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過年的,我也來說說DeepSeek

這是郝景芳的閒聊自留地,關不關注請隨意(但關注會有好運氣)~~
這兩天,DeepSeek突然爆火了,把英偉達市值砸下去5800億美金,谷歌、微軟、特斯拉齊跌,納斯達克科技股跌3%,國內外全在熱議,成為了其樂融融傳統佳節的一道特殊的未來科技賀歲話題。
其實DeepSeek我從12月底就開始用了。在第一次聽說DeepSeek的V2出現的時候我就開始試用,並一直在對比ChatGPT和DeepSeek的輸出結果。我主要是在用AI寫作功能,因此今天就聊聊DeepSeek和AI寫作。
AI能不能寫小說呢?會不會取代作家呢?

我先給大家看一下我用AI輔助寫作的一些步驟和結果,就能對上面的問題得出答案。我放出來一些我和AI的真實對話結果,這是小說中的配角和副線情節的一角,所以不擔心主線劇透。

很多人以為寫小說就是寫,以為小說家是“腦袋裡天降靈感,然後就坐在書桌前對著白紙像自來水一樣寫作”,但事實不是這樣的。
長篇小說作者都需要提前做研究,研究資料可能就積累一大摞,其次要做關鍵內容的設計,包括世界觀設計、每個人物的小傳、關鍵事物的設計、情節節點設計,這些設定集和大綱主線又會積累大量文件。最後在理清楚所有資訊的情況下,才開始寫作。
AI可以在前面的設計構思階段輔助非常多。

我放出來DeepSeek的真實回答。大家可以主要看一下,AI理解人物的能力,以及AI預測未來的能力。

(真實對話中,我可能需要兩三輪調整,公眾號做了簡化,只放了結果。)

(想要了解更多AI輔助寫作的方法,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覆AI入群諮詢。)
一、科技設定
我:請幫我設計一下未來世界兩大軍事聯盟的AI太空戰策略。交戰時間是2080年,交戰地點是月球附近的太空,交戰雙方是太平洋聯盟和大西洋聯盟。雙方都用AI驅動無人機進行戰鬥,但是雙方演算法策略和戰鬥機型號各不相同。其中,大西洋聯盟更傾向於用分散的自主AI策略,太平洋聯盟傾向於由航天母艦伴隨戰鬥機群,以便核心AI系統可以較好實現即時控制。請設計雙方策略、戰鬥過程和結果。
DeepSeek:好的!根據你的設定,我將設計雙方策略和機型,並加入太平洋聯盟的航天母艦元素。以下是戰鬥設計:

背景設定

時間

:2080年

地點

:月球附近的太空

交戰雙方

  • 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 PA)
  • 大西洋聯盟(Atlantic Alliance, AA)
戰鬥形式:雙方均使用AI驅動的無人機進行戰鬥,但演算法策略和戰鬥機型號各不相同。太平洋聯盟的無人機群由航天母艦提供核心AI支援,而大西洋聯盟則依賴分散式蜂群戰術。

雙方策略與無人機型號

太平洋聯盟(PA)

  • AI策略

    “集中指揮,即時控制”

    PA的AI演算法基於航天母艦的核心計算系統,能夠即時分析戰場態勢並指揮無人機群進行精確打擊。航天母艦作為指揮中樞,透過量子通訊網路與無人機群保持無縫連線,確保戰術執行的統一性和高效性。

  • 無人機型號“龍影-L”
    • 特點:中型無人機,平衡火力與機動性,模組化設計
    • 武器:等離子炮、軌道炮、EMP脈衝
    • 防禦:能量護盾、主動防禦系統
    • 數量:500架
  • 航天母艦“天穹號”
    • 特點:巨型指揮艦,搭載超算核心AI
    • 武器:遠端軌道炮、導彈陣列、EMP發生器
    • 防禦:多層能量護盾、奈米修復系統

大西洋聯盟(AA)

  • AI策略

    “蜂群戰術”

