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出了樁震驚海內外的大新聞,原來甲骨文公司的創始人Larry Ellison(拉里·埃裡森)的現任太太是位中國姑娘。

▲ 雖然能找到的兩人最後的合照時間都要追溯到2019年3月了,他倆一起並肩觀看法國巴黎銀行公開賽,而這一賽事及其所在比賽場地早在2009年就被埃裡森收入囊中了。
拉里·埃裡森,何許人也?全球頂豪之一,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常年霸佔著前十的一席之地:


▲ 他的即時身家為2183億美金,排名世界第三。排在第一的馬斯克,伴隨著最近特斯拉股票價格的飆升,身價迎來暴漲,已經快是排在第二的貝佐斯的兩倍了。
說起來,這些排在富豪榜前列的頂豪們,我號也算寫了不少:
首富馬斯克和他的“繁殖夢”👉名利場||二月有新歡,三月與舊愛又有一女,世界首富專注生娃的18年
“叛逆理工男”貝佐斯和他的狂野戀人👉頂豪圈||俘獲了貝佐斯的桑切斯(上)聊聊這位拉丁美女上位秘史
擁有LVMH集團的Arnault家族👉名利場||LV家二公子完婚!頂級豪門高富帥裡的清流……
“谷歌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頂豪圈||世界第十大富豪又離婚,谷歌三巨頭的加州往事……(上)
但我們就是沒有系統性地聊過埃裡森的故事。
可能是因為他的故事實在太精彩了,各種報道綜合起來都無法概述一半的內容;也可能是因為他實在太低調神秘了,外界勾勒的形象始終處在猜測、拼湊階段……
該怎麼去形容埃裡森呢?
一個活到48歲才第一次見到生母的“棄嬰”,一個早早輟學卻創造出鉅額財富的“天才”,一個被認為個性乖張又充滿傲慢的“獨裁者”,一個身邊永遠不缺女伴的“花花公子”。
作為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oration)的創始人之一,埃裡森親手帶領這家著眼於銷售資料庫軟體的公司從早年異常激烈的競爭廝殺中存活了下來,並且茁壯成長,變成了如今覆蓋金融、銷售和供應鏈管理等業務功能的全球領先的服務提供商。
他過著這個世界上最奢侈也最享受的生活,有著令人咂舌的房產投資組合——他在加州耗時十年建造了一座仿照日本皇宮的日式庭院,在富豪扎堆的Malibu一擲千金買下了二十餘處房產,他還擁有夏威夷拉奈島98%的股份,並在2020年遷居至此。
他的六次婚姻經歷也在一眾頂豪裡一騎絕塵,卻又不像馬斯克那樣迷戀“繁殖(美其名曰為了拯救人類多生孩子)”。
對大眾來說,埃裡森隱匿又神秘,想要窺探他私生活的好奇心攀到了頂峰,可又不知從何處下手。
甚至就在幾周之前,媒體對他婚姻次數的瞭解還停留在過時的資料——“4次”,殊不知,早就上升到了“6次”。
而最近意外被揭曉的婚戀秘密,要歸功於12月初的NCAA招募(即美國大學體育協會招募,旨在為大學選拔提供優秀的體育人才)的結果出爐,密歇根大學狼獾隊成功簽到了公認的頭號新秀——2007年出生的Bryce Underwood,他是全美排名第一的高中橄欖球運動員,標準的五星級新秀。


▲ 而就在今年6月,《紐約時報》還報道說他答應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上圖);沒想到半年之後,就被密歇根大學狼獾隊截胡,據說學校為此付出了昂貴的八位數。
之後負責密歇根大學招募頂尖人才的Champions Circle(冠軍圈)興奮地發文宣佈此訊息,還在文中提及,“我要親自感謝Larry和他的太太Jolin,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財政資源,為實現這一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其實是這份宣告的第二個版本了,版本一用的詞是“Jolin and Larry Ellison”,修改後刪去了引人注目的“埃裡森”姓氏,但這句話早已被有心之人擷取,後經媒體大肆報道,引發一系列輿論地震。
作為全球排名前列的頂豪,埃裡森的婚姻狀況自然惹人矚目。
媒體開始試著掘地三尺,去探究關於這位Jolin女士的蛛絲馬跡。

▲ 其實Getty圖片庫裡早就有了兩人一起看網球比賽的合照,時間跨度從2017年初持續到2019年初。
經查證,她叫Keren Zhu(猜測是“朱可人”),在2012年4月26日獲得了密歇根大學國際研究的學士學位。

▲ 所以她才會在促成狼獾隊簽約新秀時說,“我是密歇根大學和密歇根大學體育運動的忠實粉絲”。
而後,媒體也證實,她的名字出現在了埃裡森旗下的Octopus Holdings所擁有的房產上。
《每日郵報》甚至連她早年在美國住的學生宿舍的記錄都一併查了出來。

報道里說,她當時住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北邊的學生宿舍——Willowtree公寓,還跟一位名叫Ang Zhu的男室友(不確定是親戚、朋友還是單純同姓氏)合租,後來這位Ang Zhu在2016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現於香港一家對沖基金公司任職,從事研發工作。

