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講故事的公子
來源:公子故事會
文章已獲授權
大家好,我是公子。
到底幾個娃?
前天,鳳凰網財經才扒出,宗慶後簡直是葫蘆娃的爹,框框造出七個娃!
但三叔宗澤後立刻坐不住,出來反駁說:“才不是!私生子只有杜女士生的那三個孩子。”

他還說得頭頭是道,表示要是還有別的娃,幹嘛不一起出來爭家產?
並甩出宗家的族譜當證據。不過這圖也太糊了,實在看不清寫的啥。

此外,宗澤後再次踩宗馥莉,說宗馥莉“自私,六親不認”。
並表示宗慶後“布鞋首富,一妻一女”的人設,都是宗馥莉一手打造的。
但有一說一,說宗馥莉自私,怕是宗澤後自己沒撈到好處。
人設誰打造的不要緊,這麼多年來,宗慶後不也挺樂意穿布鞋,沒對外說自己離婚過。
而且,只要宗慶後是離婚前和杜女士生孩子,就是出軌,對不起原配和宗馥莉。
但宗澤後的這個“澄清”,甭管真假,也間接提醒了三大資訊。
第一,別上頭。現在有太多瓜模稜兩可。
比如有人說,宗馥莉被逼讀了個學渣學校,想把宗馥莉“養廢”,成為無所事事的富二代。
反倒是杜女士的孩子,悉心培養,讀的學校全都比宗馥莉的排名高。

但宗馥莉讀的聖馬利諾高中,常年蟬聯加州第一學區。
後來讀了佩珀代因大學,口碑也有,真養廢幹嘛不送去野雞學校。


以及有人覺得宗馥莉被打壓,在家裡連頭都抬不起。
畢竟,主持人問宗馥莉:“一旦跟你爸衝突了,你就是妥協,是吧?”
宗馥莉卻回答:“先妥協吧,因為我也需要先生存下去。”


但這段採訪,公子也去看了。
宗馥莉在裡面也有說,如果有人要反對宗慶後,可能就是她了。

尤其是關係到公司的重要利益,宗馥莉會和宗慶後吵架。

所謂的“生存”,更傾向於只是商業上的博弈。
只能說,很多資訊被放大化,甚至歪曲化,隨時隨地新反轉。
第二,造神容易,毀神也容易。
流量需要靶子,更需要一個拉踩的物件。
宗慶後的意外去世,莫名讓鍾睒睒兒子的美國籍成為眾矢之的。
很出名的一句:“每買一瓶農夫山泉,都會成為美國射向中國的子彈”。

但現在,宗慶後塌墳了,指責鍾睒睒的話語也可以套在宗慶後身上。
宗慶後的私生子全是美國籍,宗慶後本人更是在海外風生水起。
鳳凰網財經再次發力,扒出宗氏家族不僅能花2500萬美元,在洛杉磯的頂級社群買豪宅。

宗氏家族更是有大量的離岸公司,透過境內合資、控股等方式,去掌控龐大的娃哈哈體系。

也難怪不少人說,娃哈哈幾乎成“空殼”,差點連商標都被轉移。

當然,最重要的是第三,各方的下場,已經證明了娃哈哈進入深水區。
事實上,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第一代企業家們差不多該退休,到了讓二代接班的時候。
處理好了沒事,處理不好鬧笑話不說,連企業發展、社會風氣都可能受影響!
不僅是宗澤後跳出來陰陽怪氣,企業家史曉燕也出來加入戰局。
她說自己是杜女士的同學,總看到杜女士愁眉苦臉的樣子,拋開小三的事兒,很同情杜女士。
但說到宗馥莉,史曉燕明顯苛責多了,說宗馥莉沒禮貌,格局小,“惡人一個”。
她還說,假如她是宗馥莉,肯定提攜弟弟妹妹,一起把公司搞好。


站著說話不腰疼,杜女士不容易,難道宗馥莉就容易?
說起來,杜女士現在連信託基金這事兒都成謎。
杜女士那邊聲稱,宗慶後答應過他們,給他們設立21億美金的信託基金,且就差3億美金。
可騰訊新聞《一線》卻獨家爆料,不是差多少的問題,是壓根沒有設立信託基金。

杜女士那邊的起訴書,也確實沒寫明18億美金存在什麼賬戶裡。

這下官司有得打了。
杜女士不光拿出了三個孩子的出生證明,父親欄都填著宗慶後(Zong Qinghou)的名字。
還有一份公證過的《非婚生子女權益確認書》,是2018年宗慶後親筆寫明:
“三個孩子都跟宗馥莉一樣享有同等繼承權。”注意,是同等哦。
而且,有郵件顯示,宗慶後確實讓下屬去香港滙豐銀行開專項信託,賬戶尾號是7890。
但是,就算宗慶後下達指令,有委託書嗎?
以及口頭承諾了給杜女士孩子每人7億美金,但受益人條款又在哪?
這些都沒有的情況下,宗馥莉就容易佔據優勢。
現在宗馥莉出示了宗慶後2020年(比2018年晚)的遺囑,“本人所有境外資產由獨女宗馥莉繼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張任何權利”,但有個問題,這份遺囑是由高管見證,沒有家族成員簽名。
杜女士就不服氣。
但宗馥莉還有後招,一是她的律師團隊咬死這18億美金是“公司資產”,用來拓展東南亞市場。那麼,宗馥莉拿110萬美元出來,給越南工廠貨款,就顯得順理成章。
二是宗慶後的29.4%股份,其實是轉移到宗馥莉母親名下,宗馥莉再繼承的。
不得不說,這就是人性,管你什麼家和萬事親,古有九子奪嫡,今有嫡長女智鬥二房。
但好在的是,隨著社會進步,不用字面上的“你死我活”,而是訴諸於法律。
隨著杭州專班的介入,是否繞開國資,國資流失等問題,希望能進一步釐清。
某種程度上,這還可以成為一個案例。
畢竟,如何激勵民營企業家,同時保護國資利益,一直是個大難題。
尤其是今年剛施行民營經濟促進法,能否公正處理,能否調查得清,各大企業都看在眼裡。
期待專班給出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