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特朗普陷入多重困局,昔日鐵粉也開始動搖。下面是西方媒體的分析,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特朗普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自第二次當選以來,特朗普一直以強勢的姿態主導美國政壇。他不僅能屢次化險為夷,還善於將政治危機轉化為自己凝聚支援的籌碼。但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在撼動這種神話,讓人不禁要問:特朗普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一、“愛潑斯坦風波”:陰謀論反噬了它的創造者
最讓特朗普頭疼的,是沉寂已久的“愛潑斯坦案”再次爆炸。
本週,《華爾街日報》爆料稱,特朗普曾為臭名昭著的金融家兼性犯罪者傑弗裡·愛潑斯坦的50歲生日寫過一封“帶有暗示意味”的賀信。雖然特朗普極力否認,稱報道是“誹謗”和“捏造”,但這依舊在他的支持者中引發強烈反響。
愛潑斯坦案歷來被MAGA陣營視為“深層政府”的標誌性醜聞之一。許多特朗普支持者堅信,這起案件背後隱藏著權貴集團掩蓋罪行的秘密,而特朗普將是揭露真相的“終結者”。
然而,司法部最近的通報卻令人失望:沒有所謂“客戶名單”,也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愛潑斯坦曾敲詐政客。這一結論直接擊穿了特朗普及其盟友反覆承諾“釋放真相”的說法,引發右翼圈層的普遍憤怒。
為了平息風波,特朗普緊急要求司法部長帕姆·邦迪推動解密部分大陪審團記錄。但此舉並未安撫他的核心支持者,反而被視為“遮遮掩掩”,引發更大不信任。
更令特朗普尷尬的是,連一向鐵桿的極右翼人物,如“白人至上主義”分子尼克·富恩特斯都公開質疑他,對特朗普來說,這不僅是道德支援的流失,更是信仰體系開始瓦解的訊號。
二、“健康問題”曝光:強人形象受損
就在“愛潑斯坦事件”發酵的同時,白宮也罕見承認:總統目前“身體狀況並非完美”。雖然沒有進一步透露病因或嚴重程度,但這一表態足以激起廣泛猜測。
健康是塑造特朗普“硬漢”人設的基石之一。此前他總以精力旺盛、不眠不休自我營銷。如今這種形象一旦崩塌,不僅會削弱他的統治氣場,也可能成為政治對手攻擊的靶心。
三、與美聯儲衝突:經濟牌也打得不順
除了政治醜聞和健康問題,特朗普最近在經濟議題上也顯得左右失據。
起初,他公開表達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不滿,暗示考慮將其罷免。但隨後因市場震盪風險過大,態度又變軟。他改口稱“除非發現欺詐行為,否則不會開除鮑威爾”。
這種朝令夕改的舉動,讓本應是強勢“經濟掌舵者”的形象出現裂痕。更糟的是,民主黨正抓住他最近推動的稅改和醫保政策反擊——“為富人減稅、削減窮人福利”成了新的攻擊標籤。
接下來,特朗普還將於8月1日實施新一輪關稅政策。儘管他信誓旦旦地說“我們正在贏”,但不少經濟學家已警告,這可能對物價、供應鏈和消費者信心造成直接衝擊。
四、想轉移話題,卻頻頻“撞牆”
向來擅長“製造新話題”來擺脫困局的特朗普,這一次卻屢屢失手。
他原本希望借“穩定幣法案”、“削減支出法案”或“訪英貿易協議”這些政績來沖淡負面輿論,甚至在穩定幣簽署儀式上高調宣佈:“我們到處都在贏!”
但輿論焦點卻遲遲無法轉移。陰謀論不再聽他的節奏走,右翼輿論也不再完全買賬。曾經牢不可破的“資訊控制力”如今似乎也正在削弱。
特朗普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並非孤立事件,更像是一個“系統性裂縫”的早期訊號。
他曾以陰謀論、強人形象和經濟牛市三大支柱塑造出自己的“不可戰勝”。但如今,這三者正在同時鬆動:支持者不再盲信,健康形象出現瑕疵,經濟政策爭議不斷。而他最擅長的“危機轉移”戰術,也開始頻頻失靈。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那麼特朗普的“神話”或許真的會開始隕落。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