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憋屈

5月3日,演員馬麗在電影《水餃皇后》的路演現場灑淚。
情緒崩潰的起因,是部分極端粉絲長達10年的網路暴力。國民皆知的沈馬CP,是她和沈騰的來時路,也是兩人未來發展的絆腳石。馬麗既感激正常CP粉的支援,又難以招架部分人的攻擊和謾罵。
她哽咽著提到,這些年從夏洛(指電影《夏洛特煩惱》)開始,就有特殊人群傷害沈騰和自己的家人,兩人甚至不能和家人公開出遊,正常夫妻公開露面都會遭到謾罵。並懇請大家喜歡作品就好,不要去幹涉演員的私生活,持續網暴的最壞後果就是兩人不再合作。
5月4日,她再度發聲說不會和沈騰終止合作:“他是我的恩人,也是我的貴人”,並感謝了理智粉絲的支援。只是兩個百億演員的背後,難免承載著太多的期待,有時會淹沒他們自己的生活。
馬麗作為演員,作為笑星,她並不總是快樂的。和賈玲一樣,成為搞笑女藝人就意味著要學會扮醜,學會逗樂,學會迎合觀眾的期待,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隱於幕後。
臺前歡笑,臺後落淚,是她們的常態。
馬麗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喜劇演員。
她今年43歲,先用23年學做演員,又花了20年走進喜劇。
1982年,馬麗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是個地道的東北女娃。
她的原生家庭不圓滿,但還算幸福。8歲時父母離婚,馬麗一直跟著媽媽生活,後來的繼父對她也很好。忙於酒店生意,媽媽總是沒空陪女兒,只能盡最大努力提供經濟支援,想以不差錢的生活彌補孩子的情感缺憾。
在媽媽原本的規劃裡,馬麗應該去學體育,去打籃球、長跑、短跑,做個健康的孩子。但繼父介紹來藝校招生的機會,意外把馬麗送上演藝之路。
馬麗讀了5年藝校,成功入學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此後還上了北京大學的戲劇研修班。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在掉塊磚都能砸到美人的演藝圈,她迎來了生活的種種變化。
對馬麗來說,煩惱是成長不可避免的代價。原本這個年輕人有著自己的驕傲,她是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學業上順風順水,無需掛心,做過班長、學生會主席,常年保持最好的專業課成績,一路讀到中央戲劇學院。
生活上,父母的庇護同樣給足了她揮霍的底氣,可以出門只打車不坐公交,畢業在家吃喝玩樂一年也沒關係。
直到接到媽媽借錢的電話,馬麗才知道家道早已中落,連學費都是借來的。在她心裡,一直覺得媽媽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但那時才發現對方也需要依靠,而自己“是個廢人”。

早期的馬麗和媽媽
於是馬麗到處工作掙錢,她賺到的第一桶金每天只有50塊,在話劇裡扮演臺詞不超過十句的小角色。後來她開始演小劇場話劇,從中戲的小劇場跑到人藝,錢還是不夠,養自己都費勁,沒辦法減輕家裡負擔,就只能出去教小朋友學表演,早上四五點去坐公交,花一個半小時過去,教課一整天。
成為演員之後,馬麗慢慢把重心轉向話劇舞臺。因為外貌不夠突出,她曾被導演當面發難,這傷害了馬麗的自尊,讓自信和自卑在心裡打架。她一度變得自閉,不願意出去跑組,遇上名人大導也不敢搭話。
好在她從未想過放棄這個行業,終於等到了翻身的機會。
2005年,馬麗憑藉在舞臺劇《滿城全是金字塔》中的出色表現,被開心麻花的導演彭大魔一眼看中,隨著工作邀約拋來的,還有加入團隊的橄欖枝。
不是馬麗選擇了喜劇,是喜劇看到了馬麗。在系統學習的科班生涯中,她的周圍沒有人談論喜劇,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忙著學習悲劇理論,把戲劇當成體面的正道。馬麗也不例外,她以前的夢想是站在人藝的舞臺上演出話劇。

