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歲的萊蒂西亞(Laetitia)來自法國蒙瓦勒-敘-盧瓦爾(Montval-sur-Loir)小鎮,2014年6月接受了扁桃體切除手術。然而,當她從麻醉中醒來,她不僅沒有“多喝熱水”,反而發出的每一個法語單詞,都帶著一股濃濃的英式味道!
“我一開始以為只是鼻音太重”,她告訴法國《小郵報》(Le Petit Courrier),畢竟她家三個孩子做完扁桃體手術後也會短暫變“含糊不清”。但幾個月過去了,這種“英倫發音”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根深蒂固,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為她進行手術的外科醫生在術後複診時聽她開口,直接驚掉下巴:“你不是英國人?”隨後表示,醫學檢查一切正常,“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你是個醫學奇蹟”,然後就退休了……
之後萊蒂西亞輾轉求醫,多位專家的答案也如出一轍:“身體沒問題,器官結構完好”。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麻醉期間,腦部某區域血流減少,導致語言控制系統出現微小異常。
萊蒂西亞的經歷正符合一種極其罕見的神經語言障礙——“外國口音綜合徵(Foreign Accent Syndrome)”。
這種病症的特點是:人在語言能力未被剝奪的前提下,突然在母語中表現出明顯的外來口音。最常見的誘因包括:中風、腦部外傷、神經系統手術……或者像萊蒂西亞這樣,僅僅一次扁桃體手術。
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如此“中氣十足”的語言變調。二戰時期,一位挪威女性在遭遇炸彈爆炸後語言中帶上德語口音,被鄰居誤認為德國間諜。
2005年,一名澳大利亞女子車禍後醒來,說話像個地道的法國人,連她自己都震驚。但專家強調,她並不是真的“說”法語,而是語調、節奏、發音方式的變化,讓聽眾“聽起來像是”帶法語口音。
悉尼大學的語言學家Karen Croot指出,這類患者並沒有學會新語言或方言,而是因為語言控制中樞(大腦某一區域)受損,使他們說話的節奏、重音、發音方式出現系統性偏差。
這就像你在說中文時忽然開始“加捲舌、拖長音”,別人會誤以為你是在模仿東北話或港臺腔,但其實你只是大腦亂了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