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實話!聽聽安多福+埃克塞特雙錄取上海男孩;MIT、JHU學長學姐們的真實體驗!

近幾年,美國私立中學學費持續上漲,安多福、埃克塞特等頂級美高漲幅甚至超過了10%。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學2024-2025 學年,寄宿學費為67,315美元,約合人民幣48.9萬元,而去年的寄宿學費為64,789美元。
一方面,私立美高的學費居高不下;但另方面,中國美高家庭前赴後繼:
根據美國移民局最新資料,即使是疫情三年封控期間,中國學生依然是美高(9-12年級)國際生源絕對第一名。而在疫情前最高峰的2017、18年,來自中國的美高小留學生更是接近4萬。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2005/06學年在美高的中國學生人數僅65人,增長了615倍。
增長原因也很清晰:除了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之外,畢竟從美高申請美本那是真的有優勢啊!
看看資料就知道了:每年申上美國藤校Top10的中國孩子約800多人,其中只有400人來自國內高中,另外400人都是海外生源(主要來源於美高)。
◎普林斯頓大學:美高/海高生源的錄取是大陸生源的2倍;
◎麻省理工大學:美高/海高生源的錄取是大陸生源的6.5倍;
◎哈佛大學:美高/海高生源的錄取是大陸生源的8倍。
但,高中(甚至近年來初中出去的越來越多)就把孩子送去海外讀高中,還是寄宿學校,家長依然會擔心:會不會不安全啊?學校管得嚴不嚴啊?孩子能獨立生活學習嗎?會不會沉溺於遊戲?…
7月21日(週日)下午2點,我們邀請到了7位來自安多福、埃克塞特、米爾頓等頂尖美高的畢業生及新生,其中2位在2024申請季裡拿到頂尖美本MIT、約翰霍普金斯的錄取!他們現場將分享真實的美高就讀體驗
  • 從頂尖美高到頂尖美本,美高四年有哪些獨特體驗?
  • 初入美高的學生,會遇到哪些挑戰?有哪些實用的解決途徑?
  • 為什麼決定讀美高?在申請中,遇到過哪些奇葩/感人事件?
本次活動,剛好遇上在美工作20年、對美初美高美本升學體系有深度瞭解的Jing博士暑期回國,我們特別邀請她來到線下,分享升學“大招”。
Jing博士所在的惠宜團隊“小而精”,每屆美本+美高正常申請季不超過70人,單今年申請季就拿下令人矚目的好成績:
美本申請
收穫23枚“藤校+TOP10”大學,包括4枚MIT、4枚普林斯頓。
美初美高申請
收到128枚錄取,包括3枚菲利普斯安多佛、3枚菲利普斯埃克塞特,26枚前10美高、54枚前30美高、88枚前50美高錄取。
這次Jing博士有幸來到現場分享,錯過至少等半年!僅限80人,無直播,無回放。歡迎掃碼預約,先到先得👇
在活動開始前,先看看Jing博士去年在“爸爸真棒”直播間裡的分享文字總結。
直播間內,Jing博士為大家分享美初美高的幾個關鍵問題:
  • 如何選擇入學年齡?
  • 如何為留學美國提早做準備?
  • 中國學生如何快速適應美高美初?
  • 美高選課有什麼策略?
  • 美高學生如何規劃大學申請才能發揮獨特優勢?
我們將特別這場講座整理成了文字,希望能讓更多對美初美高有意向的家長了解更多資訊。
(為方便敘述,以下為Jing博士第一人稱)

美初、美高是否適合我的孩子?
當家長來問我是不是應該初高中就送孩子出國讀書時候,我通常會讓他們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捨得這麼早送孩子出國?