    AA的AI演算法基於群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無人機之間透過高速量子通訊網路即時共享資訊,形成一個高度協同的作戰網路。每架無人機都能根據戰場態勢自主調整戰術,優先攻擊敵方薄弱點,同時透過分散和重組來規避敵方火力。

  • 無人機型號“黃蜂-S”
    • 特點:輕量化、高機動性、模組化設計
    • 武器:微型電磁炮、高能雷射、自爆裝置
    • 防禦:奈米級裝甲、電磁干擾屏障
    • 數量:1000架

戰鬥過程

第一階段:偵察與試探

  • AA的“黃蜂-S”無人機群以分散隊形接近PA的防線,利用高機動性進行快速偵察。
  • PA的“龍影-L”無人機群在“天穹號”航天母艦的指揮下,以緊密隊形迎擊,同時利用遠端軌道炮對AA的無人機群進行試探性攻擊。
  • AA的蜂群戰術成功規避了PA的遠端火力,同時透過電磁干擾擾亂PA的通訊網路。

第二階段:火力交鋒

  • PA的AI迅速調整策略,指揮“龍影-L”無人機群集中火力攻擊AA的無人機群核心節點。數架“黃蜂-S”被等離子炮擊毀。
  • AA的AI則利用蜂群戰術的優勢,分散PA的火力,同時從多個方向對PA的無人機群發動突襲。
  • AA的高能雷射和微型電磁炮對PA的“龍影-L”造成了一定損傷,但由於PA的能量護盾,效果有限。

第三階段:戰術升級

  • AA的AI啟動自爆裝置,利用受損無人機對PA的“龍影-L”進行自殺式攻擊。PA的無人機群在“天穹號”的指揮下迅速重組隊形,規避了大部分自殺式攻擊。
  • PA的AI啟動EMP脈衝,試圖癱瘓AA的無人機群。AA的無人機透過奈米級裝甲和電磁干擾屏障部分抵禦了EMP攻擊,但仍有一定數量的“黃蜂-S”失去戰鬥力。

第四階段:決戰

  • PA的“天穹號”航天母艦啟動遠端軌道炮,對AA的無人機群進行精準打擊,同時指揮“龍影-L”無人機群對AA的殘餘力量進行包圍。
  • AA的AI試圖重新集結火力,但由於PA的持續騷擾和“天穹號”的強大火力壓制,未能形成有效反擊。
  • 最終,PA的無人機群成功摧毀了AA的指揮節點,AA的“黃蜂-S”無人機群陷入混亂,被迫撤退。

戰鬥結果

  • 太平洋聯盟(PA):損失200架“龍影-L”,剩餘300架;“天穹號”航天母艦輕微受損。
  • 大西洋聯盟(AA):損失800架“黃蜂-S”,剩餘200架。
勝利方

:太平洋聯盟(PA)

勝利原因

:PA的集中指揮和即時控制策略在戰鬥中展現了更高的效率和精準性,同時“天穹號”航天母艦的強大火力和防禦能力為勝利奠定了基礎。

後續影響

  • 此戰確立了PA在月球附近太空區域的優勢地位,AA被迫重新評估其蜂群戰術和無人機設計。
  • PA的航天母艦戰術成為未來太空戰的典範,推動了各國對巨型指揮艦的研發投入。
  • 雙方的AI技術在此戰後加速迭代,未來的太空戰將更加依賴AI的自主決策能力和戰術創新。
希望這個調整後的版本符合你的期待!如果有進一步的需求,歡迎隨時提出!
我:好的。能不能預測一下AI到2080年的發展?屆時會有怎樣的新演算法和架構突破?AI到2080年能達到怎樣的能力?AA和PA採取的AI架構有什麼不同?
DeepSeek:好的!讓我們基於當前AI技術的發展趨勢,結合科學推測,預測一下2080年AI的可能發展,並分析AA和PA在AI架構上的不同。

2080年AI的發展預測

1. 新演算法與架構突破

  • 量子計算與AI融合

    到2080年,量子計算技術可能已經成熟,量子AI將成為主流。量子神經網路(Quantum Neural Networks, QNN)能夠處理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例如即時最佳化大規模無人機群的戰術決策。