▲ Willowtree公寓的外觀和租金價位(如圖)。
而Jolin,早在2012年本科畢業後就搬去了加州灣區,住到了靠近甲骨文總部的Redwood Shores(紅木海岸),媒體猜測,她當時可能已經在該公司或至少是附近就職了。


但一直到2016年5月,她才第一次被拍到跟埃裡森同框,是在一場NBA籃球賽的前排:

而同一時間,埃裡森其實還沒有跟前一位女友(後來證明是前妻)Nikita Kahn分開:


▲ 2016年9月,他摟著Nikita在Malibu的Nobu餐廳參加以她為主角的,關於講述她生活方式的部落格的釋出晚宴。沒錯,開個部落格也要搞個派對……當時,媒體都還稱呼Nikita為“埃裡森的女友”,殊不知他倆其實是“已婚”關係。沒多久後,這個專注於介紹“奢侈”生活方式的部落格就沒在經營了,因為……他倆分開了。
從2017年初開始,陪著埃裡森坐在網球比賽看臺上的不再是Nikita,而是這位Jolin Zhu。



▲ 她的打扮並不繁複。
按媒體的進一步爆料,Jolin跟埃裡森甚至可能已經生了兩個孩子,就在埃裡森邁向耄耋之年前。

▲ 因為Jolin在對話裡提到過“自己有兩個孩子”;而埃裡森跟上一任太太的離婚檔案中寫明“他們沒有共同的孩子”,但他又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段介紹自己是“兩個幼兒的父親”,“過著前所未有的快樂時光”。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從2019年3月之後,他倆再也沒在公開場合同框過,很大可能是忙於帶娃。

▲ 之前還有一篇報道的標題是,“埃裡森重返戰爭,且忙著換尿布”,但當時大家都沒太當真,以為說的是孫子,誰能想到,他在奔八的路上又多了兩娃呢……
關於這位Jolin的出身背景,咱萬能的小某書網友們進一步拓展補充——瀋陽人,在東北育才外國語學校讀的初中,之後赴美求學。
顯然,高中就能去美國讀書,家境肯定是殷實的,但跟世界級的頂豪放在一起,還是明顯跨越了階層,也難怪網友們誇,瀋陽新首富就此誕生……

今天就讓我們藉著這樁橫空出世的婚姻,好好聊聊拉里·埃裡森,他曲折離奇的人生經歷,豐富多彩的婚戀故事,和壕無人性的花錢版圖。

# 矽谷怪人
很難用三言兩語簡單概述埃裡森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跟他共事過的人形容他性格複雜——聰明風趣、傲慢卑鄙、作風強硬、精力充沛。他的行事風格浮誇又激進,還帶有顯而易見的傾略性。而在這些種種情緒的背後,是他一波三折的成長軌跡。

1944年8月17日,埃裡森出生在紐約市,是一名非婚生子。他的父親是義大利裔美國陸軍航空兵飛行員,母親是當時才19歲的猶太姑娘。
自他出生起,便再也沒見過親生父親,而母親單獨撫養照顧著他,覺得經濟壓力甚大,難以為繼。
就在埃裡森9個月大時,一場肺炎來襲,母親下定決心,把他轉送給了他父親的姐姐/妹妹,也就是他的姑姑。從此,他搬進了芝加哥南區——這片被形容為“美國最古老、最糟糕的黑人社群”,像一顆倔強的種子,在那裡生根發芽。
而“埃裡森”這個姓氏,其實來自於他的養父(也就是他的姑父),一名俄羅斯移民,20世紀初乘船抵達美國後,用自己登陸時的島嶼——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給自己取了這個更方便記憶的姓氏,“Ellison”。

▲ 埃裡森的養父母。
和同樣是母親年紀輕輕就懷孕、親爹不負責任的貝佐斯不同,貝佐斯好歹被媽媽帶著改嫁,讓他跟著繼父姓,且繼父受過不錯的教育,也有體面的工作,整體家庭氣氛融洽。

▲ 貝佐斯跟繼父,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而埃裡森這廂,早早離開了生身父母,雖然姑姑對他很是親厚,但姑父對他冷漠又暴戾,且整個家庭條件算不上太寬裕(他自稱是“下層中產階級”)。
姑父早年在芝加哥的房地產行業發了筆小財,卻又經歷了經濟大蕭條,損失慘重,靠著在公共住房管理局當審計員維持著一家人簡樸的生活。他暴躁又嚴厲,時常拿埃裡森出氣,罵他是“廢物”,詛咒他一世都不會有出息。

▲ 圖上是2歲的小埃裡森,他直到12歲那年才知道自己並非親生。
浸潤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過著近乎於寄人籬下、毫無歸屬感的生活,很難想象,埃裡森是怎麼長大的。
他並不是那種從小成績出眾,讓父母引以為豪的小孩,老師們都說他很聰明,可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他骨子裡也充滿了反叛精神,比如說明明流著猶太人的血液,養父母也都是改革派猶太教徒,但他拒絕參加猶太成人禮,還公然表達不認同猶太教的教義。
1964年,20歲的埃裡森以醫學預科生的身份進入了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就讀,他還被評為了“年度理科生”,可是養母(姑姑)的突然去世,令他沒參加大二的期末考試就退學了。
隔了一年,他又去了芝加哥大學,學習物理和數學,也是在那裡,他第一次接觸到了計算機設計,但也只是簡單地學了一個學期的課程,之後便徹底放棄了讀書深造。
他獨自駕車搬去了加州,透過自學程式設計,開啟了程式設計師生涯。

