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Joy Armani on Unsplash,版權屬於原作者)
作為全美頂尖公立大學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不僅學術卓越,校園也充滿歷史、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想要玩得優雅、逛得深入?以下這些經典與隱藏寶藏地點,絕對值得安排在你的UCLA一日遊路線裡!
必打卡的歷史與地標建築
Royce Hall(羅伊斯音樂廳)
(圖源:wiki,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理由
UCLA的地標性建築,文藝復興風格優雅壯觀,內部定期有音樂會、學術講座。
亮點
打卡絕美正門樓梯、夜景尤美,是學術與藝術結合的象徵。
適合人群
所有訪客,尤其文科生、藝術愛好者。
Powell Library(鮑威爾圖書館)

(圖源:Joy Armani on Unsplash,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理由
被稱為 '哈利波特圖書館' 的存在,內飾彷彿置身電影場景。
亮點
中央大廳金碧輝煌,適合拍照、體驗學霸氛圍。
溫馨提示
安靜參觀,尊重學習氛圍。

免費藝術與文化聖地
Hammer Museum(哈默現代藝術博物館)

(圖源:tripadviser,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理由
緊鄰UCLA,洛杉磯最有活力的當代藝術館之一,與UCLA合作密切。
亮點
全球前沿藝術展,適合愛藝術、設計的學生和家長。
地址
10899 Wilshire Blvd, Los Angeles, CA 90024
Fowler Museum(弗勒全球文化博物館)

(圖源:socal museums,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理由
以全球民族藝術和人類學展覽著稱,極具學術與文化價值。
亮點
非洲、亞洲、美洲土著藝術,拓展孩子全球視野。
地址
308 Charles E Young Dr N, Los Angeles, CA 90024
科研迷一定不能錯過的實驗室區域
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 (CNSI)
(加州奈米系統研究所)


推薦理由
頂尖奈米、生物醫藥、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雖然平時不對外開放,但有公開講座、開放日。
亮點
建築現代感極強,外部展板介紹最新科研成果。
官網預約
https://cnsi.ucla.edu
工程學院 (Engineering IV & VI 大樓)

(圖源:wiki,版權屬於原作者)
推薦理由
走廊展示大量學生、教授最新科研,AI、機器人、材料科學等方向。
亮點
直接感受頂尖工程氛圍,高中生申請工科一定要來。
沉浸式體驗UCLA學生生活
Kerckhoff Coffee House(學生咖啡館)

推薦理由
隱藏在校園中心,UCLA學生最愛放鬆、社交、學習的地方之一。
亮點
喝杯咖啡,假裝自己是布魯因學子,偷得浮生半日閒。
溫馨提示
有時會有學生樂隊表演,氣氛活躍。

UCLA Bookstore(紀念品商店)

推薦理由
買一件正宗的 'UCLA Bruins' 襯衫或帽子,作為訪校紀念。
地址
Ackerman Union 內
隱藏福利:
如果你是申請人,千萬別忘了!
招生辦公室外拍照
可以在招生中心門口拍照,領取UCLA招生手冊,象徵意義滿滿。
參加校園導覽
如預約上,可跟隨官方校園導覽深入瞭解UCLA的學術和生活。
推薦一日路線安排
(適合3-4小時深入逛法)

(圖源:Joy Armani on Unsplash,版權屬於原作者)
10:00-10:40
Royce Hall + Powell Library
探索歷史之美
10:40-11:20
Fowler Museum
文化藝術之旅
11:20-12:00
工程學院 + CNSI
外觀+展板+科技氛圍(理工興趣)
12:00-12:30
UCLA Bookstore購買紀念品
13:00-13:40
Hammer Museum
感受現代藝術
訪校建議 Tips

(圖源:Joy Armani on Unsplash,版權屬於原作者)
1. 提前預約校園導覽
UCLA Campus Tours
(https://admission.ucla.edu/visit)
2. 停車推薦
Parking Lot 4(靠近Royce Hall)
或Parking Lot 7(靠近學生中心)
3. 避開考試周
避免Final Week,學生壓力大,校園氛圍較緊張。
4. 穿舒適鞋子
校園大、需要步行,建議運動鞋。
5. 關注臨時展覽和開放日
如藝術學院畢業展、科研實驗室開放日、TEDxUCLA等。
UCLA不僅是美國西岸最頂尖的大學之一,也是一座充滿藝術、歷史與前沿科技的綜合性校園。一次走心的訪校,不僅能幫助高中生確認未來夢想大學,也能讓家長親身感受這座名校的獨特魅力。
如果你正在計劃洛杉磯之行,別忘了留出一天時間給 UCLA,走一走這些“千萬別錯過”的地方,收穫一段值得珍藏的名校記憶!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僅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