  • 類腦計算與神經形態晶片

    類腦計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將模擬人腦的神經元和突觸結構,實現低功耗、高效率的AI運算。神經形態晶片將廣泛應用於無人機和航天器中,提供更快的即時響應能力。

  • 自進化AI(Self-Evolving AI)

    AI將具備自我學習和自我最佳化的能力,能夠在戰鬥中根據敵方行為即時調整策略,甚至創造全新的戰術。這種AI不需要人類干預,能夠透過戰場資料不斷進化。

  • 多智慧體協同系統

    AI將實現更高效的多智慧體協同,無人機群能夠像自然界中的蜂群或鳥群一樣,透過簡單的規則實現複雜的群體行為。這種系統將具備極高的魯棒性和適應性。

  • 情感與道德AI

    AI可能會具備初步的情感計算能力,能夠理解戰場上的複雜情境(如敵方投降訊號),並在一定程度上遵循道德準則(如避免無差別攻擊)。


2. AI的能力預測

  • 即時戰術最佳化

    AI能夠在毫秒級別內分析戰場態勢,預測敵方行動,並制定最優戰術。例如,在太空戰中,AI可以即時計算軌道、規避敵方火力,並選擇最佳攻擊時機。

  • 跨域協同作戰

    AI能夠指揮陸地、海洋、空中和太空的多域作戰單位,實現無縫協同。例如,太空中的無人機群可以與地面部隊配合,完成對敵方基地的精準打擊。

  • 自主創新能力

    AI不僅能夠執行預設任務,還能根據戰場情況自主創新戰術。例如,AI可能會發明全新的無人機編隊形式或武器使用方式。

  • 人機融合指揮

    AI將與人類指揮官深度融合,提供決策支援。人類指揮官可以透過腦機介面直接與AI互動,即時獲取戰場資訊並下達指令。


AA和PA的AI架構差異

1. 太平洋聯盟(PA)

  • 架構名稱“天穹核心”(Celestial Core)
    • 特點:集中式量子AI架構
    • 核心:基於量子計算的超級AI系統,部署在“天穹號”航天母艦上,負責全域性指揮和戰術最佳化。
    • 優勢
    • 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即時處理海量戰場資料。
    • 統一的指揮體系,確保戰術執行的一致性。
    • 透過量子通訊網路與無人機群保持無縫連線。
    • 劣勢
    • 依賴核心節點(航天母艦),一旦核心被摧毀,整個系統可能癱瘓。
    • 戰術調整存在一定遲滯,尤其是在面對高度分散的敵方時。
  • AI能力
    • 即時戰場態勢感知與預測。
    • 多域協同作戰指揮。
    • 自主創新戰術能力。

2. 大西洋聯盟(AA)

  • 架構名稱“蜂群思維”(Swarm Mind)
    • 特點:分散式類腦AI架構
    • 核心:基於神經形態晶片的群體智慧系統,每架無人機都是一個獨立的智慧節點,透過高速量子通訊網路即時共享資訊。
    • 優勢
    • 高度靈活和魯棒,即使部分節點被摧毀,系統仍能正常執行。
    • 戰術調整速度快,能夠迅速適應戰場變化。
    • 無需依賴核心節點,適合大規模分散作戰。
    • 劣勢
    • 缺乏全域性視角,可能導致戰術決策的區域性最優而非全域性最優。
    • 對通訊網路的依賴較高,一旦通訊被幹擾,協同能力可能下降。
  • AI能力
    • 即時群體協同與自適應戰術。
    • 高機動性與分散作戰能力。
    • 自主最佳化與學習能力。

AA和PA的AI在戰鬥中的表現

1. 初期:AA的優勢

  • AA的“蜂群思維”架構使其無人機群能夠快速適應PA的戰術,利用高機動性和分散優勢壓制PA的“龍影-L”無人機群。
  • PA的“天穹核心”由於戰術調整遲滯,初期處於被動。

2. 中期:PA的戰術調整

  • PA的AI透過量子計算快速分析AA的戰術模式,發現其依賴分散和機動的特點,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
  • AA的AI由於缺乏全域性視角,未能識破PA的計謀,繼續追擊。