▲ 圖上這款福特雷鳥汽車,正是他從芝加哥自駕去加州時所開的,相當拉風。
六七十年代的美國,仍然是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遍地機會,資料庫程式設計才剛剛興起,大企業求賢若渴。擁有一技之長的埃裡森,得以輾轉多家公司任職,他也在此期間經歷了人生第一場長達七年的婚姻(下文會展開說)。

1973年,埃裡森開始在電子公司Ampex上班(這家公司如今還存在著),他結識了後來一起創立甲骨文的Ed Oates和Bob Miner。
在讀到一篇研究大型共享資料庫的關係資料模型的論文後,埃裡森猛然意識到了“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在商業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而這篇論文的作者所在的IBM錯失了這個商機)。
他跟兩位同事探討後,三人一拍即合,在1977年6月,一同出資2000美元成立了軟體開發實驗室(SDL),其中,埃裡森一人出資了1200美元,佔了60%的股份,並擔任公司CEO。

▲ 這張圖從左到右:Ed Oates、Bruce Scott、Bob Miner、Larry Ellison。捧著蛋糕的Bruce Scott算是公司的第一位員工(後來單獨出去創業了),而右二的Bob Miner,一直被認為是甲骨文最核心的首席工程師、公司的技術奇才,可惜英年早逝,1994年死於肺癌;另一位Ed Oates,1996年就從公司退休了。
這家初創公司憑藉“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概念,很快就拿到了一筆意想不到的大訂單——來自CIA(美國中央情報局)。
當時這個專案的代號叫做“Oracle”,意為“神諭”或“預言”,因為專案的目標是想透過強大的資料庫技術幫助客戶從資料中提取有價值的“答案”,即提供一種能夠“預言”或預測資訊的系統。
伴隨著“Oracle資料庫”的大獲成功,1983年,他們乾脆決定直接把公司的名字改成“Oracle”,並在1989年進軍中國市場時,取了中文名,“甲骨文”。

1986年3月12日,甲骨文公司以每股15美元的價格上市,當天收盤價為20.75美元,市值達到了2.7億美元;巧的是一天後的3月13日,微軟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上市,收盤時股價上漲了7美元,市值達到了7億美元。

▲ 上市這天被拍到還在車裡“用功”的蓋茨。
從這天起,甲骨文和微軟,誰能成為全球最大軟體公司的較量,埃裡森和蓋茨,誰又能佔據“首富”寶座的戰爭,似乎永遠無法停歇……

▲《名利場》雜誌曾形容埃裡森的野心很純粹,就是超越蓋茨。

▲《財富》雜誌說他厭倦了做蓋茨的追隨者。

▲ 回看2000年的億萬富翁排行榜,埃裡森僅次於蓋茨,排在第二的位置。馬斯克、貝佐斯等人,壓根還沒上榜。

▲ 也就是在那一年,蓋茨深陷反壟斷訴訟,微軟股價遭遇暴跌,使得埃裡森的身價一度實現反超,短暫地擁有了世界首富的頭銜,雖然只是短短幾日。
多年之後,這兩位老哥,再也沒了年輕時的劍拔弩張、針鋒相對,還能一起坐在球場邊,談笑風生……

▲ 兩人同框,看得出埃裡森比蓋茨年長11歲麼?
回看這些年,甲骨文把早年那些傳統資料庫的競爭對手,一個個都熬到了死,像是Sybase、Informix等等,統統偃旗息鼓,只剩它自己,一枝獨秀。
坊間笑稱,但凡有公司成為了甲骨文的競爭對手,那麼它將會面臨兩條出路——要麼被收購,要麼被起訴。
不過,比起聊那些艱難卓絕的創業細節,相信大家還是對埃裡森擁有鉅額財富後的表現形式更加好奇些。
有別於那些埋頭苦幹、苦大仇深的創業者們,他看起來極度瀟灑又極度自由。
外界誇讚他擅長招兵買馬,透過讓手下員工通力配合,以求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他本人,雖然常年佔據著CEO的職位,領著高昂的薪酬,卻一直過著遊離在公司事務內外的生活,即頻繁地擔任或不擔任日常領導職務,一切皆取決於公司業績如何,以及他參與各種外部事務的程度。

▲ 他的薪酬之高,一度引發過董事會的不滿。
和那些“只有工作,不會生活”的企業家們相比,埃裡森真正做到了用盡全力過活,他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肆意享受人生這件事上,如此盡興。
喜歡出海,那就玩帆船,買遊艇:


▲ 1998年,他駕駛著“沙揚娜拉”號帆船(上圖)參加了從悉尼到霍巴特的傳統帆船賽事,最後一舉奪冠,同船的還包括了默多克的大兒子Lachlan。而這次的比賽,危險重重,遭遇了惡劣颶風的侵擾,一同參賽的其他選手裡有六人遇難身亡,他可以說是,死裡逃生。

▲ 2002年,埃裡森的甲骨文隊將風箏帆船引入了美洲盃帆船賽。


▲ 在追逐冠軍多年之後,終於在2010年實現奪冠。


▲ 他還曾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遊艇之一的“旭日號”(上圖),長138米,一共有82個房間,後來他把船賣給了老友大衛·格芬;下圖是他如今持有的,由Feadship建造的長88米的“武藏號”。
喜歡網球,就買網球俱樂部,承辦網球賽事:


▲ 2007年,埃裡森以69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Malibu網球俱樂部。

▲ 2009年又買下了文章開頭提到的Indian Wells網球花園,成為法國巴黎銀行公開賽的老闆。
喜歡建築,那就買一系列超級豪宅,湊齊各種房產組合。
埃裡森曾說購買房屋進行設計、改造,是他從孩童時期起就擁有的樸實夢想。他自比業餘建築師,將購置、修繕、打點房屋,作為一種日常愛好。
在他的眾多房產裡,最令人津津樂道的當屬他在矽谷邊緣花費近2億美元建造的一座復刻日式庭院的住宅,佔地足足有45英畝(超過18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一大片櫻桃樹林和人工湖泊,耗費的施工時間將近十年。




也正是因為熱愛日式建築,痴迷日本文化,埃裡森直接在京都的南禪寺附近買下了一座花園別墅,最初的標價為8600萬美元,他計劃將那裡改造成一間日本藝術博物館。

當然,他在美國本土也籌劃著要建造各種博物館。
2010年,他花了1050萬美元買下了位於羅德島州紐波特的這座曾經屬於阿斯特家族的Beechwood Villa,計劃在這裡收藏他豐富的19世紀歐洲藝術品。


這些年,他還陸續在加州的Malibu買下了20多處房產,其中約10處都位於被稱為“億萬富翁海灘”的Carbon Beach,這裡有著舉世無雙的自然景觀,全年氣候溫暖,絕美的海岸線吸引著無數遊客們流連忘返。

當地人對於他這種攻城略地式的購買方式褒貶不一,倒是市長誇讚他能帶動房產升值。事實上,埃裡森此舉要的可不只是保值、升值而已,他計劃在Malibu也建造一處博物館,能在將來百年之後繼續留存,變成永久遺產。
而如今眾多好萊塢明星名流們趨之若鶩的著名餐廳Nobu的所在地皮,也是屬於他。關於Nobu創始人松久信幸的故事,我們之前詳細聊過,點這裡。

後來,埃裡森又跟Nobu合作,將他在附近購入的歷史悠久的Casa Malibu Inn改造成了現在每晚都要價不菲(2000多美元/晚)的全日式風格的Nobu Malibu酒店:



而除了Malibu外,加州棕櫚泉附近的Porcupine Creek的大地主,同樣也是他。

▲ 近幾年,他把這塊佔地230英畝(93萬平方米)的私人莊園改造成了獨棟住宅外加高爾夫球場,結合健身、水療的養身度假村概念,吸引有錢人們成群結隊來這裡隱居避世。
埃裡森進行的另外一筆超級大單交易是夏威夷的拉奈島,他買下了這片島嶼98%的土地,誓要在這裡試驗更加環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一個“經濟上可行的100%的綠色社群”。



▲ 而拉奈島正是當年蓋茨和前妻Melinda舉行婚禮的地方,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

▲ 埃裡森已然成為了“拉奈島之王”。

# 前五任太太
說完了埃裡森的創業和享樂,不可避免地要開始聊他的感情故事。婚姻記錄達到了“6次”,這在億萬富翁裡其實也算少見的。
他的前兩位太太都出現在他尚未創立甲骨文之前。
第一任太太名叫Adda Quinn。
她如今的自我介紹還寫著:
如果說在我身上有“五分鐘的成名時間”,那就應該是我跟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裡森結婚了7年。他是我見過的最有魅力的男人,但我們在一起的七年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按照早年報道里的說法,兩人相識於一家職業介紹所,認識幾個月後就火速結婚了。那一年,埃裡森才23歲。
可以想見,對打小都沒怎麼享受過家庭溫暖的他來說,在有能力成家之時想要快速地擁有一個獨屬於自己的家的心,會有多麼急迫。
誠如前文所寫,那時的他當著程式設計師,在不同的公司遊移,掙錢算不上太多(有報道說,夫妻倆當時的月收入加起來是1600美元),但埃裡森始終過著花錢大手大腳的生活,他甚至為了購買一條34英尺的帆船寧可去借3000美元,同時還分期付款著另一條小帆船。
於他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及時享樂,他從不操心那成沓的賬單和無法預測的未來。
但顯然,太太Adda不是這樣的人。
埃裡森曾這麼描述他的第一段婚姻:
Adda非常聰明,而且長得漂亮。 我們之間的問題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和我不同,她非常認真地對待生活,並且為之努力。她會在忙完全職工作後回家,做一頓美味的晚餐,打掃衛生,然後開始給我們家的一間臥室貼牆紙。 她希望我可以幫她,這個要求非常合理,但我不想給臥室貼牆紙。 我想做的是騎腳踏車出去。 我也不想全職工作,所以我常常只做了足夠支付每月賬單的工作量,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徒步旅行和劃皮划艇上。

