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開始,加拿大的超市貨架上的價格將悄然上漲,這一變化或許會讓不少消費者感到意外。
隨著供應商漲價禁令即將在2月初結束, 加拿大的主要雜貨商們將逐步調整商品價格,以應對不斷上漲的供應成本。
對此,Metro連鎖超市執行長埃裡克(Eric La Flèche)在上週的新聞釋出會上坦白承認:“從11月到2月初,我們確實會實施價格凍結,不接受任何漲價要求。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周內,部分商品將不得不根據我們已談判並接受的成本上漲而提價。”
這種年度性的漲價禁令,可以說是加拿大雜貨零售業的一項“潛規則”。每當年末節假日季來臨,大多數加拿大雜貨商都會對供應商的漲價請求實行“禁令”。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強勢,但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做法實際上是在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因為這個時期正是消費者對價格最敏感的時候。
前Loblaw高管、現任SKUFood諮詢公司創始人彼得(Peter Chapman)解釋說,當供應商提出漲價請求時,零售商會做大量工作來評估漲價是否合理。
這個禁令期讓企業能在繁忙的節日季把精力集中在庫存管理等其他重要事務上。
有意思的是,這種做法不僅限於大型連鎖超市。加拿大獨立雜貨商聯合會副主席加里(Gary Sands)透露,獨立商店也都會參與其中。
不過他特別指出,像肉類和新鮮蔬菜這類“價格總愛跳來跳去”的產品通常不在禁令範圍內。

面對即將到來的漲價,記者特地採訪了加拿大五大連鎖超市。Metro超市的發言人瑪麗(Marie-Claude Bacon)證實了他們“多年來一直實施”的年度禁令期。
而沃爾瑪加拿大分公司則表示,他們採取不同的策略,沒有實施統一的三個月漲價禁令,而是“全年都在與供應商積極溝通,抵制不合理的漲價要求”。
對於漲價的原因,麥特羅超市的埃裡克給出了詳細解釋:首先是加元走軟,導致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水漲船高,這對嚴重依賴美國進口的冬季新鮮農產品影響尤其明顯。
其次,咖啡和可可等商品由於收成不理想,近期也出現了價格飆升。“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這些成本上漲,”他表示。

面對持續高企的食品通脹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各大超市一直將漲價歸咎於供應商的漲價要求,尤其指出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的要求“不合理”。
為了平息公眾質疑,一些超市還使出了“殺手鐧”。2022年10月,當通貨膨脹剛開始從峰值回落時,Loblaw就高調宣佈對1500多種無品牌商品實施價格凍結,直到2023年1月底,以幫助消費者應對“數十年來最高的食品通脹”。
英國諮詢公司Sentinel MC高階副總裁亨利(Henry Chambers)表示,他能理解零售商實施禁令的用意:“超市都清楚聖誕節是多麼關鍵的時刻。”

但他也指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比如燃料價格突然上漲,企業可能難以在禁令期間消化這些成本。
近年來,加拿大雜貨行業因被指控在通脹期間獲取不當利潤而備受關注。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實施行為準則,以確保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的談判更加公平透明。
隨著漲價禁令即將結束,加拿大消費者似乎只能為即將到來的新一輪漲價做好心理準備了。但願這次漲價能如Metro超市所說,確實是在“向著疫情前水平迴歸”。
來源:加新網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