話劇舞臺上的馬麗
加入開心麻花後,喜劇就成了她表演的主旋律。相比於“來自臺北的瑪麗”,喜劇更需要一個“來自東北的馬麗”,不要裝飾美,而要敢扮醜。這個要強的女孩用一部部話劇在團隊站穩腳跟,因為一年365天裡能演360天,馬麗一度被稱為“話劇千場女皇”。
2010年,她與何炅合作小品《超幸福鞋墊》,逐步活躍於熒幕中,打響了“女版郭德綱”的名頭。同年,馬麗與沈騰首次合作話劇《烏龍山伯爵》,黃金搭檔自此誕生。
自2013年起,兩人頻繁登上春晚舞臺,演繹《今天的幸福2》《扶不扶》等小品,成了面向全國觀眾的賀歲搭檔。
2015年,他們主演的電影《夏洛特煩惱》上映,馬麗飾演的馬冬梅紅遍大江南北。
真正踏入影視圈之後,馬麗深刻體會到了娛樂圈的勢利與現實。以前被認為形象氣質太土,她遭到了造型師的排斥,品牌也拒絕借給她出席節目的衣服。
馬冬梅一角,讓馬麗苦等了三個月,卻只等來了“你演不了”的訊息。因為那時候她“長得太醜”,既不算是明星,也沒有票房號召力。她只能在飛機上許願,希望定好的女演員能臨時有事不演,給自己一個機會。
成名之後紅起來了,這些煩惱也並沒有隨之煙消雲散。電影火了,很多戲約找過來,都是同質化扮醜逗笑的角色,她成了那個魔性耍寶、標籤固化的喜劇女演員。
在開心麻花的“春夏秋冬四部曲”裡,她是《抓娃娃》裡的春蘭,《我和我的家鄉》裡的秋霞,《夏洛特煩惱》裡的馬冬梅,卻唯獨缺了《西虹市首富》裡的夏竹。據傳,這是馬麗成為明星、有票房號召力後的又一次資方換角。

隨著《羞羞的鐵拳》《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獨行月球》等喜劇電影相繼播出,馬麗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演員。
她不再只侷限於搞笑逗樂,轉向不同型別尋求突破。2021年她主演了文藝片《東北虎》,飾演了一個丈夫出軌的孕期女人,沒有歇斯底里的崩潰,表演剋制而沉默,與以往的熒幕形象大相徑庭,讓觀眾看到了演員馬麗的另一面。
2022年,她憑藉電視劇《超越》獲得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
2024年7月,馬麗成為中國影史首位票房突破200億的女演員。同年憑藉張藝謀執導的《第二十條》斬獲百花獎影后獎盃。
笑星是她的來時路,但顯然馬麗的未來不僅於此。
沈騰,是馬麗演藝生涯上避不開的關鍵詞。
相識20年,合作15年,沈騰和馬麗就像雙生的藤蔓,低處相逢,頂峰相見。曾經兩人上個節目都要到處苦求,如今既是國民偏愛的“沈馬CP”,也是屢試不爽的票房靈藥。
沈馬一齣手,就知有沒有。《夏洛特煩惱》票房破14億元,《羞羞的鐵拳》票房破22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破28億、《我和我的父輩》票房破14億,《獨行月球》落點31億,《抓娃娃》的票房來到33億。
一次次合作,一場場勝利,讓馬麗成了兩百億影后,讓沈騰主演電影票房超過了三百億。狂攬票房不說,兩人還攜手上春晚、錄綜藝、跑通告,憑藉親暱默契的互動、深厚自然的感情,一躍成為內娛的大勢CP。
CP是網路流行的說法,指英文Character Pairing,即人物配對。在當下,它已經突破同人圈,指向影視動畫等各圈層的人物配對,為觀眾提供可自行幻想的戀愛關係。“沈馬CP”指向的,是拋開影視角色的真人,即演員沈騰和馬麗之間那份虛擬的愛情。
對於磕CP的人來說,一切互動都可以是糖分和養料。更何況,他們的相遇相知,本身就是一個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的動人故事。
沈騰第一次看到馬麗時,是在小劇場話劇的舞臺上。他在後來的訪談中說:“看到了之後我就喜歡上這個人了,我就覺得有一天我得跟她合作。”
後來他們在話劇《烏龍山伯爵》裡成了搭檔,8年演出超過1500場,在謝幕時留下了熱烈舞動的身影。