▲ 那時,熱衷於徒步的埃裡森,背景是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埃裡森曾篤定地告訴Adda,“我會成為百萬富翁的,只要你跟我在一起,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但Adda在經歷了7年婚姻之後,不想再等了。
1974年,他倆辦妥了離婚。
有說,縱使分開,兩人依然相處融洽。幾年之後,Adda父母生病時,已經發達了的埃裡森還主動給他們買了一套房子,幫Adda減緩了不少經濟負擔。
接下來,再說他的第二任太太,Nancy Wheeler(後改嫁他人,冠了夫姓Jenkins)。
他倆的相識也頗具戲劇化。當時埃裡森跑去買車,結果透過賣給他一輛二手賓士車的人認識了那會還在斯坦福讀書的Nancy,算是一見鍾情吧,埃裡森誇讚她幽默、聰明、外向、單純。
1977年,兩人結婚,也是在那年的六月,埃裡森跟同僚們一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軟體開發實驗室(SDL),即後來的甲骨文。
這段婚姻甚至沒能堅持超過2年,因為實在短得可憐,以至於網上關於女方的資料少之又少。
透過斯坦福大學雜誌的一篇報道,找到了一些疑似是前妻Nancy的補充細節。

她本科學的是神經解剖學,後來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物理治療碩士,八十年代初,嫁給了同為斯坦福校友的Bob Jenkins。之所以會在二十年後登上學校雜誌,是因為她在千禧年初帶著已經成年的兩個女兒組成了一個音樂組合——The Jenkins,四處演出:


▲ 三人合照裡最右邊的就是媽媽,Nancy,的確是一等一的美人。
綜合姓名、年紀、學歷背景,還有不可忽略的美貌等種種資訊,這位Nancy應該就是埃裡森的前妻,但在這篇介紹她們母女追逐音樂夢想的報道里,隻字未提那位身家已經排到世界前列的頂豪前夫,可見是真的不想再跟他有什麼瓜葛。
當然,也可能是積怨已深。
坊間每次提及Nancy的名字,都會用一種極盡惋惜的口吻,聊到她當年在離婚時以500美元的價格放棄了對甲骨文公司的一切所有權,而那些股份倘若持有到今天,足以讓她進入福布斯富豪榜……
說回埃裡森的第三段婚姻,從1983年持續到1986年,剛好覆蓋了他前兩個孩子的出生年份。
第三任太太,Barbara Boothe,是他公司的接線員。

兩人是標準的“奉子成婚”,他倆舉行婚禮時,兒子大衛(David Ellison)已經出生了。
有報道說,婚禮前的幾個小時,埃裡森突然拿出了一張長達11頁紙的婚前協議讓Barbara簽署,雖不情願,但Barbara最終還是妥協了,她自述,“他知道我想結婚,我處在壓根不可能臨時退出的境地”。
1986年1月,他們的女兒梅根(全名Margaret Elizabeth Ellison)出生了,而在這年年底,埃裡森和Barbara辦妥了離婚。
某種程度上看,Barbara很像是埃裡森在人到四十時遇到的一位很適合的“生育工具”,完成了她的使命後就被一腳踢開。
但她對埃裡森倒也沒太多怨言,反而心存感激,甚至一直保留夫姓至今。可能是因為埃裡森在離婚時慷慨地支付了遠超婚前協議里約定的金額,並且基於一對子女的羈絆,令Barbara徹底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

▲ Barbara如今經營著一家名叫“Wild Turkey Farm”的馬術農場,她還在2020年被授予了“A.C. Randolph女士業主遺產獎”。



▲ 2021年,她試圖以19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這座在2001年時花了不到300萬美元購置的農場。
離婚多年之後,兩人的一雙兒女都已健康長大,饒有出息。

作為在父親現任太太Jolin Zhu的孩子們出現前的幾十年裡,外界唯二知曉的埃裡森的兩個娃,大衛和梅根,他們獲得了父親全部資源的傾斜,和媒體萬眾矚目的關注。
而另一頭,身為親媽的Barbara,可以繼續名正言順地跟她的頂豪前夫同框:


▲ 即便前夫身邊站著年齡相差幾十歲的新太太(下圖最左)。
整個90年代是埃裡森難得的沒婚姻的日子,但不妨礙他有穩定交往的女友,還不止一位。
這本該是大眾無從知曉的事,但因為一場下屬打的訴訟官司,搞得人盡皆知。

一位名叫Adelyn Lee的姑娘,之前在甲骨文擔任市場協調員,1993年,她將公司告上了法庭,控訴“不公平解僱”。

她透露自己是埃裡森交往了18個月的女朋友,說兩人是在公司電梯裡邂逅的,當時的她覺得工作岌岌可危,於是鼓起勇氣跟老闆搭話,沒想到一來二去,竟然發展成了戀情,不過她也清楚知曉,埃裡森同時有著不止一位女友。
她控訴說,就在自己主動叫停了這段“辦公室戀情”後的短短五天,她就遭遇了以“工作表現不佳”為由的解僱,她覺得這一定是埃裡森的蓄意報復。
作為證據,她還呈上了一封頂頭上司,甲骨文前銷售副總裁Craig Ramsey發給埃裡森的電子郵件,郵件內容是——“我已經按照你的要求解僱了她”。
最後甲骨文選擇了庭外和解,向Adelyn Lee支付了10萬美元,以換取其撤回指控。
結果沒想到,峰迴路轉,檢察官發現,作為關鍵證據的電子郵件竟然是Adelyn Lee自己黑進上司郵箱傳送的。
因為做偽證,她不得不退還了10萬美金,還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 當時的報道感慨,這是“一個年輕且相對不成熟的女性做出的笨拙而又絕望的嘗試”。
雖然此事鬧得沸沸揚揚,還順道曝光了埃裡森“拿公司當後宮”的豐富感情生活(他自己在法庭承認同時交往了好幾位下屬),但也沒什麼後續發展。
難以想象,在不被媒體監督,大眾又無法觸及的地方,到底發生了多少起類似事件,是所謂日久生情的“辦公室戀情”,還是老闆利用權勢對女下屬進行的“性騷擾”,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埃裡森曾公開幫腔因為“性騷擾”而被惠普除名的老友,馬克·赫徳,後又將其招入麾下,給了他一個聯席總裁的職位,幾年後,還讓他接任了自己的CEO位置(直至赫德去世),可見他們大抵擁有相似的價值觀和處事模式。

