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Rifatur Rahim是27歲的孟加拉國人,原本計劃今年在約克大學完成發展研究專業的碩士學位,並在這裡開啟新生活。
但現在,他已經放棄未來在加拿大生活。
此前,他研究過多倫多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房租,知道這會很艱難,但實際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

圖源:Toronto Star
Rahim於2023年抵達加拿大時,恰逢失業率上升。儘管他和妻子都已經擁有碩士學位,但他們甚至在申請Tim Hortons和沃爾瑪的工作時都沒有成功。
接著,去年移民政策收緊,聯邦政府宣佈將大幅削減永久居民和畢業後工作許可持有者的數量。
Rahim表示:“我知道情況會坎坷,但沒想到會這麼糟糕,我們找不到工作。連一個好的住處都很難找到,甚至永久居留權也變得前途未卜,所以我們放棄了。”
專家警告稱,移民政策收緊和機會有限可能會導致所需人才外流,影響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因為國際學生在重新考慮,若沒有明確的永久居留途徑,是否還要在加拿大投入數年時間和數千加元用於求學。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像Rahim這樣的外國學生來到加拿大,他們的移民身份允許他們工作,並有機會獲得永久居留權。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關於“在加拿大開啟新生活”的宣傳影片將這種方式推銷為“學習 探索 工作 留下”。
該影片承諾:“你作為學生在加拿大度過的時間……最終可計入申請成為加拿大公民的時長。”
但在迎來創紀錄數量的國際學生和新移民以助力提振經濟之後,2023年有超過100萬國際學生在加拿大生活,比2019年增長了60%,加拿大政府在住房可負擔性危機和社會服務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對移民踩下了剎車。為了整治移民部長Marc Miller所稱的“文憑工廠”院校中的專上國際學生,國際學習許可也設了上限。
多倫多城市大學副教授、加拿大移民經濟融入、就業與創業領域的加拿大研究主席Rupa Banerjee表示:“未來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年輕人才短缺。申請來加拿大的國際學生大幅減少,很快我們就會看到其帶來的連鎖反應,即我們所需領域的畢業生數量減少。”
聯邦政府削減外國留學生數量的措施,其影響已遠超預期。2024年,渥太華髮放的新學習許可數量減少了45%,遠低於計劃發放量。
據學習機構與國際學生線上平臺ApplyBoard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由於政策變化被準留學生們認為不夠友好,許多人暫停或推遲了學習許可申請,加拿大從首選留學目的地降至第三位。
加拿大議會預算官員近期一份報告指出,加拿大未來三年大幅削減移民數量的計劃,到2027年將導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7%。
聯邦財政監督機構稱,新的移民目標預計在未來三年使加拿大人口增長減少140萬,永久居民接納人數將從2024年的464,265人降至2027年的36.5萬人,進而導致工作時長減少13億小時。
Banerjee指出,移民和非永久居民通常較為年輕,多以國際學生身份入境,他們更有可能參與勞動力市場。在人口迅速老齡化的背景下,他們數量的減少進一步加劇了急需的勞動力供應的下降。
豐業銀行經濟學家Rebekah Young也認同,大幅削減永久和臨時移民數量將對經濟產生影響。
由於移民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高昂的生活成本,數千名原本計劃留下的國際學生和持畢業後工作許可的工作人員,如今正帶著他們的才能前往其他地方。
Young表示:“當我們審視那些進入嚴格且受認可、需求大且高生產率領域學習的國際學生時,就會發現加拿大錯失了實實在在的機會成本。”
Banerjee稱,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進一步阻礙了外國學生在加拿大開啟新生活。因為他們在就業市場常面臨障礙,畢業後薪資比加拿大同齡人低很多,難以找到與自身資質匹配的工作。
例如,加拿大統計局的最新研究表明,2023年,擁有學士學位的國際學生年中位數收入為5.2萬加元,比加拿大本土畢業生的6.52萬加元低20%。部分原因是,這些學生從事銷售和服務類低薪工作的可能性,是加拿大本土畢業生的三倍多。
Banerjee說:“生活成本危機已持續數年,但(國際)學生還是來了,為了有機會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這些犧牲是值得的。但如果沒有這種(移民)的切實可能性,我認為學生們不會願意承擔這種經濟風險。”
對23歲的挪威人Yatin Sharma說,2024年從約克大學畢業後回國的決定是很容易做出的。
Sharma在攻讀學位期間兼職做法律助理,他說:“多倫多物價很高,工資卻跟不上。我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子呢?哪怕是公寓或其他什麼房產?”
在加拿大定居併成為一名律師,曾是Sharma的夢想。但由於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他回到了挪威,在那裡繼續他的法律學習。
他說:“我依然熱愛加拿大,但生活‘實在難以預料’。對我來說,留下就像是一場賭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加拿大約克論壇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