上了蛇年春晚,他們接過趙本山和宋丹丹的衣缽,開始在全國觀眾面前演小品。
到了《夏洛特煩惱》,夏洛和馬冬梅的錯位愛情背後,是沈馬二人事業上的深度繫結。
12年同上9次春晚,10年主演7部電影,他們用一部部作品積累起觀眾的好感,同時反饋給觀眾常看常新的宣發物料。在臺上,他們是默契無雙的搭檔,臺下是自認“最好的朋友”。
這種互相欣賞溢位螢幕,成為親密關係的證明。在綜藝裡馬麗為沈騰擦汗,在劇組裡沈騰為馬麗送上生日蛋糕。在猜圖遊戲中,沈騰和馬麗不需要隊友賈玲的配合,靠著一顰一笑的默契就完成了挑戰。
兩人都沒結婚時,沈騰曾說:“我跟馬麗不是過不了日子,是隻能選一頭,要麼就是銀幕上舞臺的搭檔,要麼就是生活中的伴侶。”馬麗也非常在乎沈騰,說:“如果我們超過三天不見面,就會覺得缺點什麼。”
很多人把這種難以言喻的感情稱之為“友情以上,戀人未滿”,沈馬成了網際網路公認的精神知己,內娛BE美學的代表。就算他們各自成家生子,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但對他們的家人來說,這對CP的紅利卻不只是祝福。且不說愛情是具有排他性和佔有慾的,容不下假想敵,也不能時時刻刻維持體面,光是輿論的反噬和攻擊,都是常人難以承受之重。
輿論的混戰裡,沒有人是勝利者。沈騰和戀愛長跑12年的女友王琦結婚生子,女方被罵“逼婚”,男方被罵“渣男”。馬麗和小11歲的男友許文赫結婚生子,男方被罵“軟飯男”,女方被罵“既要又要”。
在《魯豫有約》節目裡,沈騰就說已和女友戀愛長跑11年,想找個機會給她一個幸福感倍增的求婚方式。馬麗在一旁附和道,開心麻花的男生都特別長情專一,對女友和妻子的好令人感動。
直到《歡樂喜劇人》第一季的總決賽,沈騰和馬麗扮演了一對末世情侶,還有借位親吻的情節。互動環節登臺的王琦,避開了在觀眾起鬨下索吻的沈騰並說:“他剛剛才吻了馬麗,回去得把嘴洗洗”,此後就被冠上了“小心眼”“情商低”的標籤。
結婚之後,王琦依然面臨逼婚的爭議。沈騰曾在訪談中透露:“現在就感覺我要不娶王琦,我就是一個罪人”,結合綜藝《女婿上門了》裡女方家人的表現,導致不少人認為這是造勢逼婚。
即便沈騰事後澄清是自願的真心的,網暴也沒有停止,苦等12年的王琦成了勢利的“壞女人”。
夾在中間的馬麗多少有些尷尬,她不僅是沈騰的搭檔,還是王琦的好友。此後沈馬開始長達7年的避嫌,電影合作只有拼盤短片,長片從《夏洛特煩惱》直接跨越到《獨行月球》。