▲ 圖上是埃裡森(最右)跟馬克·赫德(圖中)一起看比賽,最左邊的是赫德的太太Paula。

▲ Paula(後排右)如今是比爾·蓋茨的女友。
而就在埃裡森跟女下屬們進行“多線任務”的同時,他其實還有位女友,Melanie Craft,正是後來的第四任太太。

Melanie Craft,一位浪漫小說家,在2003年他倆正式結婚前,據說已經交往了八年。

▲ 是位明豔動人的大美女。
Melanie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匹茲堡人,父親是大學教授,她在歐柏林學院主修了人類學,又去開羅美國大學學習了考古學,還在肯亞生活過一年。

認識埃裡森之前,她有位交往了9年的初戀情人,名叫Todd,兩人甚至訂了婚。

結果1995年,當她跟朋友們在舊金山的一家餐廳用餐時,遇到了埃裡森。
埃裡森主動上前搭訕,又透過司機送上小紙條,邀請她參加晚宴。她一開始壓根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就連後來的晚宴,也是帶著未婚夫Todd一起去的。

在那場晚宴上,他們見到了一幫行業巨頭、諾貝爾獎得主,各個都是過去遙不可及的人物。
然後抓馬的來了,根據Melanie的自述,晚宴回來後不久,她就跟未婚夫Todd談好了分手……

這裡面省略了很多細節,咱外人實在不知道到底發生了啥,可能是名利場閃爍的光芒太過吸引人,也太符合她作為小說家的終極幻想,讓她捨不得離場,她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埃裡森編織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夢境裡。
Melanie說,她跟前未婚夫Todd的關係始終保持融洽,只是她的身份變成了埃裡森的其中一位女友,直到八年後,“晉升”成為他的第四任太太。

這是當時已經是“世界第二富”的埃裡森的第四段婚姻,自然吸引了不少媒體眼光。

▲ 後來《福布斯》還專門做了張圖表來研究“多次結婚的億萬富翁和配偶的年齡差距”(圖裡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年齡。藍色代表的是億萬富翁的生命線,而每條不同顏色的較短線則代表不同的配偶,線越短,意味著這段婚姻的時長越短,藍線和配偶線之間的差距越大,則雙方年齡差距越大)。
婚禮在2003年聖誕前夕舉行,埃裡森找來了老友史蒂夫·喬布斯擔任官方攝影師,還有當時的加州眾議員湯姆·蘭託斯擔任主婚人。

和埃裡森在一起的日子,給小說家Melanie提供了不少寫作素材,以至於她的小說男主人公似乎永遠都是“億萬富翁”。

▲ 這本《冷酷無情的男人》被認為是以埃裡森為原型所寫。
但不同於其他作家,要承擔靠版稅賺錢的壓力,對出版社聽之任之;貴婦Melanie寫起東西來,輕鬆又自在,還能在遭到輿論批評時把責任推託給自己的“闊太”身份,而非承認“學藝不精”。
2004年,有一篇專欄全方面記錄了她身為頂豪太太的一天,包括開著賓士SL55 AMG去美甲,拎著貴婦標配的鉑金包參加小型論壇,還有回到那棟尚未正式完工的日式庭院小憩。


▲ 即使是在家中,她也需要遵照埃裡森的要求,保持日式的坐姿。

▲ 為了不辜負自己作家的身份,還擺拍了幾個工作的鏡頭。她當時用著Mac G5的電腦,配有Apple Cinema Display的顯示器。
媒體一直覺得,Melanie更像是一個傀儡,一個埃裡森找來塑造公關形象的“完美太太”,可以幫他擊退一些不必要的情場麻煩,但絲毫不妨礙他主動“亂搞”。

不過Melanie自己倒是真的相信了,年過半百的丈夫變成了她口中每天晚上都會陪她吃飯、看電影的戀家好男人。當被記者問及對埃裡森過往情史的看法時,她的回答帶著一種志得意滿,一種“過境千帆最終選擇了我”的脫穎而出感。

她還寫過一本名叫《男人的煩惱》的小說,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兼職浪漫小說家,秘密“勾引”了一位花花公子億萬富翁,最後將他變成了居家好男人的故事。

