一下子成為國內行業龍頭呢?
但龍騰光電從三家合併計劃中退出後,再去找LG,卻發現LG的談判代表不見了!
LG這一招“二桃殺三士”,利用中國各個企業的小心思和地方政府的政績訴求,成功把中國自研高世代線的時間推遲了2-3年。
所以一直到2008年,眼看奧運會就要開了,全國的彩電廠商嗷嗷待哺,中國仍然沒能拿出高效能大面積液晶面板。
不得已,大陸連續兩次組織9家彩電廠商,赴中國臺灣省採購1200萬片液晶面板。
但萬萬沒想到,韓國人又來攪局了,找臺企友達和奇美採購400萬片液晶面板。
韓國本身就生產液晶面板,幹嘛還要找臺企採購?
說白了,就是人為製造產能緊張,抬高售價,增加自己的利潤率。
結果,本身就是綠色臺企的友達和奇美選擇優先向韓國供貨,結果讓等米下鍋的大陸彩電企業措手不及!
與此同時,韓國也刻意壓縮對大陸液晶出口量。
結果,液晶面板價格開始飛漲,中國大陸的彩電企業都受到了相當嚴重的衝擊。
雖然後來大陸痛定思痛,釋出了《2010至2012平板產業發展規劃》,最終推動了中國成為現在的液晶面板之王。
但這件事本身來看,韓國人的這種盤外招還是夠噁心的。
除了產業競爭之外,韓國人在偷中國文化方面,也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和韓國相比。
韓國人到底有多能偷?
來看看這些年韓國從我們手裡偷走的傳統文化有多少就知道了。
不完全統計,數十年來韓國已經偷走了中國高達500多個傳統非物質遺產!
韓國正式入選世界三大申遺名錄的專案總計為51項,其中古琴、元宵節、端午節、獵鷹術、摔跤、拔河、榫卯木結構建築、麻織等13項直接就是抄來的。
比如中國的傳統音樂“古琴”,韓國人改名“箜篌”成功申遺。
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韓國人改名為“燃燈節”成功申遺。
還有中國的端午節,韓國又是改了一下名字,改為“端午祭”後又成功申遺。
要不是中國網友申訴,恐怕韓國人連中國的火炕和風箏也拿去“申遺”了。
剩餘的38項,也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
可以說,可見韓國為了能夠“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幾乎將中國所有傳統文化能偷的都偷了!
在面對中國人質問的時候,還厚顏無恥的說這本來就是他們的!
要說論偷,韓國敢說第二,全世界沒人敢說第一!
三、自卑的韓國
很多人可能有點奇怪,韓國好歹也算一個人均GDP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為啥卻有這樣一個無恥的國民文化,不擇手段拼命要贏呢?
這要從韓國的地理和歷史來找原因了。
地理上朝鮮半島三面環海,唯一陸地接壤的那一面還多山,其實算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地理環境。
再加上降雨集中容易引發洪水,大大限制了朝鮮半島生產力的發展。
這就決定了朝鮮半島根本不可能像歐洲古希臘那種半島那樣,發展出璀璨的文化。
所以韓國文化,基本都來源於中國。
同時,因為國力弱小,所以無論是從久遠的三韓時代,到大明藩屬,再到蒙古、清軍入侵,直至後來的日本和美國的輪番殖民。
幾乎每一次外國來人,朝鮮都要跪一次。
所以朝鮮的政權維持之道,就是依附於一個強國,來維持其政權的延續。
這便是所謂的“侍大主義”。
本來吧,如果一直如此,倒是也挺好的,但問題在於,時代變了!
進入19世紀,世界各國民族主義興起。
民族主義算是西方國家維繫現代國家形態所發明的,並以此作為挑動民族對立、便於殖民統治的一種工具。
但是後來,民族主義漸漸演化為一種可以團結全體國民的意識形態。
英國學者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認為:
“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
從正面看,民族主義的確可以團結國民,消除內部矛盾,增強發展動力,為民族奮鬥成了不少國家英雄人物的初心。
但問題在於,民族主義的建立,並不容易,最起碼,需要輝煌的歷史作為民族主義的佐證吧?
否則你這個民族祖上幹啥啥不行,哪來的民族自豪感?
你說你這個民族偉大,偉大在哪裡呢?
如果你不能證明自己的祖上偉大,大家從自己民族身上感到的都是屈辱和自卑,那談何讓別人為民族奮鬥呢?
韓國人就面臨這個問題。
20世紀六十年代之後,隨著韓國經濟發展,民族意識急劇膨脹。
但翻翻歷史,就會發現,自己的祖上好像真的不咋行啊!
可以說,翻遍史冊,盡是藩屬;內外政治,皆為兒臣。
這種祖上不爭氣帶來的憋屈、苦悶、壓抑,是創造了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中國人根本體驗不到的,也很難理解的。
就算韓國獲得了獨立,又如何?
處於東西博弈的最前線,東亞火藥桶,金將軍哪天不高興了都能讓首都變成一片火海。
所以韓國人先天極度缺乏安全感,並且非常焦慮。
韓國的歷史狀況和現實處境與民族主義嚴重對立,極端民族主義需要發洩的出口。
如果這種情緒不發洩,那就根本沒法團結國民共同奮鬥。
於是,朴正熙提出了“身土不二”的愛國思想,四個字出自16世紀末的一本名叫《東醫寶鑑》的醫書。

它代表的意思是“身體和出生的土地合二為一,出生地所產的食品,是最適合自己身體的”。
這句話的本意,其實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但在朴正熙的不斷強化下,他的內涵和外延都不斷地加深。
內涵上,拓展為在這生我養我的土地上生產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的,才是最好的。
然後又拓展為韓國曆史文化才是最好的,韓國的歷史領土才是最大的,朝鮮民族歷史上是偉大的,等等等等。
外延上,拓展為優先考慮韓國貨。
既然韓國曆史是好的,文化是好的,那韓國的商品也是好的。
要是買外國貨,那就是不愛國!