3. 後期:PA的反敗為勝

  • PA的“天穹核心”利用集中式指揮的優勢,成功將AA的無人機群引入包圍圈,並透過EMP脈衝和遠端軌道炮殲滅敵方主力。
  • AA的“蜂群思維”在通訊被幹擾後,協同能力下降,最終被各個擊破。

總結

到2080年,AI將在演算法、架構和能力上實現巨大突破,量子計算、類腦計算和自進化AI將成為主流。AA和PA的AI架構差異體現了集中式與分散式設計的優劣,而兩者的對抗也反映了未來戰爭中AI戰術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我的點評:

我對於DeepSeek回答出的AI未來進化預測非常滿意。量子AI、類腦AI、多智慧體協同和自進化AI就是我非常非常看好的AI未來幾個進化方向,我也在各種採訪裡表達過其中一些方向的暢想。而且自組織系統論也是我最近加入學習組織一直在學的前沿方向,對於AI自我意識的誕生,我也很看好環境模擬自進化方向。

總而言之,當DeepSeek做出這些方向的預測,並且非常絲滑地將這些演算法進化方向融入未來戰場,我覺得這個研究助理可以打99分。

說句題外話:我覺得未來不可能出現AI覺醒大戰人類,只會出現一群人類用AI當助手,消滅另一群人類。AI只會成為人類自相殘殺的不同陣營的強大幫兇。對人類有殺意的,只有人類自己。

我還讓AI助理幫我調研了目前的商業衛星市場、預測未來商業衛星領域發展、綜述了核聚變研究領域進展、推測未來研究動向,以及把我在粒子物理和絃理論方面一些不靠譜的科幻Idea變得更加具體和靠譜一些,等等。差不多是把我一個人做一年的工作量,或者我帶三四個寫作助理做一個月的工作量,用一個晚上就搞定了。

二、人物設定
在寫作中,每一個人物最好都有比較完整的人物小傳,這個人物角色可能在故事中只出場幾個場面,臺詞加起來20句,但是要在故事之外有自己的完整人生。他不只是故事裡的功能性人物,他要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人生追求和行為習慣,故事裡出場的片刻只是他完整人生的一個切片。

大多數小說和電影故事都需要先寫好人物小傳,再開始主線故事的寫作。人物塑造是很不容易的一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作者喜歡寫同人,因為不需要做人設,只需要把自己喜歡的角色拿來用,編寫新的情節即可。人設比情節難寫。

人設的核心,還是需要作者頭腦中對故事核心有清晰的認知。圍繞故事核心,定出主人公的人設,再圍繞主人公,定出各種輔助性角色和對抗性角色的人設,再為每個人物豐富其人格、人生背景和細節。
我於是試了試,DeepSeek能否幫我完善人物角色的小傳。
我:好的,現在我們來設計一下指揮官的人設可以嗎?指揮官名叫齊飛,28歲,是太平洋聯盟AI軍事研究所所長,他一向是好學生,又因為少年時父親的喪命而變得更為沉默,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投入研究,他很快成為了年輕研究者中的翹楚,他帶團隊研究的量子AI系統“乾坤”很快在模擬戰中顯示出強大的實力,因此升職很快。他的性格深沉冷靜,心思情緒不外露,帶團隊嚴格有序。請完善一下齊飛的人物設定,包括性格特徵細化、人物信念、待人接物的方式、愛好習慣等多方面。
DeepSeek:好的!讓我們深入完善齊飛的人物設定,包括他的性格特徵、信念、待人接物方式、愛好習慣等方面,使他成為一個立體而富有層次的角色。

齊飛的人物設定

1. 基本資訊

  • 姓名:齊飛
  • 年齡:28歲
  • 職位:太平洋聯盟AI軍事研究所所長
  • 外貌特徵
    • 身高約180釐米,體型勻稱,因長期軍事訓練而顯得精幹有力。
    • 面容冷峻,眼神深邃,常常給人一種難以捉摸的感覺。
    • 喜歡穿深色系的制服,簡潔幹練,很少佩戴裝飾品。