顯然地,對愛情不切實際的信仰,最終會令她失望。
2010年9月,在甲骨文全球大會上,他倆最後一次同框,這也是Melanie最後一次在公開活動被拍到。

▲ 歲月不饒人,她的眼角爬上了細紋,笑容也不似從前燦爛。
很快的,兩人無預警地宣佈了離婚。
外界無從知曉緣由,但Melanie應該是拿了一筆不菲的“封口費”,從此再也沒有多說過什麼,連年輕時熱愛的文學創作似乎也放下了……
對埃裡森來說,他無法阻止歲月在身邊伴侶的容顏上留下痕跡,但他可以直接換一個更年輕的伴侶。
於是乎,來自烏克蘭的模特Nikita Kahn開始跟他出雙入對。

Nikita本名Iryna Osipova,認識埃裡森時才19歲,剛從烏克蘭完成學業搬到加州,兩人的年齡相差了47歲。


▲ 雖說Nikita的頭銜是模特、演員,但實際參與的作品很少(評分也很低)。有了埃裡森這座靠山,她也的確不需要在娛樂圈辛苦地伏低做小,只為賺那三瓜兩棗。
對於Nikita,埃裡森愛得高調,基本上跟她形影不離:





還在2013年,在自己擁有的眾多Malibu的房產裡,找了個位置,給尼基塔開了間同名餐廳:

▲ 就在如今紅火的Malibu Nobu的隔壁,主要經營地中海菜色,由米其林星級廚師Massimiliano Blasone掌舵。

▲ 可惜,這家餐廳才經營一年多就關停了。
那幾年裡,伴隨著兒子大衛和女兒梅根在好萊塢闖蕩出了名堂,埃裡森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裡,而陪伴他左右的,都是Nikita:

▲ 2014年的名利場奧斯卡晚宴。那一年,埃裡森的女兒梅根(左二)成為第一位同時有兩部作品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女性,風頭無兩(關於梅根的故事,我們之前其實有聊過)。合照裡最左邊的是梅根當時的女友。

▲ 2015年,他們全家捧場《終結者:創世紀》的首映禮。該片的製片商是兒子大衛(左三)創辦的“天舞影業”,最右邊的是大衛的太太Sandra Lynn Modic,右二是梅根,右三是他倆的媽媽Barbara。

▲ 這張也是2015年,埃裡森牽手Nikita一同參加歡迎中國代表團的白宮晚宴。
只是外界一直不知道,原來他倆早就秘密結了婚。

▲ 或許Nikita左手無名指的大鑽戒努力暗示過此事。
直到這次,因為現任Jolin Zhu的曝光,讓媒體努力挖舊料,才發現埃裡森和Nikita在2019年11月正式達成了離婚,但兩人從2016年底(也就是現任出現小半年後)就分了居,可能是一直沒談妥離婚條件吧,硬生生地拖了這麼久……


順便多說幾句Nikita的現狀,在跟埃裡森分開後,她從名利場徹底消失了好幾年。
今年又重新“殺”了回來,已經33歲的她,因為跟54歲的真人秀明星、房產經紀Mauricio Umansky的戀情,迴歸大眾視野。

▲ 今年7月,兩人被拍到在米科諾斯島的機場熱吻,戀情隨即曝光。

▲ 緊接著8月,又出現在墨西哥海邊度假。
這位Mauricio Umansky(54歲),之前一直和太太Kyle Egan Richards Umansky在《比佛利嬌妻》、《買下比佛利山莊》等真人秀裡一同出鏡,兩人還沒正式辦妥離婚:


▲ 而他的太太Kyle(圖左)還是帕里斯·希爾頓的媽媽Kathy同母異父的妹妹。Kathy(下圖右)曾向媒體透露,妹妹因為丈夫迅速開啟新戀情,熱吻照瘋傳全網,經歷了不小的崩潰。
今早又出爐了一條最新訊息,Nikita跟這位Mauricio也已經分道揚鑣了,因為男方被拍到在Aspen親吻了一位新物件:

▲ 哇哦,還沒辦妥離婚的“單身男人”,心足夠自由……

至此,算是說完了埃裡森大半的人生故事。

礙於篇幅有限,他那兩個正在努力構築好萊塢新規則的子女,我們還來不及展開,讀者有興趣的話,下次可以單聊。

▲ 兒子大衛(圖右)即將完成從莎莉·雷石東(圖左)手中收購派拉蒙全球的母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的交易,變成不折不扣的新一代行業大亨。這段我們之前在聊“太陽谷峰會”時有提過,點這裡。
重新回看埃裡森走過的這80年人生。


▲ 雖然他真的一點都看不出來80歲,這是他今年10月參加健康峰會時的靜態和動態圖……
沒有優越的家世背景,沒有和樂美滿的家庭氣氛,大學沒上兩年就輟了學,三十歲前一心貪玩愛自由,他看起來跟“成功學”推崇的成長經歷完全不搭邊,卻因為卓越的遠見和恰到好處的時代機遇,積累了難以超越的巨量財富。
人們欽佩他白手起家的成功,又揶揄他炫耀式消費的浮誇,譴責他冷酷無情的商業手段。
但說到底,還是羨慕的。
羨慕他過著無與倫比的奢華生活,羨慕他勇於探索的冒險精神,還有那數不清的浪漫豔遇,網友們稱呼他為“網際網路時代的詹姆斯·邦德”。
就這麼一位超級頂豪,願意在將近80歲的年紀,再一次步入婚姻,還多了兩個孩子,屬實有些出乎意料。
以至於全世界媒體都對這位Jolin Zhu好奇不已,想要探究她的終極魅力,可惜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寥寥無幾,又為她多增添了一層神秘面紗。