第二個問題
孩子是不是準備好了?如果家長還不確定,建議送孩子來美國上一個夏校,看孩子能不能適應,是不是喜歡。

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學生,父母想送他來美初寄宿讀書,孩子也願意,因為他是國際學校的,語言交流沒有任何問題,學習也不錯。

當時還是疫情前,我就建議他到夏校先去嘗試一下。他當時從來沒有去過美國,在中國也沒有上過寄宿學校。
結果在上夏校期間他就非常不適應,甚至不得不終止夏校的學習,提前回國。
後來我們改為幫他申請美高,因為這麼小的孩子,到美國不僅僅面臨的是學業上的壓力,更有文化上的不同、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壓力,所以要真的準備好了才能去。
現在這個孩子升到了一所排名前三十的美高,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好,所以我們覺得當年做的決定非常好,能夠給他一些時間去嘗試去適應,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如何選擇美初、美高入學時間點
具體到入學年級,如果想美初入學,有升6、升7或者升8;如果是美高入學,可以8升9、9升9或者9升10。
在學業和心理兩方面都準備好的前提下,升6升7會比升8名額稍微多一些,在技術操作層面上面會稍微好一些。
之前我們有一個學生,五年級就來美國了,在一所寄宿美初讀書。在他八年級的時候,父母親透過學校的家長推薦認識到我們,讓我們幫孩子申請美高。
她媽媽當時發給我一些孩子宿舍的照片,這個小男孩的宿舍非常整潔,即便是在櫃子裡的鞋也擺得非常整齊,他媽媽爸爸非常感激學校,讓他培養了這些非常好的習慣。
孩子在八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被選上了一些領導力的職位,所以即使這個孩子並沒有超強的體育特長,仍然獲得了頂級美高的錄取。
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孩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受到學校和周邊環境的影響特別大。我們的很多學生都在美初變得非常的成熟、自信、獨立,而且特別有領導力。

美高入學有幾個選擇,8升9、9升9或者9升10。
大部分孩子會選擇9升9,因為相當於多一年準備時間,也能讓孩子讀一個完整的美高。
美國的高中是九到十二年級,但美國的大學申請從十二年級剛開學沒多久就要提交申請材料,所以只有三年的準備時間,如果能夠有一個完整的高中,孩子有更充分的準備的時間,8升9也不是不可以,還是看孩子自身的一個綜合的實力。
如果孩子確實年齡偏大,而有些美高是限制學生年齡的,9升10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要更辛苦。
在美高,九年級還有一些緩衝和適應的機會,如果是9升10的話,在入學前的暑假,就要做好全方位的準備,一到學校就要全力投入。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出國,可能會沒有自制力。這點美初管得比較嚴,會收手機。但到了美高,學校就會認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有自制力了,所以基本上都不會沒收手機進行管理。
但其實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能進頂尖的美高,等他到了學校之後,發現同學們都在忙體育,忙領導力,忙著想著怎麼開創俱樂部,忙著想著怎麼為升大學做準備,他自然而然也會受周圍同學的影響。
10升11我不太建議,首先美高的入學名額特別少,很多學校根本就沒有十一年級的名額,就算有名額,考進去之後,十二年級剛開學沒兩個月就要提交早申的材料了,有點太倉促。所以說如果孩子在國內讀高一,那10升10是最好的選擇。
10升10首先要注意,有些學校是沒有十年級名額的,即使有十年級名額,是不是招中國學生也不一定,所以10升10的孩子就得廣撒網,如果真的後期有些學校它就是不招,或者招的極少,多撒網總歸會機會大一些。
美高安多福和哈佛的招生標準是一樣的…
想要提早為留學美國做準備,首先得知道他們想招什麼樣的人。
以兩個頂級學校的招生標準為例,一個是最好的美高之一,菲利普斯安多福,另一個是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哈佛大學。
菲利普斯安多福會看學生的三個方面–
  • 第一個就是看學術成績,這是一個門檻;
  • 第二個就是課外活動;
  • 第三個就是個人的品質,
菲利普斯安多福的校訓就是Non Sibi(拉丁語),不光想著自己,也要為他人、為社會、為弱勢群體著想,這也是很多美高、美本在育人當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宗旨,也是體現在美國社會的一個宗旨,招生官在閱讀你的文書、給你面試的時候,也會從中去尋找這樣的一些品質。
哈佛大學的招生看五個方面–
  • 第一個也是學術成績,
  • 第二個是課外活動,
  • 第三個是體育活動,
  • 第四個是個人品質,
  • 第五個是綜合。
其實乍一看,這兩個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一樣的,第一個就是“學術”,第二個就是“其他”。所以如果要留學美國,也要從這兩方面出發,提早做準備。
學術方面–
  • 首先就是學校的成績,這是最基本的門檻。
  • 第二個就是標化成績,對中國學生來講不難,大家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都可以拿到高的分數。
  • 但是第三個,英文水平,特別是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這不是你去參加一個培訓班,去刷題能刷出來的,如果孩子還小,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孩子越小,他的可塑性越強,就越容易把好習慣很早地建立起來。
  • 第四個就是理工科的基礎,特別是數學。
除了學術,另一方面就是剛才說的“其他”
包括很軟的一些東西,比如課外活動、個性特質、特長亮點,甚至義工志願者,這些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的學生人數很多,而且很多孩子成績都非常好。那麼什麼能夠讓你脫穎而出?