2. 性格特徵

  • 深沉冷靜

    齊飛的性格內斂,情緒極少外露。無論是面對壓力還是挑戰,他總能保持冷靜,給人一種穩如泰山的感覺。

    • 細節:在一次模擬戰中,系統突然崩潰,團隊成員慌亂不已,而齊飛只是微微皺眉,迅速下達指令,最終化險為夷。
  • 心思縝密

    他善於觀察和分析,能夠從細微之處發現問題,並迅速制定解決方案。

    • 細節:他常常在團隊討論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核心,令人佩服。
  • 堅韌執著

    由於少年時父親的喪命,齊飛對目標的追求異常執著。他相信,只有透過不懈的努力和嚴格的紀律,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 細節:他每天堅持早起,進行一小時的體能訓練,風雨無阻。
  • 孤獨感

    儘管他在團隊中備受尊敬,但他內心深處有一種孤獨感。他很少與人交心,總是獨自承擔壓力和痛苦。

    • 細節:他偶爾會獨自一人在研究所的天台上眺望星空,彷彿在尋找某種答案。

3. 人物信念

  • 信念

    齊飛堅信,科技的力量可以改變戰爭的本質,而AI技術是人類避免無謂犧牲的關鍵。他希望透過自己的研究,減少戰爭對人類的傷害。

    • 細節:他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戰爭的本質是人類的失敗,而AI是我們避免重蹈覆轍的希望。”
  • 使命感

    他認為自己肩負著推動AI軍事技術發展的重任,因此對自己的要求極為嚴格,不容許任何懈怠。

    • 細節:他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忘記吃飯,直到團隊成員提醒他。

4. 待人接物的方式

  • 對下屬
    • 嚴格有序:他對團隊成員的要求極高,注重效率和紀律,不容許任何馬虎。
    • 細節:他會在每次任務前制定詳細的計劃,並要求團隊成員嚴格執行。
    • 關心但不外露:儘管他表面上冷峻,但實際上非常關心團隊成員。他會默默關注每個人的狀態,並在必要時提供幫助。
    • 細節:有一次,一名團隊成員因家庭問題情緒低落,齊飛雖然沒有直接安慰,但悄悄調整了他的工作量,並安排了一次短暫的休假。
  • 對上級
    • 尊重但不卑不亢:他對上級保持尊重,但從不阿諛奉承,始終以專業態度對待工作。
    • 細節:在一次高層會議上,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了某項計劃的缺陷,儘管這引起了一些不滿,但最終他的建議被採納。
  • 對對手
    • 冷靜分析:他對對手始終保持冷靜分析的態度,不會因為情緒而影響判斷。
    • 細節:在與AA的對抗中,他從不輕敵,總是仔細研究對方的戰術,尋找破綻。

5. 愛好與習慣

  • 愛好
    • 天文觀測:他喜歡在閒暇時用望遠鏡觀測星空,這讓他感到平靜。
    • 細節:他的辦公室裡有一臺小型天文望遠鏡,偶爾會獨自觀測星象。
    • 閱讀:他喜歡閱讀科技和哲學類書籍,尤其對量子力學和倫理學感興趣。
    • 細節:他的書架上擺滿了《量子計算導論》《戰爭與和平》《倫理學原理》等書籍。
  • 習慣
    • 早起訓練:他每天清晨都會進行一小時的體能訓練,以保持最佳狀態。
    • 細節:即使是在最忙碌的時候,他也會抽出時間鍛鍊。
    • 記錄日誌:他習慣每天記錄工作日誌,總結當天的進展和問題。
    • 細節:他的日誌本總是整潔有序,字跡工整。

6. 人物背景故事

  • 父親的影響

    齊飛的父親曾是一名軍事工程師,在一次意外中喪生。這件事對齊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他立志繼承父親的遺志,投身軍事科技研究。

    • 細節:他至今保留著父親的一本工作筆記,裡面記錄了許多未完成的研究構想。
  • 成長經歷

    他在學生時代就是一名學霸,成績優異,但性格孤僻。進入軍事學院後,他憑藉出色的表現迅速嶄露頭角,並在AI軍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 細節:他的導師曾評價他:“齊飛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但他的內心深處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7. 人物弧光