▲ 她深諳低調的道理,即便早幾年就被拍到過同框,卻始終沉得住氣。
很多人把她跟同樣嫁給鉅富默多克的中國女人鄧文迪做比較,也期待著將來能看到她在名利場更多翻雲覆雨的操作。

▲ 但默多克雖說是媒體巨頭,他的身家其實只有埃裡森的十分之一……
1999年,33歲的鄧文迪嫁給68歲的默多克,成為他的第三任太太。

他倆的年齡差距並沒有Jolin Zhu和埃裡森相差的47歲大。

只不過因為埃裡森保養得宜,這些年鍾情運動,且熱衷於對“延年益壽”、“整形美容”的鑽研,所以外形相對更加年輕些,兩人並肩時的對比震撼沒那麼大。
這也是老男人們,尤其是熱衷於找年輕女孩的老男人,必須銘記於心的——注重外形保養,縮減視覺年齡差。
對很多有錢老男人們來說,跟年輕姑娘交往,往往是一種證明他們社會地位和財富積累的象徵。因為人們習慣性地假定,挽著美女的老男人一定都是超級有錢人。
他們透過年輕女孩的肉體和靈魂,感受到無窮的活力和生命力,彷彿自己也在吸收元氣,重新煥發生機;而年輕女孩們產生的依賴性,又在無形中滿足了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控制慾望。
其實不分男女,通常都要考慮做長久伴侶的對方,能為這段關係帶來多少資源。
所以年輕姑娘會被埃裡森這樣的情場浪子吸引,也無可厚非。
他有的不只是頂豪的身份、億萬的家財,還幽默風趣、出手闊綽,他的皮囊,至少也比絕大多數同齡老漢要保養得好得多。
我們不得不承認,金錢很多時候能讓一切點石成金。坊間流傳,埃裡森早年很愛給他追求的女孩們送車,還統一隻送本田的Acura NSX,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操控呢。
縱觀埃裡森的過往情史,他是獨一無二的操縱者、命令者,其他人只能按照他的執行規則過活,為他俯首稱臣。
他的多段關係的時間線都是重疊的,但那些伴侶跟他分開後並沒有口出惡言,痛斥他的“不忠”,或許是因為婚前協議制定得足夠細緻,或許是因為他足夠大方,又或許是,她們早已默認了這場既定的遊戲規則。
至於孩子。尚不清楚埃裡森在外面到底還有沒有未知的“私生子”,但可以確定的是,存在婚姻關係的之前幾位太太們(除了第三任外)並沒有跟他誕育子女,很大可能是考慮到兩個年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況,還有財產繼承分配等一系列的問題,有心為之。
就像人類學家貝齊克曾經說的,“有錢人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目的是要將財產繼承者減至最少,家產最好集中在一兩名子女手中,成為世代子孫向心力的源頭。”
至於,為什麼到了奔八的年紀,他會突然改變主意?
可能是看兩個孩子都已事業有成,自己又想要重溫天倫之樂,所以跟年輕女伴一拍即合。
而年輕女伴願意生娃的選擇,其實也好理解——生孩子是女性巨大的投資,必須慎重選擇孩子爹。
雖然外界喜歡冷嘲熱諷,“八旬老人生娃,要平安無事看到孩子成年的機率到底有多小”,但作為頂豪,埃裡森有足夠多的資源,就賭一個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還有自己高興,最重要。
他和同樣相差47歲的Nikita,交往只持續了六七年;但從最早拍到跟Jolin Zhu同框至今,已經過去了八年多。從Jolin能左右他投資球隊、購買新秀的一系列操作來看,她絕對是掌握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他們的孩子,成為了婚姻的啟動器,同時也是更強的羈絆。
至於前方的路,會怎麼走,我們且看下去……
附錄:
1、關於首富馬斯克和他的“繁殖夢”的故事:名利場||二月有新歡,三月與舊愛又有一女,世界首富專注生娃的18年
2、關於“叛逆理工男”貝佐斯和他的狂野戀人的故事:頂豪圈||俘獲了貝佐斯的桑切斯(上)聊聊這位拉丁美女上位秘史
3、關於擁有LVMH集團的Arnault家族的故事:名利場||LV家二公子完婚!頂級豪門高富帥裡的清流……
4、關於“谷歌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的故事:頂豪圈||世界第十大富豪又離婚,谷歌三巨頭的加州往事……(上)
5、關於Nobu創始人松久信幸的故事:名利場||明星名流扎堆被拍的Nobu餐廳,到底是什麼來頭?
6、關於埃裡森的女兒梅根的故事:名流||人傻錢多遭惦記,超壕太子女在好萊塢的奇幻漂流記
7、關於“太陽谷峰會”的事:頂豪圈||億萬富翁們的夏令營,到底哪些人才有資格去?
推薦:香江憶舊錄||《金枝欲孽》20年後再聚首,幾位主演們人生境遇各不同…… 上文:名利場||張藝謀女兒亮相巴黎名媛舞會,當年天價罰款“超生”下的孩子們現況如何?
作者:蘇一白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