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兩家頂尖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 和 Kimi,幾乎同時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DeepSeek-R1 和 Kimi k1.5。兩款模型一經發布,便在全球 AI 領域掀起了巨大波瀾,其效能直接對標 OpenAI o1 正式版,甚至在部分領域實現超越。這場“巔峰之戰”不僅讓業內驚歎中國 AI 的迅猛進步,也引發了人們對推理模型未來發展的無限期待。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Kimi k1.5:多模態推理的佼佼者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作為 Moonshot AI 的最新力作,Kimi k1.5 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大效能,尤其是在多模態推理任務上遙遙領先。它能夠同時處理文字和視覺資料,解鎖了許多複雜的任務場景。例如,在視覺問答(VQA)任務中,Kimi k1.5 不僅能理解和分析影像,還能結合文字資訊進行聯合推理,生成準確答案。
此外,Kimi k1.5 的效能在數學、程式設計和通用推理領域全面趕超 OpenAI o1。在短思考模式(Short-CoT)下,其數學能力碾壓同類模型——在 AIME 榜單上的得分達到驚人的 60.8,而 GPT-4o 和 Claude 3.5 等模型的得分僅為 39.2。
Kimi k1.5 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績,與其獨特的“Long2Short”訓練方案密不可分。透過在長鏈式思維模型和短路徑推理模型之間實現深度最佳化,Kimi k1.5 有效解決了短模型精度下降的難題,實現了推理效能與效率的雙贏。
DeepSeek-R1:開源界的“扛旗者”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另一邊,DeepSeek-R1 作為一款開源推理模型,也展現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實力。不同於 Kimi k1.5 的閉源設計,DeepSeek-R1 完全基於 MIT 開源協議,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這款模型依託 AlphaZero 的純強化學習冷啟動方法,摒棄了人工干預,展現出強大的自學習能力。
在文字推理、程式碼生成和數學推理方面,DeepSeek-R1 的表現足以媲美 OpenAI o1 的正式版,成為當前開源推理模型中的翹楚。雖然 DeepSeek-R1 不支援圖片識別,略遜於 Kimi k1.5 的多模態處理能力,但其高性價比和易於開發的特點,讓它在開發者群體中迅速積累了人氣。

(圖片摘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誰能問鼎巔峰?國內 AI 雙雄蓄勢待發
Kimi k1.5 和 DeepSeek-R1 的同時釋出,不僅標誌著中國 AI 在推理模型領域的強勢崛起,也預示著全球 AI 產業格局的加速洗牌。兩者的成功,再次印證了 OpenAI 科學家 Noam Brown 的觀點:模型智慧的提升,正在從預訓練轉向後訓練與測試階段的最佳化,這一領域擁有巨大的改進空間。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推理模型不斷升級,未來它們將在數學、程式設計、法律、科研、金融等垂直領域產生深遠影響。而誰能率先推出更強、更智慧的“o1”級模型,誰就將在這場競爭中佔據制高點。
毫無疑問,DeepSeek 和 Kimi 已經站上了國際舞臺,成為中國 AI 的雙子星。而這場由 Kimi k1.5 和 DeepSeek-R1 引發的“巔峰之戰”,也只是全球 AI 領域激烈競爭的開始。


點選閱讀原文,釋出招聘,出租,二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