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臺第一年,美國公立大學拋棄中國留學生?連續6年斬獲斯坦福錄取的大神顧問道出眾多真相….

大家好,我是暖暖。
在25Fall美本放榜正式宣告落幕之際,我們關注到一些焦慮言論漫天飛舞。比如囿於地緣政治,美國公立大學進一步收緊中國大陸學生錄取以及私立藤校申請一年難於一年。
每逢放榜結束後,我們都會邀請行業大咖級顧問——老查留學創始人老查老師為家長們撥雲見日,今年也不意外。
回想去年的放榜季,老查老師針對夏校是否是智商稅,以及如何選校與選擇專業(點選即可閱讀),進行了非常精彩的回答,家長們看得大呼過癮。
今年的美本終極覆盤,我們針對家長們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向老查老師請教,比如:
芝加哥與範德堡等美國大學,今年的RD輪,為何在大陸錄取如此慘烈?
為了衝名校,IB與A-Level的學生,有必要卷AP嗎?
GPA有硬傷,還能衝大藤嗎?
美國招生官最反感的文書錯誤是什麼?
在本次訪談裡,老查老師依舊“火力開啟”,除了為我們梳理了最新的美本申請趨勢外,他還道出了很多家長們不知道的資訊差與內幕。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家長們會茅塞頓開。
老查留學創始人
老查留學“5+2”規劃理論研發及踐行者;深耕國際教育領域22年,親自指導近百位學生獲得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賓大、布朗、達特茅斯、芝加哥大學、連續六年收穫斯坦福等頂尖大學錄取;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 20年鑽研美英頂尖名校規劃和申請、文書專家;出版《老查話留學》、《國際課程及擇校升學指南》等國際教育專著。
美國公立大學正在拋棄中國留學生?
從今年的大盤來看,中國學生錄取整體變化不大,但是區域性略有變動。
僅從中國大陸高中來看(不包括美高生源),耶魯、斯坦福、MIT、加州理工、賓大、康奈爾、布朗等頂尖大學,在大陸高中發放了比去年更多的offer,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加州理工,去年僅向內地高中發放了6枚offer,今年發放了11枚offer。
與此同時,另外一邊,今年有幾所排名20-30名的大學,錄取情況不太理想。
“像萊斯、範德堡、CMU、紐約大學這幾個學校比較明顯地減招了中國大陸學生”,老查老師告訴我們。
總結而言,今年申請並沒有變難,但也沒有回暖。針對網路上的“最難申請季”或者“藤校狂撒offer”等言論,我們都要理性看待。比如,有些媒體統計的池子包括美高英高等海外高中,因此會有回暖幻覺。
此外,在家長群裡還有一種擔憂在蔓延,囿於中美的緊張關係,較為依賴美國政府撥款的公立大學會減少中國大陸學生的錄取,但老查老師告訴我們這種擔憂或許有些杞人憂天,“就今年的資料來看,中美關係對目前的錄取情況,我認為影響並不大”,老查老師說道。
因為從政策角度來看,美國大學的本科招生都是由大學自己決定。拿加州系的幾所大學舉例,加州在招收學生時,要考慮本州納稅居民的權益,因此在近幾年招收了更多的州內學生,“加州系大學在三年前其實就已經做出了調整,因為它們以前錄取了太多的國際生。”
這有資料佐證。拿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舉例,在四年前,即2020年,學校招收的中國大陸學生1300+,2022年這一資料變成330,並在此之後的幾年,錄取的中國學生的比例佔到國際生比例的3-4成。
早申上岸要趁早,不然RD要陪跑
在常規輪,今年有幾所大學表現比較慘烈。
比如芝加哥大學今年RD輪在中國大陸高中0錄取,還有範德堡大學在RD輪暴跌近7成,這對中國學生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老查老師看來,這其實是美國大學的錄取策略使然。
許多精英大學透過鼓勵學生申請(儘管大學明知這些學生被錄取的機率為零),以製造出令人恐懼的拒絕數字,這背後可以展現出學校炙手可熱的形象。
同時,這種做法也用以迎合US News等大學排名機構,後者會把低錄取率(高拒絕率)看成為“加分項”。其實早在多年前,芝加哥大學為了製造出好看的資料,就已經採取過“廣撒網”式的招生政策,這樣他們可以拒絕更多申請者。
芝加哥大學的早申政策分為ED0、ED1、ED2,這幾個政策都是繫結性質的,即被錄取了必須選擇就讀。“芝加哥大學希望在早申輪把優秀學生都錄滿,這樣他們在RD輪可以發放更少的offer,從而壓低錄取率,這樣做對排名也有幫助”,老查老師說。
但在美國本土,芝加哥大學並不敢堂而皇之這樣做,因為這有法律風險,有可能會被告上法庭,但在國際生申請池並不存在這個風險,所以它們會任性地選擇“不想錄取就不錄取”。