在這段時間裡,馬麗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她和同事許文赫領證結婚,懷孕生子。她說自己非常幸運,每天都在感恩,當了媽媽之後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完整。
提到兒子,馬麗在訪談裡熱淚盈眶。雖然工作有時會帶上孩子,但春晚太忙一個月都見不到孩子,她只能讓媽媽和老公多錄影片來緩解思念。
由於她比男方大11歲,事業同樣屬於上位,這段女強男弱的感情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丈夫許文赫不僅在家庭裡支援馬麗,主動做起“賢內助”,還成了她的事業粉。
在電影《獨行月球》的首映現場,許文赫現身支援時直言“你倆好甜,我好喜歡”,帶頭嗑起了沈馬CP。饒是如此,他也沒逃過“贅婿”的罵名。數不盡的言語攻擊下,王琦4年沒有更新微博,許文赫直接關閉了評論許可權。
點點滴滴,馬麗都看在心裡。沈馬組合的事業蒸蒸日上,不可能為了避嫌不再合作,但目睹雙方家人被言語吞沒的痛苦,她的堅強顯得無力。
前不久在觀眾面前的示弱委屈,正是馬麗為數不多的脫離時刻。CP有時像是一種甜蜜的詛咒,她願意承擔紅利背後的代價,也想請求理智的粉絲歸還家人的私生活。
可惜很多人分不清,馬麗不是馬冬梅,戲裡的深情營業已過,戲外兩人都有各自的生活。
馬麗是中國第二代喜劇女演員,和賈玲、張小斐一起撐起了市場的半邊天。
不同於第一代的楊蕾、趙麗蓉、高秀敏、宋丹丹、蔡明等前輩,她們趕上了網際網路崛起的時代。得益於流量與票房的託舉,這代喜劇女星在春晚和影視節目中迅速開啟知名度,事業上實現了全面開花。
見證著國內喜劇電影商業市場的崛起與爆發,她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加上近些年影視市場疲軟,觀眾的快樂成了第一動力,“爽”字當頭的情況下,行業在不斷製造喜劇作品,搞笑女星順理成章變為香餑餑。
女性主義的發展讓女性電影崛起的同時,促進了觀眾對內容敘事的需求變化,反哺著女影人的事業,對她們來說這意味著新的入場券和更多的工作機會。
握住了時代的東風,賈玲當了百億票房導演,張小斐和馬麗在百億票房的加成下,分別斬獲金雞獎影后和百花獎影后。

但做一個成功的搞笑女人,對馬麗來講並不那麼容易。
相當長的時間內,她一直在充當沈騰的掛件女主。作為喜劇裡的陪襯,她可以是笑聲魔性的“糟糠之妻”馬冬梅,是愛孩子不如愛馬仕的貴婦春蘭,是《神筆馬亮》篇裡馬亮的妻子秋霞,是等待獨孤月英雄歸來的領隊馬藍星。
直到2025年,馬麗拍電影的第15年,成為馬冬梅的第10年,她才真正等到了一部大女主獨角戲《水餃皇后》。
聚是一團火,散未必是滿天星,兩人不合作的時候,沈騰的事業明顯比馬麗要高出一個臺階。前者主演的《西虹市首富》《滿江紅》《飛馳人生》等影片成績亮眼,在《王牌對王牌》《現在就出發》等綜藝裡也是當仁不讓的主咖,而後者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票房雖破26億,卻一度困在喜劇爛片的爭議裡,並不在真人秀節目裡活躍。
如果只跟自己比,馬麗面臨的是喜劇女演員的普遍困境。觀眾對喜劇是包容的,也是苛刻的,在這個行當幽默是一件作品,女演員們來不及擔心自己不夠美,只怕不夠好笑。

