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欲就是生命力。
你的表達被卡在哪,生命力就被卡在哪。
一個人如果無法自如表達,那麼他的生命力也被極大地抑制和閹割。
01.沒有自己的一間房
前段時間,我一個陪跑學員跟我說,她在家裡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創作。
因為在家裡,她總會被孩子、老公所幹擾。
心一直在處在浮動、遊離的狀態。
每天,她的日程都塞滿了家庭瑣事、工作的事。
很少留給自己時間去做一些無用但滋養靈魂的事。
我問她什麼時候表達欲會很旺盛?
她說,往往是她一個人出來,去自然,去咖啡館,和自己安安靜靜待著的時候。
表達欲被卡住的背後,是自我的壓縮和被剝奪。
因為創作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會發生,而對於媽媽們來說,心無旁騖地和自己待在一起,是一種特權。
她們不是肉身被瑣事纏繞,就是心靈被各種瑣事佔據。
對於很多媽媽來說,表達欲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忽視了。
表達欲被卡主指向的課題是——你的自我被讓渡太多。
你長久以來扮演著懂事的女兒、稱職的母親、善解人意的妻子,每天在眾多角色中奔走切換,卻忘記了要給自己留下些時間和空間。
她真正的問題在於,缺少了屬於自己的一間房。
後來,我的學員找了一間工作室,一走進去,內心就變得安寧,於是表達欲開始變得源源不絕。
02.逃避真實自我
我有一個陪跑學員,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始寫作,她就會想要看手機,給自己倒杯水,無意識地想要逃走。
即便她有自己的書房,也沒有孩子瑣事纏身,但她就是無法寫作。
因為寫作的過程就是和內心對話的過程,一個人無法一邊迴避內心,一邊創作的。
一直以來,她都遵循著社會的時鐘行進,做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工作,過著相似的生活,這讓她感到舒適安全。
然而,寫作就像一個從內心響起的刺耳的聲音,提醒著她故意不看的真相。
事實上,她迴避的不是寫作,而是內心的叩問,靈魂的吶喊。
她真正渴望的生活是自由隨性、不斷探索,而不是背上房貸、不斷給自己上枷鎖。
但只要她不坐在書桌前,不開啟寫作,她就依然可以若無其事過著當下的生,保持某種半夢半醒的狀態。
於是,她既可以享受當下生活的安穩,又不必面對覺醒後的選擇和代價。
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在無意識逃避表達創作,你真正逃避的,是內心真實的渴望,是覺醒的代價。
03.自我評判
我有一些學員,她們很優秀,名校學歷,大廠背景。一直以來都是優秀的精英。
但她們往往也是表達被抑制閹割的重災區。
我記得有一次和一個學員聊選題,在她內心真實的想法情緒還沒被表達出來前,她就開始自我評判,說,我覺得這個想法太幼稚了,太矯情了,於是把真實的感受想法直接掐掉。
她們內在往往住著一個嚴厲的父母。
即便工作以後,這個嚴苛挑剔的父母依然如影隨形,不斷對她們的生活進行挑剔、評判、雕琢。
比起真實的做自己,她們更在乎的是自己是否優秀完美。
於是她們把自己打造成完美的客體,優秀的作品,卻丟失了那股粗糙但鮮活的生命力。
不允許真實的感受想法出來,本質是不允許真實的自我出來。
對真實表達的評判和閹割,本質是對真實自我的評判和閹割。
90%寫作表達的問題,都不是寫作技巧的問題,而是生命力流動的問題。
如果你的生命力受阻、被抑制、被閹割,那你的表達就會被卡主,被抑制閹割。
恢復表達欲的方法,是找回你的生命力。
你的生命力起來了,你的表達欲自然順暢流動,源源不絕。
最後:
那你們的表達欲是因為什麼被卡主了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