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小眾卻驚豔的成語

中文之美,美在詩美在詞,亦美在成語。
有些成語,光念出來都覺得特別美好。
分享一些讀來唇齒留香的成語,可作文借鑑,可增進文識,可捕獲美感!
正苦於起名字的你,亦可從中汲取佳意吉願哦!
 01 
春樹暮雲
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當時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東,因“春天樹”“日暮雲”,觸景生思念。後用“春樹暮雲”表達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02 
落月屋梁
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夢初醒,月色落下清輝灑滿屋樑,迷離中彷彿見到友人的容貌。後也用“落月屋梁”表達對親友的想念之情。
 03 
景星慶雲
景星,祥瑞之星。慶雲,吉慶之雲。比喻吉祥的徵兆,也指傑出的人才。清·王韜:“故賢才之於世,猶威鳳祥麟,景星慶雲。”
 04 
劍膽琴心
劍膽,形容膽略很高。琴心,形容柔情脈脈。指人既有膽識,又有柔情,剛柔相濟,任俠儒雅。元·吳萊詩云:“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
 05 
流星趕月
好像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速度快。
 06 
吉光片羽

古代神獸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殘存下來的珍貴文物。朱光潛《藝文雜談》:“魏晉以前,著錄的書牘多為吉光片羽,言簡意賅而風味雋永。”


 07 
林下風範

又作“林下風氣”。語出魏晉竹林七賢,形容人優雅嫻靜的風度。多指女子嫻雅脫俗大方。《世說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08 
枕石漱流
頭枕著山石,用溪流漱口,指隱居山林的生活。曹操《秋胡行》:“名山歷觀,遨遊八極,枕石漱流飲泉。”
 09 
花朝月夕

繁花似錦的早晨和皓月當空的夜晚,指良辰美景。《舊唐書·羅威傳》:“每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


 10 
暗香疏影

暗香,梅花清幽的香氣;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形容梅花的姿容和芳香,也指代梅花。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11 
光風霽月

光風,雨過初晴時的和風。霽月,雨雪止後的明月。形容雨過天晴時的明淨景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時世,還指開闊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宋·黃庭堅有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12 
龍駒鳳雛
是說少年英俊秀穎。《晉書·陸雲傳》:“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13 
懷珠韞玉
懷藏珠玉一樣的寶物,比喻人具有很好的品德與才能。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14 
晨鐘暮鼓
清晨撞鐘,傍晚擊鼓,用以報時。宋·歐陽修《廬山高》詩:“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也比喻可以使人警覺的言語。
 15 
春誦夏弦
誦、弦:古代學詩,只是口誦而不用樂器叫“誦”,用樂器配合歌唱叫“弦”。原指根據季節而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16 
顧盼生輝
同“顧盼生姿”,是說左右環視,神采動人。魏晉嵇康《贈秀才入軍》:“風馳電逝,躡景追風;凌厲中原,顧盼生姿。”
 17 
鏤月裁雲
雕刻月亮,裁剪雲彩。比喻手藝製作精巧,也形容詩文創作清婉秀麗。唐·李義府《堂堂詞》:“鏤月為歌扇,裁雲作舞衣。”
 18 
夏雨雨人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教益或幫助。明·鄒迪光夸人道,“乃公不獨以春風風人,夏雨雨人,而又能以秋霜自潔,寒月自照。”

 19 
休休有容
休休,寬容,氣魄大。形容人寬容而有氣量。《尚書·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20 
優哉遊哉
也作“悠哉遊哉”,形容從容不迫,悠閒自得。宋·蘇軾《觀棋》:“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遊哉,聊復爾耳。”
 21 
安之若素
素,向來,平常。遇到異常情況或遭受挫折時,依舊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
 22 
金聲玉振
比喻音韻和諧響亮,也指才德純美,聲譽遠揚。《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23 
福至心靈
好運來了,人的心思也顯得靈巧了。
 24 
河清海晏
黃河清澈了,大海平靜了。形容天下太平。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25 
雲程發軔
雲程,遠大前程;發軔,啟車行進。指美好遠大的前程剛剛開始。
*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