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自己捧大的陰謀論反噬

西方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在處理愛潑斯坦案時前後矛盾,既想安撫陰謀論支持者,又不願觸碰權貴利益,激怒了基本盤,下面是文章正文,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特朗普被自己捧大的陰謀論反噬
最近,特朗普政府釋出了一份關於愛潑斯坦的官方備忘錄。這份檔案本來是想平息多年來圍繞這起案件的各種猜測。但結果卻在他的支持者中引發了強烈反彈。檔案明確表示:愛潑斯坦是自殺,沒有所謂的“客戶名單”,也不存在專門為名人政要安排未成年性服務的地下組織。
訊息一齣,特朗普的核心粉絲圈炸鍋了。
這並不意外。從特朗普第一次當總統開始,他就一直主動靠近各種陰謀論。比如有人操控選舉、疫苗裡有晶片、愛潑斯坦是間諜並且被滅口等等。這些說法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陰謀世界觀,也成功吸引了很多極右翼選民,特別是在網路上活躍的人。
但現在,特朗普政府自己推翻了這個世界觀的核心設定。
首先爆發的是那些在右翼輿論中影響力最大的人。極右翼評論員亞歷克斯·瓊斯憤怒地說:“你們自己把信譽搞垮了。”他指責司法部長邦迪、FBI和特朗普掩蓋真相。
前福克斯主播塔克·卡爾森也出來批評:“司法部在掩蓋嚴重犯罪。”他以前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
更尷尬的是,這些批評者很多都是特朗普親自提拔的人。FBI局長帕特爾在國會承諾會公開愛潑斯坦案卷。副總統範斯曾公開質疑愛潑斯坦的死因。FBI副局長邦吉諾過去是個陰謀論主播,多次提醒公眾別忘了這個案子。現在,他們全都在自己打臉。
事情之所以越鬧越大,還跟政府的處理方式太不專業有關。今年2月,白宮邀請了一批社交媒體網紅,發了一本名為《愛潑斯坦檔案》的資料冊。但人們發現裡面都是早就公開的舊資料。7月的那份“澄清備忘錄”不但沒提供新資訊,還明確說沒有客戶名單,也不是被謀殺。這讓MAGA圈非常憤怒。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你說他販賣人口,那到底賣給誰了?”“他說他不是情報人員,那2008年的FBI檔案上不是寫他是‘合作人’嗎?”
特朗普政府原本想借著公佈愛潑斯坦的資料,滿足選民“揭黑幕”的期待,也好為競選造勢。但公佈的東西沒什麼爆點,還讓那些自媒體和右翼大V覺得被騙了。
一些官員想要補救。比如FBI解釋“監控影片少了一分鐘”是系統每晚都會自動重置;邦迪則說“我桌上那份檔案”不是客戶名單,而是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遇刺的卷宗;連特朗普自己都開始煩了:“這個人都死多少年了,還要說?我們還有德州、邊境這些大事呢。”
但局面已經失控。
共和黨議員安娜·露娜明確表示,人民有權知道真相,不管涉及誰。她正在推動國會審查更多“秘密檔案”,包括肯尼迪遇刺、金博士遇害等案件。她的意思很明顯——“我們不相信你公佈的東西”。
而MAGA圈也沒有打算就此收手。評論員麥克·瑟諾維奇直接發文說:“我們會繼續追問愛潑斯坦的事。”保守派主持人麗茲·惠勒甚至說:“特朗普完全誤判了他的支持者。”
這件事背後隱藏的是一個更大的問題:特朗普正在從“反體制的偶像”變成“體制的一部分”。他過去攻擊“深層政府”,但現在卻成了“深層政府”的代言人。
他的支持者之所以追隨他,就是因為不相信主流、不相信制度。但當他開始說“愛潑斯坦是自殺”、“沒有名單”、“影片少一分鐘很正常”,那些曾經支援他的人,只會更憤怒,也更失望。
這對特朗普來說,是一次新的信任危機。上一回,是他沒能逆轉2020選舉,丟了一批死忠;這一次,是“愛潑斯坦真相”沒拿出來,將又失掉一批。
MAGA這場運動,本質上是對體制不信任的一次集體宣洩。但如果它的領袖也成了體制的一部分,這場運動還能走多遠?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