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丨Fomo壓倒對DeepSeek的擔憂,美國科技巨頭今年AI投入或超3200億美元,2年時間翻倍

圖片來源:World Bank
隨著亞馬遜今年計劃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巨頭對人工智慧的龐大投資計劃預計將在2025年繼續無阻增長,領先的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加大對AI的投入。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四大科技公司去年的支出已經激增了63%,達到了歷史新高。今年,這些公司誓言加速AI投資,毫不顧慮外界對其在這一新興技術上下注鉅額資金的擔憂。
微軟、谷歌、亞馬遜和Meta報告稱,2024年資本支出總額為2460億美元,比2023年的1510億美元大幅增長。他們預計,年的支出可能超過3200億美元,因這些公司在激烈競爭中紛紛建設資料中心,並填充專業化晶片叢集,以保持在AI大規模語言模型研究的領先地位。
這些支出計劃的規模——與它們的四季度財報一同釋出——令市場感到震驚,並加劇了因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在1月底釋出一款創新且便宜的AI模型而引發的股市拋售。
微軟和谷歌的市值分別蒸發了2000億美元,原因是它們在雲計算部門的增長未達預期,同時資本支出大幅上升。谷歌週三的股價下跌8%,創下過去十年來的第五大跌幅。
AllianceBernstein公司集中美國增長基金負責人Jim Tierney表示:“整個‘七大巨頭’的不加節制的熱情,已經被部分的懷疑情緒所取代,併產生了‘給我看’的局面。”他補充道:“我從夏季以來的擔憂,現在更加放大了。”
在關於AI變革性潛力的炒作中,股東們擔心,如果不伴隨收入的相應增長,持續加大投入可能會侵蝕原本可以透過回購和分紅的資本,同時對非AI業務造成影響。
谷歌對於其Gemini聊天機器人的使用情況和收入保持模糊,而企業對於採用微軟有缺陷且昂貴的Copilot“代理”來提高員工生產力持謹慎態度。
Tierney表示:“如果我們看到谷歌或微軟Azure雲計算的增長加速,或者看到Copilot的採用情況有所改善,投資者會對谷歌或微軟的支出感到更安心。與此同時,更便宜、商品化的AI模型可能會加劇投資者的擔憂。”
DeepSeek的R1模型正是這種擔憂的典型。深度求索宣稱其建立了一種推理模型,具備與谷歌和OpenAI產品相當的能力,而價格卻只需幾分之一,且沒有使用英偉達最新的圖形處理單元,這一訊息導致英偉達股價暴跌17%,一天之內蒸發了6000億美元,儘管之後部分恢復。
儘管如此,科技巨頭們依然保持冷靜。週二,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為其計劃在2025年投資750億美元辯護——比去年增長42%,達到530億美元——他說AI機會“是巨大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投資以迎接這個時刻”。他表示,DeepSeek將透過展示新技術如何降低成本並激發新研究方向,進一步推動需求。
微軟的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兩週前在達沃斯表示:“我將投入80億美元來擴充套件Azure,客戶可以信賴微軟。”他重申了對放慢步伐、錯失OpenAI早期投資機會的愚蠢之處的看法。
週四,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預計今年的資本支出將超過1000億美元,比2024年的770億美元增加,且是上一年480億美元的兩倍多。大部分資金將用於亞馬遜雲服務的資料中心和伺服器。賈西表示,他只是回應“強烈的需求訊號”。在盤後交易中,股價一度下跌了7%。
“增長正在持續,但投資的胃口並未減弱,”Presidio諮詢公司雲戰略副總裁傑夫·皮爾森(Jeff Pearson)表示。“即使回報似乎遙不可及,他們仍在堅定推進。”
Meta的財報得到了更為積極的反饋,儘管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承諾將在AI方面再投資“數千億美元”,但Meta的股價仍上漲了,尤其是在其2024年投入400億美元的基礎上。
Tierney表示:“投資者接受了Meta,儘管它的資本支出在增長,因為客戶支出帶來的即時投資回報有了可衡量的改善。”他說,Meta透過AI提升Facebook和Instagram的廣告精準度,取得了可見的投資回報。
Meta在AI投資上的成功與谷歌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面臨著新競爭者的挑戰,並且在將AI整合到搜尋中時,面臨著如何避免蠶食核心廣告業務的難題。
谷歌已經在搜尋結果的頂部引入了簡短的答案或“AI概覽”,但這些答案取代了通常帶有盈利性贊助的連結。
儘管如此,Bernstein分析師馬克·施穆利克(Mark Shmulik)表示:“如果谷歌的搜尋帝國真的出現裂痕,那麼目前顯然還沒有看到跡象。”他指出,谷歌在2024年最後三個季度的廣告收入增長了13%,達到了540億美元。“自從ChatGPT推出以來,谷歌的搜尋表現一直沒有失望過。”
“七大巨頭”的支出——還包括蘋果、英偉達和特斯拉——遠遠超過了美國標普500指數其他公司的支出。根據法興銀行的資料,2024年它們的資本支出增長了40%,而其餘493家公司僅增長了3.5%。這一精英集團的利潤在同一時期增長了三分之一,而其餘公司僅增長了5%。
這場投資狂潮不僅限於上市公司,DeepSeek和對AI泡沫的擔憂並未減緩矽谷初創公司的資本流入。
OpenAI的薩姆·奧特曼已經與軟銀和甲骨文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計劃在美國的AI相關基礎設施上投資1000億美元,未來可能增至5000億美元。軟銀正在與OpenAI商談以2600億美元估值投資250億美元。
RBC資本市場分析師瑞希·賈盧里亞(Rishi Jaluria)表示:“未來是否可能出現AI寒冬?當然有可能。”他補充道:“但如果你處於領先地位,就不能放慢腳步。”
參考資料 
[1]  Big Tech presses on with massive AI spending plans for 2025,   https://www.ft.com/content/634b7ec5-10c3-44d3-ae49-2a5b9ad566fa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我們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青投創新,新型科創產業服務平臺,以科技、人才、資本為核心,透過內容出版、資料支援、產業諮詢、科技轉化等業務,為科技人才創業專案提供孵化及加速賦能服務,助力國家科技興國計劃。

相關文章