第一個最有用的確實是體育,特別是申請美高,但是任何一項體育要出成績,是要花時間的,有時候還要看天賦。
如果你的孩子確實學術能力非常強,你非常想讓孩子進排名前十的美高,而且你認為孩子進了美高也能夠在裡面脫穎而出,除了學術保持好,可以去做一個體育專案。
畢竟申請美高的池子再大,跟升大學比起來少,還是相對要小,所以如果從小做一項體育,申美高還是有可能用得上。
但到了升大學的時候,體育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因為升大學的學生的池子就大了很多,對於我們亞裔來講,捨棄學業去做體育,即便體育再好,也是很難進好的大學。
如果對前十的美高沒有那麼痴迷,真的不需要從小迫使孩子花很多時間在體育上。
我們很多進頂級美高的孩子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很強的體育,大家都是透過一些其他的特長來展現的,可以是樂器,可以是藝術畫畫,可以是唱歌,甚至可以是領導力,或者是你的演講辯論技能。
義工和志願者我建議所有孩子都要做,因為美高和美本都會看這一點,最關鍵的就是孩子能夠真的發自內心幫助別人,而且能夠有一些反思,這些方面對於培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都特別重要。
還有,每年夏天的活動的安排特別重要,因為平時學校的學業壓力比較大,夏天有很多空餘的時間,到美國來上夏校也好,去做標化也好,或者去做義工志願者也好,儘量把夏天的時間利用起來,
還有,學生的就讀學校也特別關鍵。有的孩子跟我們簽約之後,我甚至會建議他轉學,因為中國有些學校,歷來就給學生的推薦信就給的比較差,有的學校甚至不給推薦信,這對於他們將來升美高是不利的。
適應美初美高
中國學生的“十要十不要”
關於中國學生如何適應美初和美高,我們花了些時間總結了一下“十要十不要”
👇滑動看“十要”👇
第一,一定要做好GPA的管理。
如果孩子還沒有進高中或者剛剛進高中,一定要提醒他們重視成績。我們經常遇到有學生申請美本時因為九年級的成績拖了後腿,非常遺憾。
除了保持好成績之外,最好儘早確定申請方向,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可以圍繞這個方向來做活動,這樣在申請大學的時候,實力就會更強。這樣做並不是要把將來一輩子的事情都定了。因為美國的大學是非常靈活的,除了一些學校的熱門專業,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很多是可以重新選的。、
第二,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美國學校都非常注重人文學科,因為這些學科對於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非常重要,要想學好人文學科,必須要長期堅持大量的閱讀,這也會為將來在美國的學習打下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第三,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美國的學校是非常多元化的,有的美高有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學生,多交幾個朋友,大家可以一起做project。而且很多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後就會把領導力的職位自動傳給他的朋友們。
我們要引導孩子,在交朋友時要先多觀察再交往,千萬不要結交生活作風有問題的朋友。
第四,要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
在美國的中學,只要跟學校提出申請,能找到一個老師來做adviser,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俱樂部,很多學校都有將近上百個學生團體俱樂部了,參與這種學校的活動,對於豐富個人的經歷,鍛鍊領導力,責任感都很重要,對於將來申請大學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要積極為自己爭取機會。
美國教育比較培養孩子self-advocacy的能力,要表達自己的主張。有時候學校的競選活動,即使學生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戲,我們也要讓他去寫競選稿演講稿,我們來修改,修改之後他要上去講,因為每次都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第一次可能不行,經過幾次的鍛鍊,最後就能成功。
第六,要學會時間管理,
辨別事情的優先順序。
因為在美國的學校裡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活動,但這樣的弊端就是你在學習之餘,必須要有時間和精力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
我建議學生最好有一個電子日程表,每個課程的syllabus發下來之後,就把截止日期都標註下來,確保每一科的作業和考試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因為在美國,平時的小考、作業、上課參與都會加入期末打分,所以都不能忽略。
第七,要尊重文化差異。
中美還是有文化差異的,美國的教育會鼓勵年輕人獨立思考,追求個人的興趣,但是中國的教育可能會讓我們做更實用的事。
我們到美高來讀書,就要適應美國文化,積極參與討論,提出問題,跟同學要分享自己的想法,當然你也可以結合咱們中國文化裡面一些優點,把它跟美國教育結合起來。
第八,尊重多元文化,
重視跨文化交流
因為很多同學來自不同的國家,一定要尊重別人的一些習慣。
第九,要保護好個人隱私
比如一些個人賬戶的密碼、郵箱密碼。
第十
要遵循學校的著裝要求。
More
“十不要”有以下這些–
第一,不要做事拖延,執行力特別重要。
第二,不能只關注學術而不重視活動。
第三,堅決不能抄襲。
第四,不要依賴AI完成作業。
第五,不能有任何種族歧視。
第六,不能有任何性別歧視的現象。
第七,不要拒絕尋求他人的幫助。
第八,不要總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第九,不要隨意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言論。
第十,不要參與校園霸凌。
不要為了課程難度“犧牲”GPA!