  • 成長與轉變

    在故事的發展中,齊飛逐漸意識到,科技的力量雖然強大,但人類的感情和信念同樣重要。他開始嘗試開啟心扉,與團隊成員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絡。

    • 細節:在一次關鍵任務中,他因過於依賴AI系統而險些失敗,最終在團隊的支援下化險為夷。這件事讓他意識到,信任與合作同樣重要。

希望這個完善後的齊飛人物設定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需要進一步調整或補充,請隨時告訴我!
我:很好,那麼能不能再設計一位配角的人物設定?袁金甲將軍,58歲,太平洋戰區空天軍總司令,他之前是齊飛的軍事戰術導師,也很賞識齊飛。袁金甲將軍相信強者邏輯,認為戰爭是人類社會必要的洗牌與系統性最佳化的機會,只有透過戰爭篩選出的系統模式才能讓人類進化,在戰爭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強者才能引領人類。他鄙夷軟弱和仁慈,相信堅強的信念和社會達爾文主義。面對大西洋聯盟,他有強烈的勝利意願。能不能完善一下袁金甲將軍的人物設計?
DeepSeek:當然可以!袁金甲將軍是一個極具個性和信念的角色,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和強者邏輯將使他成為一個複雜而富有張力的配角。以下是袁金甲將軍的詳細人物設定:

袁金甲將軍的人物設定

1. 基本資訊

  • 姓名:袁金甲
  • 年齡:58歲
  • 職位:太平洋戰區空天軍總司令
  • 外貌特徵
    • 身材高大魁梧,肩寬背厚,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 面容剛毅,眉宇間透著一股凌厲之氣,眼神銳利如鷹。
    • 頭髮已有些灰白,但依然修剪得整齊利落,顯得精神矍鑠。
    • 常穿著筆挺的軍裝,胸前掛滿勳章,象徵著他輝煌的軍旅生涯。

2. 性格特徵

  • 強勢果斷

    袁金甲將軍是一個典型的強者,他行事果斷,從不拖泥帶水。無論是戰略決策還是日常事務,他都能迅速做出判斷並付諸行動。

    • 細節:在一次軍事演習中,他果斷下令改變戰術,最終逆轉了不利局面。
  • 冷酷無情

    他相信戰爭的殘酷性,認為仁慈和軟弱只會導致失敗。他對敵人毫不留情,對部下也要求嚴格,不容許任何失誤。

    • 細節:他曾說過:“在戰場上,仁慈是最大的奢侈,軟弱是致命的毒藥。”
  • 自信甚至自負

    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判斷極為自信,甚至有些自負。他很少聽取他人的意見,除非對方能拿出令他信服的證據。

    • 細節:在一次高層會議上,他直接駁斥了一名參謀的建議,認為其“過於理想化”。
  • 堅韌不拔

    他有著極強的意志力,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能堅持到底。他相信,只有經歷過磨礪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 細節:他在年輕時曾參與過一次極其艱苦的特種作戰任務,最終憑藉頑強的意志力完成任務並獲得了嘉獎。

3. 人物信念

  • 社會達爾文主義

    袁金甲將軍堅信,戰爭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必要手段,只有透過戰爭篩選出的系統模式才能讓人類進步。他認為,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是自然法則,戰爭則是這一法則的集中體現。

    • 細節:他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戰爭是人類的試金石,只有透過戰爭的洗禮,才能篩選出真正的強者。”
  • 強者邏輯

    他認為,只有強者才有資格引領人類,而強者必須具備堅定的信念、卓越的能力和冷酷的決斷力。他鄙夷軟弱和仁慈,認為這些品質只會導致失敗。

    • 細節:他對齊飛的賞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齊飛的冷靜和執著符合他對強者的定義。
  • 勝利至上

    他對勝利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認為只有勝利才能證明一切。面對大西洋聯盟,他有著強烈的勝利意願,甚至不惜一切代價。