所以在六七十年代,韓國強制要求國民只能買國貨,鼓勵群眾舉報那些買洋貨的叛徒。
別說汽車了,就連抽外國煙都不行,只要被發現,就是一通毒打。
於是,韓國就這樣度過了工業化的積累期。
與此同時,韓國不遺餘力的宣傳民族文化的優質,讓韓國人覺得,韓國經濟發展,是因為民族好。
民族好,大家都買國貨,又反過來刺激經濟發展。
這就形成了一個正迴圈,並最終造就了漢江奇蹟。
但問題在於,韓國曆史和文化都相當匱乏,根本拿不出手,如何證明韓國民族好呢?
兩個手段:
第一,偷!
前面說了,韓國文化受中國文化薰陶很深。
韓國人一致認為,自從滿清滅南明之後,中華文化已經滅亡了。
自己才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傳承者,所以當之無愧地擁有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權。
於是,也就有了韓國人不斷拿中國優秀文化產品去申遺。
藉此營造一個“我韓國祖上真牛X”的假象,掩蓋自己那粗鄙可笑的歷史,維持其脆弱無比的“自尊心”。
所以,這個邏輯就是:
韓國政府需要營造民族自豪感發展經濟→偷文化給民族貼金→煽動民族主義→民眾信了→政黨為贏取選票,繼續給偷文化背書→繼續煽動民族主義。
結果惡性迴圈,韓國人的偷文化越來越離譜。
一會說孔子是韓國人,一會說朱元璋是韓國人,一會說中華文化起源於韓國。
最後一路演變為“韓國是宇宙起源”的搞笑局面。
第二,不擇手段地贏!
偷文化,固然可以滿足一時的虛榮心,但說實話,具體怎麼回事,韓國人自己也清楚。
對於強化民族自豪感來說,光靠偷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韓國為了證明民族優越性,就必須在一個相對高難度、全世界都參與的活動中拔得頭籌。
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出高於民族、宗教、政治或意識形態的,最樸素,也是最強大的國家認同。
看來看去,也只有各種國際性的比賽了,特別是體育賽事。
但問題在於,體育賽事,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啊!
如果體育賽事拿不了冠軍,不僅不能體現民族自豪感,反而會成為“韓國人不行”的有力證明。
怎麼辦呢?
那就只能使出盤外招了。
下黑手、改規則、收買裁判,反正不管怎麼樣,只要能拿到金牌就行!
只要拿到了金牌,在韓國媒體營造的資訊繭房中,誰會知道金牌是怎麼拿的呢?
所以自從1984年漢城奧運會韓國透過骯髒手段拿到12枚金牌(中國才5枚),讓韓國民族自豪感爆棚之後,韓國人就走上路徑依賴。
不論哪次比賽不,不論什麼比賽,只要不用點盤外招,就不舒服。
最後,也就營造了韓國全世界聞名的“競技精神”。
所以,總結韓國人不擇手段毫無下限的基因來源,無非也就是土地貧瘠,資源貧乏,文化單薄。
後天機緣巧合發達了,心態膨脹扭曲導致輸不起。
為了證明自己牛X,拼命要獲勝,哪怕沒有下限,不擇手段也要贏。
僅此而已。
說白了,髒的不是韓國的體育精神,而是在極度自卑狀態下,極盡癲狂的韓國民族主義罷了。
那麼對於韓國人這種做法,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其實,中國人的利益該爭取要爭取,但也真沒必要為之生氣。
大過年的,氣壞了身體犯不著。
所謂體育之爭、文化之爭,其實都是表象。
決定一切的,還是實力之爭。
韓國人就算陰掉了柯潔,能改變中韓圍棋人口和實力的巨大差距嗎?
不能。
韓國就算拿了幾塊奧運金牌,能和40枚金牌的中國比嗎?
不能。
韓國在液晶面板領域給中國使陰招,阻擋了中國液晶面板如今世界第一,碾壓韓國嗎?
不能。
韓國人就是目光短淺,想在衰落的時候靠一點點偷來搶來的榮譽滿足自己可笑的榮譽感。
其實對整個國家來說,一點用都沒有。
反觀中國,從來不在這些細枝末節上糾結來糾結去,只是老老實實發展自己工業、汽車產業、航母、潛艇、六代機等等。
等中國將美國勢力擠出東亞,中國動動手指頭就能碾死韓國的時候,韓國會如何呢?
只能重新抱住中國的大腿,這是他們幾千年來一直做的,也是他們的宿命。
四、後續
LG杯事件的後續:
——中國圍棋協會官宣不接受LG杯第三局的結果。
——後續可能中國棋手會抵制韓國主辦的賽事,比如柯潔可能不會參加未來的最強棋手賽;
——1月25日,中國圍棋協會宣佈,未來圍棋聯賽不會再允許外援參加。
去年光是我們圍甲比賽有8個外援,其中韓國棋手佔7個,僅卞相壹去年在中國撈金近百萬。
中國圍棋協會這個規定可能影響近20個韓國棋手的經濟收入,直接經濟損失可能超過1000萬。
——最新訊息,因為本次LG杯事件過於惡劣,給企業造成極壞的負面影響,所以LG集團正在考慮取消對未來比賽的贊助。
韓國棋院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可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