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第一時間用上了Android16:原生系統更好看了,也更像國產系統了

新版安卓
似曾相識
兩週前,伴隨著谷歌意外洩露的博文,結構活潑、色彩鮮明的 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 著實讓大家興奮了一把,雖然伴隨著一些小小的爭議,這個更加年輕化的風格還是收穫了不錯的評價。而今年 iOS 19 將同樣迎來傳言中介面設計的大改,Android 與 iOS 再一次雙雙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前。
趁著 5 月 20 日 Android 16 QPR1 Beta 1 的上線,我們第一時間將手裡這臺 Pixel 9 Pro 刷了上去,爭取儘早帶大家看一看 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 加持下的新系統有什麼動人之處——只不過必須要先潑一盆冷水:目前 QPR1 Beta 1 所帶來的新東西,恐怕很難讓大家興奮起來。
新設計:材質更高階,觀感更舒適
自從 2021 年 Material Design 3,或者說 Material You 以來,大膽的色塊就成了谷歌 Android 的標誌性元素,透過 Monet 演算法在桌布上選取不同權重的主題色,並全域性應用到 UI 控制元件的特性讓 Material You 在各個介面之間的整體性達到了非常優秀的水平。
但在最新的 Android 16 裡,進入系統後首次映入眼簾的並不是以往的純色,而是大面積的毛玻璃元素。從鎖定螢幕的密碼鍵盤到通知中心,再到應用抽屜,全都從 Android 15 時候的純色背景演變為了帶高斯模糊的毛玻璃風格:
從視覺效果上說,毛玻璃的加入的確讓 Android 16 不同層級的系統頁面變得更像是一個整體,這種在 z 軸上更加明晰的層次關係反而更像是 Material Design 2 中依靠陰影構建出不同高度的卡片,相比 Android 12 以來主張用顏色區分層級的 Material You 在觀感上無疑變得更豐富了:
左為 Android 16,右為 Android 15
然而背景渲染方式的變化可以算作 Material Design 3 內部的更迭,但是本次 Android 16 的新版「狀態列」就實在是有些難評了。早在 Android 11 或者 10 中,谷歌曾經新增過一個定製狀態列圖示風格的功能,裡面除了最經典的實心三角形之外,還有若干種圓潤或者線條化的圖示可供選擇,甚至是 Android 8 時期的樣式。
Android 11 中的狀態列個性化設定
然而這個更改圖示的功能在 Android 12 測試版中被移除,往後我們所習慣的就都是這個源於 Android 10 的帶有描邊的狀態列圖示了:
在最新版本的 Android 16 中,這個陪伴我們五年多的圖示風格還是迎來了退位,取而代之的是這樣一款與 iOS 相似到有些可疑的圖示,將更早期測試版中的爆料落成了實錘:
雖然我們可以接受優秀的設計都是逐漸趨同的,但是這個自 Android 4 時代就豎立著的電池圖示時隔十四年後再次平躺下去,以及它旁邊過於眼熟的雙層訊號圖示,實在很難揣測谷歌在 Material Design 3 整體趨向「色塊」的背景下突然轉向線條化圖示的用意,或許是為了搭配新系統中更加圓潤的介面字型,但這是今年 Android 16 無論如何也無法避開的話題:本次更新的狀態列圖示實在是太像 iOS 了。
新功能:DIY 更強大,也更像國產了
谷歌目前使用的快捷設定面板自從 Android 12 更新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 ——
強制使用 1×2 比例的按鈕導致在面板完全展開的狀態下會鋪滿整塊螢幕,也沒有比 Android 11 按鈕式面板顯示更多的有效資訊;經常被評價為是「效率倒退」的設計。
因此在 Android 16 中,或許是看到了蘋果在 iOS 18 中徹底重構的控制中心,谷歌總算更新了一個稍微靈活一點的快捷設定面板:現在除了 1×2,你終於可以把按鈕縮小為 1×1 了,也可以對按鈕進行自由排列。
Android 16 新版的快捷設定面板雖然可以自定義,但是因為 Android 16 只為快捷開關提供了兩種尺寸,沒有 iOS 18 中 2×2 的大尺寸按鈕可以選擇,因此調整的空間仍然是相當有限的。
在此次改版之後,我們甚至可以說 Android 16 相比去年的 Android 15 已經「不是那麼原生」了。
從左到右依次為:谷歌,三星,蘋果,vivo
桌布以及基於桌布的色彩方案一直都是 Material Design 3 的重點,Android 16 也同樣對桌布的個性化功能進行了加強。現在從相簿裡面選擇圖片之後,桌布預覽介面下方會出現一個「效果」按鈕,點選進入後手機就會自動對桌布進行主體分離,然後提供三個不同的效果以供應用——鏤空圖形,天氣效果,以及分離景深。
其中鏤空圖形的效果可以說是姍姍來遲,因為它就是此前 OneUI 7 和 Color OS 中出現過的「相框」風格鎖屏,透過智慧分離照片前後景並新增純色邊框,這個功能可以規避構圖缺陷、拯救很多原本不適合做桌布的照片。
鎖屏的風格化是近幾年各大手機品牌都在發力探尋的方向,哪怕是歷來主打簡樸的原生 Android 其實也自 Android 12 開始陸陸續續添加了不少類似的 DIY 元素,比如可選擇的時鐘風格和允許自定義的佈局,而谷歌擅長的就是將他們用精美的動畫銜接起來。
相比 OneUI 7 單純將畫框做為一種簡化過的靜態桌布,谷歌為 Android 16 設計了從鎖屏進入桌面時最外層遮罩展開和消失的動畫,像是從畫框外走進了畫中一樣:
天氣效果的來源則更加古老一些,類似的設計甚至可以追溯到曾經的 HTC Sense 上。在 Android 16 中,谷歌提供了包括即時天氣在內的五種固定的樣式,不僅會在主體的邊緣產生拍打或堆積的特殊效果,還可以調整效果的強度:
新動效:更靈動,更舒服
Android 16 中不僅快捷設定面板的樣式發生了顯著變化,谷歌還在裡面添加了很多新的按鈕和通知動畫。現在無論是按下開關還是展開子選單,按鈕本身都會顯示一個新的拉伸效果。