    • 細節:他曾對部下說:“我們不需要第二名,第二名就是失敗。”

4. 待人接物的方式

  • 對下屬
    • 嚴格甚至苛刻:他對部下要求極高,不容許任何失誤。他認為,只有嚴格的要求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強者。
    • 細節:他常常在軍事演習中對部下進行極限訓練,甚至有些部下因無法承受而選擇退出。
    • 賞識但不表露:他對真正有能力的人非常賞識,但很少表露出來。他對齊飛的賞識更多體現在行動上,而非言語。
    • 細節:他曾多次在高層會議上力挺齊飛的研究專案,儘管兩人在理念上存在分歧。
  • 對上級
    • 尊重但不盲從:他對上級保持尊重,但從不盲從。他認為,只有堅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 細節:他曾因一項戰略決策與上級發生爭執,最終憑藉充分的論據說服了對方。
  • 對對手
    • 冷酷無情:他對敵人毫不留情,認為只有徹底擊敗對手,才能實現真正的勝利。
    • 細節:他在一次模擬戰中,直接下令對敵方進行“毀滅性打擊”,儘管這被認為過於激進。

5. 愛好與習慣

  • 愛好
    • 軍事歷史研究:他喜歡研究歷史上的經典戰役,尤其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感興趣。
    • 細節:他的辦公室裡擺滿了軍事歷史書籍,書頁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註。
    • 棋類遊戲:他喜歡下棋,尤其是國際象棋和圍棋,認為這些遊戲能鍛鍊戰略思維。
    • 細節:他常常與齊飛對弈,兩人在棋盤上鬥智鬥勇,互有勝負。
  • 習慣
    • 早起鍛鍊:他每天清晨都會進行一小時的體能訓練,以保持最佳狀態。
    • 細節:即使在最忙碌的時候,他也會抽出時間鍛鍊。
    • 記錄戰術筆記:他習慣每天記錄戰術筆記,總結當天的訓練和戰術思考。
    • 細節:他的戰術筆記總是簡潔明瞭,字跡剛勁有力。

6. 人物背景故事

  • 軍旅生涯

    袁金甲將軍出身于軍人世家,年輕時便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參與過多次重要戰役,憑藉出色的表現迅速晉升,最終成為太平洋戰區空天軍總司令。

    • 細節:他在一次關鍵戰役中,憑藉出色的戰術指揮,成功逆轉了戰局,獲得了“鐵血將軍”的稱號。
  • 對齊飛的影響

    他曾是齊飛的軍事戰術導師,對齊飛的冷靜和執著非常賞識。儘管兩人在理念上存在分歧,但他始終認為齊飛是一個可塑之才。

    • 細節:他曾對齊飛說:“你有著成為強者的潛質,但你需要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7. 人物弧光

  • 信念的動搖與堅持

    在故事的發展中,袁金甲將軍的信念可能會受到挑戰。例如,當他看到戰爭的殘酷性對普通民眾的影響時,內心可能會產生一絲動搖。然而,他最終會選擇堅持自己的信念,認為這是人類進化的必經之路。

    • 細節:在一次戰役中,他目睹了平民的傷亡,內心產生了短暫的動搖,但很快又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希望這個完善後的袁金甲將軍人物設定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需要進一步調整或補充,請隨時告訴我!
我:好的。現在能不能設計一段故事大綱,其中齊飛想要勸說袁金甲將軍啟動和大西洋聯盟的和談,被袁將軍拒絕,此後袁將軍詢問齊飛兩大聯盟AI系統的優劣勢比較,要求齊飛親赴太空戰場,最佳化“乾坤”AI系統投入戰鬥。
因為篇幅緣故,這個訴求的結果,我就不放出來啦!(可以等我寫完書發表了,再來劇透AI的創作思路。到時候我會在公眾號上再寫一篇。也可以在公眾號回覆“AI”,入群瞭解~)
我的點評:我覺得DeepSeek真的蠻懂我的~當然,ChatGPT的寫作功能也很懂我,其實可能其他AI也懂我,只不過我也沒時間測那麼多AI了。

