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11月22日,美國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德州達拉斯搭乘車隊行經一處建築時,遭24歲前陸戰隊狙擊手李·哈維·歐斯華(Lee Harvey Oswald)槍殺身亡。兩天後,歐斯華在移監時被夜店老闆傑克·魯比(Jack Ruby)射殺。當年,美國聯邦眾議院成立的“華倫委員會”(Warren Commission)經近1年調查,認定此案是槍手歐斯華一人所為。

時光流轉,2024年美國總統川普於1月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公開調查肯尼迪與非裔民權領袖金恩博士遇刺身亡案的所有檔案。18日,川普兌現競選承諾,在美東晚間7時於美國國家檔案館網站公開了8萬頁與肯尼迪1963年遇刺案相關的機密檔案,這一舉動再次揭開了這起震驚全球歷史事件的神秘面紗。
早在1990年代初期,當時的美國政府就規定,所有與肯尼迪暗殺有關的檔案需被儲存於國家檔案局的單獨檔案檔案中,相關檔案高達500多萬份。多數檔案已於2017年解密,目前僅剩數千份尚未公開。此次川普公開的檔案包含先前機密的備忘錄、調查紀錄與外交報告,詳細揭露了美國政府在冷戰期間對肯尼迪遇刺案的調查細節。
其中,部分內容涉及刺客歐斯華在蘇聯的活動,以及美國情報機構對他的監視與分析。此外,檔案還記錄了肯尼迪政府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後的對外政策,顯示出美方對蘇聯及古巴卡斯特羅政權(Castro)的擔憂。
然而,檔案釋出後,肯尼迪家族成員表達了不滿。肯尼迪侄兒、現任衛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曾表示,他認為中央情報局(CIA)與叔父遭暗殺有關,但CIA堅決否認相關指控。肯尼迪的外孫杰克·許洛斯伯格(Jack Schlossberg)則批評川普政府未事先告知家族成員就釋出檔案,抨擊川普政府“非常無禮”。
研究肯尼迪暗殺事件的歷史學家愛麗絲·L·喬治(Alice L. George)指出,美國大眾對暗殺的好奇心,以及對政府不夠公開透明的質疑,都加深了外界“對這批檔案可能藏有重要證據的印象”。但她認為,這些檔案不太可能揭露什麼重大事件,“華倫委員會的報告相當完整,且當時很多關鍵人物仍存活。在如今多數關鍵人物都已離世的狀況下,不太可能再找到更多真相。”儘管如此,陰謀論支持者仍密切關注著這批檔案中可能隱藏的新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