而在多條通知堆疊的時候,如果手動划走其中的某一行,它上下的通知以及通知欄文字都會伴隨移動一小段距離、然後乾淨利落地彈回原位。
這個小動畫的設計讓通知卡片的一體性加強了許多,增強的震動反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無意中誤劃的機率,更 Q 彈的手感也讓手動清理通知這件事變得有趣了不少。
至於亮度和音量滑桿上新增的一條「扶手」則來自本次 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 中新規定的按鈕樣式,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協調,但可以讓滑動操作的引導變得更加直觀。
除了選單動畫,在時鐘樣式中,谷歌也給 Android 12 時加入的可變字型(variable font)時鐘增加了一些訂製功能。只不過雖然用著可變字型,但谷歌不允許像 iOS 那樣進行無級調節,目前只能在 8 種預設的字重裡面選擇,並且字重和字寬也是相互繫結的,無法單獨設定:
不過鎖屏介面的時鐘風格雖然可變,但 AOD 上面的時鐘樣式則是固定的,因此在每次息屏和點亮的時候都可以看到 Android 16 新字型那絲滑的漸變動畫了。
除了以上比較直觀的更新之外,Android 16 還在一部分系統介面上做出了微調。比如在設定 app 中,原本一致跟隨系統主題色的選單圖示重新變得多彩起來,根據不同的大類進行了分色,彷彿是對 Android 11 的一種呼應:
左為 Android 11,右為 Android 16
而多工介面也一改谷歌以往的圖示居中設計,變成了 app 圖示與全稱以藥丸的樣式懸浮在卡片的左上角,展開的功能選單也收穫了重新設計,雖然展示的資訊比 Android 15 更多,但是變長的列表和縮小的字型卻讓易讀性有所下降。
左為 Android 16,右為 Android 15
還有一些想用但用不到的……
在前幾天 Google I/O 開幕式會後的 Developer Keynote 中,谷歌宣佈了將會在 Android 16 中帶來「增強的視窗功能」(enhanced windowing capabilities),並且在現場展示了一個新的桌面端介面——其底部 dock 欄的設計風格與去年釋出的 Pixel 9 Pro Fold 有幾分相似,支援手機 app 的視窗化檢視和鍵鼠操作。
根據 9to5Google 的訊息,此次 Android 16 的全新桌面模式與三星合作開發,是「以 Samsung DeX 平臺為基礎構建」的全新視窗化功能。
可惜的是新版的桌面模式在 Android 16 QPR1 Beta 1 中還沒有被加入,目前透過手機連線外接顯示裝置後顯示的仍然是舊版投屏佈局。此外,這個「增強的視窗功能」在本次 Google I/O 中更多的是被用來演示 Android 16 的 app 自適應佈局,重點更多還是圍繞著摺疊屏裝置,背景裡的桌面模式並沒有被作為單獨的功能或者產品介紹。
因此,它是否會跟隨 Android 16 正式版推出、會不會像三星 DeX 那樣有機型限制、具體將在何時更新依然有待觀望,從目前已有的資訊來看,想要讓 Pixel 手機用上完成度類似 DeX 的真正桌面模式恐怕還要再等待一段時間。
以上便是我們在初上手 Android 16 後整理出的若干主要更新。
非常可惜,官方博文中那個大膽而鮮明的 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在目前的測試版中含量並不高,設計手冊中提到的部分新款選單和按鈕樣式只在少數幾個系統介面裡才能看到,而其他需要進行主動適配的第一方與第三方 app 更是幾乎完全未見。
因此如果拿 Material Design 官網 Start Building with Material 3 Expressive 這篇博文作為目錄的話,Android 16 QPR1 Beta 1 中實際為我們呈現出的部分並不算多。
尤其是博文中提到的「使用強調性的字型風格將使用者的注意力引導到主要 UI 元素上」,類似這種同時需要第一方和第三方配合才能實現的效果,不僅在本次測試中完全沒有出鏡,甚至恐怕要在 Android 16 正式版之後很久才能見到成效了。
而 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 目前展示出的躊躇,也正是原生 Android 16 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即谷歌單純靠 Pixel 吃下的市場份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連帶著導致 Material Design 設計規範的號召力不足,總是處在「PPT 很美好但就是沒人用」的尷尬境地。
從本次 Android 16 QPR1 Beta 1 的諸多有源借鑑來看,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 恐怕依然無法改變這樣的局面——畢竟連谷歌自己在博文中所使用的手機模板,其狀態列圖示排列都是 iOS 的順序:
以上都是我們基於 Android 16 QPR1 Beta 1 所發掘出的種種細節,它們在後續的其他測試版本以及 Android 16 的正式版中可能還會發生變化。
如果閱讀到這裡的你也想嘗試最新的 Android 16 測試版系統,可以在 Android Beta Program 網站註冊自己符合測試條件的 Pixel 裝置,隨後就可以透過 OTA 直接升級到最新的 beta 版本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從當前的測試專案中退出,你的 Pixel 裝置會在收到 OTA 降級包的時候自動恢復出廠設定,再回滾到最新的穩定版系統,因此,在註冊和升級之前一定要備份好手機上的資料。
    文|馬扶搖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 郵件標題「姓名+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作品或相關連結)
更多崗位資訊請點選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