解析美高的選課策略
美高選課非常重要–
  • 首先,它會對大學錄取產生直接的影響。
  • 第二,它對AP也有影響,因為有時候要先學完一些課程再學AP,之後再考,
  • 第三,因為很多課程有先修課程,要先學完才能學後面課程,所以選課的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國選課前,一方面要了解美國大學對高中期間選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了解美高的畢業要求。
高中選課有幾個核心問題:
  • 第一,課程難度與GPA的平衡;
  • 第二,課程難度的調配;
  • 第三,選課與未來專業的一致性。
當我們對比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對高中生選課的推薦時,不難看出哈佛大學很注重人文學科,麻省理工對理科要求非常高,斯坦福大學文理要求都很高。
一方面,美高選課要參考大學的推薦。以這三所大學為例,分別是文科很強的哈佛大學,理工科很強的麻省理工學院,和文理都強的斯坦福大學,不難看出各有側重,大家可以提前瞭解大學對高中選課的要求,以便更好地規劃選課和學習。
👇滑動看美國大學對高中時期的選課要求👇
另一方面,在高中選課的時候還要注意美高的畢業要求。美高的畢業要求相對比較低,因為是希望所有學生都能畢業,但還是要注意,不要最後發現有某一個學分沒有完成。
高中選課最完美的就是課程難度最難,成績最好,但如果做不到,就要把難度降下來,先爭取成績好,再慢慢加難度。
第五,美高開學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兩週的時間讓你換課,如果覺得這課實在對你太簡單,完全可以要求調到更高,但如果發現這個課剛開始就有點難,建議還是要稍微調低一點,或者趕緊找老師輔導。

進了頂級美高,半隻腳跨進藤校?
美高學生如何在美本申請中脫穎而出
下面我講一下美高學生如何規劃大學申請。
首先,GPA、標化成績、AP都不用說了,這些很多孩子都很好,這個都不用說了,我們如何能夠脫穎而出?
首先,一定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
頂級美高的資源尤其豐富,這裡可以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比如Lawrenceville School的William Welles Award和 Hutchins Scholars,Brooks school的Brooks Students on the Forefront of Science (SFS),還有Choate Rosemary Hall  的Signature Programs,等等。
這些研究或者實習專案本身門檻就很高,只有極少數學生能選上,所以如果你能夠被選上,至少說明你在學校的池子裡是突出的。
如果你瞭解到學校有這樣的專案,就儘量去爭取。知道它的時間點,它的截止日期,各個學校要求不一樣,但是一定要提早去做準備,只有這樣認真對待才能夠取得好成績。
其次,要利用好校外的資源
這兩年越來越卷,想進非常好的大學,真的得有一些非常有名的課外活動,覺得哪些專案比較好,可以提前去準備,別看有些專案的錄取率只有3%、5%,其實提早做準備,掌握竅門,還是可以拿下的。
最後一點,就是文書
因為優秀的孩子太多了,招生官可能都看花眼了,如果你的文書能夠讓他感興趣,而且繼續讀下去,你的機會就很大了。
總的來說,讀美高在申請美國大學時還是有優勢的,畢竟在美國升學,看的是你的學校;從中國申請,看的是中國的大池子。
英國和加拿大的學校跟美國的學校比起來,除了池子不太一樣,可能在美國確實會有點優勢之外,其他其實沒有什麼很本質的不同,因為大家都想要上美國的的大學,要成為美國的大學想要的人。
於應該選擇頂尖美高還是中等美高,如果單純為了申請頂尖的大學,高中期間的排位肯定比較重要,如果不能保證孩子是學霸,為了在高中期間在學校取得比較高的排名,為以後申請大學做準備,可以選擇去中等美高。
但如果有的家長認為高中的就讀的體驗是更重要的,即便孩子在頂級美高裡面不能排到相對TOP的位置,他們也願意送孩子去體驗。
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在中等的美高,也沒你想象的這麼容易,所以不管在哪裡,都要對自己的期待值做好管理。
下週是“爸爸真棒”的美高主題周!除了本次上海線下美高學生在讀分享外,線上還會專訪最專業美高榜單“幕後人”對談美高中國分校校長等,從不同角度全方面分享美高就讀和申請。掃碼後,可新增小助手預約👇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