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週三三
半個小時前,李明德再提一個“爆”但不是喜提:

回想他最風光的那一夜,時值“星光大賞”第9年,越辦越工業糖精味兒是也沒錯,但一把子被李明德這個18線掀了桌,徹底無光可賞還是……
挺沒面子的。

那真是一個極盡精彩、荒謬,甚至能品出一絲“娛樂圈真可愛”的夜晚。
一邊是圈子裡的上等人歡聚一堂,歌舞昇平,自創浮華盛世迷人眼。另一邊,一個糊咖來勢洶洶,帶著戾氣與怨怒,誓要創飛一眾同行。

李明德致貴圈的“離別信”
大概很難有哪個職業的圈子如娛樂圈,這般寫實人間的風采與勾當,隨時直視大富大貴也時刻可能成為棄子——而這一切總被逐一示眾。
人活裡頭不是病就是瘋,好像也蠻合理?
但合理中又透著不簡單的是,內娛正在流行的這股瘋,究竟是不管不顧豁出去呢還是根本相反——歷經冷靜考量、步步推算才成形的瘋?


畢竟真瘋了只會雞飛蛋打,轟一響玩完了事。他們呢看著是瘋瘋癲癲,錢包卻愈加鼓鼓囊囊,這算發的哪門子瘋啊,發財還差不多。
李明德也一開始把話挑明,“這個世界是勇敢者的遊戲。”很謙虛了,是勇敢更是瘋狂。瘋狂且瘋到點兒上的人,喏,已經開始享受世界。

1.
話說“李明德”這個名字取得就挺,黑色幽默。
因為不爽劇方當陰陽人,開拍前說好男一是他,開拍發現男一另有其人,而且這人,也就是馬天宇,在李明德看來各種耍大牌、不專業;
他的腦回路,不是找劇方和馬天宇面對面撒氣,哪怕擼起袖子幹一架呢,而是硬要走一條下下策,把自個兒鎖酒店房間哐哐一頓砸。

這實在談不上“明”智……
關鍵他也不怎麼講武“德”。
為了維權,求他心心念的一個“公平”,他應該有仇報仇,把槍口直懟仇家的腦門兒掃射不就得了?射著射著開始無差別攻擊算怎麼回事?




最後屍體橫了一地才終於想起,世上還有“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這一說。於是幾乎無休地鬧騰兩天後,昨天上午,他官宣要閉麥了。
“我決定在維權有實質性進展前,不再發表影響事件進展的言論……”
然而沒能安靜超過10小時,他一個不用上班的人,卡著大夥兒下班的點又開始直播上了……行,發瘋就圖這種想一齣是一齣的玩法對吧?

新一輪的直播是有點為自己澄清的意思。
先給缺課的朋友短短補個課:
在微博激情爆料至凌晨,愣是搞出一場“微博之夜”李明德solo版對打隔壁“星光大賞”後,李明德趁熱打鐵做了第一次直播。
時間不長但打賞可觀。
這就很會了,“大賞”不過浪得虛名,“打賞”才是真金白銀。所以在同行們笑盈盈收穫虛名的時候,泣血叩問行業“公平”的人收穫了什麼呢?
戳開直播畫面就一個感覺,眼睛快被閃瞎。那滿屏斑斕的禮物,跟年三十零點的禮炮似的,一秒不帶喘氣地炸開花。邊炸邊聽李明德說:
“我如果想圈錢的話,早在這兒一直祈禱'各位送送禮物吧’。”
然而任憑他喊破喉嚨也沒有用,潑天的禮物一股腦飛來飛去,不圈錢也被錢死死圈住了——李明德搞這個頭套擋臉屬實有點多餘。

但有人分析,“戴頭套是怕笑得太猖狂。”
直播結束,好事的網友齊齊為他淺算一筆,說他上下嘴皮嘰裡呱啦一碰,碰出了差不多一套北京房子的首付款。
李明德這麼一等戲都等得炸毛的小夥子,當然零容忍被人無端端架一身財富而財富是假的。所以又直播,又眼見著禮物花花綠綠糊一臉。

在這禮物叢中,李明德跟網友掏心掏肺:“我拿到手的錢不到10萬,但劇組要我賠20萬你們都知道,我要應戰,不能吃這個啞巴虧。”
啊難不成,這道閱讀理解的答案是——李明德拿直播當滴水籌,籌集網友的錢,給自己大鬧劇組撂下的一大攤子爛事擦屁股???
李明德在揭竿而起的第一晚,在看起來最衝動的一刻,他罵罵咧咧“內娛完了”;但就是這樣的內娛讓他“臨死”還能輕鬆入賬幾大萬。

好訊息,李明德直播沒掙首付款那麼多;壞訊息,直播大概一個小時掙了“不到10萬”,是很多人苦逼打工一年可能也掙不到的數目。
“發瘋有用”這句話變得前所未有的具象化;並期待著,在2025開年第一爆的“明德之亂”中,它的含金量還能上升到哪一步。