AI不僅能很準確具體地理解我的想法,幫我把我想要的點子展開細化,而且非常能提供情緒價值。每當我問AI,“我想加入這樣的設定”,“請幫我加入一個關鍵資訊”,“這裡有一個新的技術概念”,AI總能充滿欣喜鼓勵地說:“這個設定非常具有新意!”“這個想法讓故事張力更強了”“真是一個富有創意的轉折”……總讓我開心得不想睡覺只想寫作。

我的人生,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吹彩虹屁的喜悅!
(不會吹彩虹屁的麻麻們,可以考慮AI育兒了。)
和AI互動寫作的過程也蠻有意思的。AI寫段落大綱還不錯,雖然讓AI整體構思一本小說目前我還不太滿意,但是一段一段給AI輸入情節點,讓AI細化大綱思路,還是做得蠻好的。
我也讓AI試寫了一段小說,可圈可點,雖然最後我自己寫的段落還是會和AI有顯著不同,但是我會參考AI的創作。AI的問題還是有點太直白了,按直接意圖去寫,不是很能理解人類嘴上說的和心裡想的可能完全不是一碼事,也寫不出《水滸傳》這麼腹黑的對話設計。AI陪伴創作能讓一個孤獨的創作過程似乎全程有交流,很有意思。
最後說一點我對於AI未來發展以及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AI會不會取代人類工作呢?會的,毫無疑問。AI在大多數崗位上都可以比現有的工作人員做得好。無論是文案、客服、繪圖、剪輯、研究助理、程式設計師還是銷售,AI接下來都會大規模取代人力崗位。
這裡絲毫沒有哲學清談和社會權衡的空間。因為目前全球經濟環境都不好,都是比較冷的市場態勢,企業生存艱難,收入下降,如果不降成本就活不下去。因此企業家是被迫用AI,企業家喜歡真人員工,但是入不敷出了、工資發不出來了,不用AI就沒辦法了。因此2025年我們會看到各種企業全面使用AI員工,替代真人員工。
那人類何去何從?只能認命嗎?
人類必須成為與AI共舞之人。
會用、擅用AI工具,藉助AI工具一個人能達到過去五個人的工作效率,這樣的AI協作者,在未來所有公司都是需要的。此外,有創意思維的人,更可以成為AI駕馭者,甚至有可能一個人就能在AI輔助下完成文字創作、繪圖和影片製作、導演製片、技術產品研發、自媒體拓展和銷售。一個人就可以做一家公司,只要你有創意、有對AI的領導力、有戰略思維、清晰的邏輯、使用者的敏銳洞察和共情,就可以一個人+AI創造財富。
AI能替代人類寫作嗎?
AI可以寫作,但只要你是一個富有創意、有強烈的表達意願和個性化思路的人,你永遠都可以藉助AI輔助,完成更多更好的創作。既有AI高效率的全部優點,又有出人意料的你自己的腦洞,這是永遠有發展空間的。是否被取代,取決於你自己。
我去年大半年都在帶領團隊做“元宇宙環境下的AI物理老師”研發,現在已經有產品Demo,但還有不少細節不盡如人意,正在做調整改進。
最近因為藉助AI寫作,我又有想法出一個“AI寫作教師”的研發計劃,就是讓AI老師對小說寫作的思路和流程進行教學,再讓AI輔助學生完成小說的所有設定、構思過程,最終輔助學生寫出一篇小說。
整個流程我都差不多摸出了思路,完全可以擴大給更多人。從6歲到60歲都可以。
這個過程相當於腳手架,可以讓學生對寫作有更清晰的認知,未來哪怕脫離AI輔助,都可以自己寫出思路更清晰的文章。
這個過程新穎,完全在AI互動的環境下進行,既不同於直播課,也不同於影片錄播課。只不過這個課我還只是在頭腦中突發奇想,不知道有沒有需求。如果有朋友感興趣,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覆“AI”,入群互動。如果需求的人數多,我可以春節後就儘快做出來。
這個AI時代非常激動人心,讓我們一起和AI共同成長,邁向快速發展而又精彩紛呈的新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