而且在RD輪,申請了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通常也會同時申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頂尖大學,當一個學生同時收穫了這些大學的offer時,他們更有可能選擇去哈佛或者耶魯,而不是排名更靠後的芝加哥大學,摸清了規律的芝加哥大學因此乾脆選擇“擺爛”,在RD輪發送更少的offer。因為除了錄取率,有些大學排名機構還會看入學率這一指標。當一所學校的入學率越高,越可以證明學生的對學校的忠誠度與喜愛度,學校的排名也會越高。

範德堡大學亦是如此。它們更傾向於在ED1與ED2招收更多對它們“頭鐵”的學生。因為在RD輪,申請了範德堡的學生,通常也會申請UCLA與UC Berkeley等校,而當學生同時收穫這幾所學校的offer時,學生很可能選擇放棄範德堡。範德堡大學並不想成為“炮灰”,因此也選擇在RD輪發放更少的offer。
總結而言,如今越來越多的腰部大學(排名20-30)選擇在早申輪錄取更多的學生,在往年這些大學可能是牛娃們的保底校,但是眼看如今的潮水開始轉向,保底校不再能保底
老查老師建議,如果學生成績並不是特別拔尖,在早申輪儘量選擇一個與自己匹配的學校,不然如果早申上不了岸,留在RD輪與大神們一起“廝殺”,一些原本在早申輪有實力進入前30的學生,在RD輪有可能只能錄到50名以後的學校。
更多美本申請和專業規劃諮詢👇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新增老查留學老師瞭解規劃和案例
SAT和托福考再高,也無法彌補GPA上的短板
“如果美國頂尖大學是誠實的,他們會告訴申請者,如果他們沒有進入高中年級的前10%,就不要花費力氣申請。”
這句扎心的“大實話”來自於美國某媒體。
每逢放榜季,總會有一些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為什麼明明我的託福、SAT成績都比我的同學高,但是我被拒絕,我的同學卻被錄取了?
這背後的因素縱然是複雜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少人忽視了GPA的重要性,有些時候,你的託福、SAT考得多高都無法彌補你校內GPA的不理想”,老查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
為什麼美國頂尖大學如此痴迷前10%?
其實,前10%規則的背後原因依舊與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有關。這家大學排名巨頭會根據大學提供的新生成績資料打分,即越多的學生成績佔據年級前10%,打分會越高
如果一個沒有Buff加持(比如特長生、捐款者等)的學生,他的校內GPA成績沒有排到年級前10%,想要申請頂尖大學,而且還是競爭力強的王牌專業幾乎不太可能。
對此,美國媒體曾抨擊道,“那些只錄取年級前10%的高校,應該清楚告訴那些不屬於前10%這個池子的申請者,他們沒有機會進入‘錄取池’,以避免他們花大量時間與金錢做無用功。”
此外,老查老師指出除了校內GPA成績,美國大學還會進一步細看選課難度,像杜克和斯坦福明確指出會考察兩個學科指標,一個叫GPA的絕對值,另外一個是選課難度
老查老師拿IB學生舉例,假如你的學校允許你選4 個high level,你要考慮你是不是選了4個 high level。如果你的學校不讓選4個high level,那你選的這三個high level分別是什麼,如果你選了中文母語,英語也是母語,那麼這個難度非常高,IB的含金量自然也高。
如果你是AP的學生,無論你申請什麼專業,你的選課都要體現出文理兼修。
“而且底層五大學科體系你都要有,比如數學、英語(包含英語文學與寫作)、第二外語、自然科學,再加上歷史或者社會科學,你都得學。如果你們學校允許你在11年級選4個AP,你最好別選3個,而且你最好選難一點的課程。有人會說,如果我挑戰了難的課程,只能拿到B怎麼辦?但說不定有可能拿到A呢?”
結合加州理工今年在中國錄取增加的情況,“我們觀察到,今年美國大學是在尋找那些真正'硬核'的申請者,這個'硬核'不是簡單理解為GPA、標化、同質化的活動的數字,而是理解數字後面申請者對學術的追求和能力”,老查老師進一步解釋說。
當然,如果你的目標只是20-30的大學,你的AP選課並不需要那麼“卷”。另外,關於AP存在一些誤區與行業亂象。
近年來有些營銷號鼓吹某些地區的頂尖高中,學生們人均手握十幾門AP,這給其它不明真相的學生傳導了焦慮。
但殊不知這所高中本就是AP課程體系,如今IB娃和A-Level學生們紛紛“卷”AP大考,在某種程度上有機構與營銷號的PUA“助力”,“別的牛娃都有,因此我也要有”,或者“你要有AP大考才能有頂尖大學錄取”。
但事實情況是,很多美國大學並不要求提交AP大考成績。老查老師建議,如果你是IB或者A-Level課程體系的學生,那就把自己的課程學好就行,沒有必要額外參加AP大考。
被前30“全聚德”的大神學生,犯了最糟糕的文書錯誤
如果一些很厲害的大神學生,被前30都拒了,那麼很可能他(她)的文書犯了大忌。
美國大學招生官認為最糟糕的文書錯誤是什麼?
