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我們的科友
可直接掃碼
大銀幕見

一戰成名

2011 年夏天,“快樂女聲”的歌曲從大街小巷的音響裡傳出,幾個剛剛換上 iPhone 4 的年輕人在街頭閒逛。在上海莘莊的一個普通居民區中,一個髮際線已嚴重後退的年輕人,簡單地劃拉一口桌上的晚餐,便一頭扎向臥室的書桌旁,開始全神貫注地敲擊鍵盤。
他正在寫人生中的第一本書。
這事的起因是他有一天心血來潮在天涯論壇(BBS)上寫了幾篇介紹相對論的小文,沒想到文章瞬間走紅,引來無數圍觀。新星出版社的圖書策劃人馬上找了上來,說要給他出書,不但不收錢,還要支付版稅。這讓他驚喜萬分,這輩子也沒想過自己還能出書。
僅僅用了 42 天,他便寫完了這本書。
第一次拿到實體書的時刻,他的感覺就像是奧運冠軍走上領獎臺的時刻。於是,他毫不猶豫地買了 200 本,然後挨個兒給公司員工簽名贈書,過了一把作家癮。這還不夠,他又繼續給親戚朋友簽名贈書。有個朋友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他非要塞一本給孩子,還一筆一劃寫上贈言。朋友尷尬又不失禮貌地說:“小孩子還不識字。”他回覆說:“沒事沒事,放個十年就能看了。”
這本書,就是讓汪詰一戰成名的《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

《時間的形狀》第一版
13 年後,那個不識字的小朋友已經長成了高中生,果然把這本書像寶貝一樣看了無數遍。
汪詰自己完全沒想到,《時間的形狀》一經出版,便橫掃各大科普類暢銷榜和圖書館借閱榜,一個月內加印三次,2013 年獲得第八屆文津圖書獎,成為一本超級暢銷書。
13 年後的今天,這本書已經再版兩次,繁體中文版在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也已暢銷十年。豆瓣評分高達 8.8,累計讀者超過百萬。

現在,你在各大購書、讀書平臺都能搜到這本書的好評:

豆瓣網友評論
汪詰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
“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之一是,在我老得快要死掉的時候,收到幾張全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的信或者卡片或者電子郵件什麼的任何東西,上面說:年輕的時候曾經看過您寫的一本好像是科普的書,雖然名字和內容現在都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我記得我當年看完以後就毅然決定投身物理學,以至於有今天的一點點小成就,非常感謝您,祝您老一路走好。
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天到來,我想我會帶著非常愉快的心情上路,這遠比能睡進豪華骨灰盒,住進豪華墓地來得重要得多。”


十多年間兩次再版,你入坑的是哪一本?

13年後,暢銷科普書搬上大銀幕

2017 年,汪詰開啟了他的職業科普生涯。
截止到 2024 年末,他已經創作出版了 20 多本/套科普書。

但寫科普書早已不能填滿他作為一個職業科普人的創作欲。汪詰希望用他能想到的最直觀、最具有表現力、最具有沉浸感的方式來做科普,突破文字的束縛,將複雜難懂的知識和理論,轉化成生動鮮活的影像畫面……
於是,《尋秘自然》系列誕生了。繼第一季在全網釋出獲得一片高贊,第二季「地球往事」和「無形之力」成為時隔 24 年首次登陸院線的中文原創科普影片之後,第三季「時間的形狀」終於被汪詰自己搬上了大銀幕。


參加首映活動
掃碼搶票

用偵探故事演繹相對論

或許在某個週末的午後,你躺在沙發上,開啟手機上的某眼、某票,想輕鬆地選一部晚上要看的電影。一眾的喜劇片、劇情片、災難片、日系的動畫片,甚至還看到了重映的《哈利·波特》,你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切,看來看去還是這老套路,能不能有點新鮮刺激的啊!?
突然一個有點特別的名字躍入你的眼簾——《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你看到了海報,飛馳而來的子彈頭,疾馳的列車,和一隻發光的時鐘……這是什麼故事?
剛想刷走,掃了一眼簡介,看到了令自己更加意外的三個字:相對論。呃,只是噱頭吧?再仔細一看,你的眼睛睜大了:這竟然真是一部介紹相對論的科普片!
竟然有人拍了一部專門講相對論的電影?
相對論,用電影怎麼演?
這種電影能好看嗎?

