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斯坦梅耶(John Stanmeyer),這個名字在全球攝影界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作為國家地理探險家、攝影師、藝術家,他不僅多次榮獲世界新聞攝影大獎(荷賽獎)、羅伯特·卡帕獎等殊榮,還是美國VII圖片社的創始人之一及艾美獎提名的電影製片人。
約翰·斯坦梅耶與國家地理的合作超過16年,出版了多篇震撼人心的專題報道,並多次以細膩的鏡頭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約翰·斯坦梅耶

▲約翰·斯坦梅耶行走拍攝,為《國家地理》雜誌貢獻了很多有分量的專題故事報道和封面照片
8月29日至30日,國家地理“百年魅力・天生出彩”經典影像大展邀請約翰・斯坦梅耶先生分別於北京、上海兩地舉辦了精彩紛呈的攝影分享會。
從橫跨地球的徒步拍攝專案,至其獨特的拍攝哲學與價值觀,在長達兩個多小時、以幾百頁PPT呈現的真誠分享中,來賓們可謂獲益良多。

▲分享會掠影
回顧閱讀:
瞭解更多關於John Stanmeyer的資訊和作品:
🔗johnstanmeyer.com
01 拍攝一場橫跨地球十一年的徒步
2013年,探險家、徒步旅行家、作家和文化使者保羅·薩洛佩科(Paul Salopek)計劃歷時十餘年、跨越三十餘個國家、縱橫兩萬四千英里,以徒步行走的方式回溯歷史、講述故事,瞭解最原始的人類如何繁衍延綿至世界各地。他從非洲的衣索比亞出發,將一直走到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2013年,衣索比亞
“永遠的行走”從衣索比亞出發,保羅·薩洛佩科跟隨當地嚮導進入阿法爾沙漠。

▲約翰·斯坦梅耶在工作中
今年,已是保羅·薩洛佩科行走路上的第十一年。在這場名為“永遠的行走”的徒步旅程中,約翰·斯坦梅耶一路跟隨並用相機記錄下了世界各地人類的狀態。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阿法爾沙漠(Afar desert)
大旱三年,人們在求雨
其中也包括為他贏得2014年荷賽獎的作品《Signal》。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2013年,吉布提城
夜晚,吉布提海岸的非洲移民舉起他們的手機,試圖捕捉到來自鄰國索馬利亞的微弱訊號——這是與國外親戚聯絡的唯一途徑。對於來自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等國的移民來說,在他們去歐洲和中東尋求更好生活的途中,吉布提是一個常見的停留點。
02 她們的故事,也是世界的樣貌
“百年魅力·天生出彩”經典影像大展中,約翰·斯坦梅耶的作品再次成為亮點。他鏡頭下的女性,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身份,卻共同展現出堅韌不拔、追求愛與自由的精神風貌。
在分享會上,約翰·斯坦梅耶親自揭秘了WOMEN:BORN TO SHINE展覽中三幅經典女性主題攝影作品背後的故事。無論是專注於工作的巴西女導演,還是在車流中高舉抗議牌的巴西女活動家,亦或是湄公河畔祭祀祈福的婦人,每一張照片都訴說著一個與女性有關、獨特而深刻的故事。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2010年,巴西累西腓
2010年,在巴西一場要求終結針對女性的暴力的遊行中,這位年輕的女活動家正試圖引起周圍大眾的關注。在車燈的背景下,她舉起的不僅是對性別暴力的抗議,也是巴西女性的希望燈塔。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2009年,寮國琅勃拉邦
在每年四月的寮國新年期間,湄公河變得尤為重要。夜幕降臨時,蘇拉萊來到湄公河邊,在虔誠的祈禱後,她將點燃的祭品輕輕放進河流。這是寮國傳統的新年淨化儀式,它將洗淨祭祀者過去一年的罪惡,迎接新的一年的好運。

△約翰·斯坦梅耶,攝於2011年,巴西里約熱內盧
巴西女導演阿莫拉·莫特納正在執導電視劇《魔法詩篇》的彩排。她是一位以激烈、完美主義、誇張而聞名的導演,這張照片透過三面鏡子呈現了她在工作中的專注與魅力。

約翰·斯坦梅耶表示,自己在拍攝時會置身於一個廣闊的空間當中,然後等待光影產生效果。比如在這幅作品當中,攝影師持續觀察和捕捉著女導演在鏡面空間中散發的能量,最終選定一個絕佳的角度。
他很重視的一個手法,就是“to be present at this moment”,沒有什麼可以比攝影更能夠記錄每個當下的瞬間。
03 大師的拍攝哲學:用影像來傳遞故事
約翰·斯坦梅耶用鏡頭記錄和探討人類的文明、地球的未來,也交流有關“如何講一個好故事”的細枝末節。
親身穿越不同地貌、文化、國別和社會之後,約翰·斯坦梅耶身上裝載著整個世界的多樣與複雜。他消化了尖銳和矛盾,再用平和的語氣,講述一直就在那裡的故事。
約翰·斯坦梅耶一直堅持的拍攝理念是,如何透過影像來傳遞故事,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美感。

▲孩子淚流滿面的絕望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平凡溫馨的天倫之樂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身份如迷霧的黑人男性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每按下一次快門,都離腳下的土地更近一步。

▲看不見臉的擠奶女性,需要保持同一個姿勢整日勞動,而男性只需要休息和抽菸,駱駝的腿形成了這幅作品獨特的構圖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西安城牆上拍照的漢服女孩們,眼前是現代化城市,腳下是古老的城牆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保羅·薩洛佩科和約翰·斯坦梅耶在北京郊區,路過一家名為“愛之語WORDS OF LOVE”的商店
攝影:約翰·斯坦梅耶

在分享會互動環節,面對關於攝影技術的問題,大師難以回答,他已臻化境,拿起相機全憑直覺。但他一直強調的三件事,可能適用於任何人生的任何境遇:
Be present 保持在場
Be conscious 保持覺知
Be grateful 保持感恩
永遠的行走——這是“Out of Eden Walk”專案的中文名,美麗而有分量的翻譯。這個專案在最終抵達南美洲頂端的那一刻也許會結束,但約翰·斯坦梅耶記錄的故事、他在不同土壤踏下的足跡和帶來的啟發,將像人類未曾停止的行走那樣,成為這世間難得的一種“永遠”。
祝一路順利。

國家地理“百年魅力·天生出彩”經典影像大展
將持續推出豐富的展期活動
從影像開始
探索關於攝影、關於女性力量的無限可能
敬請期待
北京站
🕒2024.8.3-2024.10.20
📍北京THE BOX 朝外|年輕力中心B館L3層
上海站
🕒2024.7.26-2024.10.31
📍上海黃浦區巴黎春天淮海V店6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