臺上扮醜的馬麗
馬麗的外貌在演藝圈不算太美,但在喜劇界卻需要扮醜。作為明星,她的熒幕形象可以是精緻玉女,但這種美是有距離感的,演喜劇不夠招人喜歡,反而會被觀眾認為“放不開”。
所以她選擇成為聲線粗獷的“馬冬梅”,像個誇張的假小子,越接地氣就越有觀眾緣。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處境,相當多的女演員會為了幽默感主動消解美麗的女性特質。和郭達合作小品《產房門前》的楊蕾,扮演一個挺著大肚子講陝普的淳樸村姑。和趙本山搭檔的宋丹丹,扮白雲大媽的時候門牙都黑了兩顆。反觀為電影瘦身100斤的賈玲,沒少被質疑“不好笑了”。
但馬麗並不甘心只做逗樂的喜劇,拿自己的外形開涮:“喜劇不是扮醜、糟踐自己,是靠劇本、對喜劇的理解。”她說自己在生活裡是一個特別不搞笑的人,演戲也是認真的。
喜劇的本質是悲劇,就像喜劇演員在幕後並不總是快樂一樣。每次扮演角色,馬麗都會分析人物的另一面,就像有情飲水飽的馬冬梅,只有領證那天和夏洛吃了頓羊蠍子,卻在少年時願意為了他不顧一切走進小樹林,看似誇張的背後盡顯悲涼底色。
戲外的馬麗,也不乏情緒崩壞的時候。曾經因為失戀,她有將近十天見不了人,每天癱在床上哭,也不吃飯,只感覺“活不了了”。為了接到時尚資源,她堅持減肥直到被餓哭。認真塑造出的角色被爛片的罵聲淹沒時,她也分外委屈。
喜劇是舒適區,她卻一度想擺脫“喜劇女演員”的標籤。
在固有的鄙視鏈裡,行業離不開喜劇,卻並不重視喜劇演員。馬麗為此打抱不平:“很多人都說喜劇最難,最難演、最難拍、最難做,但你發現了嗎,所有的獎項裡面基本沒有喜劇什麼事。”
賈玲和沈騰就是典型的例子。兩人國民度高,商業成績亮眼,憑藉作品提名了不少主流獎項,但幾近顆粒無收,沒能獲得電影人內部的正經認可。
就連馬麗自己,第一次憑喜劇拿獎還是2022年,她成為第17屆金鹿獎的最佳女演員。同年的金鷹獎女配,靠的是大製作正劇《超越》,兩年後好不容易斬獲的百花獎影后,還是背靠張藝謀的《第二十條》。

擺在演員面前的道路十分明確,正劇即意味著主流認可的正道。馬麗不想只做臉譜化的喜劇女演員,她積極嘗試著不同型別的劇集和角色:“觀眾透過喜劇認識了我,便給我貼上了‘喜劇演員’的標籤。但演員的生命力在於突破,我想演更多。”
於是便有了都市劇《逆流而上的你》裡的劉艾,運動題材劇《超越》裡的吳慶紅,法治題材電影《第二十條》裡的李茂娟,傳記電影《水餃皇后》裡的臧健和。揣著做好演員的勁兒,馬麗的步子走得不快,但越來越穩。
在這個過程中,她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我突然發現,我永遠都不要撕掉喜劇女演員的標籤,因為太稀缺了,能演喜劇的女演員太少了,是個寶貝。”
都說搞笑女星最苦命,但對馬麗來說,或許這也是最好命。
部分參考資料:
1、《魯豫有約》|《超幸福組合·開心麻花擰成記》20140408
2、《靜距離2016》|《一路蛻變,馬麗》20160901
3、《面對面》|《馬麗,喜劇之外》20230122
4、騰訊娛樂|《馬麗:喜劇很珍貴,這輩子最“敢”的事情是做了媽媽》
5、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風采 | 馬麗:舞臺在變,但我沒有變》
6、新浪娛樂|《這就是內娛最貴的CP?》
7、新浪娛樂|《她們從未傳出不和?》
8、狐廠娛樂觀察|《沈馬如何制霸CP場?》
9、柳飄飄了嗎|《馬麗與內娛,開戰》
10、F小姐Miss F|《馬麗的200億票房,沒有一部“大女主戲”》
圖片來源:
公開資料,網路,影片截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