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下沉”太快?新研究警告98%城區受影響,或帶來洪水與建築損害風險!

文/Lan @hooli芝加哥
近日發表於《Nature Cities》的一項研究震驚了美國中西部:芝加哥,正在慢慢下沉。
文章網址:nature.com/articles/s44284-025-00240-y#MOESM3
這項覆蓋2015年至2021年的研究調查了美國人口最多的28個城市,發現其中25座城市正經歷“地面沉降(land subsidence)”現象,而芝加哥的情況尤為嚴重——全市約98%的區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多個區域的年下沉速率超過2毫米
研究指出,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地下水過度開採以及城市開發規模不斷擴大。而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這兩個問題只會進一步惡化。
洪水與結構風險正在逼近
地面沉降不僅會影響地勢高度,還可能導致排水系統失效,增加暴雨後的城市內澇風險,同時還可能對建築物和地鐵等基礎設施造成結構性損害。
研究人員呼籲城市管理者儘快行動,透過科學規劃識別高風險區域,避免在這些地區進行重型建設或繼續大量抽取地下水。
地下“變熱”也讓城市結構變形
這並非首次有研究為芝加哥敲響警鐘。早在2023年,西北大學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市中心的高樓熱輻射正在加速地基沉降。研究團隊在“Loop”區域佈設了150多個溫度感測器,發現地下溫度比格蘭特公園等區域高出約10攝氏度。
由於芝加哥地質多為粘土,受熱會收縮,從而導致地面下沉。研究者稱,這種“地下氣候變化”是一個無聲的隱患,現有建築設計並未考慮這種熱引起的地基變形。
西北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助理教授Alessandro Rotta Loria表示:“我們腳下的地面正在悄然改變,而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並無法應對這種變化。”
專家建議:建築要“保溫”,城市要“減負”
為應對這些問題,研究團隊建議對新建及現有建築進行熱絕緣處理,同時在規劃城市發展時,應儘量減少對地下水的依賴,緩解熱島效應。
隨著氣候與城市結構的互動愈發緊密,芝加哥的“慢性下沉”現象提醒我們:城市的發展不能只看地表上的繁榮,地下的世界同樣需要被關注。
小知識:什麼是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由於地下結構(如土壤、岩層、地下水等)發生改變,導致地面高度降低的現象。常見原因包括地下水過度抽取、建築負重、地質鬆軟等。沉降速度雖慢,但累積後會帶來嚴重後果。
*本文為hooli新聞/吃喝玩樂分享文章,不代表hooli立場,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END-
撰稿&編輯:Lan
稽核&排版:Lan
資料&圖片來源:(侵刪)
https://www.nbcchicago.com/news/local/chicago-is-slowly-sinking-raising-risk-of-structural-damage-and-flooding/3745010/
芝加哥各大院校新生租房群、二手交易群等
請新增小狸客服號入群
聯絡客服
hooli芝加哥租房買房1
租房 | 買房 | 賣房 | 物管 | 轉租 | 加群 | 探店 | 商務合作
關於hooli芝加哥
你來芝城尋夢 我們替你尋家
芝加哥租房/買房/芝城最新吃喝玩樂資訊
我們是鮮活而有溫度的芝城居民Communit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