沒錯,你真正想說的可能是,人們看電影通常是為了休閒娛樂,為什麼要去看一部介紹高深科學理論的電影呢?
相對論值得普通人去了解嗎?
確實,提到科普電影,尤其講相對論的題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會認為這是學術領地,與大眾娛樂的電影是格格不入的。然而,這個誤解忽略了人類對於未知世界永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很多科學真相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是一點都不過分,你平常之所以感受不到物理學的神奇,那是因為沒有人告訴你很多看似普通的物理現象背後的故事。

科學是真的能觸動人心,讓所有人都感到靈魂共振的。如果不信,敢不敢走進電影院試試?
你可能還會問:
相對論真能用電影的方式來呈現嗎?
講相對論的電影會是什麼樣的?真的實在難以想象!以及,如果對相對論好奇,是不是直接看書更好?
相對論確實很難用視覺去呈現。畢竟,相對論探討的是時間膨脹、光速不變、引力彎曲時空等超乎日常經驗的概念,它們似乎更適合留在學術論文和黑板上的公式裡,而非光影交錯的銀幕上。

但,你是否喜歡《超時空接觸》、《星際穿越》?它們都成功地融合了複雜的科學理論,還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震撼的視覺效果……嗯,《時間的形狀》也是這樣的,並且講得更深入、更透徹。而且,這種“難以實體化”的困境,反倒還激發出了編劇和導演們的許多創意。

《星際穿越》

《超時空接觸》
想一想,如果在 50 年後的未來,有一列超高速行駛的環球快車,車上配備著一個能拍下光的運動的監控裝置,車上發生了一樁看似無解的快車謀殺案。當破案專家再也無法依靠福爾摩斯式的觀察、化驗、心理分析等傳統招數,想破腦袋也沒有思路時,愛因斯坦的理論突然……
抱歉,這裡就不劇透了,希望你能去電影院裡,看看編劇的腦洞到底能有多大。我敢保證,這種體驗是看書給不了的。
相對論那麼深奧,普通人能看懂嗎?
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生,物理還學得一塌糊塗;或者我已經畢業多年,課本知識早就“變本加厲”地還給老師;再或者我是一個碰到物理就頭大的文科生……那我能看懂這部電影嗎?會不會像聽天書一樣?
請你千萬千萬不要擔心這一點。而且,我還要強烈推薦那些以前沒有相對論知識基礎的朋友,及廣大的文科生們,這部電影是你瞭解相對論的絕佳選擇。

沒錯,大多數人都覺得相對論很神秘、很深奧,是大科學家才能理解的東西。這種誤解來源於一個廣為流傳的關於相對論有多難懂的故事,說的是:
一個記者問天文學家愛丁頓:“聽說全世界總共只有三個人能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您是其中之一,是不是這樣?”愛丁頓的反應是沉默。正當記者以為愛丁頓要反駁的時候,沒想到愛丁頓說:“我正在想另外兩個人是誰。”
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總之給我們的一個印象就是相對論很難懂。但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這個故事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 1906 年,那時候相對論剛剛被愛因斯坦用嚴謹的數學語言描述出來,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確實是很難理解的。但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我希望在不劇透的前提下為你說清楚,這是一部比科幻更科普、比科普更科幻的新型別電影。你會在電影裡看到伽利略、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們輪番現身,帶你重回到科學史的現場,從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開始,一點點過渡到相對論,只要你跟隨影片中環環相扣的邏輯,就會發現相對論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理解。
不止如此,而且汪詰導演將他最擅長的“科學有故事”風格延續到了電影裡,用精彩的故事把你的好奇心牢牢抓住,然後帶你一層層進入知識的核心,哪怕是小學生,也可以津津有味地看到最後一秒。

請相信,《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會讓你放下所有對於物理學或深奧科學理論的戒心,你將在影院裡,享受物理學。

再說兩句


當被問到“為什麼堅持做科普?”時,汪詰總是引用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美劇名《權力的遊戲》)中,一段守夜人的誓詞:

全國巡迴首映活動
預售現已開啟,搶票請掃圖中二維碼

【2025 年 1 月首映城市】
-
廣州、深圳、惠州、東莞、中山、北京、天津、南京、蘇州、福州
-
每城限量 500 座
87 分鐘高能電影 + 30 分鐘映後交流
首映活動流程
01
《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觀影
汪詰導演陪同大家共同觀賞影片
02
影迷映後交流
汪詰導演映後與觀眾熱情互動,講述電影創作心路和拍攝背後的趣事,現場回答觀眾提問,贈送紀念品
03
現場籤售
汪詰導演為大小觀眾進行現場籤售、合影,留下值得珍藏的紀念

《尋秘自然》第二季導演見面會現場互動

首映禮專屬福利有什麼?

✓
首映精美紀念票及徽章,人手一份
✓
汪詰導演現場抽獎送《科學思維手冊》
✓
導演現場籤售升級版《漫畫相對論》
✓
無法抗拒的電影周邊,現場首發
首映紀念徽章


首映紀念票

怎樣獲得免費贈票?

社群福利來了
小編將會為每個“科學聲音粉絲群”免費抽取 1 名幸運粉絲,送出《尋秘自然:時間的形狀》全國巡迴首映門票 1 張!
👇 掃碼入群參加活動 👇

首映活動購票須知
-
本場首映活動權益包含:首映禮精美紀念票及徽章;汪詰導演映後現身,現場傾情互動,抽送《科學思維手冊》;與導演合影、簽名;首映禮限量電影周邊;
-
活動票價已包含本場電影票價,無需額外購買電影票;
-
退款政策:在首映活動開始 3 天之前可聯絡客服退款,開始前 3 天內恕不退款;
-
如需開具發票,請掃碼新增客服企微好友提交申請;
-
首映活動門票贈票與轉讓方法:

6. 客服企微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