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面的藍字“生命樹觀點”

就可以關注我們!

“所謂空虛寂寞冷,皆因懶散墮落閒”,用這句話來解釋今天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實在是恰到好處。
用奇裝異服彰顯的個性,其實根本就沒有個性;用特立獨行妝點的自我,其實根本就不認識自己。
但這個世界在牠的欺騙和蠱惑下,早已墮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也早已在自我中心的漩渦中徹底迷失。
01
奇葩事件
10月19日下午,美國設計師一行人因著裝問題,被工作人員勸離故宮一事引發爭議。

當天,美國前衛設計師Rick Owens夫婦與品牌模特Fecal Matter等人一起參觀故宮博物院。
他們不僅衣著前衛誇張,其中兩人還以“異形”造型示人——光頭、無眉、浮誇的妝容。
雖然這是他們日常的裝扮,但故宮的工作人員還是要求他們立刻離開,想要繼續參觀故宮需要換上正常裝扮。
歐文斯品牌模特Fecal Matter在他們的社交媒體上表示,當天在被安保要求換裝再來後,他們一行四人都拒絕了安保人員要求。

他們認為造型裝扮代表著他們的自我認同,他能理解這類風格或許不被普羅大眾認可,但他們並沒有做錯任何事。
雖然四人一度想要“據理力爭”,但最終,工作人員還是將他們勸離了故宮。
於是,他們觀點就引發了中外網友熱議,執不同觀點的人們各執一詞:
支援他們的網友說:“這是他們的穿衣自由”,認為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在景區遊覽無傷大雅。
反對他們的網友則認為:“自由也要看場合,而且他們是在中國的故宮,必須要遵守規定”。
事件引發關注後,故宮工作人員透過媒體表示對於遊客服裝沒有特別要求,只要不要太誇張就好。
最後,Fecal Matter看到輿論風波發酵後,主動將相關影片文章全數刪除,結束了爭議。
這個事件就這樣結束了,但餘波卻層層疊疊地鋪陳開來,深入思考下來實在是值得探討和書寫。
這四個人如此奇特的裝扮,其招搖過市的氣定神閒,和工作人員的振振有詞,的確……
02
何方“妖孽”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事人的身份,四人中最有知名度的歐文斯是活躍於時尚界的設計師,擅長大膽的哥特式設計美學,在業界名聲不小。

他以“暗黑哥特”的設計風格聞名,相當大膽前衛,他和妻子於1994年共同成立Rick Owens同名品牌。
於2017年獲得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CFDA)終身成就獎、2019年曾獲最佳男裝設計師獎。
說實話他們的裝扮相對來說還算“正常”,被拒的原因應該是另外兩位同伴。
這兩位造型誇張的是品牌Fecal Matter(直譯為“糞便物質”)的聯合創始人漢娜·羅斯·道爾頓和史蒂文·拉吉·巴斯卡蘭。

從品牌名字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口味真的比較重,對時尚的詮釋確實是與眾不同。
很多網友對他們倆的造型都記憶深刻,表示猛然一看真的很容易被嚇到。
有網友開玩笑說是“跑中國故宮過萬聖節?”“去歡樂谷吧,不知道在鬼屋會不會捱打”“適合去環球影城,cosplay成這樣估計不需要門票。”
玩笑歸玩笑,他們的穿著其實代表了他們的三觀和認知,能夠這樣表達自己一定是對此充滿信念。
於是這個“暗黑哥特”風也就在表面的奇異和誇張中,影影綽綽的顯出了牠要表達的東西。
看起來是一種風格,其實隱藏著某種觀念;似乎僅僅是一種裝扮,其實是要表達某種觀點。
對於看過《開啟心中的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系列的朋友,應該會在第一時間從直覺中,感受到這種風格所要表達某種理念。
並且要藉著這些看得見的特異,吸引人性中趨於黑暗的部分,雖然看起來嚇人卻也極有誘惑和煽動性。
03
暗黑哥特
查了下資料:哥特(Goth),原指哥特人,他們屬於西歐日耳曼部族,曾在西元3-5世紀侵略義大利並瓦解了羅馬帝國。

同時,哥特也代表著一種藝術風格,主要特徵為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等。
這些特徵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型等各個藝術領域。
導致哥特式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複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最大特徵。
落實在具體的符號上,主要代表元素包括黑色裝扮、蝙蝠、玫瑰、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等。
深度研究後發現:"Gothic"這個字最早出現,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
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那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意味著野蠻。
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參考《對於巴比倫秘密系統的隱秘,我們必須要擦亮眼睛!》,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黑暗的中世紀,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光景。
而哥特真正開始與黑暗、奇異、古怪扯上關係,是約在公元1800年左右登場的浪漫主義運動。
哥特與中世紀文化再度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得以復甦,感性、非理性的態度是這個運動的中心。
這時期的藝術家都十分熱衷於人心的黑暗、空虛面,性妄想、恐怖題材,在各種藝術形態中被廣泛地運用。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起來是對中世紀黑暗時代的反諷,最後卻在演變中真正暴露了牠暗黑的本質。
04
小心警醒
於是,“暗黑哥特”四人組被故宮工作人員勸退的事件,也就顯示出奇特別的意味來。

他們在這個世界被吹捧的原因,是這個世界已經被牠的謊言侵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無論是文藝復興對中世紀如何的反諷,也無論浪漫主義對人文主義的何等的反叛,我們都會看到裡面換湯不換藥的詭詐。
看起來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主義和觀點在碰撞,其實骨子裡面卻是牠左手倒右手的勾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所有人都被影響。
就像這個爭論好像是在討論是不是要遵守規矩,其實卻在爭論中暗度了陳倉,讓更多的人被這個“暗黑哥特”所吸引。
甚至看起來是對這個風格的站隊,其實本質上是要所有被好奇吸引的人,被這種黑暗之風捆綁。
牠所要鼓吹的就是懶散墮落閒,就是讓人在絕對的自我中心中空虛寂寞冷。
保羅有一句話非常清楚地指出了這個問題的真相,只是人們雖然讀了、看了、卻不走心。
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執行的邪靈。
隨從今世的風俗,其實指的就是今天在這個滾滾紅塵中,不斷被牠設計、推廣的潮流。
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完全被牠捆綁,不僅失去了警醒,更是失去了最基本的警惕。
我們之所以要寫這篇文字,就是要提醒所有看到的朋友要警醒,明白牠誘惑人的方法,明白牠使用的工具。
不懼怕、也不逃避、而是真正瞭解牠的作為之後的反擊,為我們周圍的人們解毒,告訴他們真相。
雖然牠極其狡猾,卻是祂的手下敗將;雖然牠無所不用其極,但祂卻掌管一切,甚至允許牠扮演跳梁的小丑,要讓真正愛祂的人得益處。
盼望,這些實話能夠被有耳的人聽見,能夠被柔軟的心看見,能夠被謙卑的生命領受,成為這個世界最後的堅城、鐵柱和銅牆!


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有問題請聯絡
微信ID:
tianluke_251869594

點選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給別人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