老查老師總結了三點,第一點是無意間暴露了品格問題,比如學生比較自我,缺乏同理心;第二種是缺乏批判思考能力和邏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無法辨別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第三種是英語書面寫作能力薄弱,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過去,老查老師錄到大藤的學生,他們的文書主題並不是多麼宏大的主題,有些學生寫的就是與父母的關係,但筆觸細膩入微,讓人印象深刻。“一定不要在文書中沒有情感的羅列活動,要向內觀,寫自我的覺察與成長”,老查老師補充說。
針對網路上傳播廣泛的“賣慘”式文書,老查老師並不倡導,因為文書的核心是“一定要真實”。
而且,“賣慘”式文書大體適用於美國本土學生。過去,《紐約時報》公佈的一些藤校文書範文,他們之所以感人,也是基於美國背景下的真實經驗,比如有些學生是亞裔移民,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力爭上游,這是本就具有故事感與張力的範本。如果一箇中國學生,他明明衣食無憂,為了博取同情而硬寫自己慘,只會讓招生官覺得虛假與不真摯,這反而會成為文書的硬傷。
此外,對於中國學生來說,他們文書創作的最大的難點還有,由於他們接觸世界的視窗單一,因此想法高度重合與雷同。
而落入到文書創作時,他們寫出的內容就像AI機器記流水賬一樣,缺乏個性、靈魂,更缺少深度,而後者又恰好是美國大學最看重的品質之一。
如何解決這一點,老查老師建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廣泛閱讀。“每一個寒暑假,你都要花出時間去閱讀文學作品、歷史、哲學,然後嘗試去寫一些東西。”
在真實社會里體驗世界同樣重要。
在即將到來的暑假,除了不間斷的閱讀,老查老師建議孩子們可以基於自己的興趣做一些義工與社會調研活動等,讓孩子在真實的社會里“摸爬滾打”,長出翅膀、血肉與靈魂。
一個奇蹟,連續六年斯坦福錄取
最後,我們再隆重介紹下老查留學。
在留學圈有一句話是,“得美高生生源,得天下”,藤校更愛錄取美高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然而,在大家都在爭搶美高生源時,老查留學是一個特例,堅持不挑生源、不論學術背景。25Fall申請中,老查留學海內外學生的錄取結果都表現不俗,獲取了包括哈耶普斯、賓大、康奈爾、芝加哥、杜克、JHU等錄取,而且這已是老查留學連續六年幫中國大陸高中的孩子拿到斯坦福錄取。
👇滑動檢視老查留學今年錄取詳情👇
老查留學的學生80%來自中國大陸,包括公立國際部和國際學校,比如北師大實驗、十一、人大附、濟南外國語、山東省實驗、武漢英中、蘇州外國語、重慶南開以及鼎石、ISB碧桂園等等。
之所以能夠持續穩定收穫優秀的錄取,得益於老查留學“重規劃”的理念,他們也是業內極早正式提出“早規劃”機率的專業團隊,創始人老查老師始終堅持在規劃和文書一線,並不斷用用其研究和經驗指導申請策略。
在採訪查閱老查留學的榜單和案例時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2025Fall老查留學加州大學系的UCLA10名錄取,UCB14Offer,這非常難得。我們就這個問題請教老查老師時,老查老師非常溫和地解釋到:申請的不確定和干擾因素也太多,UCLAUCB可謂是一批最優秀學生在RD失利後能夠獲得的護城河,我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增加錄取保障。所以,我自己花了不少精力研究如何能突破UC尤其是UCLAUCB的錄取,在去年4月25Fall啟動之時,我把加州大學25Fall的選校與專業的關係、申請人學術匹配、GPA和高中選課關係、文書和課外活動列表該如何最佳化等等做了專業的指南,要求顧問和文書老師認真學習並按照建議指導學生們的選校和選擇專業,這個過程雖然非常辛苦,當然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
在和老查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始終能感受到一個全副身心都沉浸在對美本、對自己的學生、對所從事的事業熱愛的創始人的力量,而這種專業精神的傳遞也帶給老查留學團隊。
如同老查老師的話——研究美本規劃和申請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它不能激進、不能重複,充滿了壓力和不確定性,認真和堅持,你就贏了!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新增老查留學老師瞭解規劃和案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