2.
其實能理解,李明德或許是被逼急了才跳牆,順勢而為,撿到一條“發瘋致富”之道——他作為年輕演員或許真有點才,也真珍惜羽毛。
否則不會在去年《鳴龍少年》熱播期間,他與王鏘的“燃耀”cp原地炸出,擺明了可以大賣特賣一場,他卻不食嗟來之食下場拆了cp:

劇播後幾個月,李明德回覆網友
李明德,演員轉型爆料狗仔第一人,化身行業冥燈第一人,也是蒸煮直接了當打爛cp粉手裡一碗飯的第一人。這小子是有點瘋勁。

甚至可以嘗試去理解,他哭窮,說自己沒錢快餓死了,積極與“資本”劃清界限,從而立“我們工薪階層”人設也……有他自己的道理?
畢竟,按他長久生存的那個“星光大賞”的世界標準來衡量,他“一天誤工費2萬”、鬧出內娛地震還被無數人問“是誰”的水平,可能算“窮”?

但萬般理解不了一點的是,人怎麼還雙標起來了,還兩副面孔來回切呢?
需要人民的時候緊緊團結在人民的周圍,與民同呼吸、共命運,給自己dream上了“送外賣,給口吃的就行”的勵志勞動青年劇本;

直播一場,從人民的手中收禮物收到手軟,背開始挺得筆直,於是回頭就做了人民的叛徒,教育人民,“掙不到錢要從自身找問題。”

那麼想問了,曬出餘額顯示只有180元的李明德,找到自身問題了嗎?
所以真真兒用八倍鏡也看不明白:
“工薪階層”的李明德、“不到10萬”的李明德,到底哪個是真的?到底是他確實窮瘋了,還是窮使他更清醒而瘋令他更冷靜?
就你說他瘋吧,他很知道用什麼樣的話術,拉攏最強大的“人民”的力量喚起共鳴,也明白下播第一件事是詢問“收入在哪兒看”;


要說他是裝瘋呢,事情發展至此,漫天的錘掄來甩去,可唯一錘實的事都對他觀感不友好:他砸酒店,用直播付賠償費,罵網友窮酸。
或許只能這麼來想,李明德的瘋是賺瘋的瘋,因為甭管他未來吃不吃演員這碗飯,他至少在網際網路一戰成名,資料驚人,實現飛昇。
李明德發瘋一夜,歸來做自己的“資本”。

3.
發瘋也不愧是現階段的內娛,變現最高效、入門成本卻低廉的一則財富密碼。
李明德之前,去年的電影圈就很深諳其道,從文藝片《河邊的錯誤》到懸疑片《涉過憤怒的海》《拯救嫌疑人》,統統把“瘋”當做logo打到海報上:


到今年,這股“瘋”潮席捲了真人,比如向佐和麥琳。
向佐在痛失本名、重生改叫“向陽花”前的漫漫40年間,他是向家扶不上牆的兒子,是帶歪郭碧婷顏值的老公,是一部電影虧掉上億的演員。
“正常”的向佐被嫌辣眼睛。
真正辣眼睛玩抽象的向佐,卻喜提成群成片的擁護者——他們似乎就愛看資本家的醜兒子放下姿態,努力搞錢只為博我一笑的樣子。

女裝突然令向佐實現了一次醫美,從此獨立行走。
他偷穿媽咪的衣服走紅毯又露點,收割一串熱搜,討論量鋪天蓋地。他穿裙子、抹紅唇、眨著卡姿蘭眼睛帶貨,賣爆5千萬僅次於董宇輝。

接著,打飛的到網紅tony姐曉華的店剪頭,真·毫髮無損地走完流程也沒有關係,反正直播超6千萬人觀看了,賣洗髮水賣過2千單了。

總之向佐只要精神狀態美麗,熱度就美麗,入賬更美麗。
向佐用他“女裝大佬”的魔法打敗了他“二代吉祥物”的魔法,不敢保證效果維持多久,起碼,跟苦練武功幾十年也只是無效練習比起來——
“瘋了就好了”的捷徑它不香嗎?

求求別再問,向家放縱兒子變身“女兒”是不是家裡真的很缺錢;不是缺錢,而是沒有人會嫌錢多、速來。
《麥學》這本發瘋文學,渾然天成,不屬於麥琳故意而為之,卻都已然展示出了“瘋子推動經濟,養活一個廠”的驚悚美學力量。

更不用說狠狠吃紅利的是芒果tv:

這得是麥琳還沒親自上陣帶貨,到了帶起來的一天,十分好奇女裝鬆弛版向佐與“買到心趴上”的麥琳,誰的“瘋”更值得消費者買單。
現在能不能說一句,花錢買“瘋”的人才是真瘋了?

姐,這次難度過大了……戳圖片檢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